基本介紹
歷史淵源,歷史起源,發展過程,文化特徵,唱腔,表演,腳色行當,伴奏樂器,代表劇目,古裝戲劇目,現代戲劇目,分布地區,傳承保護,傳承價值,傳承現狀,傳承人物,保護措施,主要流派,社會影響,
歷史淵源
歷史起源
廬劇最初形成戲曲化是在清嘉慶年間(1800年前後)。廬劇的相關的文獻史料很少,已知較早的史料是1985年在安徽省巢湖炯煬河鎮出土的一塊同治七年(1868年)的石碑,該碑是清同治年巢縣知縣陳炳所頒布的禁令,其中一條為“近倒七戲名目”。這裡的倒七戲就是廬劇。廬劇的起源前尚無定論,主要有兩種說法:一是認為廬劇起源於安徽皖中地區的門歌,二是認為廬劇起源於安徽大別山地區的山歌。
初期的廬劇,是以安慶市大別山和淮河一帶的山歌、門歌(門頭詞)和民間花籃舞、花鼓燈舞為基礎發展起來的三小戲。當時的演出大多採用唱一段舞一段的形式,舞蹈如“繞籬笆子”、“繞門轉子”、“一條龍”、“剪子股”、“荷葉翻身”等,與淮河一帶的花鼓燈相似。
發展過程
廬劇最初因其低俗的一面而被清朝官府嚴令禁演,許多班社和藝人也受盡璀璨和侮辱。廬劇在發展過程中,曾受流行於皖西北的阜南和河南固始一帶的“嗨子戲”影響,後來又吸收融合了湖北花鼓戲和淮河一帶的“端公(男巫)戲”等劇種的部分劇目和唱腔,使自己不斷豐富起來。廬劇班社早期不滿10人,只能在農村草台演出生活小戲和折子戲。辛亥革命前後,曾一度和徽戲合班演出,稱為“四平帶折班”(“四平”指徽戲,“折”指廬劇小戲)。到了19世紀30年代,部分班社進入蕪湖、合肥等城市演出,又與京劇合班,稱為亂彈班。因此,在劇目和表演方面亦受徽劇和京劇的影響。解放前的廬劇多為私人班社,有職業戲班和農民農閒時候的草台班子,演出條件簡陋,屬於臨時搭台唱戲。
新中國成立後,因國家實行“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文化政策,安徽省、市政府整合了一些大的班社組建了安徽省廬劇團、合肥市廬劇團等國營劇團。在政策的鼓勵和指導下,廬劇從不成體例的舊形態蛻變成正規的地方劇種。
20世紀50年代中期,廬劇進入短暫的發展鼎盛時期。1957年,安徽省廬劇去北京演出。1958年丁玉蘭飾演的廬劇《借羅衣》拍成電影。
改革開放後,廬劇曾恢復昔日的輝煌,但由於根基部族,到80年代末由於藝術傳播媒體的不斷出現,廬劇面對嚴酷的競爭舉步維艱。
文化特徵
唱腔
廬劇的唱腔有幾個明顯的特點。一是在唱腔中不斷出現用假聲演唱的旋律,稱做小嗓子。二是演唱中的幫腔吆台,即當舞台上的演員唱到一定的時候,由場面和後台的演員齊聲幫唱,高亢遼闊,烘托劇情,渲染舞台氣氛。其鄉土味很濃,風格明朗。
表演
廬劇的表演樸素而活潑,簡單而真實。打擊樂很豐富,幾乎是一種戲一套鑼鼓經,其身段舞蹈也是在鑼鼓聲中進行的。唱時,一般都站著唱,隨之做一些小的表情動作,大的舞蹈動作都是唱完一段後,隨著打擊樂器的伴奏舞蹈起來。舞蹈吸收民間花鼓燈、早船舞等形式,花樣翻新,姿態優美。 廬劇從編劇到導演,從作曲到舞美的設定無一不與兄弟劇種相同。至於演員的唱、念、做、打及手、眼、身、法、步與其他劇種也沒有根本區別。要說有區別主要是聲腔。廬劇唱腔主要來源於民間,古廬州有門歌、秧歌、蓮花落、搭汗巾等民間小調,大別山有山歌,巢湖地區有巢湖民歌。廬劇的唱腔就是根據這些民歌和小調加以提煉、升華、改良而來的,比較樸實,有很濃郁的鄉土氣息,韻味也十足。廬劇流行區的觀眾對這種唱腔愛聽、愛唱,因為它與人們的生活很貼近。
腳色行當
廬劇演員身兼數角,輪番替換,還要兼打鑼鼓。後來發展到“三打七唱”,“七忙八不忙”,亦還未形成固定的角色體制。廬劇從前無女藝人,旦角多由年輕稚嫩,嗓音甜脆的男少年扮演。到20世紀20年代後期,廬劇班社開始進入城市,演出劇目不斷豐富,腳色行當也相應增多,分為花旦、小生、青衣、老旦、老生、小丑六行。
伴奏樂器
早期廬劇用鑼鼓伴奏,主要有三件打擊樂器:堂鑼、大鑼、小鑼,有“兩打三唱”之說。伴奏時由打鼓師傅兼打大鑼和打小鑼的兩個人,稱為“雙場”。後藝人們用碗口粗的毛竹節,在毛竹節的周圍鑽孔,用繩子拴在長凳上,用竹筷擊出響脆的聲音,當板鼓用,由打鼓的師傅兼打。後又增加了鈸,由不上場的演員兼打。伴奏位置一般是在演員舞台下場門的一側,打堂鼓和大鑼的鼓師靠近台口,裡面是小鑼,再裡面就是鈸。
1949年後,廬劇在藝術上進行了較大的改革,許多廬劇團為了充實廬劇伴奏樂器,先後成立了民族管弦樂隊,包括二胡、高胡、笛子、瑣吶、琵琶等等。後來還加進了大提琴、小提琴、單簧管等西洋樂器。有時根據演出的需要,使用了民族樂器和西洋樂器的混合編制樂隊。
代表劇目
廬劇劇目以題材進行劃分可以分為古裝戲和現代戲兩大類。
古裝戲劇目
古裝戲可以分為花腔小戲、折戲和本戲(包括連台本戲)。據《中國戲曲音樂集成·安徽卷》編輯委員會的統計,截至1994年共有292出劇目。
花腔小戲
花腔小戲共有63出,多為二小戲、三小戲,內容多以描寫勞動人民的生活情趣和愛情為主,也有一些諷刺喜劇和鬧劇,描寫勞動生活的劇目如:《點大麥》《大桑》《賣雜貨》《買線紗》《大蘆花》《打長工》《打補丁》《送香茶》《菜花》《挑牙蟲》《小補缸》《討學錢》《藍橋會》《放鸚哥》等;描寫愛情的劇目如:《鬧松林》《春思》《放風箏》《張愛女自嘆》《恨大腳》等;諷刺劇劇目有:《打煙燈》《王婆罵雞》《看相》《張古董借妻》《摸紙牌》《賣嬸子》《勸賭》《曹瞎子鬧店》《王小樓扒沙》《逃水荒》《打老子》《賣蘭花》《單怕妻》《雙怕妻》等;鬧劇劇目有:《遊春》《郭貨賣胭脂》《掏黃鱔》《求子》《劉鐵咀打卦》《小禿子下廣東》《搗雞籠》《三代歡》《小喬自嘆》《賈自成嫖院》《天花板》《打五扇》、《打砂鍋》《王鳳趕腳》《一兩漆》《柏瞎子觀燈》《搖打》《湘子度妻》《對藥》《啞巴噹噹》《李翠蓮放風》《王瞎子捉姦》《十八扯》《小放牛》《全家喜》《撿毛》《摸黑》《借閨女》等。
折戲
折戲共有72出,分為兩類,一類是獨立完整的故事,另一類是從本戲中抽出來的既可單獨演出也可以連載一起演出。如:《花園扎槍》《張太和休妻》《侯美容降香》《觀畫》《闖簾》《英台打棗》《英台醉酒》《搗松》《打瓦》《反情》《拜年》《上竹山》《勸嫁》《三隔簾》《二隔簾》等。
本戲
本戲共有153出,以家庭悲歡離合、愛情、公案為主要內容,如《休丁香》《王小過年》《秦雪梅》《借羅衣》《乾旱記》《薛鳳英》《契約記》《白玉帶》《賣花一記》《烏金記》《雙絲帶》《花絨記》《白玉樓》《白燈記》《三告》《二度梅》《瓦崗寨》《韓梨花》《五花圖》等。
現代戲劇目
現代戲與古裝戲的區別主要是語言、服飾及舞台設計上的區別,主要劇目有《程紅梅》《媽媽》《李清照》《江姐》《紅燈記》《紅嫂》《金沙江畔》《智取威虎山》《社長的女兒》《好人王科長》《奇債情緣》等。
分布地區
廬劇廣泛流行於安徽省的江淮之間、皖中、皖西大別山區、沿江的大片地區和江南的部分地區。
傳承保護
傳承價值
廬劇具有很強的吸收性、包容性和普及性,它在唱腔上吸收了地方民歌小調、山歌、情歌、麻城“高腔”等的音樂,表演上吸收了鄂東的“花鼓戲”、“端公戲”、“嗨子戲”等的手法,不少劇目中融匯進了佛教、道教等宗教文化的觀念和內容。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廬劇具有一定的歷史價值、文化價值、認識價值和藝術價值。
具體來說,從廬劇的產生來看,其劇目充分反映了江淮地域文化和安徽文化的特點;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古老的地方劇種,廬劇深深地紮根於人民民眾之中,特別是來自廣大農村的觀眾,在民間戲曲逐漸衰落的狀況下,他們對廬劇的喜愛始終未變;廬劇雖只有數百年歷史,但它內在的人文精神、生活習慣、行為範式、言語傳承、心靈契合卻是多種因素的歷史積澱、交匯、融合而成,藝術特色十分突出。
傳承現狀
隨著經濟全球化和社會現代化進程的不斷加快,廬劇等安徽地方劇種舉步維艱,同時,幾乎所有的傳統文化藝術形式的生存與發展,都面臨著嚴峻的挑戰和猛烈的衝擊。傳統廬劇生存困境有著很多原因,內因方面有方言多樣,唱腔不統一,多為“腔”等問題;外因方面存在演出市場萎縮、管理體制死板、人才培養無力、宣傳扶持不到位等因素。廬劇作品無論質量和數量都很缺乏,大多是傳統劇目,新劇目少之又少,既無“高原”,也無“高峰”,陳詞濫調、符號化、碎片化作品充斥著現有演出市場。
廬劇在20世紀50~80年代非常紅火,但80年代後期,由於人才、市場、機制、投入等諸多原因,全省的專業廬劇團銳減,到目前為止,僅存十餘家,情勢不容樂觀。另一方面,民間廬劇職業劇團的私營班社發展紅火,活躍在流行區的有兩百多個。
傳承人物
黃冰,男,1959年1月出生,2008年1月26日,黃冰入選為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安徽省合肥市申報。項目名稱:廬劇。
武克英,女,1941年4月出生,2008年1月26日,武克英入選為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安徽省六安市申報。項目名稱:廬劇。
丁玉蘭,女,1931年8月出生,2009年5月26日,丁玉蘭入選為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安徽省合肥市申報。項目名稱:廬劇。
孫邦棟,男,1929年出生,2009年5月26日,孫邦棟入選為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安徽省合肥市申報。項目名稱:廬劇。
保護措施
2017年3月,安徽省藝術研究院申辦的國家藝術基金人才培養項目“廬劇作曲人才培養”在合肥啟動,匯集省內外學員30餘人,包括戲曲從業人員和相關研究人員,進行為期40天的理論課程和採風創作,解決廬劇作曲、編劇人才匱乏的問題。
2018年4月,合肥市政府第6次常務會議審議通過《關於支持戲曲藝術傳承發展的實施意見》,要積極籌建“廬劇藝術傳承中心”,通過數位化等科技手段,加大對廬劇等現存地方戲曲文獻、資料及老一輩戲曲藝術家舞台影音資料的搶救性記錄和保護。
2018年7月,為調研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發展現狀與傳承創新情況,更好地保護與宣傳廬劇,安徽巢湖學院組建廬劇傳承與創新調查團隊,開展調研與實地考察。
主要流派
因自然環境、風俗習慣、語言語音的不同,廬劇又形成了幾種類型的表演、演唱風格。一般依據地理地形的特點,分成上、中、下三路,也稱東、中、西三路。
上路,或稱西路,以六安為中心的、霍山、霍邱等皖西一帶,唱腔粗獷高亢,跌宕起伏,旋律跳躍而華麗,多用假聲,帶有山區特色,稱為“山腔”;
中路以合肥為中心的肥東、肥西、長豐、廬江、舒城等地,兼有上下路的特色,以二涼、寒腔為主調,唱腔柔和甜美,旋律委婉抒情,在尾聲處有假音,語言樸實,自然清新;
下路,或稱東路,以蕪湖、巢湖為中心的無為、含山、和縣、南陵、繁昌、當塗等地,注重行腔韻味,只在落尾時用假聲,吸收了京劇的表演程式和武功,劇目題材由俗走向雅,音樂清麗婉轉,細膩平和,具有濃郁的水鄉特色,稱為“水腔”。
社會影響
重要活動
2016年1月1日,由廬劇演員段婷婷主演的《秦雪梅》,在北京國家大劇院參加了由中共中央宣傳部和文化和旅遊部共同主辦的2016年新年戲曲晚會。
2017年8月5日,新編古裝廬劇《情意緣》在北京長安大戲院上演。該劇講述了一個知恩圖報、有情有義的故事。
2018年11月20日,由文化和旅遊部主辦、上海市人民政府承辦的第二十屆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合肥分會場的參演節目——廬劇經典唱段專場演出在合肥大劇院音樂廳上演,國家一級演員、合肥市廬劇院院長段婷婷演繹《秦雪梅》選段《觀畫》,孫繩驥、郁柳兩位國家一級演員演出《梁祝》選段《十八相送》,廬劇小戲《包公趕驢》等節目也登上了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