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知識體系是和國家知識體系相對應的知識體系,個人有了知識體系,就能獲得一個思考的支點,此後只需要不斷延展和豐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個人知識體系
- 對應:國家知識體系
個人知識體系是和國家知識體系相對應的知識體系,個人有了知識體系,就能獲得一個思考的支點,此後只需要不斷延展和豐富。
個人知識體系是和國家知識體系相對應的知識體系,個人有了知識體系,就能獲得一個思考的支點,此後只需要不斷延展和豐富。人們用“海洋”這個詞來形容知識,說明個人無論如何所掌握的知識都是有限的。對一個人來說,關鍵是結合自己的興趣...
《無邊界學習:打造個人知識體系》是一本2024年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美】班傑明·安亞喬 (Benjamin Anyacho) 著 內容簡介 你是否喜歡去咖啡館學習或工作?咖啡館不僅讓你置身舒適的氛圍,還是一個提出問題、回答問題並交流知識的共享空間。那么,我們能否將街角咖啡館的概念套用到知識管理之中,從而...
1. 從實用的角度來定義“個人知識管理”,它一般指個人通過工具建立知識體系並不斷完善,進行知識的收集、消化吸收和創新的過程,英文是Personal Knowledge Management。2. 個人知識管理軟體:指供依據個人知識管理特點,來協助個人更省時省心管理檔案、更容易養成知識管理習慣的軟體工具;並在此基礎上提供學習等其它輔助...
《高效學習法》,作者趙莎,是2021年人民郵電出版社出版書籍,ISBN: 9787115557667 內容簡介 《高效學習法 用思維導圖和知識卡片快速構建個人知識體系》整合了思維導圖與知識卡片兩種新型的可視化學習方法,幫助我們精選學習的內容、增強對知識的記憶,進而打造適合自己的學習體系。在解決以上問題的同時, 《高效學習法 用...
大學生個人知識管理是一種通過有意識、有目標的知識學習和對知識的有效管理,它通過對知識的創新套用,從而有效提高個人的價值和競爭力。其主要工作是對知識的識別、獲取、存儲、學習、利用、創新的管理。重要性 當今社會, 知識成為競爭的第一要素。大學生若想在社會上立足, 必須掌握獲取知識並如何利用知識創造價值的...
這種知識結構是指一個具體的社會組織對其組織成員在知識結構上有一個總的要求,而作為該組織的個體成員,將依其在組織中所處的層次,在知識結構上又存在一些差異。以一個企業為例,企業對其成員的整體知識結構要求是,具有財會、安全、商業、保險、管理等知識。而對企業中處於不同層次的個人來說,要求掌握上述知識的...
知識的認識論範疇決定了其與認知主體的不可分割性,或者說知識具有個人屬性,正是這一點決定了知識具有隱含性。本文據此把教師的知識體系分為顯性知識和隱性知識兩大類:教師的顯性知識包含了教師的理論性知識和在教學實踐中實際使用的一些知識,如學科內容、學科教學法、課程、教育學、心理學和一般文化等原理類的書本...
知識體系 知識體系(body of knowledge )是2016年公布的管理科學技術名詞。定義 描述特定專業知識總和的概括性術語。出處 《管理科學技術名詞》第一版。
《ATD人才發展知識體系指南》是2022年電子工業出版社出版的圖書,譯者是蘇文華等。內容簡介 ATD為當今的人才發展專業人士提供了全新的人才發展能力模型。人才發展知識體系(TDBoK)通過結構化方式來體現該模型,包含三個部分,每個部分代表模型中的一個領域,三個部分共涵蓋23種能力。每種能力都隨附一句描述性的話,以...
到了上個世紀70~80年代,隨著知識經濟的到來,美國經濟學家熊彼特在其《經濟發展理論》中最早提出了創新的概念。他認為創新是企業家主體實現利潤的過程。創新可以分為技術推動型和需求拉動型。創新不僅僅指技術革新或單純的生產方式革命,同時更具有體制變革的含義。熊彼特總結出了兩個創新模型。模型I是指將外生的科學...
主要包括員工個人知識、經驗、技能、業務流程知識、關係知識(企業跟客戶、政府、員工等的關係)。這部分知識往往顯得更為重要,與企業的發展壯大息息相關,所以在企業中使隱性知識顯性化是很重要的工作。2、建立知識整理體系 未經分類的雜亂無章的知識並不能發揮重要作用,企業員工無法有效利用。只有對企業的知識資源...
· 結合組織業務模式進行知識體系梳理;· 對知識梳理結果進行分析,以確定知識管理具體策略和提升行為。本階段是知識管理體系從戰略規劃到落地實施的階段,根據對組織試點部門的知識管理體系現狀、需求和提升計畫的分析,應該考慮引入支撐知識管理落地的知識管理IT系統。根據前幾個階段的規劃和分析,選擇適合組織現狀的IT...
《首席數據官知識體系指南》是2024年人民郵電出版社出版的圖書。內容簡介 首席數據官(Chief Data Officer,CDO)是數字時代的產物,它在數位化轉型的過程中,以及在轉型成功後的數字經濟中,都會起到關鍵作用。本書旨在建立一套相對完整的關於首席數據官的知識體系,幫助讀者更好地參與數字時代的發展。本書分為5篇。...
本書將人格心理學分成六大知識領域,不同領域揭示人格的不同側面,集六大領域知識之總和,形成完整的人格心理學知識體系。這六大領域分別是:第一,特性領域;第二,生物性領域;第三,心理動力領域;第四,認知與實驗領域;第五,社會與文化領域;第六,調整與適應領域。如果你不了解人格心理學,本書會使你對該...
《中國自主知識體系構建的哲學研究》是2023年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內容簡介 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加快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的重要講話精神和市委關於推動上海哲學社會科學大發展大繁榮的戰略部署,充分發揮上海社會科學院作為綜合性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機構和國家高端智庫的作用,上海社會科學院提出了以學科體系...
對概念體系的明確的、形式化的、可共享的規範。“概念體系”指所描述的客觀世界的現象中有關概念的抽象模型,“明確”指對於所使用的概念的類型以及概念用法的約束都明確地加以定義,“形式化”指本體知識體系應該是機器可讀的,“共享”指本體知識體系中所描述的知識不是個人專有的而是集體共有的。本體知識體系是...
國際著名社會學家哈耶克也曾注意到知識的層級性,他把知識界分為“分立的個人知識”與“理論知識”,他這樣的界分已表明他意識到人們獲取、獲得知識的可能性是有不同方式的(注意:我們這裡所說的“方式”不是一般語義的,而是特指知識論的方式)。由此,我們認為:知識,作為一個自身整體的存在世界而言,分為兩個...
創新知識體系(Innovation Body Of Knowledge 簡稱:IBOK),由ITSS架構師宋躍武倡導創始發起,眾多行業協會與產業聯盟組織、高校及科研機構、ITSS標準研製和套用推廣領域的專家、高科技園區及眾創空間、政府機構及各類企業等共同推進,旨在解決創新創業的成功率低的問題,提升各行業領域的創新驅動力和創新能力,助力 “大眾...
科學理論是對某一科學領域所作的系統解釋的知識體系,由系列性的概念、判斷和推理所組成。科學理論是人類認識長期發展的總結,是在實踐經驗的基礎上經過思維加工而形成的、具有嚴密邏輯結構的學說體系,因此實踐檢驗是科學理論真理性的標準,也是科學理論產生髮展的源泉和動力。科學理論的建立要經歷從假說到科學理論的轉化...
數據科學知識體系(Data Science Body of Knowledge)是數據科學的一個知識體系。數據科學主要以統計學、機器學習、數據可視化以及(某一)領域知識為理論基礎,其主要研究內容包括數據科學基礎理論、數據預處理、數據計算和數據管理,數據科學的知識體系如圖《數據科學的知識體系》所示。基礎理論(參見本書第1章):數據...
1、以知識個體為主體, 具有整體性特徵知識生態系統與內外知識環境相關聯, 以知識的所有者為主體, 組織和個體的知識多樣性與其知識背景、知識結構以及知識企業文化密切相關。2、複雜、有序的層級系統個人、組織的多樣性;文化、教育的多樣性;知識學科的多樣性以及它們之間相互關係的複雜性, 決定了知識生態系統是一個極...
《產品經理知識體系學習與實踐指南》是2019年10月電子工業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產品與創新管理智庫。內容簡介 本書基於中國國際人才交流基金會與美國產品開發與管理協會(PDMA)共同開發並出版的《產品經理認證(NPDP)知識體系指南》,對新產品開發戰略,組合管理,新產品流程,文化、組織與團隊,工具與度量,市場研究...
8.個人知識門戶。支持對每個用戶建立個人知識結構,知識文集,知識收藏等,個人培訓計畫,便於崗位知識的傳承與管理。9.知識地圖。支持能夠全局預覽本企業知識架構的知識地圖和不同崗位具有不同知識結構的崗位知識地圖。10.知識培訓。支持從知識庫中選取知識,對某一類用戶進行培訓。11.知識統計功能。支持對知識庫的庫存...
組織在個人單向學習的同時,更注重雙向學習,學習的基本單位變成團體而不是個人。在團隊中,成員根據自己的最高願望和團隊追求的共同目標,通過“深度匯談”,共享信息,重新創造自我;成員能夠做到從未做到的事情,超越自身;個人的知識在隱性知識和顯性知識相互轉化過程中逐漸上升,擴大為組織的知識,進而提高了知識使用...
《知識管理體系—第1部分:指南》(GB/T 34061.1-2017)是2018年2月1日實施的一項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歸口於全國知識管理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知識管理體系—第1部分:指南》(GB/T 34061.1-2017)規定了知識管理體系的通用指南。《知識管理體系—第1部分:指南》(GB/T 34061.1-2017)適用於知識管理...
顯性知識和隱性知識相互轉換的過程 群化(Socialization)即通過共享經驗產生新的意會性知識的過程 外化(Externalization)即把隱性知識表達出來成為顯性知識的過程 融合(Combination)即顯性知識組合形成更複雜、更系統的顯性知識體系的過程 內化(Internalization)即把顯性知識轉變為隱性知識,成為企業的個人與團體的實際能力...
技能知識的作用是有效節約勞動、提高業務處理效率、降低有形資產消耗和有效拓展市場,進而使得擁有技能知識的個人及其參與的企業獲取更高的收益;人力資源的作用則是使用勞動工具對勞動對象進行加工,使加工對象發生性能的改變和空間位置的移動,但其效率和效果取決於人力資源的技能知識含量。(三)可控的程度不同 雖然技能...
《知識管理體系—第2部分:研究開發》(GB/T 34061.2-2017)是2018年2月1日實施的一項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歸口於全國知識管理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知識管理體系—第2部分:研究開發》(GB/T 34061.2-2017)規定了組織在研究開發活動中開展知識管理的通用原則、知識管理模型、資源管理和研究開發活動管理,並...
(3)組織個人平衡:透過個人核心專長(Core Competence)挖掘系統,除了可以實時了解員工的最新知識與技能外,也必須讓企業所規劃的競爭優勢與員工的核心專長接軌,才能適才適所,迅速因應外在多變環境的挑戰。(4)實體虛擬平衡:除了強調以信息科技建構的網路知識社群外,實體的知識社群經營仍為知識管理體系下的必要活動。
個體學習指的是個體為使自己的行為更有效而獲取知識與技能的過程。它包括兩個方面:① 行為學習(operational learning),或稱知其然(know-how),即達到特定狀況的能力。如一個學徒工通過師傅指教、個人觀察、實踐,學會做木工,就是行為學習的一個例子。② 概念學習(conceptual learning),或稱知其所以然(kn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