倉頡陵廟位於南樂縣城西北二十五里,梁村鄉吳村北。經專家研究,倉頡陵廟古文化遺址面積為15000平方米,1999年對遺址進行了試掘,根據地層堆積和出土遺物分析,遺址最下層為仰韶文化層,其次為龍山文化層,上層為商周時期的堆積,以龍山文化為主,堆積厚,延續時間長,遺物最豐富。據史載,倉頡廟始建於東漢永興二年(公元154年),建在古昌意城中,當時叫"倉頡祠"。規模最大的一次是明朝天啟年間的修建。解放後,倉頡廟也得到一定程度的保護,但在"文化大革命"中遭到嚴重破壞,經近年來的修復,倉頡陵廟才又煥發出勃勃生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倉頡陵廟
- 地理位置:南樂縣城西北二十五里
- 占地面積:15000平方米
倉陵陵門正中書"史皇林"三字,在倉領陵神道正南。陵前有一對石翁仲東西相對站立,雕刻線條流暢,細膩自然,為明朝隆慶年間刻成。倉頡陵墓今為土冢,青磚圍砌,高約5米,直徑10米。陵西南有"故宅井",陵北有"造書台",台上有古亭名"倉亭"。在倉廟南端有朝天門,它前方有三方匾額,正中書"史皇聖廟",為康熙十年南樂知縣方元啟所書。左右兩側各有一匠,一書"文宗",一書"字祖",是孔子後裔曲阜貢生南樂縣丞孔尚義所題。朝天門以里有兩通大方碑,高大挺拔,東側石碑刻"三教之祖",西側石碑刻"萬聖之宗",碑陰記載了立碑過程及倉領陵廟的盛衰狀況。兩碑為明天啟年間朝廷顯貴奉旨修建倉廟後所立。倉廟由正殿和拜殿銜接組合,正殿坐北朝南,為廡殿頂,明朝天啟七年建築,因殿前檐下有"萬古一人"巨大牌匾而得名"萬古一人殿",是主祭倉夫子的地方,殿內正中為神龕,倉領金身塑像端坐其中,兩側有宋朝名相寇準所題日月聯,日聯為"盤古斯文地",月聯為"開天聖人家"。拜殿卷棚頂式,明朝祟幀四年八月修建,拜殿前檐的兩根方石柱擎托,雕刻精美雅致,是古代石刻藝術中的佳品,東西二柱正面陽刻對聯,背面和內外側面分別雕刻"二龍戲珠","二龍戲蓮"及花卉圖案。石柱上的圖案和文字,採用的是高浮雕手法,刻制難度較大,在全國各地古蹟中都很少見。倉廟北端有藏甲樓,硬山式兩層閣樓式建築,綠琉璃瓦蓋頂,通體紅牆,坐落在月台之上。樓正面檐下有一木匠上書"藏甲樓",為頗有名氣的大軍閥孫殿英所題。他於中華民國十一年(公元1922年)任大名鎮守使,為附庸風雅,而題此匾。
相傳倉頡生於農曆正月二十四日,後遂成古廟會日期,每年正月里古廟會,春秋兩次大型民間祭祀活動,許多人到這裡頂禮膜拜,香客雲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