贛粵邊三年游擊戰爭紀念館 陳列共分四個部分,即“重大戰略轉變”、“紅軍、游擊隊的反‘清剿’鬥爭”、“艱難困苦的游擊生活”、“下山談判、開赴前線”。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信豐縣博物館
- 類別:綜合類
- 地點:江西信豐縣陽明中路聖塔廣場內
- 開放時間:淡季8:30~17:30 旺季8:00~18:00
- 館藏精品:“抗敵”布臂章、鐵手雷
- 開館時間:1991年4月
- 票價:免費
發展歷史,館藏文物,參觀信息,
發展歷史
江西省信豐縣博物館成立於1991年4月,副科級事業單位,隸屬於信豐縣文化和廣播電影電視局,和贛粵邊三年游擊戰爭紀念館合署辦公,兩塊牌子一套人馬。信豐縣博物館辦公地點設在縣城聖塔廣場內,占地面積1.14萬平方米(含聖塔廣場),總建築面積1728.88平方米,展廳面積1099.5平方米。辦公用房為三層磚混建築結構,建築面積621.38平方米。信豐縣博物館是收藏、發掘、管理館藏文物,保護管理不可移動文物的職能單位。 信豐縣博物館管理著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處:大聖寺塔和玉帶橋,省級文物保護單位1處:油山游擊隊交通站(上樂塔),縣級文物保護單位28處:新屋裡毛澤東舊居、贛南特委機關舊址、贛南特委訓練班舊址、案山水閣、仙濟岩寺、南山寺、上曾屋曾氏宗祠、丫叉石拱橋、布仔坑蘇維埃政府舊址、莊上曾紀財烈士墓、馬跡背陳母胡氏墓、大埠頭黃氏宗祠、下李莊李氏宗祠、老龍寨鐘氏宗祠、潭頭水劉德夫公祠、土莊風水塔、土莊壩水井、古陂中革軍委舊址、老圳頭圍、黃屋黃氏宗祠、營背鄒氏宗祠、星金獅子岩寺、崗背海螺寨寺遺址、大屋黃氏宗祠、老屋下朱氏宗祠、鳳凰山寺遺址、祠堂高劉氏宗祠、祠堂里賴氏宗祠,市級文物保護名錄2處:狐狸嶺下景福圍、東邊黃家祠。
信豐縣博物館共收藏可移動文物285件(套)(其中革命文物124件,歷史文物161件)。館藏等級文物全部集中在上級中心庫房存放保管,確保了館藏文物安全。
2012年4月,縣裡投入資金100多萬元,歷時四個多月,完成了恢復“贛粵邊三年游擊戰爭紀念館”陳列展覽工作,並正式對外免費開放。紀念館的陳列展覽按照陳列內容科學化、陳列語言通俗化、陳列形式藝術化、陳列手段現代化為標準,以豐富、翔實的文字、圖片資料和實物(或複製品)、影視圖象等真實地再現了項英、陳毅領導的艱苦卓絕的贛粵邊三年游擊戰爭歷史。紀念館陳列展覽分四個部分:重大戰略轉移;紅軍游擊隊的反“清剿”鬥爭;艱難困苦的游擊生活;下山談判,開赴抗日前線。贛粵邊三年游擊戰爭紀念館已成為我縣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成為了社會各界人士回顧歷史,緬懷革命先輩,學習革命精神的聖地。
信豐縣博物館著力完善各項管理制度,增加管理人員和設備,充分發揮“贛粵邊三年游擊戰爭紀念館”等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和中國小德育教育基地的作用,堅持做好對外免費開放工作,每年接待各級領導、專家學者、社會團體、部隊官兵、大中小學生、普通民眾等縣內外觀眾近50000人次。
信豐縣博物館共收藏可移動文物285件(套)(其中革命文物124件,歷史文物161件)。館藏等級文物全部集中在上級中心庫房存放保管,確保了館藏文物安全。
2012年4月,縣裡投入資金100多萬元,歷時四個多月,完成了恢復“贛粵邊三年游擊戰爭紀念館”陳列展覽工作,並正式對外免費開放。紀念館的陳列展覽按照陳列內容科學化、陳列語言通俗化、陳列形式藝術化、陳列手段現代化為標準,以豐富、翔實的文字、圖片資料和實物(或複製品)、影視圖象等真實地再現了項英、陳毅領導的艱苦卓絕的贛粵邊三年游擊戰爭歷史。紀念館陳列展覽分四個部分:重大戰略轉移;紅軍游擊隊的反“清剿”鬥爭;艱難困苦的游擊生活;下山談判,開赴抗日前線。贛粵邊三年游擊戰爭紀念館已成為我縣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成為了社會各界人士回顧歷史,緬懷革命先輩,學習革命精神的聖地。
信豐縣博物館著力完善各項管理制度,增加管理人員和設備,充分發揮“贛粵邊三年游擊戰爭紀念館”等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和中國小德育教育基地的作用,堅持做好對外免費開放工作,每年接待各級領導、專家學者、社會團體、部隊官兵、大中小學生、普通民眾等縣內外觀眾近50000人次。
館藏文物
珍貴藏品:
“抗敵”布臂章 布質,長方形,臂章是1938年陸軍新編第四軍劉樂讓同志的。
鐵手雷 生鐵鑄造,橢圓形。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紅軍在安西、金盆山戰鬥後留下的。
竹茶盅 圓筒形,1932年紅軍打南雄水口返回韓坊時經過營盤留下的。
“竹籮” 圓形,1947年,信豐油山游擊隊交通員陳仁美用此物為留在油山養傷的游擊隊員李某某(女)、李德光和護理員送飯。
參觀信息
地址:江西信豐縣陽明中路聖塔廣場內
信豐縣博物館
開放時間:淡季8:30~17:30 旺季8:0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