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稿為學術專集,著重探討信訪制度的改革與變遷、框架與分類、過程與事件、信訪與模式等,既有一定的學術分量,也有一定的實踐基礎,可為相關部門正確引導信訪提供有價值的參考意見。
基本介紹
- 書名:信訪研究
- 作者:肖唐鏢主編 尹利民副
- 出版日期:2014年6月1日
- 開本:32
- 外文名:Chinese Social
- 出版社:學林出版社
- 頁數:160頁
- 品牌:學林出版社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
圖書目錄
導論:關於信訪若干問題的研究
一、信訪制度:改革與爭論
二、信訪類型:框架與分類
三、信訪後果:過程與事件
四、信訪治理:經驗與範式
小結
第一編 信訪制度:改革與爭論
中國信訪制度批判
一、調查結論
二、改革構想
作為特殊行政救濟的信訪救濟
一、信訪制度的歷史演變
二、信訪救濟的運作機制
三、信訪救濟與行政訴訟救濟
四、信訪救濟與行政複議救濟
五、信訪救濟:悖論及前景
權利的迷思:法秩序中的信訪制度
一、問題的提出
二、信訪權的來源:信訪制度規範目的之演變
三、信訪權之比較法觀察
四、反射利益抑或法定權利:信訪權之權利屬性
五、信訪制度的法秩序定位
第二編 信訪類型:框架與分類
“要挾型上訪”——底層政治、邏輯下的農民上訪分析框架
一、引言
二、案例分析
三、遵循底層政治邏輯的“要挾型上訪”
從維權到謀利——農民上訪行為邏輯變遷的一個解釋框架
一、引言
二、維權型上訪:稅改前農民上訪的主導特徵
三、從維權到謀利:稅改後農民上訪行為邏輯的變化
四、謀利型上訪凸顯與“越維穩越不穩”的內在邏輯
五、結語
政權“懸浮”與市場“困局”:一種農民上訪行為的解釋框架—一基於鄂中G鎮農民農田水利上訪行為的分析焦長權
一、問題的提出
二、農田水利上訪的類型
三、農民的國家觀念與農民上訪
四、市場“困局”與農民上訪
五、政權“懸浮”與農民上訪
六、結語
“底線型上訪”—一轉型期涉法涉訴訪的一種分析進路
一、引言
二、“底線型上訪”的邏輯與產生原因
三、秩序、上訪與社會倫理重建
第三編 信訪後果:過程與事件
農民上訪與政治信任的流失
一、理論背景與問題的提出
二、調查數據與研究設計
三、研究發現
四、討論與對策思考
確定性與不確定性:信訪的實踐邏輯及其風險
一、信訪的確定性的目標與不確定性的結果
二、不確定性與信訪治理方式的相關性
三、不確定性結果的政治風險
雙重認可與交疊權威:理解當代中國農村社團與群體性抗爭的關係
一、引言
二、對中國農村群體性抗爭特點及機制的文獻綜述
三、農村社團與群體性抗爭的關係:對兩組案例的比較研究
四、農村社團與群體性抗爭關係的一個解釋框架
五、村莊權威的發育機理
六、結論和討論
第四編 信訪治理:經驗與範式
農民上訪的分類治理研究
一、上訪潮與相關制度建設
二、分類治理思路的提出
三、上訪的分類嘗試
四、分類原則與治理方法
五、結語
鄉村治權與分類治理:農民上訪研究的範式轉換
一、問題的提出
二、維權範式批判
三、從維權到治權
四、分類治理:一個新的分析框架
結論:信訪的變遷及其改革
一、“帕金森定律”陷阱:近十年來的信訪變局
二、地方的信訪立法:以深圳為例
三、信訪走向的新爭論
四、信訪政治之本質
五、小結:信訪改革未窮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