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號採集與處理國家重點學科點專業實驗室(北京理工大學)

信號採集與處理國家重點學科點專業實驗室(北京理工大學)

依託北京理工大學所開辦的針對信號採集與處理學科所開設的實驗室。是國家對電子學科進行科學研究、人才培養和對外學術交流的重要基地。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信號採集與處理國家重點學科點專業實驗室(北京理工大學)
  • 成立時間:1996年
概況簡介,研究方向,支撐學科,設備資源,實驗隊伍,教學科研,科研情況,科研成果,技術成果,人才培養,合作交流,交通地址,

概況簡介

信號採集與處理國家重點學科點專業實驗室依託北京理工大學,於1989年6月經國家計委批准建立,1996年建成並通過國家驗收。實驗室現有面積1300m2 ,儀器設備總價值1273萬元,成為電子學科進行科學研究人才培養和對外學術交流的重要基地。支撐實驗室的博士點有通信與信息系統(國家級重點學科1987年)、信號與信息處理(國家級重點學科2007年)及電磁場與微波技術(部級重點學科)。
北京理工大學北京理工大學

研究方向

1.電子系統技術; 2.現代通信技術; 3.現代實時信號處理技術;4.微波/毫米波電路與系統技術;5.超低副瓣天線技術;6.電磁兼容與計算電磁學;7.多媒體技術;8.專用積體電路設計(ASIC)。

支撐學科

信息與通信工程;電子科學與技術。

設備資源

實驗室擁有HP8510C矢量網路分析系統、HP71910A寬頻監視接收機、HP83732B頻率合成器、HP8561E頻譜分析儀、TLA704邏輯分析儀、HP54845A數字示波器等高級儀器設備;有工作站網路與晶片和板級設計、綜合、仿真的世界名著名廠商的EDA軟體。

實驗隊伍

實驗室現有王越院士、毛二可院士、王小謨院士、李幼平院士、匡鏡明教授等知名學者作為學術帶頭人,有博士生導師13人,教授25人,副教授26人,有博士學位的青年教師22人。
實驗室主任:趙保軍教授

教學科研

科研情況

每年參與科研的研究生數量150人。實驗室年均承擔科研項目數30個,科研經費1000萬元。

科研成果

實驗室近五年承擔通信雷達微波及ASIC等多個領域的研究課題,已完成課題75項,現承擔課題35項,科研任務經費為2689萬元。獲得國家發明二等獎1項、國家發明三等獎5項、國家發明四等獎1項、國家科技進步二、三等獎各1項、部委級科技成果獎38項。出版論著和教材27部,發表學術論文600餘篇,其中被三大檢索系統收錄100餘篇。
信號採集與處理國家重點學科點專業實驗室(北京理工大學)

技術成果

1.電磁兼容性理論與套用;2.微波毫米波技術;3.百億次高速並行信號處理機;4.通信和雷達信號處理方法;5.精密測量雷達實用化;6.第三代數字移動通信的關鍵技術;7.精密導航核心技術實用化。

人才培養

實驗室由電子系統與信號處理、通信技術、多媒體技術、微波技術和EDA設計等分室組成,支持通信與信息系統、信號與信息處理、電磁場與微波技術三個博士學位授予點以及信息與通信工程、電子科學與技術兩個一級學科博士後流動站的學科建設。現有博士生97人、碩士生247人。已培養畢業博士生116人,碩士生580人。博士後流動站已培養出站16人,在研博士後4人。

合作交流

1997年與美國德州儀器公司合作成立"聯合DSPS實驗室";1999年與瑞典愛立信公司合作成立"數字通信技術研究中心"。 在科研和人才培養等方面,與原航天工業總公司、兵器工業總公司、船舶工業總公司、航空工業總公司、電子部等所屬研究所和企業,總參、海軍、空軍所屬研究所和試驗基地有著長期密切的合作。
近五年承辦或參加組織ICCEA、ICSP、CI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f Radar等國際學術會議6次,全國微波電磁兼容學術年會、DDS全國學術研討會、全國信號處理學術年會等10次;派出參加國際學術會議90多人次;向美、英、德等國家派出訪問學者14人次;邀請德國柏林工業大學P.Noll教授、美國麻薩諸塞州大學D.M.Chesley教授、喬治梅森大學Van Trees教授、荷蘭Delft大學Jan Slotboom和J.L.Tourit教授、英國One to One通信公司王立博士等專家講學11人次。

交通地址

北京市海淀區中關村南大街五號北京理工大學電子工程系。
北京理工大學校徽北京理工大學校徽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