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經歷
1956年,王小謨高中畢業。
1969年,王小謨接到了一個新的調令:到三線去。當時“備戰、備荒、為人民”、“好人好馬上三線”的口號響徹天南地北。一大批國家重要的鋼鐵、常規兵器、航空、航天、能源、電子、重型機械、發電設備製造工業基地向三線戰略轉移。跟王小謨一起從14所去貴州的有八九百人,他們組成了一個新的研究所-電子工業部第38研究所(今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38研究所)。
1986年,王小謨擔任38所所長。
1987年,作為13位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科學家之一,王小謨應邀到北戴河療養,受到鄧小平同志的親切接見。
1990年,國家決定通過對外合作解決預警機裝備急需。王小謨擔任中方總設計師,主持系統總體設計,在世界上首次提出基於二維有源相控陣體制的三面陣背負罩新型預警機工程方案。同時,他帶領和組織國內研發團隊同步開展研製工作,掌握預警機設計方法和主要關鍵技術,鍛鍊和培養技術隊伍,為中國自行研製預警機奠定堅實基礎。國產預警機正式立項後,王小謨主動推薦優秀年輕專家擔任總設計師,自己擔任總顧問,傾心指導年輕的總師們確定總體技術方案,開展技術攻關、系統集成和試驗試飛方案等重大工程研製事項,為中國首型預警機的研製成功作出重要貢獻。
1991年,53歲的王小謨離開38所,到北京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總體研究院開始了他在國防科技上的更高追求。
1995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信息與電子工程學部)。
2009年,已經72歲高齡的他,欣然接受38所聘請,擔任該所預警探測領域首席科學家。
2010年,他主導研製的預警機項目榮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特等獎。同時,他親任出口型預警機總設計師,首次提出運八平台背負圓盤型天線罩的構想,實現了“小平台、大預警”。
獲得2012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後,王小謨拿出500萬元人民幣獎金中的450萬元,又通過各方最終籌集出2000萬元,計畫成立雷達創新獎勵基金,每年獎勵三名在雷達和預警探測技術領域作出突出貢獻和有重大創新的年輕人。
主要成就
科學研究
王小謨致力於雷達技術研究與工程套用工作。上世紀60年代,他瞄準國際雷達技術前沿領域,主持研製成功中國第一部三坐標雷達,達到國際先進水平。上世紀80年代,他主持開展低空雷達技術攻關,研製成功中國第一部中低空兼顧雷達,並在國際雷達裝備同台競技中為國產雷達贏得了世界聲譽。
針對中國國情,王小謨率先提出開展輕型預警機的預先研究,主持制定技術方案,為國家決策研製輕型預警機創造條件。他還提出利用國產飛機實現預警機出口的構想,並擔任原型機總設計師,主持完成原型樣機設計與製造,推動實現中國預警機裝備出口。他作為課題負責人,主持完成數字陣列雷達預警機地面樣機技術攻關,為研製新型預警機奠定基礎。
20世紀80年代,王小謨主動策劃,與十幾位老專家深入醞釀,希望自主研製預警機。王小謨詳細整合十幾年的研究基礎,綜合分析國內各方面的科研力量,最終在國家的大力支持下,開啟了一邊國際合作、一邊自主研製預警機的漫漫航程。合作研製期間,王小謨受命擔任預警機工程中方總設計師,提出採用大圓盤、背負式、三面有源相控陣新型預警機方案,這是世界首創。同時,他堅決主張並且部署安排了國內同步研製,並做出了樣機。當外方迫於國際壓力單方面中止契約時,他部署安排的國內同步研製工作,也取得了重大進展,並做出了預警機樣機。這數年中,研製團隊突破了預警雷達研製最為關鍵的 “兩高一低”技術,建立了亞洲最大的測試暗室和亞洲最大的熱壓罐。國產預警機創造了世界預警機發展史上的9個第一,突破100餘項關鍵技術,累計獲得重大專利近30項。中國的預警機成為世界上看得最遠、功能最多、系統集成最複雜的機載信息化武器裝備之一。
20世紀90年代,堅持力主自主研製預警機,並親自擔任某型預警機總設計師、預警機研製工程總顧問,為中國預警機形成初步規模、進入國際先進水平做出了重大貢獻。
人才培養
王小謨院士學術造詣深厚,重視對年輕人的培養,先後培養出18位中國預警機系統或雷達系統總設計師。
論文著作
主要論文有《計算機模擬試驗法-雷達發展機率的計算》、《三坐標雷達的最佳設計》等。
獲獎記錄
獲獎時間 | 獎項名稱 | 備註 |
---|
2012 | 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 | 獲獎 |
2011 | 榮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 | 獲獎 |
2010 | 獲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 | 獲獎 |
2008 | 國防科學技術特等獎 | 獲獎 |
2006 | 國防科學技術一等獎 | 獲獎 |
1997 | 獲光華科技基金一等 | 獲獎 |
1997 | 何梁何利科學與技術進步獎 | 獲獎 |
1985 | 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 | 獲獎 |
獲獎時間 | 獎項名稱 | 備註 |
---|
2012 | 獲“全國百名優秀共產黨員”稱號 | 獲獎 |
社會任職
曾任電子工業部38所所長、信息產業部電子科學研究院常務副院長等職,現為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科技委副主任。
第九、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
人物評價
我一輩子就做了一件事:研製雷達,然後負責將世界上最先進的技術套用到預警機上,把設計變為現實。我只是一位普通人。國家給我這個獎,是對整個科研團隊的肯定,我代表他們領獎。”(自評)王小謨出色的科研能力和管理水平,王小謨的身上有一股韌勁。(38所原所長馮長寬評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