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信息饑渴症患者區別於一般信息獲取者最明顯的標誌就是他獲取的這些信息不給他帶來任何實際的用處。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信息饑渴症
- 特點:信息不給他帶來任何實際的用處
- 性質:依賴症
- 原因:自省與自制力不強
社會表現,現象一,現象二,現象三,現象四,心理原因,緩解措施,
社會表現
信息的重要性使人們對信息無比重視,社會信息化也帶來了“信息饑渴症”。面對眾多的信息,人們選擇的餘地加大,總是感到手邊的信息不足。於是,只要人們的自省與自制力不強,就會夜以繼日地坐在電腦前按著鍵盤拚命地尋找一再出現的信息而心甘情願地成為信息的俘虜。
現象一
工作一族,每天上班回家,不管多累,一定會在吃飯前把電腦打開,讓msn和qq上線。每當坐在電腦前,不管有什麼別的事情,一定會把電子郵件打開,一定會把要去的bbs都看一下,然後連上自己的blog,把朋友們的blog一一點擊。然而,當這些都已經成為習慣,就變成一股可怕的力量,驅動著你。
現象二
大學生等年輕一族,如果一天不到網上瀏覽一下,不收集一下相關的信息,不上qq和好友通一下信息,不到搜狐或網易網站上看看新聞,是斷然過不了一天的。過度依賴網路實質上就是對信息的過度依賴。他們總是想了解更多的信息,總是想知道最新、最快的各種訊息。
現象三
現象四
盯著運行的電梯沒有節省我們時間,也不增長人們的見聞,但當人們在電梯間等電梯的時候,你不知道當時哪部電梯運行到了哪一層,著急的心態會自然產生,所以人們渴望運行顯示這種信息。
心理原因
按照信息本身的定義之一,獲取信息的目的就是為了消除差異和不確定。
首先,信息的短缺會使人非常不安。對某些人切斷交流渠道會使其惶恐不安並產生情緒化現象,從而陷入歇斯底里的狀態。在電視劇《康熙王朝》中,康熙把姚啟聖關了起來,這種方法從信息的角度看就是切斷了姚啟聖與外界交流的所有信息,最後姚啟聖忍受不了這種折磨,幾近瘋狂,最後順從了康熙。現在兒童鬧矛盾時對個別兒童的不理睬,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信息隔離,被隔離信息的一方,由於獲得不了希望的信息,會非常不安,最後忍受不了痛苦而屈服。可見極度的信息饑渴狀態會使人精神渙散,失去判斷能力,並導致情緒不穩定。
其次,信息的缺乏會使人的行為缺少必要的基礎。按照組織行為學和管理學的理論,收集信息是人們行動的第一步,在行動前人們會用各種方法,通過儘可能多的途徑來收集相關信息,分析數據,然後做出決策。沒有相關的信息人們很難認同目前的行動或決策是正確的,因此組織或個人都會或多或少地患上信息饑渴症。
總之,信息能夠讓人們的心理緊張程度緩解,就像面對的電梯是在電梯間有運行顯示一樣,這種運行顯示就能夠讓人平靜一些,讓你不那么著急。由此人們可以體會信息巨大的心理作用。雖然並不是所有的信息都會對人們有益,但信息的質量和數量會使人們對採取的行動心中有數、心態平穩,並在心理上有個認同。
緩解措施
1,社會各個部門要完善信息網路,提供有用的信息。每個社會階層尤其是公眾,總想尋找更準確的信息,就會染上信息饑渴症,導致各種訊息與傳言的極度泛濫。因此社會各個部門應該提供有用的信息,完善信息網路,及時、準確地對突發的各種事件做出預測、預報和預警;改變信息不對稱的局面。目前,我們國家對發生重大事件、突發事件採用了各種媒體、各種通道向社會傳遞,極大地緩解了人們對信息的渴望,制止了許多虛假信息的傳播,即時地穩定了人們的心態,穩定了社會。
2,搜尋提供商要提供精搜、智搜。搜尋服務排山倒海似地返回近乎無意義的結果,無疑是違背了信息的本質和信息經濟學的初衷。例如,美國人仙農在1948年用數學方法給信息下定義:“信息就是不定性的消除量”。仙農認為,信息具有使不確定性減少的能力,信息量就是不確定性減少的程度。按照仙農的想法,無用信息就不是信息,但是搜尋引擎還無法斟酌哪些是有用信息,哪些是無用信息,所以照單全收,一攬子給搜尋者呈上。在這裡,信息量的增多,反而加大了不確定性,搜尋者痛苦依舊。因此搜尋服務的提供者需要從“海搜”向“精搜”轉型,“精搜”即所謂分類搜尋服務,有專門做書籍搜尋的,有專門做購物搜尋的,還有專門在搜尋結果表現形式上做文章的所謂格式化信息搜尋,如爬狗。未來的搜尋服務是“智搜”,只有“智搜”才是真正意義上的人性化服務,“智搜”有邏輯推理能力甚至情感功能等,能心有靈犀地提供人們所需的真正信息,緩解人們的信息饑渴症狀。
3,作為個體要有所專注,重視有價值的信息。帕瑞托是義大利的一位經濟學家,他的法則就是人們熟悉的8/2法則。他認為20%的信息具有80%的價值,而剩餘的80%的信息只有20%的價值。一句話,重要的少數和不重要的多數。這對人們的啟示就是要根據信息的價值,把主要精力集中在最有價值的信息上,剔除不必要的多餘的信息,要有所注意、有所放棄。開發和利用信息的要點是善於發現有價值的信息;善於研究信息;合理利用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