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要描述
峰會使命
信息社會世界高峰會議是一次各國領導人最高級別的會議,與會的領導人致力於駕馭基於信息與通信技術的數字革命喚發的潛能造福於人類。峰會是一個真正廣泛接納利益相關方參與的進程,其中包括政府、政府間和非政府組織、私營部門和民間團體。峰會的目標是建設一個以人為本、具有包容性和面向發展的信息社會。在這樣一個社會中,人人可以創造、獲取、使用和分享信息和知識,使個人、社區和各國人民均能充分發揮各自的潛力,促進實現可持續發展並提高生活質量。
第一階段
日內瓦階段峰會,有176個國家派出的4000餘名政府代表及來自聯合國系統國際組織和機構、非政府組織、私營部門和媒體機構等6000餘名觀察員總計1萬多人與會,其中包括近40名國家
元首或政府
首腦和100多名部級官員。突尼西亞階段峰會,有176個國家、92個國際組織、606個非政府組織和民間團體、226個企業以及642家媒體的代表2萬多人與會,其中國家元首和政府首腦46人,部長/副部長197人。聯合國秘書長
安南、國際電聯秘書長內海善雄以及峰會兩階段東道國-瑞士聯邦主席穆埃爾.施密德和突尼西亞總統本.阿里出席了兩階段會議並致辭。
在日內瓦峰會上,塞內加爾總統瓦德曾建議設立“數字互助基金”。這一建議得到開發中國家的積極回響,但已開發國家應者寥寥。此後一年多來,經過瓦德和奈及利亞總統奧巴桑喬等的不懈努力,旨在縮小數字鴻溝的“數字互助基金”2005年8月終於創立,並已籌措到550萬歐元的資金。但這筆資金半數以上來自開發中國家,已開發國家並未慷慨解囊,它們的主要理由是,目前已有多種渠道向開發中國家提供援助,沒有必要再建立什麼單獨的“數字互助基金”。
第二階段
信息社會世界峰會第二階段會議2005年11月16日至18日在突尼西亞舉行,包括30多位國家元首和政府首腦在內的1萬多名代表將參加此次會議。
2005年11月17日,在突尼西亞舉行的WSIS上,ITU發布了《ITU網際網路報告2005:物聯網》,正式提出了“物聯網”的概念。
如何在縮小數字鴻溝和
網際網路國際管理兩個主要議題上達成協定,是本次峰會面臨的兩大難題。
縮小數字鴻溝和網際網路國際管理對建設信息社會至關重要。在2003年12月信息社會世界峰會第一階段日內瓦會議上,由於爭論激烈,與會代表未能在這兩個問題上取得共識,只通過了《原則聲明》和《行動計畫》。日內瓦峰會後,為籌備突尼西亞峰會曾先後召開3次預備會議,但各方在關鍵問題上依然意見相左。
突尼西亞總統本·阿里曾指出,數字鴻溝實際上就是“發展鴻溝”。2004年底的統計表明,僅有3.1%的非洲人可以上網,而北美的這一數字高達55.7%。在全球60多億人口中,約50億人與網際網路無緣,而這些人主要集中在開發中國家,特別是非洲國家。因此,
開發中國家領導人要求縮小數字鴻溝的呼聲日益強烈,他們迫切希望儘早掌握先進的信息和通信技術,使之為國家的社會經濟發展服務。
突尼西亞峰會召開在即,有關網際網路國際管理問題的爭論日趨激烈。美國通信和信息政策協調員格羅斯日前再次表示,美國“無法接受”網際網路由聯合國管理的建議。他還說,討論網際網路管理問題不會給開發中國家帶來電腦和電話等任何實際好處,表明了美國政府企圖維持現狀的頑固立場。
在11月13日突尼西亞峰會前的最後一次籌備會上,代表們在發言中表示了建立網際網路國際管理機制的決心,並提出建立“網際網路國際論壇”,以探討開發中國家建設信息社會的途徑,使先進的信息和通信技術儘快造福於廣大開發中國家人民。
此間觀察家認為,在為期三天的突尼西亞峰會期間,開發中國家代表將會再次發出正義的呼聲,要求縮小數字鴻溝,改變網際網路國際管理的現狀。但美國的頑固不化和一些已開發國家對建立“數字互助基金”的冷漠態度,恐怕難以使峰會為兩個主要議題找到令大多數人滿意的答案,在全球建設公正合理的信息社會的願望在短時間內還難以實現。
成果檔案
兩階段峰會均舉行了一般性辯論,各國就信息社會相關問題發表了觀點和看法。部分國家元首和政府首腦與民間社會和私營部門代表就信息社會相關熱點問題舉行了圓桌會議。會外還各自平行舉辦了300多場與峰會相關的論壇、研討會和展覽會等活動。日內瓦階段峰會最後通過了成果檔案-《日內瓦宣言》、《日內瓦行動計畫》;突尼西亞階段峰會最後通過了《突尼西亞承諾》和《突尼西亞議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