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定義簡史,經典否定式的香農信息定義,經典的維納信息(準)定義,經典定義的修正:現代信息定義(肯定式),信息定義,逆香農的信息定義,逆維納的信息定義,討論:,三個類似定義的簡單比較,標識與表征的區別,定義的界定,
信息定義簡史
信息定義的歷史簡程:信息定義的與時俱進
轉 等的貼
信息定義的出現快有100年歷史,《資訊理論》50年華誕後,更應與時俱進,尋找新的支點,不要總停留和沉浸在遠古舊的懷念,應面向未來,是多核電腦的時代,就該跳出286,單核電腦,跟上時代。歷史總有收藏日,舊發明總要成為收藏古董。該遺忘時就遺忘,有利生理功能,應該保存。
其實,信息定義,真正經典的也就10來個,其餘剩下的多是,信息噪音。都是這幾個經典定義的模仿,“替換詞”的練習。所以應該去粗取精,恢覆信息定義的本來面目。有10個,3、5個才是該行業的正常狀況。百多個類似的抄寫解釋,添亂。
信息定義比較經典的,粗看,有三個關鍵的重要時段,
第一就是仙農和維納,1948年,資訊理論、控制論創始時的,雖然,不完全,但有很大進展的,革命化的原始定義。
第二是鐘義信的定義,階段性的突破。期間“信息是被反映的物質屬性”算是經典。
第三是逆香農、逆維納信息定義:即現代、時代的新定義
信息是確定性的增加。即肯定性的確認。
信息就是信息,信息是物質、能量、信息及其屬性的標示。
借用一下維納當初原創定義的變形、變換敘述,做個小結
“信息就是信息,它既不是物質也不是能量。它是物質、能量、信息及其屬性的標示。不承認這一點的唯物主義就不能夠存在於現時代。”
1.結繩記事期的信息定義:1948年仙農
1948年香農始創了資訊理論,給出了信息量計量角度的所謂信息定義“信息不確定性的消除”信息概念出世。
另一個著名的維納信息定義“信息就是信息,既不是物質也不是能量”回答問題的同時又製造了一個更大的難題。這些都算是,信息定義的經典。
信息是選擇的自由度 (Hartley,1928)
2.珠算時期的信息定義
信息是被反映的物質屬性
信息是通信傳輸的內容 (Wiener,1950) 。
信息是人與外界相互作用的過程中所交換的內容的名稱
信息是使機率分布發生變動的東西 (Tribes etal, 1971) 。
信息是事物之間的差異 (Longo,1975) 。
信息是集合的變異度 (Ashby,1956) 。
信息是一種場 (Eepr,1971) 。
信息是負熵 (Brillouin,1956) 。
信息是有序性的度量 (Wiener,1948) 。
信息是系統組織程度的度量 (Wiener,1948) 。
信息是被反映的差異 ( УΛ cy Λ,1968) 。
信息是被反映的變異度
3.286的定義
信息,就是主體所感知或所表述的事物運動狀態和方式的形式化關係。(鐘義信)
是指該事物實際的運動狀態和方式
信息是結構的表達;(陳雨思)
信息“量”是結構的差異;(陳雨思)
信息“能”是改變結構的能力。
信息是被反映的特殊性 ( 魯晨光 )
信息是事物屬性標識的集合(2002)
4.多核時代的信息定義,21世紀逆仙農定義、逆維納定義
2006年,逆維納定義
信息是物質、能量、信息及其屬性的標示。 [2006年,醫學信息(雜誌)].
信息是確定性的增加。逆仙農定義
信息是事物屬性標識的集合
清華大學 卜煒瑋, 成昀, 信息的定義及哲學本質對信息定義的討論,獨到 。2005,思想戰線。經典香農信息定義
5.真理時代的信息定義
信息是創建一切宇宙萬物的最基本萬能單位。
經典否定式的香農信息定義
經典的香農信息定義:信息是不確定性的消除。
信息是不確定性的減少。連續用了兩次否定,就像哲學中的“否定之否定定律”,否定之否定就是肯定。標準化“定義”的要求,是用“肯定式的屬概念+種差”,故否定式的定義應該更貼近是“解釋”。否定式的界定是定義的禁忌
經典的維納信息(準)定義
經典(不完整)的否定式維納信息準定義(解釋,不是標準定義模式)
維納的信息定義:信息就是信息,信息既不是物質,也不是能量。
經典定義的修正:現代信息定義(肯定式)
姜詠江:信息是事物的表現或描述。事物通過信息相互聯繫和作用。信息量是表現或描述信息的物質形態基本元素的數量。
信息定義
信息是事物及其屬性標識的集合”
逆香農的信息定義
逆Shannon信息定義:信息是確定性的增加
逆維納的信息定義
Wiener信息定義的逆:信息就是信息,信息是物質、能量、信息的標示。
信息就是信息,信息是物質、能量、信息及其屬性的標示。
討論:
原創信息定義與模仿衍生定義的差別比較 “信息是事物及其屬性標識的集合”與跟隨模仿的‘信息是事物屬性的表征’比較。前者普適性、廣度強於後者;後來模仿變換的定義,用‘表征’一詞的替換,實際起到的作用,是縮小了原來定義的內涵、外延。
有名的被動式的信息定義:信息是被反映的物質屬性,修改成主動式,會更合科學定義的界定。
主動式的:信息是事物屬性的反映,稍好於原創的“被反映的物質屬性”,這是其一。
其二,反映與標誌、標識比較,定義域,內涵外延小一些。
反映:是一事物和他事物發生相互作用時,以自身的變化再現他物某些特點。通常指客觀事物作用於人的感官,而使人以觀念的形式對客體及其規律和特性模寫、複製和再現。故將“反映”替換成“標誌、或標識”使信息定義更普適。即
信息是事物屬性的標識。更好!(不用表征,和反映)
三個類似定義的簡單比較
1.信息是對物質屬性的反映(是“信息是被反映的物質屬性”的肯定式的變換)
2.信息是事物屬性的標識
3.信息是客觀事物普遍屬性的表征
三定義的區別關鍵就是最後的三個“動名詞”:“反映-標識-表征”。而前面“是”系詞後的區別相對這三個詞就小些了。從這三個詞的基本辭義看,“標識”的內涵、外延最寬廣,最深厚,是“反映、表征”之母。因此,這三個定義(解釋)中“信息是事物屬性的標識”是最上位的定義,而1‘信息是對物質屬性的反映=信息是被反映的物質屬性’;3‘信息是客觀事物普遍屬性的表征’是2定義“信息是事物屬性的標識”子定義,子集合。換句話說,定義2是比定義1和定義3更大的集合。
2定義≥1定義≥3定義
信息是事物屬性的標識∈信息是對物質屬性的反映(信息是客觀事物普遍屬性的表征)
2定義是1定義的衍生,3定義是2和1定義的抄寫、跟隨。1是源,2,3是產品,2是正品(超出前產品‘信息是被反映的物質屬性’的原始創新品)。3是付品,贗品。
另一方面,源定義“信息是被反映的物質屬性”中的主體對象“物質”的範圍、定義域,內涵,外延又小過“事物”的詞義,並且是多繞了彎的“被動式”。所以,2定義“信息是事物屬性的標識”相比較是三者中最廣義的!
標識與表征的區別
標識的內涵和外延,比表征要深厚、寬廣許多。
表征=信息在頭腦中的呈現方式,表征是客觀事物的反映,又是被加工的客體。有強烈的主觀,主體性。那些具有形象性特徵的表征,也稱表象,它只是表征的一種形式。
表征,需要至少二要素,一是對象,如事物或屬性,文字,圖形等--客觀,客體;二是腦,加工機器,品質不同、層次不同,加工製造(模仿還是創造)出產品不同--真品和仿製品的差異。合計就是信源+信宿。表征的同一性差,不同的主體,對相同的客體會有差異極大的分歧,異議。
標識:標記、標誌+辨識(區別、差別、變化、差異的表示),客觀性強,主觀性弱。內涵更深,外延更廣。標識所包括的領域更廣泛一些,而標誌應該是標識的一部分。
標誌:是表明事物特徵的記號。它以單純、顯著、易識別的物象、圖形或文字元號為直觀語言,除表示什麼、代替什麼之外,還具有表達意義、情感和指令行動等作用。
標誌,作為人類及自然直觀聯繫的特殊方式。
統計學裡的“標誌”
統計標誌又稱標識,總體各單位所具有的屬性或特徵稱為標誌。
標識(biāozhì)
標誌”與“標識”,在現代漢語中是等價的。他們具有相同的讀音,即biāozhì。“標誌”與“標識”是同音、同義、異形詞。
《現代漢語詞典》中,【標識】biāozhì 同“標誌”。
識(zhì)<書>①記:博聞強識。②記號:款識│標識。
另:
識(shí)①認識。②見識;知識。
“建標,立物以為之表識也。”標識與標誌在中國古代是完全等同的,標識即標誌。
從客觀的現實來看,我國古代雖很早就有城市,但城市的結構是簡單的,標識的主要功能在商業上。從字面上看,“標識”與“標誌”兩個詞都有“標”字,“標”是表識,是一種最古老的記憶方法,是記憶的一種符號或記號。但中國古代的造詞也不是可以隨意的,“標識”與“標誌”兩個詞的後綴不同,在使用上有區別。“志”在古代通“幟”,是一種讓人識別的標記,不但可以用一種形式來幫助記憶,也可以張揚自身的形象;而“識”字雖有時同“志”,但首要的意義在於“知道”“認識”,是要讓人熟悉,記住。“識”字則除了“記住”的意義外,有“認得”“識別”的進一步要求,更多的是一種溝通。可能在古代“志”與“識”字同音,故有借用之嫌,所以,標識和標誌既可以混用,也可以分別其特殊使用場合。標識與標誌從本質的意思上差別不大,但在表達的方向上還是存在著不同的意義範圍,前者所包括的領域更廣泛一些,而標誌應該是標識的一部分。
在現代城市中,標識與標誌二者能否完全等同起來?雖然很多場合里已經混用了,但是在使用時出現明顯不同的意義範圍,“標誌”這一名詞較多地指向一類圖形或圖形與文字相結合的記號,作為某一類事物的表征;而“標識”既能代表圖形類的符號,也用語表述文字,數字,方向標等記號,有著更廣泛的使用領域,應該說,標誌是標識的一個部分。
在英文裡,能體現標識意義的詞有很多,但用法不盡相同。如“landmark”一詞,指的是城市中的點狀要素,是人們體驗外部空間的參照物,通常是指陸地上明確肯定的具體對象,與“標識”在意義上很接近。“landmark”屬於“mark”類符號,是一種標誌,或者說是一種歷史的記號,是一種與標誌性建築,標誌性景觀有關的標識。“mark”也用於商業標識,起源很早,至盡仍在沿用,商標就是“trademark”。
英文中也有“sign”一詞,有“signboard”“signpst” “signage”等詞,指的也是標識。“sign”有符號,記號,標記,招牌,指示牌等意義,與今天的指示系統在意義上很接近。“signal”指的是信號,也用於標誌。“signpost”多用於道路標識,“signboard”指的是招牌,廣告牌,站牌就是“signboard”。另外,英文中還有“nameplate”“nameboard”等詞,它們像日本人住宅門口的寫著家族名稱的牌子,就稱“nameboard”,也有指商標。在國外的各類標識的表述中, 也沒有很明確的規定。
定義的界定
定義是通過列出一個事物或者一個物件的基本屬性來描寫或者規範一個詞或者一個概念的意義。被定義的事物或者物件叫做被定義項,其定義叫做定義項。
分類
定義有不同的方式和技術:
詞法定義描述一個詞或者一個表達的意義,一般一個詞法定義提供一個與原詞相當的表達。比如將“單身漢”定義為“未婚男子”,或者將“煎”定義為在“熱油中燒”。有些詞如“如果”無法有效地使用其它詞來同義描寫,詞典對這些詞一般通過描寫其特性的方法來給予一個定義,而不是通過提供一個相當的表達的方式。
情境定義也稱上下文定義。有些詞無法清晰地定義,但可以通過為所有這個詞出現的句子提供一個解釋來為這個詞做一個定義。也就是說通過使用一個不出現這個詞的句子來解釋這個詞在這個句子裡的意義。
內涵定義是將一個物件與其它物件之間不同的所有特徵列舉出來。比如“所有小於20的質數的集合”是一個特定的集合的內涵定義。
外延定義是描述一個概念或者詞的外延,即所有這個概念或者詞所包含的事務。
列舉定義是一個特別的外延定義,它列出一個概念或者詞所描寫的所有的物件。列舉定義只適用於有限集合,而且只有在這個集合比較小的情況下才有意義。
實物定義又稱直觀釋義或實指定義。實物定義是指指定一個詞所代表的物件來表達這個詞的意思,或者指定數個代表性的物件來表達這個詞的意思。一個例子是給某人看吉米·威爾斯的圖像來表示“吉米·威爾斯”這個詞的意思,或者給某人看數個典型的狗來說明“狗”的概念。
一個量的操作定義是這個量的測量過程。
理論定義是使用一個學科的理論對一個詞作一個定義,比如“米是光在真空中在1/299,792,458秒所傳播的距離”。這個定義是基於狹義相對論的理論做出的定義。
本義狹義定義(definition by genus and difference)首先列出一個狹義詞的廣義詞,然後說明這個狹義詞與這個廣義詞中不屬於這個狹義詞的物件之間的區別。
遞歸定義又稱歸納定義,它是使用有意義的方式用一個詞來定義這個詞本身。一般來說這樣的定義包括兩個步驟:首先一個或數個特定的物件屬於被定義項的集合X;其次所有與X中的元素有一定關係的物件,而且只有與X中的元素有這個關係的物件也屬於X。比如以下為自然數的遞歸定義:首先1是一個自然數,其次比自然數大1的數也是自然數,所有其它數都不是自然數。在做遞歸定義時要小心避免循環定義。
循環定義是假設別人已經對被定義項有一定的了解。比如“蛋是雞生的卵,雞是從蛋里孵出來的”就是這樣一個循環定義。假如別人即不知道雞是什麼,又不知道蛋是什麼的話這個定義毫無用處。(參見重言式)
規定性定義又稱規創定義或約定定義,是指將一個定義或者討論的內容規定在一個範圍內。比如有人想要解釋啤酒是怎樣釀的但不知道清酒是不是啤酒的一種。他可以開篇說:“我所說的啤酒僅包括用小麥釀的啤酒。”
厘定性定義是對詞法定義添加附加的條件來延伸詞法定義中的定義,更加縮小定義的規範。
勸導性定義又名說服性定義,是指將一個詞定義為一個特別觀點的理由,但卻保持了詞法定義的形式。
發生定義
外延、內涵、歧義和含糊
要分析一個定義的好壞要注意定義的特性,其中最重要的是其外延、內涵、歧義和含糊度。
列舉定義指出一定的例子來讓對方認識到一個詞的意義。
外延定義列舉出一個詞的所有元素。
內涵定義列出一個詞的特徵,這個定義往往比外延定義更緊湊。
對於哲學家來說一個定義的內涵比起外延要重要得多。比如我們既無法列出世界上所有的單身漢,對這樣一個列表也沒有興趣。我們關心的是單身漢與非單身漢之間的區別。一個單身漢的列表無法表示一個新的人是否單身漢。
假如一個定義不明確的話有兩種原因。一個定義可能模稜兩可,或者含糊不清,或者兩者均有。事實上大多數詞即模稜兩可有不明確。這並不表示這些詞沒有意義,即使不明確和含有多種意義的詞也有其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