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術時代的商業方法可專利性研究》是一本(李曉秋)編制,在(2012-6)出版的書籍。
基本介紹
- 書名:信息技術時代的商業方法可專利性研究
- 作者:李曉秋
- 頁數: 317
- 定價:28.00元
- 出版時間:2012-6
基本信息,內容簡介,目錄,
基本信息
作者: 李曉秋
出版年: 2012-6
頁數: 317
定價: 28.00元
內容簡介
李曉秋博士的《信息技術時代的商業方法可專利性研究/中國民商法專題研究叢書》一書以美國“比爾斯基”案為切人點,以維護產業利益和國家利益為主線,將商業方法可專利性問題與信息技術時代和國家智慧財產權戰略緊密結台,提出了一個新的分析模式。可專利主題和可專利實質性條件是商業方法可專利性分析框架的基本核心,作者從概念演繹到歷史回眸,從國外到國內,從傳承到超越,對“商業方法除外原則”和“實用性、新穎性、創造性”標準展開了縝密的論證和評析。特別是對“方法”在概念與資訊時代兩個維度上的展開,基本回答了“商業方法除外原則”的法學命運和“三性”標準的可能路徑,也在很大程度上彌補了國內對這一問題研究的不足。
目錄
導論:“商業方法除外原則”的世紀輪迴?
第一章 商業方法可專利性與創新
第一節 創新視閾中的商業方法可專利性制度
一、創新的含義
二、創新的種類
三、不同創新之間的關係
四、作為制度創新的商業方擊可專利性
第二節 商業方法可專利性之爭:創新的敵人VS創新的朋友
一、商業方法可專利促進創新:“興業”
二、商業方法可專利抑制創新:“傷業”
三、對爭論的評介
第三節 商業方法可專利的理論基礎
一、商業方法可專利的必要性與重要性
二、商業方法可專利的正當性
第四節 商業方法可專利性的反思與應對
一、商業方法可專利性何以成為一個問題?
二、商業方法可專利性之爭的啟示
三、商業方法可專利後的應對
小結:一場沒有停止的爭論
第二章 商業方法的界定
第一節 商業方法
一、商業
二、方法
三、商業方法
第二節 商業方法的分類
一、學理上的分類
二、專利法中的分類
第三節 商業方法與其他概念之辨析
一、商業方法與商業(經營 運營)模式、網路商業模式
二、商業方法與計算機軟體、商業方法軟體
三、商業方法與金融商業方法、網上銀行商業方法
第四節 商業方法的功能
第五節 商業方法創新之機理
一、商業方法變動的兩種形態
二、商業方法變動之事由——技術視角下的創新機理探析
小結:穿越迷霧
第三章 商業方法的可專利主題地位
第一節 可專利主題的一般原理
一、可專利主題的含義
二、可專利主題的意義
第二節 傳統中可專利主題確定的基本原則
一、傳統中可專利主題的肯定性條件——技術性
二、傳統中可專利主題的否定要件
三、對傳統中確定可專利主題的條件的評析
第三節 產品抑或方法:抽象思想 具體套用二分法新視點
一、早期的可專利主題:能套用的、具體的物理彤態產品
二、從物理形態產品到製造方法:抽象思想 具體套用二分法的確立
三、從製造方法到其他方法——傳統的抽象思想 具體套用二分法的困境
四、泛化的產品和方法:抽象思想 具體套用二分法的重申和反叛
第四節 “商業方法除外原則”:誤讀與置辯
一、“商業方法除外原則”:傳統觀念下的“不能”
二、“商業方法除外原則”:信息技術時代受到的挑戰
三、“商業方法除外原則”的突破:信息技術時代的各國調適
四、“商業方法除外原則”的評析
小結:傳承與超越 -
第四章 商業方法的可專利實質條件
第一節 可專利實質條件的構成
第二節 商業方法的實用性
一、實用性的基本理論
二、實用性的判斷標準和判斷原則
三、實用性的國際立法例和比較分析
四、商業方法的實用性考量
第三節 商業方法的新穎性
一、新穎性在可專利實質條件中的意義
二、新穎性的判斷標準
三、新穎性的判斷原則
四、新穎性的國際立法例與比較分析
五、商業方法的新穎性審查
第四節 商業方法的創造性
一、創造性的基本理論
二、創造性的判斷標準
三、創造性的判斷原則
四、創造性的國際立法倒與比較分析
五、商業方法的創造性判定
小結:不變與應變
第五章 我國的商業方法可專利性制度及其未來願景
第一節 我國目前對於商業方法可專利性的
基本態度
一、立法方面
二、《專利審查指南》的規定
三、專利主管部門的審查實踐
四、產業申請和獲得授權情況
五、社會意識和學界反應
第二節 我國商業方法可專利性制度面臨的問題
一、與其他國家或地區的比較
二、我國商業方擊可專利性制度存在的主要不足
第三節 國家智慧財產權戰略背景下的商業
方法可專利性制度
一、創新與專利制度的全球化
二、專利政策的選擇與國家智慧財產權戰略
三、商業方法可專利性制度在國家智慧財產權戰略中的設計
小結:解構與重構
結語:“商業方法除外原則”的再度死亡
參考文獻
後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