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養老是以信息化養老終端採集數據為基礎,利用網際網路、移動通訊網、物聯網等手段建立系統服務與互動平台,通過整合公共服務資源和社會服務資源來滿足老年客戶在安全看護、健康管理、生活照料、休閒娛樂、親情關愛等方面的養老需求,從而為廣大老年群體提供了一種新型的養老解決方案。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信息化養老
- 基礎:以信息化養老終端採集數據
- 利用:網際網路、移動通訊網
- 類型:互動平台
背景,發展趨勢,最新資訊,
背景
中國的人口結構變化趨勢
中國正在經歷一次驚人的人口轉變。今天,中國仍是一個年輕的社會,如果我們把老年定義為60歲以上,在2010年,老年人僅占總人口的13.26%,但是聯合國預測,到2040年,老年人將占總人口的28%,這一比例將比美國還要高。從絕對數量來看,正在降臨的中國老年化浪潮令人瞠目。假如人口變化的趨勢仍然持續,到2040年,中國老人總數將達到三億九千七百萬。
2011年國家統計局公布的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顯示,截至2010年11月1日零時,我國總人口為13.4億人,其中60歲及以上人口占比為13.26%,65歲及以上人口也已經達到8.87%。
中國社會福利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馮曉麗在18日的“養老領域信息化服務研討會”上表示:中國養老服務市場的需求在4萬億人民幣左右,如何跨越這一人口轉變,攸關中國實現繁榮與穩定的發達社會的宏遠。從短期來看,趁著人口仍然相對年輕而且總量在增長,中國必須儘快實現經濟的現代化並提高生活水平;從長期看,他必須照料好龐大的老年群體,讓他們老有所依,老有所養,又不至於增加納稅人的負擔和拖累家庭。
方興未艾的中國銀髮產業
中國老年人口急劇增長的背後,蘊藏著中國銀髮產業巨大的市場空間。對於銀髮市場的規模,按照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2010年城鎮居民家庭平均每人消費性支出為12265元,以2010年1.78億老年人口計算,消費總量將超過2.18萬億元;考慮到中國老年人消費水平或低於城鎮家庭人均消費支出,預計整個銀髮市場的規模已達1.4萬億元,預計到2030年,將達到13萬億的規模。
中國的銀髮產業撲面而來,為政府提出新挑戰的同時也給企業帶來商機。銀髮產業是以年齡以及由年齡決定的消費特徵為標誌而劃分的產業,即為滿足老年人的特殊消費需求而為他們提供產品和服務的產業,它包括傳統老年產業如服裝、食品、特殊商品、交通、保健、老年福利設施以及現代老年產業如娛樂、旅遊、住宅、社區服務業、老年教育等多種行業,其發展嚴重滯後於老年人口的快速增長和老年消費群體的巨大需求。
中國當前常規養老方式
老齡化社會的來臨,使得國內養老問題日趨嚴峻。保障體系滯後、未富先老等問題,困擾著當前許多老人的晚年生活,他們不得不另闢蹊徑、尋求新的養老資源。居家養老、社區養老、機構養老以及“以房養老”等各種養老方式相繼推出,據僑亞集團2011年對某市城區“空巢老人”進行的抽樣調查顯示,雖然有72.94%的老人表示與子女關係很好或者較好,但是只有29.12%願意或者比較願意與子女居住在一起,48.34%的老人明確表示不願意與子女居住在一起,22.54%的老人表示無所謂。那么老人們是否去養老院養老(機構養老)呢?調查表明:在空巢老人中,有20.59%的空巢老人表示願意或比較願意未來入住養老機構,與此相反,卻有59.99%的空巢老人表示不願意或不太願意入住養老機構。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如此高比例的空巢老人不願意或不太願意入住養老機構呢?排名前三位的原因是:
1、經濟上承擔不起;
2、入住養老機構不自由;
3、怕子女不願意或怕對子女有負面影響。
另外,在中國諸多城市,均存在公辦及民辦養老院的數量不足,養老床位和養老從業人員存在巨大缺口的矛盾。據相關統計,一般情況下僅有2%左右的老年人能夠入駐到專業的養老機構養老。絕大多數老年人均只能採用居家養老或社區養老的方式。
發展趨勢
隨著社會老年人口增長速度加快、老年人高齡化趨勢加強和家庭空巢化問題突顯,怎樣“養老”已成為每個家庭都要考慮的事情。夕陽老人渴求天倫之樂,為滿足社會對養老功能的需求,在物聯網的技術支持下,“信息化養老”應運而生。
2011年8月17日,國務院常務委員會通過的《中國老齡事業發展“十二五”規劃》指出,“十二五”時期,我國將出現第一個老年人口增長高峰,60歲以上老年人將由1.78億增加到2.21億,老年人口比重將由13.3%增加到16%,人口老齡化進程將加快。其中上海尤為突出。然而由於生活壓力,很多家庭兒女不能陪伴或長時間老人,老人生活不便內心孤獨,兒女心有餘而力不足。
根據全國老齡委公布的《我國城市居家養老服務研究》報告,目前我國城市老年人空巢家庭(包括獨居)的比例已達49.7%,與2000年相比提高了7.7個百分點;大中城市的老年人空巢家庭(包括獨居)比例更高,達到56.1%,(摘自中國新聞網2010年01月)。與已開發國家70%至80%的比例相比,我國老年人空巢比例持續增加的趨勢將是不可逆轉的。
現存的居家養老模式(養老院服務和社區托老所)不能滿足老年人在健康、安全、快樂等方面的需求。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對社會養老服務功能的強化和養老服務形式的多樣化提出了新的要求。研究表明,85%以上的老年人有享受居家養老的意願,而選擇住養老院等養老機構養老的只占5%~8%左右。我國居家養老服務供給不足、比重偏低、質量不高,不能滿足老年人日益增長的服務需求。由於我國經濟尚處於不發達階段,依靠政府財經的以機構養老為主的老年人福利事業耗資巨大(以上海市為例,上海2006年養老床位占老年人口的比例為1.5%,假設將其提高到3%的話,就要淨增加3萬張左右的床位,以每張床位平均投入10萬元計,那就意味著三年內需投入資金約30億元。)政府財政拿不出足夠的經費來全面發展。洶湧而來的白髮浪潮對我國養老福利事業造成極大壓力,使尚未形成完善體系的我國養老服務面臨著嚴峻的挑戰和考驗。
信息化養老利用物聯網(The Internet of Things)技術,通過智慧型感知、識別技術與普適計算打破了傳統思維,使人們最大限度地實現各類感測器和計算網路的實施連線,讓老人的日常生活(特別是健康狀況和出行安全)能被子女遠程查看。在上海、北京,老齡化趨勢明顯的城市,人口收入大幅度增加,家庭投入能力大。信息化養老產品和服務很好實現和推行。例如在北京,紅壽堂居家養老信息平台客戶端適合快速的搭建中小型單位居家養老平台,適合街道、社區、養老院、老乾局、干休所、養老公寓以及中小型的運營公司。
英國是最早提出信息化養老的國家(稱其為信息化養老系統)。市場上,特別是開展城市居家養老服務前景廣闊,將是擴大就業渠道和促進經濟成長的重要途徑。
最新資訊
現存的居家養老模式(養老院服務和社區托老所)不能滿足老年人在健康、安全、快樂等方面的需求。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對社會養老服務功能的強化和養老服務形式的多樣化提出了新的要求。研究表明,85%以上的老年人有享受居家養老的意願,而選擇住養老院等養老機構養老的只占5%~8%左右。我國居家養老服務供給不足、比重偏低、質量不高,不能滿足老年人日益增長的服務需求。
隨著科技的發展,社會上也湧現出入一系列如只為父母設計的電視盒子科技產品,遠程分享讓親情零距離,提升老人的晚年生活質量,最大程度的解決空巢老人寂寞的問題,是智慧養老,居家養老,信息化養老,中國式養老的新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