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光子學與光通信國家重點實驗室(北京郵電大學)

信息光子學與光通信國家重點實驗室依託北京郵電大學,實驗室定位為在光信息科學與技術學科領域主要從事套用基礎研究的科技創新和人才培養基地。實驗室主要依託“電子科學與技術” 國家一級重點學科(相應的二級學科為“電磁場與微波技術”和“物理電子學”),同時依託“信息與通信工程”國家一級重點學科(相應的二級學科為“通信與信息系統”)以及“光學工程”一級學科博士點,立足“信息光子學與光通信”研究領域 ,堅持基礎探索和工程技術相輔相成、光子學與光通信 “驅”“牽”互動、光通信與光信息處理交叉融合的發展模式,應在為國家解決本領域重大科技問題方面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並在國際同類高水平研究機構中以較為明顯的特色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信息光子學與光通信國家重點實驗室(北京郵電大學)
  • 依託北京郵電大學
  • 性質:科技創新和人才培養基地
  • 創始人葉培大院士
簡要概況,批准立項,歷史沿革,

簡要概況

該實驗室創始人為北京郵電大學原名譽校長、實驗室學術委員會原名譽主任、著名光通信與微波通信專家葉培大院士。實驗室的名譽主任為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俄羅斯科學院副院長阿爾費羅夫院士,主任為北京郵電大學副校長、國家973項目首席科學家、國家863項目光電子專家任曉敏教授;學術委員會主任為周炳琨院士。與實驗室同名的信息光子學與光通信研究院是實驗室的實體支撐機構,實驗室與研究院實行一體化的運行機制。
長期以來,在葉培大院士、徐大雄院士等老一代科學家的帶領下,實驗室形成了一支年齡結構和知識結構合理、學術思想活躍、創新精神強的研究團隊和以室訓“執著出奇,團結致勝”為代表的實驗室文化與傳統,為我國信息光子學與光通信事業的發展作出了重要的貢獻。在光通信發展的各個不同歷史階段,實驗室的研究成果均代表了我國在該領域的研究實力和學術水平。

批准立項

科技部於2011年4月2日在其網站上公布了《關於制定國家重點實驗室建設計畫的通知》(國科辦基 [2011] 20號)。全國共有49個新的國家重點實驗室獲準立項,依託北京郵電大學的“信息光子學與光通信國家重點實驗室”為其中之一。
本次新增國家重點實驗室的遴選工作是科技部於2010年10月啟動的。同年11月中旬,經教育部推薦,實驗室向科技部正式報送了申請書;同年12月30日實驗室通過了科技部組織的以電話答辯方式進行的初評,順利進入複評階段;2011年1月25日,實驗室通過了科技部專家組的現場考察;1月27日,實驗室又參加了複評工作的最後一個環節——集中會議答辯。此次申請工作凝聚了實驗室全體師生的智慧和心血,得到了校黨委書記王亞傑教授、校長方濱興院士等校領導以及相關職能部門的高度重視,得到了全校師生的熱忱鼓勵和鼎力支持。

歷史沿革

實驗室的歷史可追溯到上世紀六十年代,1988年該實驗室即成為郵電部重點實驗室。隨著政府機構調整,1998年成為信息產業部重點實驗室,2003年起立項建設教育部重點實驗室,2005年作為教育部重點實驗室正式開放運行。2007年,經教育部推薦和科技部同意,實驗室作為少數特許的部級重點實驗室之一參加了科技部組織的信息領域國家重點實驗室評估,評估結果為良好。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