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信宜市,民風古樸,至今保留著一些古代粵西俚僚人的生活習慣和風俗,被稱作溪垌文化,堪稱古百越文化的活化石。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信宜溪垌文化
- 地址:廣東省信宜市
- 溪垌簡述:古代在粵西山區的信宜,
- 溪垌生活基礎:信宜的古越族人
溪垌簡述,溪垌生活基礎,溪垌生活習俗,溪垌信仰,巫教信仰,原始道教信仰,樹神信仰,風水信仰,溪垌節日,臘月祭土穀神,牛王誕,八月十五請月亮姑,冬至,正月年例,溪垌藝術,飄色,人班戲,木偶戲,八音,白花燈巡遊,春牛舞,山歌,參考文獻,
溪垌簡述
古代在粵西山區的信宜,稱為“八山—水一分田”之地,地勢東北高,西南低,以山地地貌為主,山谷河溪縱橫,雲開山脈北列沿粵桂邊境作北東—南西走向,山勢自然分隔高涼、瀧州、與廣西欽州的三地。
“溪”原指山間不與外界相通的小河溝,泛指小河流,人需要水而生活,“垌”原指兩座山脈之間的平地大田,人需要田種糧丶要地居住。因此溪垌則指嶺南土著俚僚的生活居住之地。
南北朝至唐朝期間,嶺南土著俚僚的基本社會組織單位是“垌”,後用以專指聚居在這一帶的按血緣關係所組成的社會組織。其首領稱為“垌主”或“都老”(族老)。“垌主”勢力在古百越酋長中相對較渠帥小,統治-個至幾個山谷的領地,(1)領地內聚居的居民稱謂“垌民”丶“垌丁”,“垌主”或“都老”組織“垌丁”建成武裝部隊,維護領地統治及安全,也稱(2)“垌兵”,“垌兵”耕田稱作甲士,甲士耕田有點像軍屯田。
俚僚時代,信宜留下眾多“垌”稱的地名。如:金垌、良垌丶均田垌丶大灣垌丶成垌丶羅錫垌丶木垌丶仁和垌丶三望垌丶上垌丶鳳垌丶佛垌丶莊垌丶石朋垌丶大村垌丶西垌丶清溪垌丶田寮垌丶桂垌丶羅鴉垌丶琶垌丶英雲垌丶水口垌丶榕木垌丶三十垌丶大木垌丶高垌丶盤古垌丶雙垌丶灘垌丶深垌丶旺麗垌丶豬頭垌丶合垌丶大沙垌丶禮垌丶高荷垌還有大量叫垌頭丶垌尾丶垌心的地方。
信宜的古越族人,生活在溪垌中,信宜的風俗吸收了高州的俚人文化特點,也接受了瀧州僚人文化特點,形成了豐富多彩的俚潦漢融合的文化。溪垌生活丶信仰丶習俗丶文化丶藝術無不吸引著我們猜想,它是廣府文化與八桂文化的交接地帶,也是古百越文化保存較完整的地區之一,構成了一條歷史悠久、底蘊豐厚的粵西文化帶。
溪垌生活基礎
信宜的古越族人,生活在山地地貌為主的區域,境內崇山峻岭,河溪縱橫,高山河谷地帶,(3)梯田層疊,信宜古越族人在山麓、嶺腳地帶,(古百越語對山麓、嶺腳地帶,統稱為六)墾食駱(六)田。在這裡除“垌”外,信宜稱“六”的地名也不少,如:六謝丶六索丶六雙丶六裱丶六雲丶六櫃丶六旺等。信宜的梯田布滿全境,大而平的田稱之謂“垌”仰望雨水由山上流下灌溉,“垌民”祈求雨水盼豐年。高山嶺頂種得田,全因有水落(信宜土著古百越語下雨為落水)。鑒江流域的信宜古越族人除農耕外,也進行漁獵,據登高山及大坪出土的石網墜、石船形砸等,說明信宜古越族人與水有著不可分割的情緣。過著飯稻羹魚的稻作文化生活。而居在信宜北部山區的古越族人,(4)則偏於刀耕火種,上山打獵,過著獵耕生活。上山打獵,且要生吃蟲子,相當有野性。而這種野性是在當時生存環境下賦與的求生本能,不可理解為嶺南人什麼都吃,陸次雲是站在獵奇角度說問題了。
信宜的古越族人,到南北朝時期,因中原文化及生產技術的傳入,利用畜力耕作,水車動力灌溉,興建水利丶建造水塘等,使“仰潮水上下,人食其田。”望天食飯的耕作方式得以改變,生活得到極大改善。不過,由於自然環境條件比較惡劣,直到隋代嶺南的生產力和經濟水平都是遠不及中原的。《隋書·地理志下》“自嶺以南二十餘郡,大率土地下濕,皆多瘴癘,人尤夭折”。特別是俚人所居的閉塞山區,生產力更加落後,正如唐人張九齡在《曲江集》中所說的,“嶺諸州居人,與夷僚同俗,伙耕水褥,晝乏暮飢。”
《嶺外代答》僚人以藍染布為斑,其紋極細。其法以木板二片,鏤成細花,用以夾布,而鎔蠟灌於鏤中,而後乃釋板取布,投諸藍中。布既受藍,則煮布以去其蠟,故能受成極細斑花,炳然可觀。故夫染斑之法,莫猺人若也。茂名縣誌五代,竇州瑤僚種藍制靛染布,且有多餘於集。明清以來,廣東佛山形成了布匹集市,染布作坊與工場眾多,其主要染料大部份來自粵西山區,羅鏡水擺墟是藍靛的最主要集散地,佛山很多商賈都專門派人在水擺長期採辦。羅定泗綸,連州,分界以及信宜等山區都普遍種藍。
俚人先民開始時在樹上搭巢而居。《博物志》說:“南越巢居,北溯穴居,避寒署也。”後來發展成為離地構築的房子,即乾欄。《北史·段傳》云:“依樹積木,以居其上,名曰乾欄。”今桂南偏僻地區的壯族居民仍為人居其上而畜處其下的乾欄建築形式。宋朝時,信宜古越族人告別巢居(5)壘土墼為牆而架宇其上,全不施柱。不施棧板,唯敷瓦於椽間,四壁不加塗泥。正是兩廣地區的特有建築泥磚屋。泥磚屋建築優點是冬暖夏涼,吸潮快,建築材料就地取材,建造工藝簡單,缺點是洪水過後,泥磚屋被淹過而容易倒塌。
俚人習於水性且擅長"伐木為舟",信宜與化州丶電白不同,信宜的古越族人居于山區,儘管鑒江流域源於信宜境內,但灘多水淺,不宜行舟,只適放竹丶木排,因而信宜先民運輸只能靠馬匹。柳宗元《柳州峒氓》詩說: 郡城南下接通津,異服殊言不可親。青鱺裹鹽歸峒客,綠荷包飯趁墟人。柳州南下接通海的地方是信宜,異服殊言是指僚人的衣著說話了,青鱺裹鹽是魚皮袋包裝的鹽,峒客指俚僚馬幫商販,趁墟佬上墟是買鹽煮飯的。也許柳宗元是說柳州俚僚街市熱鬧的,但我們可從其詩中聞到古代信宜鄉土的信息,古時候雷州半島的海鹽經鑒江進入信宜鎮隆,再由馬幫運往黃華河到達內地柳州,信宜是進入廣西的陸地商道,而為適應山區運輸,信宜馬幫應運而生.信宜馬幫主要由懷鄉、貴子、茶山、硃砂、旺砂-帶的土著垌客(俚僚)組成,最盛時上柳州達百人,馬匹達千匹,浩浩蕩蕩。
溪垌生活習俗
重視集市貿易,也是俚僚文化的一大特點。《史記·貨殖列傳》說:“楚越之地,地廣人稀,飯稻羹魚,或火耕而水褥,果隨贏蛤,不待賈而足。”可見漢時嶺南尚處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狀態。到南北朝時嶺南農村已有集市貿易,劉宋《南粵志》說:“越之市為墟,多在村場。”但是,“俚民皆巢居鳥語,不閒貿易之宜。每至買銀,為損已甚”。有的地方,俚人後裔直到宋代仍實行以物換物的原始貿易。
宋人蘇過《斜川集》載:“黎人處不毛之地,鹽酪谷帛金斧器用,悉資之華人,特以沉香吉貝易之耳。”《太平寰宇記》載竇州“三日一市”,容州(今廣西容縣)“呼市為墟,五日一集”這一習俗沿襲千年不變。
《嶺外代答》西南蠻笠,以竹為身,而冒以魚氈。其頂尖圓,高起一尺余,而四圍頗下垂。視他蕃笠,其制似不佳,然最宜乘馬。蓋頂高則定而不傾,四垂則風不能颺,他蕃笠所不及也。交址有笠如兜鍪,而頂偏,似田螺之臀,謂之螺笠。以細竹縷熾成;雖曰工巧,特賤夫之所戴爾。戴著蠻笠趁墟現在信宜農村的大崗帽形制,與西南蠻笠依然一樣。
(6)穿木屐之俗在粵西一直延續到本世紀60年代。《甲申志》云:“屐有五便:南方地卑,屐高遠濕,一也;炎徼虐暑,赤腳納涼,二也;所費無幾,貧子省錢,三也;澡身濡足,頃刻遂燥,四也;夜行有聲,不便為奸,五也。”
大手巾源於隋丶唐俚僚人征戰腰帶,一般作束腰甲之用,信宜人勞動丶趁墟,無論男女老少,不管春夏秋冬,只要下田勞作,出門時一定不會忘了隨身帶著大手巾,或搭在肩上,或系在腰間,一尺來寬,七丶八尺長,用力時束在腰間作腰巾用,以借發力,舊時趁墟多是步行趕路,出太陽時可把手巾頂在頭上遮太陽。
信宜盛產苧麻,在各種麻類纖維中,苧麻纖維最長最細。纖維長度比最高級的棉花還要長二、三倍到六、七倍 (7)俚僚人用它織布染藍,做成衣衫,暑天清涼排汗,吸濕和散濕快,熱傳導性能好。
銅鼓是我們的國寶,在古代,(8)銅鼓象徵權力和富貴,鳴擊銅鼓更是吉祥之兆。廣東信宜(古竇州)地處古高涼州北地帶,俚洞眾多,遠古就是俚瑤生活的地方,俚人崇拜雷神。其鑄造的銅鼓乃雷的象徵,銅鼓上的文飾、蹲蛙、羽人都有祀雷有關。青蛙是俚人的圖騰。俚人認為雷王是上天的主宰,而蛙神則是雷王的使者,能呼風喚雨,格殺妖物,保衛人間和平、安寧與五穀豐登。
信宜是我國的銅鼓之鄉,是廣東省出土銅鼓最多的縣(市)。(9)該市出土銅鼓始於800多年前的宋代宋嘉泰元年(1201年),此後陸續有銅鼓出土,至今已先後出土銅鼓55面(解放後出土31面),其中有多面是國家一級保護文物,國家博物館、省博物館均收藏有信宜出土的銅鼓。該市池垌鎮有一個村因出土銅鼓多面而被命名為銅鼓村。信宜出土的銅鼓,具有濃郁的民族特點,為研究粵西桂東地區相應時期俚人、僚人社會經濟和民族文化,提供了可靠的實物依據。
信宜廣大農村普遍有“嘗新”的習俗。到了“嘗新”這天(沒固定日期),許多地方一般以屋或自然村為單位,統一時間進行“嘗新”活動。人們一早便來到田裡,割回足夠全家人吃一頓飯的穀子,如當天沒有太陽,則將穀子倒進鐵鍋內烤乾,接著做成新米飯。有錢人家,這天打酒買肉或宰雞殺鴨。窮人沒錢,多數隻買回少量酒肉敬神,或在魚塘里、稻田裡捕魚作菜餚。嘗新開始,先將新米飯、酒肉、香紙敬奉先祖,表示飲水思源,糧食豐收來之不易。然後合家圍坐一桌,讓老人先品嘗第一口新米飯,此後大家才舉杯暢飲,說吉利話,有尊老敬老之意。但這頓飯一定要有剩餘,意指年年豐收,歲歲有餘。
食籺是粵西信宜、高州、化州人風俗,也是粵西信宜、高州、化州節慶必備的食品,“籺”分“壽桃籺”、“包籺”、“古粽籺”,蒸、煮、煎由各人喜好。
[壽桃籺]粵西人以糯米粉搓粉做皮,用花生、蝦米、瓜糖或頭菜等做餡,包好後放進雕刻有壽桃輪廓及精緻花紋的籺模中,用手一按,再倒扣“壽桃籺”,一隻形似桃子的壽桃籺就做成了。蒸籺墊鳳梨葉,“壽桃籺”是可用於拜神的,蒸熟後點上紅印,這樣以示喜慶。“壽桃籺”製作要動用籺模,一般農村才有,而為了簡便,一般家庭都做包籺了。
[包籺]籺粉用料和壽桃籺的相同,糯米粉搓粉做皮,包好後呈半月狀,中間很飽滿,有點像放大型的餃子。餡料一般是用韭菜炒豬肉,加花生和蝦米等。
湯煮籺:用湯煮熟食用的籺,通常會用雞、鴨湯來煮煮籺。生煎籺:用大鐵鍋放花生油爆鍋,放籺後不動,一面煎到金黃後,灑水加鍋蓋半分鐘,以免夾生,再翻煎另一面,煎籺金黃,色香味俱全,
乾蒸籺:用一種竹編的蒸籠放進大鐵鍋中,把籺排在蒸籠上蒸熟,蒸籺帶著竹的清香,非常自然可囗。
[古粽籺]源於公元500年間,原是冼太夫人行軍打仗時,所帶的蒸熟行軍即食糧食,如同今軍隊的便帶用餐食品般。 古粽籺類似粽子,信宜古粽籺通常是比較細長的,呈窄圓柱狀,在過年過節時會食用。信宜古粽籺餡料把豬肉切成長條狀,用芝麻或綠豆粉調味醃製,製作時用長粽葉折成插兜狀,把泡過的糯米放在粽葉插兜中,壓實起條凹坑,再擺放餡料,有的加放一條蔥葉,再把泡過的糯米鋪上壓實,用另幾條粽葉裹包,用水草或勒股綑紮,放在煲中蒸煮。
灰水籺 類似於梘水粽,大小比古中籺短小,肉色金黃透明,脆口不膩,吃時蘸以白糖或蜜糖,別有風味。基本製作方法如下:用梘沙(或黃豆莢灰水)與糯米粉搓成一大團,放進鍋里蒸,熟透後取出,做成一塊塊蘸糖水吃。
古粽籺是信宜風味特色的小吃,至今千多年歷史,信宜古粽籺與粽子比較,具餡料少,糯米多,適宜於煎到金黃食用,香脆可口糯味什足,且擺放時間長,便於攜帶送禮,包籺送禮是俚僚人走親串門的最佳手信。
溪垌信仰
巫教信仰
巫教 俚僚的巫教大約產生於原始社會末期。人們認為,巫教的教土是天神和人間的溝通者,也是祖先和人間的溝通者,因而教士是祭祀天神的組織者及祭神者。在古代,俚僚巫教的社會功能是多方面的,參與祭祀、戰爭、生產及文化娛樂等各種社會活動,隨著社會的發展,巫教的職能才限於祭祀祈禱、符咒治病的範圍。俚僚的巫教,有巫公、巫婆。巫婆不要經典,法事儀式簡單,聲稱是神鬼的替身,可溝通陰陽兩界,能卜吉凶、問鬼怪,跳神驅鬼治病。巫婆多單獨活動,能說會道,善於察言觀色。打聽虛實,而且多是民歌高手,用 歌把信徒的往事隱私唱出。巫公(師公)活動方式與巫婆不同。古代他們進行茅卜、雞卜、雞卵卜、雞骨卜、牛卜、田螺卜、篾卜等。它沒有統一的組織,各自為政,教義、收徒、作法也不統一。大體上是一個小範圍(區或鄉)有一個老師公當頭領(師父),活動限於幾十里範圍。師公的活動一是跳神,每年幾次,內容是祭祀、敬神、游神。有的發展到立廟、安龍、打醮、收香火錢,也稱廟祝公。有些地區竟釋、道、巫合一,不僧不道。
原始道教信仰
道教徒被稱作道公佬,他們尊張道陵為天師,有廟宇,道公佬除不吃狗肉,每月有幾個齋日,沒有什麼特別的禁忌,與常人無異。所供神像老子居前,老子所化三清隨之,跟著是張道陵、葛洪、鄧保、趙光明、馬光華、關志明四帥。後來又加上朱統鑒等九官。有的地方觀音、盤古、雷公也混在裡面。他們以《道德真經》、《正經》、《太平洞一經》為主要經典。其組織與巫教一樣鬆散,各自為政,無全民性組織。道公專做趕鬼、除病、造屋擇日、看八字、解關、超度亡靈、打醮、安神、安花等迷信活動。其中做道場和社祭是較大的法事活動。道公的法器除了神像、短劍,還有笏、小饒鈸、小鈴鐺,法衣以及後面拖著一根飄帶的方土帽。
樹神信仰
信宜樹神信仰源於古俚僚人的自然信仰,古俚僚人祖先相信萬物有靈,周圍的一山一石,一草一木都是有靈的。從天上講,認為太陽是太陽神,打雷是雷神擂鼓,颳風是風伯作崇,下雨是雨師作法。山中花草樹木無不有靈。特別是奇花異草,怪藤怪樹。長得異乎尋常的,莫不以為神。有的樹被奉為神樹,不讓砍伐,逢年過節還要祭它。一年四季的風調雨順、五穀豐登、六畜興旺,家業興隆全靠社公的保佑。社公廟邊上通常有樹齡很老的樟樹、榕樹、木棉、楓樹、松樹等,廟內立有本峒峒主神、山神、本庄福德興旺土地萬歲老爺、本境社主(榕樹、樟樹、泉眼)等牌位,是集祖先崇拜、土地崇拜、自然崇拜、土地信仰為一體的空間祭祀空間。
風水信仰
信宜葬俗繼承了百越古俚僚人家鬼信仰,認為祖宗鬼操縱著家族命運,主宰家族人丁、財富、婚姻、家宅大權,經常是在喜慶旺事告知祖宗鬼,遇到困難、冤屈、誣陷等事情時求祖宗鬼來幫助解決。祖宗鬼的興衰關係到整個家族的興衰,因而祖宗鬼的歸宿問題,也要陽間子裔幫以解決,因而早在千年前唐朝,古俚僚人便系統地總結墳山風水理論,結合漢族五行陰陽學說,創立了風水學說,著名的風水大師楊筠松就是俚僚墳山風水學的傑出代表。現粵西地區雲霧\雲開山脈的土著居民(信宜\高州\羅定\北流\容縣等縣市),及後來的客家移民,依然有二次葬俗。
俚僚人葬俗奉行二次葬俗,俚僚人死後,第一次葬是將遺體安放在木製的棺材裡,豎挖長方形淺土坑,(俗稱棺材磡),“躺”著埋在土裡,堆成長形墳,叫“長墓”,也叫“新墓”,表示人還“睡”著,並沒有“死”;也表示人的靈魂還沒有到“陰府”,還是“新鬼”,沒有投胎轉世,所以在家堂上另給他設靈位,祭祖時他是沒有份的,所以另在他的靈位設祭。
第二次葬是第一次葬七至八年之後,也就是腐屍“化淨”之後,將“淨骨”撿出,安放在瓮棺葬具陶罐(叫做“金罌”,也叫“金鐘”)中,最後按從腳到頭的順序安放到“金壇”中,取“坐”著的姿勢,表示他自然從容地坐著,面對人間和他的子孫。
第二次葬講究選取“墳山寶地”重葬,堆成圓形墳,叫“圓墓”,也叫“祖墓”。二次葬的墓地則很講究“風水”,墓地的“風水”通常由“地理師”來尋找,或自己尋得後由“地理師”來確認。人們普遍認為,墓地的“風水”會給子孫後代帶來好運,否則就要倒運。
稍懂“地理”的人都知道,墓地應該靠山臨水或枕山面水或背靠山峰、面臨平原,就像活人所住的村莊一樣。
二次葬後,一至三年之間,還要“探金”一至兩次。所謂“探金”,就是掘開墳土,打開石板,探看“金壇”里的遺骨好不好:乾爽的、金黃色的為好,泡水的、灰黑色的就不好。好的,就放心“定葬”了;不好的,要取出“金壇”寄葬,再找“風水地”重行二次葬;不好不壞的(遺骨雖不泡水但很潮濕、顏色灰白),可暫時復土留墳,第二年再“探金”一次,看看轉好或轉壞以決定該墓地的取捨。“探金”也由“地理師”定時辰和主持,前後均要祭拜,但儀式都較簡單。“定葬”後,此墓就是“祖墓”了,一般不再遷動了。
溪垌節日
臘月祭土穀神
溪垌中谷熟的時候,(10)信宜古俚僚人鄉里之間,共同選取戌日為臘,展開慶豐收活動,慶豐收活動劏雞殺鴨包籺外,古俚僚人少不了祭祀穀神、雷神、蛙神、土地神。村中男男女女盛裝,聚於打穀場上,梳著椎髻,頭上插羽翎,赤著雙腳,敲著銅鼓,吹著號角,手執斧頭和葫蘆笙,雙臂舒張,昂首闊步,有比較規範而又誇張的舞蹈動作,作歌唱頌著神靈,求一年四季的風調雨順、五穀豐登、六畜興旺,且歌且舞,夜以繼日盡歡。
牛王誕
農曆四月初八那天,是牛王誕,(11)這天人放犁,牛脫軛,各家各戶把牛欄修整一新。村老們對全村的牛評頭品足,並告誡各家要愛護耕牛。家家蒸製糯飯,用枇杷葉包裹餵牛。有的地方還在堂屋擺上酒肉瓜果供品,由家長牽一頭老牛繞著供品行走,邊走邊唱,以讚頌和酬謝牛的功德。這天讓牛免耕一日,飼以上好草料。牛王誕這天在竇州城裡,人們是要舉行典祭的,祭祀對像是一條“牛龍”,“牛龍”類似一條牛角龍舟,人們虔誠祭祀龍舟上的“牛龍”後,便擊鑼打鼓,由幾個身強力壯的漢子擎著龍頭龍尾舞動,龍所到之處,家家炮竹轟鳴,這叫作旱地舞龍舟。
八月十五請月亮姑
農曆八月十五日中秋節,信宜有些地方這天除燒香紙敬祖先外,南部地區的婦女還有請"月亮姑"的習俗。是晚,在明亮的月光下,擺設香案,台上放著月餅、花生、芋頭、水果、茶酒等物。婦女們拿來一個紗笠,外面披上衣服,中間橫穿一條燒火棍,代表著月姑的雙手。請時,有兩婦女抬著紗笠站於香案前,口裡反覆唱著"請神歌。據說,月姑請下來時,紗笠會自動搖擺,抬者會感到有重量。此時,人們便向月姑查問時年好醜,人生吉凶,生子或生女,未來的丈夫遠近和老嫩等等,月姑一一有點頭的方式回答問題,直到深夜為止。最後,還要唱起送月姑歌"一更深,二更深,腳底無鞋涼到心,十月清江沒點水,鵝爬鴨叫送你上天雲。"請月姑時,不準男人在場觀看,據說如有男人,月姑害羞不肯下來。
冬至
除劏雞殺鴨煮魚做壽桃籺外,信宜冬至拜神也是很講究的:清信宜安莪秀才陳玉堂作<<冬至例>>詩說:冬至襪履薦姑翁,堂上明燈敬祖宗.數九占驗迎新始,學子拜師與祭孔.冬至是“敬老節”、是“謁神節”、是“占卜節”、是“拜師節”.舊時在鎮隆隍城廟、學宮前,冬至這天來拜神問卜的遊人如鯽.
正月年例
地處鑒江流域的信宜,年例之風一般在鄉村舉辦居多,並且多集中於鎮隆鎮和水口鎮(信宜市管轄的城鎮)等偏南地區,但近年來有向城市蔓延的趨勢,在城南地區會根據自身經濟情況選擇舉辦年例的排場。舊時,年例一般維持三天以上.第一天叫“起年例”起年例!第二天叫“正年例”!最後一天叫“年例尾”。
“起年例”:
以雞、豬肉、魚做成一副“三牲”,擺在一起供神,稱謂“擺醮”。敬神、祭祖、祭禮社稷是起年例的主要流程.在過去被視為“年例”的重頭戲。晚上還會有許多其它的節目,如木偶戲,舞獅,看儺戲,放煙花等等。
“正年例”:
早上神出遊巡門,如果村子很大,神就要從早都晚不停地巡門,繞著村子,敲打鑼鼓,驅趕過去的不如意,祈禱好運的降臨,保佑村民的平安。游神過後便開始準備筵席,這天主人還會邀請諸多朋好友,開懷暢飲,看大戲、看木偶戲、看飄色熱鬧非凡。
“年例尾”:
到了第三天“年例尾”的早上敬神,火燒紙,神回廟,晚上巡遊,白花燈游、舞獅、舞龍,年例也就此結束。
年例更是讓人們感受到了生活的愜意和休閒,過完年例之後,人們也才會慢慢從喜慶中帶著祝福開始一年新的工作。年例是當地獨有的,具有濃厚的民族風情和鄉土氣息。至於慶祝的形式,也表現出了鄉村人的淳樸、厚道、熱情、樂觀的精神狀態。
溪垌藝術
飄色
信宜飄色流傳於鎮隆鎮。分布區域主要是在鎮隆地區,其中有:鎮隆躍進街、解放街、前進街、八坊村、北畔、鎮隆開發區、水口鎮、北界鎮等地方。活動多的地方有:鎮隆、市區、東鎮鎮、大木垌、新里垌等附近地區。
信宜鎮隆古城飄色是民間藝術的瑰寶,已有近三百多年的歷史。它在華夏悠久歷史中,家喻戶曉、婦孺皆知的神話傳說、歷史故事和戲劇人物,通過生動人物的表演,反映了在現實生活中人們的風俗、情趣和審美觀,表現了粵西地區勞動人民的聰明才智。研究鎮隆古城將是研究粵西地區文化、風俗的一種極好方式。
飄色是廣東民間一種流動舞台上的戲劇造型藝術。通常由兩三個小孩在板上扮演神話故事或歷史傳奇中的人物及場面,由四個人抬著緩慢行進,同時還有八音鑼鼓隊奏樂伴隨,供人觀賞。《廿載繁華夢》第二回:“先定下 佛山五福、吉祥兩家的頭號儀仗,文馬二十頂,飄色十餘座,鼓樂馬務大小十餘副。”
飄色是中國一項古老的民間藝術。所謂飄色,是由三至四人推著一張長約二米、寬約一米,高約零點八米的色台,色台上凌空飄起造型各異的人物或動物,僅靠一根看不見的色梗支撐,猶如騰雲駕霧般展現在人們面前,這樣巧奪天工的畫面令人稱奇嘆服。信宜鎮隆獨有的十八人大型高難度飄色,以其飄體龐大、氣勢磅礴和栩栩如生讓人嘆為觀止,被中國民俗專家讚譽為中國民間民俗藝術一絕。
人班戲
信宜人“裝戲劇鼓樂”“演戲迎神”的習俗。促使人班戲的發展,所謂“人班戲”是指少至幾個人,最多十幾個人組成的鄉土粵劇小班子,使用簡單的道具,搭建簡單的戲台,用富於人情味的鄉間俚語表演。
“人班戲”由“地堂戲”發展而成,由於是表演給神看的,以討得神的歡喜,便承了“地堂戲”滑稽, 幽默的表演特點。表演形式分為演、唱、逗幾方面,風格詼諧活潑,富於地方色彩和田園風味,並在演出過程中即興穿插祝詞賀語以觀眾開心。人班戲,借鑑粵劇藝術角色行當分為“三臉”(大花臉、二花臉、黑臉),“四淨”(小生、武生、老生、醜生),“五旦”(花旦、散發、色旦、梅香旦、少旦).唱腔藝術,保留以具有原始民俗特色的唱詞結構。基本上保留民用的七字句格式,也可根據劇情內容的需要加活動短句。音樂明快活潑,由長腔、變體板腔、小曲曲牌和鑼鼓譜四個部分組成。
木偶戲
信宜木偶戲俗稱“鬼戲”,其風格頗具粵西地方特色,其獨特古樸的唱腔,精湛的表演使許多觀眾流連忘返。演出時,藝人坐在幕後戲箱上,一手操縱木偶,一手敲打擊樂,一邊動作一邊伴唱,角色唱造吹打均由演出者一人全面操縱,藝人要使出渾身解數,兩手一面操縱木偶,一邊擊鼓鳴金,還模仿利用各人物不同聲調去說唱,“鬼戲”的唱腔已形成“木偶腔”獨成一派,均採用山歌曲調演變而成,曲詞採用七字句或十字句的韻文組合成句。如傳統戲<<薛仁貴>>中用山歌唱:“的人講我好誇張,三斗米飯未吃脹,阿嫂叫我幫起屋,用對禾桶去擔漿.”還有些藝人可隨編隨唱,這就是俗話說的“爆肚戲”。據說,有一個小班的藝人在年例(元宵節)演出時,忙亂中出錯了“傀頭”,觀眾大聲狂叫:“喂喂,出錯傀頭羅!”怎知,這藝人急中生智即時唱出:“你話出錯傀頭就出過,應出花旦怎知出著嘍羅。”!即時逗得觀眾們大笑不止.“鬼戲”的唱腔源於信宜山歌,而今信宜山歌又因“鬼戲”而廣泛流傳.
八音
八音是廣泛流行於我國南方的最古老樂種之一,屬民間音樂。八音至少早在宋代就出現。因使用8 類樂器而得名,即:弦(二胡)、琴(月琴、揚琴、三弦)、笛(嗩吶)、管(長、短喉管)、簫(橫簫、直簫、洞簫)、鑼、鼓、鈸等.
演出時由兩人也有多人抬著一架彩綢、花串、球穗、圖案等裝飾的鑼鼓亭,按打擊樂、管弦樂的順序,邊行邊演奏,曲調高昂洪亮,演奏時周而復始,旋律歡快,氣氛熱烈而流暢。其樂曲因場合不同而異。茂名地區的民眾喜歡在歡慶的節日請八音鑼鼓助慶,八音鑼鼓奏起,整個村莊完全沉浸在喜慶歡樂的氣氛中。做年例游神,自然少不了八音鑼鼓,它那歡快激昂的節奏振奮人心,使整個游神隊伍氣勢磅礴,讓人對神肅然起敬。游神時它一般跟在神的後面,它那“咚咚”聲源遠遠便可入耳,很多人根據鑼鼓聲的大小來判斷是否到自家擺醮的時候了。鑼鼓聲大了,證明游神的隊伍快到了,人們就趕緊把桌子搬出去,擺起供品,等著神的到來。每一年的年例,人們用鑼鼓迎來了神,又用鑼鼓把神送走,“咚咚”的鑼鼓聲足以讓神“感受”到人們對它的尊敬。
廣東茂名八音的資料,該資料寫著:“八音,一種吹打樂組合,由8人組成,有吹、擊、弦樂器。有固定的曲譜和曲牌,根據婚喪、祭祀或慶典要求選用。演奏時有規定的服飾,一般穿艷麗袍褂禮服,抬鑼鼓亭,按打擊樂、管弦樂的順序,邊行邊演奏,八音在清嘉慶、道光年間盛行於茂名信宜鎮隆地區,其中以德喬的最盛名。”
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授曾重登廣東省高州府茂名縣正堂,曾重登辭官返鄉時把八音也帶回家鄉福建省德化。
白花燈巡遊
俗稱“點燈”。源於明清,流傳於信宜鎮隆鎮,專為慶賀和啟報嬰兒出生用。燈型男女有別,男莊重,女輕巧。凡有孩子正月初十前出生的人家,必須在來年或本年做備白花燈,農曆正月初十持燈拜祖及土地,然後掛於土地廟,還要做一種當地特色的米製品分發給本村同祖宗的村民。白花燈在元宵節時擎燈巡遊。
春牛舞
源於明代,盛行於晚清,流傳於信宜新圖地區(茶山、安莪、硃砂、旺砂、貴子、洪冠、平塘、合水等鄉鎮)。(12)春牛圖仿製模型,先以樹枝和竹篾紮好軀架、四肢尾巴和頭角,然後粘糊紙張或布料,再略加裝飾點綴而成,舞春牛時,兩人鑽入布制的牛身內,一人握住牛頭,左右上下擺動,後面一人拱背搖動 牛尾。這種鄉土氣息濃郁的春牛舞,人們滿懷深情地讚頌和他們一起辛勤勞作的耕牛,充分表現人對這“農家寶貝”的愛憐,對未來生活的祈求和期望。
山歌
信宜佬講野好似唱山歌咁。(信宜人說話象唱山歌一樣) 這是很多人對信宜人的第一反應.一半掛在大山上,一半吊在口水中.信宜山歌古老流傳至今.賦存於年例鬼戲(木偶戲)唱春牛.及平常勞動生活中,信宜山歌分白話和客家話兩種,形式自由,除有一定韻調外,唱詞可隨編隨唱,且幽默惹笑。
珠江不僅有東江、西江、北江,而且還有一條南江,這條江發源於信宜市雞籠山,流經信宜、羅定、雲浮、鬱南,在南江口鎮注入西江,歷史上是稱為南江。南江不僅是一個地理概念,更是一個文化概念,不僅南江本身是海陸絲綢之路的重要對接通道,其相關流域也是廣府文化與八桂文化的交接地帶,也是古百越文化保存較完整的地區之一,構成了一條歷史悠久、底蘊豐厚的南江文化帶。
信宜合水、貴子、錢排、平塘、新寶、思賀六個鎮,他們唱一種民歌———連灘山歌。連灘山歌起源於明朝年間,流行於粵西地區,它是勞動人民創造的一種口頭文學。連灘山歌最初的時候是四句板。到了清朝發展到多句板,它的特點是句句同仄押韻。旋律和調式基本固定,唱的時候,套以不同的內容。唱的內容包括時事、愛情、婚姻、生活、歷史故事等等。多數是即景演唱,心有所感發而為歌,連灘山歌表演形式主要有獨唱、對唱、群唱(打擂台)三種。連灘山歌一般在節日、喜事(包括婚姻、嫁娶、祝壽賀歲、進宅、添丁等)、豐年、集合、勞動之餘詠唱,山歌中的“大話歌”,在歌唱人、事、物的時候,儘量地誇大,如:“談笑古話歌無端,雞籠山頂扒龍船;桅桿頂上種棵蒜,花開遮蓋五大縣。”又“石頭浮面耍江河,畫眉生春(蛋)大過籮;老鼠拖貓樑上過,鯉魚拖獺過江河。”往往令人捧腹。
信宜木偶戲俗稱“鬼戲”,其風格頗具粵西地方特色,其獨特古樸的唱腔,精湛的表演使許多觀眾流連忘返。鬼戲”的唱腔源於信宜山歌,而今信宜山歌又因“鬼戲”而廣泛流傳.
在山區每年春節或開耕時節,人們就組織“舞春牛”。敲鑼打鼓,唱春牛歌,口中唱:“頭殼頂著一方天,磨厚腳皮去落村,趕牛落田春耕早,唔使點講又豐年”.著他們走到哪裡,哪裡就有歌聲笑聲。舞罷上村又到下村,從初一鬧到元宵節。舞春牛的人們為農家帶來了節日的歡樂,同時,也寄託著對農家豐收、祥和的祝願。 春牛邊舞邊唱,鄉土氣息濃郁。
在金垌一帶流傳的山歌,與八桂文化有著不可分割的聯繫, “月亮光邊卯光邊,正想娶妻又卯錢. 抽張矮凳門口坐, 捋捋鬍鬚又一年!”對答“日頭出來東邊紅,想要老婆唔瞬窮。拍拍心囗同我定,包你明年生個儂”。此歌.據說是從容縣那邊傳來.
北界雙壽有山歌唱得讓人笑得前仰後翻“門口有張清水塘,阿妹唱歌當大王,佬人企開一邊聽,矛使擔水入米缸.去整田基擔張幫,上山捰柴抬條方,未等食朝返屋企,唔識行路跌落塘。”
又安莪有山歌唱:“捰只老婆實淒清,日曬屎忽都未醒,朝早擔泱(松香)去徑口,仲要行過三嘜頂.”
參考文獻
(1)顧炎武在《天下郡國利病書》卷一○三峒僚條說“峒僚者,嶺表溪峒之民。”
(2)《嶺外代答》羈縻州之民,謂之峒丁,強武可用。溪峒之酋,以為兵衞,謂之田子甲。
(3)《廣州記》說:“交趾有駱田,仰潮水上下,人食其田。”
(4)《峒溪纖志》說:“獠人處於嶺表海外,射生為活,吞噬昆蟲”。
(5)宋朝周去非《嶺外代答》
(6)《桂海虞衡志》》說,(南蠻)人椎髻跣足,或者木屐,衣清花斑衣。
(7)《蜀本草》說:“苗高丈已來,南人剝其皮為布,二月、八月采。”
(8)《隋書·地理志》說:“俚僚貴銅鼓,嶺南二十五郡處處有之。”
(9)《高州府志》:“銅鼓高尺余,廣二尺,紋飾精巧,懸而擊之,其聲頗震,宋嘉泰元年,信宜民得之地中,次年山洪發水,復湧出一面。”
(10)《太平寰宇記》卷之百六十三中談到竇州信宜縣風俗時載:“谷熟時里閈同取戌日為臘,男女盛服,推髻徒跣,聚會作歌。”
(11)《信宜風采》一+四 民間藝術
(12)清.光緒<<信宜縣誌.輿地誌>>記載:“迎春.裝戲劇鼓樂,迎土牛於春牛亭,士女縱觀為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