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仰與社會(2023年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信仰與社會(2023年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信仰與社會》是一本2023年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馮波,肖明。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信仰與社會
  • 作者:馮波,肖明 編
  • 出版社: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23年2月1日
  • 頁數:184 頁
  • 開本:16 開
  • 裝幀:平裝
  • ISBN:9787565731471
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

內容簡介

信仰是人的本質屬性之一,對信仰做社會學研究是本書的目的所在,在這個意義上,本書也可以被稱為《信仰社會學》。本書運用類型學的方法,將信仰分為中國傳統社會信仰和當代中國社會信仰兩大類,在此前提下,力圖客觀、科學、嚴謹地研究不同類型的信仰與社會的關係問題,並進一步探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信仰的塑造問題。當然,信仰與社會的關係可以分解為很多向度來探討,本書的探討未必是最全面的。希望本書的成果能夠啟發讀者重視、體認信仰對於人生、社會的重要價值並能提高其運用社會學理論和方法對信仰及其與社會的關係進行經驗研究的興趣,使他們具有科學精神和人文精神,彰顯社會學對個人成長的價值。

作者簡介

馮波 1965年1月出生於天津。1988年7月畢業於北京大學哲學系,獲哲學碩士學位。中國傳媒大學教授,原政治與法律學院副院長(2010—2013)、社會學系主任(2007—2019)。2020—2021年作為教育部第一批銀齡計畫教師赴滇西套用技術大學支教、支研,獲聘馬克思主義教研部主任。主要研究領域為傳播社會學、宗教社會學、文化社會學、時空社會學、中國社會學史等。主要著作有《傳媒社會學》(主編,2009)、《宗教社會學研究》(主編,2014)、《西方古典社會學理論》(編著,2016)、《時空社會學:記憶和認同》(主編,2017)等。
肖明 博士, 中國傳媒大學新聞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主要研究領域為傳播學、社會科學研究方法。主要著作有《精確新聞學》(合著,2002) 、《傳播學視角下的愛滋病議題:議程設定過程的實證研究》(專著,2007)、《社交媒體上的議程設定研究:方法與路徑》(專著,2020)等 。
副主編簡介:
楊江林 博士,雲南民族大學民族博物館館員,主要從事西南民族史研究,在《青海民族研究》《湖北民族大學學報》《西藏研究》等期刊發表論文數篇。
趙寶晨 博士,三亞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教師。畢業於北京大學,曾在俄羅斯莫斯科大學、烏克蘭基輔大學和美國西雅圖華盛頓大學做短期訪問學者。主要研究領域為文化理論、俄羅斯和蘇聯文化藝術歷史。在《理論學習與探索》等期刊發表論文數篇。

圖書目錄

序 言
第一章 導論
一、信仰何謂?
二、信仰何用?
三、信仰社會學何為?
第二章 中國傳統社會的信仰結構及其對社會的影響
一、非宗教信仰——儒家的道德信仰及其對社會的影響
二、宗教信仰及其對社會的影響
第三章 絲綢之路與信仰傳播
一、絲綢之路的開闢與命名
二、盛唐時期的中外宗教文化交流
第四章 當代中國社會信仰結構及其對社會的作用
一、當代中國社會主流信仰及其對社會的作用
二、當代中國社會非主流信仰及其對社會的作用
第五章 紅色信仰在當代中國社會的價值、功能
一、在文藝作品中可以充分挖掘紅色信仰資源
二、紅色旅遊資源助力鄉村振興
第六章 大學生馬克思主義信仰的生成機制研究
——以C高校為例
一、研究設計
二、編碼分析
三、結論與討論
第七章 歷史記憶與國家認同
——滇西多族群社會中的三崇信仰研究
一、“三征麓川”:滇西社會的國家記憶
二、三崇信仰的王驥建構
三、三崇廟楹聯:王驥形象的塑造
四、王驥:滇西社會的國家象徵
五、結論
第八章 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信仰塑造
一、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信仰塑造的必要性、緊迫性
二、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信仰塑造的條件
三、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信仰塑造的路徑
附錄 共產主義信仰是怎樣“煉”成的?
——以王復生、王德三烈士的信仰建構為例
一、經過五四運動的洗禮,對比不同的理論,王復生最終選擇了馬克思主義信仰並影響了他的兩個弟弟
二、志士仁人的榜樣力量,使王復生堅守信仰、視死如歸
三、對捍衛信仰的自我體認,使王復生、王德三“向死而生”
參考文獻
後 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