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3年出生於浙江杭州,1987年畢業於中國美院,1987-1993年執教於浙江大學,並擔任校長藝術特別顧問。現為杭州師範大學美術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俞斌浩
- 國籍:中華人民共和國
- 出生地:杭州
- 出生日期:1963
- 職業:老師
- 畢業院校:中國美術學院
- 代表作品:夏木魚蟲
- 職稱:副教授
人物生平,藝術風格,相關展覽,人物評價,人物自述,作品賞析,
人物生平
1963年出生於浙江省杭州市
1987年畢業於中國美院(原浙江美院)
執教於浙江大學建築系/任校長藝術特別顧問
現任教於杭州師範大學美術學院
副教授 碩士生導師
藝術風格
生長在西子湖畔的俞斌浩,作品鐫刻著濃郁的江南文人風格。他工書善畫,喻簡於心,構圖平遠,景物清新,尤擅描繪花鳥、竹石、枯木和一些無名的花草,題材大多取自日常生活所見,卻能在尋常的花草鳥蟲中,折射出自己對生活的獨特視角,反映了藝術家平實的情趣。
在持續的藝術創作中,俞斌浩在繼承、汲取中國花鳥畫前輩優良傳統的基礎上,又自辟蹊徑,形成自己獨樹一幟的風格。創作上取法自然,筆墨簡潔,獨具新意,他的花鳥畫最突出特點是“簡”,一是描繪的對象簡單,二是塑造形象時用筆簡煉。但是簡而不薄,簡而有味,簡而顯趣,給人以無限的遐想空間。
俞斌浩在藝術創作中,特彆強調一個“格”字。這個“格”不僅是指畫作的格局或者格調,更是強調藝術家本身為人處事的“高格”,崇尚真正的“德藝雙馨”。他認為藝術作品只不過是藝術家內心精神、修養和道德的物化,明心見性,方為本真。其精簡、淡雅的畫風,無論從“格”還是“品”都可讓人感受到一種從精神到體式的藝術追求。
俞斌浩嚴於律己、襟懷磊落,內心孤高卻能和光同塵。惟其如此,才能在其所繪皆凡物的花鳥作品中,別有真性情,照見風雅骨。
相關展覽
“湖上風雅”俞斌浩、壽覺生雙人作品聯展
“書畫同源”——2013古壹繪邀請展
“藝江南”——2013(第六屆)杭州藝術博覽會
第二屆九城藝術聯展
“清心·逸趣”系列作品拍賣會
“墨香瓷韻” 國畫拍賣專場
馳翰2013春季大型藝術品拍賣會
“夏木魚蟲”國畫拍賣專場
人物評價
俞斌浩先生花鳥蟲草作品生機無限,點掇揮灑間合古人寫生法。古代畫人以溫潤筆墨體察造物之精微,所謂黃荃寫生,正是為寫得自然造物之生機,而非一般畫譜圖示。俞斌浩先生的作品雅致生機從筆端出,與讀者分享那片春光這片秋聲!
——中國美術學院繪畫系畫家藝術評價家 王犁
俞斌浩的畫很難和他學習的專業相聯繫,可能到現在也很少有人知道,如此大牌的設計師,竟然能畫出這般獨具文心的小寫意花鳥和有著宋意的、一筆不苟的工筆花鳥。俞斌浩總是笑容可掬,謙虛的讓你受不了的樣子,我沒有與他深談過,所以我每次看到他的畫都有百般的疑慮。
現在越來越多的精英式教學,讓越來越多的年輕學子忘記了——“詩者,文之餘;畫者,詩之餘”這樣中國畫特別是文人畫的道理。到了龔賢,這句話又得到了發展,他接了一句,說:“畫者詩之餘,詩者文之餘,文者道之餘”。如果前面那句話講的是畫畫要多讀書的道理,那么,後一段則更多談到的是一種方法論,或者說是人生的一種境界。俞斌浩是一位傳道授業者,是一位設計師,他還是收藏業界的大佬,畫畫對於他而言,是一種修為,是一種玩的方法。事實上,一個人能在一個領域裡有所斬獲,有影響力,再做其他事情並不難,因為,成功的道理是一樣的,“道”是相同的。
我一直說,花鳥畫是一個當下最尷尬的畫科,畫的人最多,畫得好的人最少,入門最易,提高最難。俞斌浩的作品中,所畫的景物大多是我們習以為常的花、鳥、魚、蟲,沒有什麼特別,他的特別之處在於,他畫的很放鬆,很自由,了無羈絆。這一點,很多專業的花鳥畫家和他沒有的比,因為很多人的畫面里有太多的欲望,有時候為了炫技,有時候為了討喜。所以,我喜歡他的畫,喜歡他的畫面里所暗藏的腔調。
——美術報評論部主任、批評家 謝海
人物自述
自幼在西湖邊長大的我,與現在的中國美院南山路校區隔牆而居。印象中,自己小時候屬於淘氣和貪玩的那一類小孩,每到放暑假,不是跳進西湖里游泳就是爬到樹上抓知了,晚上還要和小夥伴偷偷的溜出去摳蛐蛐兒,那時只要找得到家裡能裝下蛐蛐的容器都“在劫難逃”,裝鹽的罐子,喝水的杯子,吃飯的碗,全都整齊的藏在自己睡的床下,一到晚上和著蛐蛐的叫聲入睡很是踏實和香甜。平時兜里只要有幾個零花錢,就會攢起來買些花鳥蟲魚自己養,然後悉心照顧並饒有興致的去觀察它們的各種生長過程。兒時那些富有情趣,好玩的樸素生活,養成了比同齡人更喜歡觀察周圍各種事物的習慣,然後慢慢就有了感情,現在畫畫偏愛的一些山水花鳥題材,大概也是在那時播下的種子。
到了中學時,由於畫畫影響學習父母並不十分贊成習畫,也經歷了不少“鬥爭”的波折。由於自己的執著加上幾位老師的厚愛,有幸與畫結緣,並得到恩師們的親自教誨,使我受益無窮。後來順利考上浙江美院,開始真正走上了繪畫之路,在不懈的努力中,漸漸養成了自己的學習習慣。中間雖輾轉驛動數十載,但對繪畫的那份執愛卻從未間斷過,且隨著年歲的增長和心境的轉移而變得歷久彌新。
長大了以後做任何事都特別能靜,喜歡在安靜的,沒有任何干擾的環境下思考,創作。如果我要畫畫,便只畫畫,推掉其他事務跑得遠遠的,在自己的工作室一呆就是一天甚至幾天。創作時,也會儘量讓自己靜心、專注,完全沉浸在自我世界中。繪畫其實是我的一個精神堡壘,即便身處於紛繁複雜的社會中,仍能保持內心的獨立和純粹。也因為這樣,我感覺很多社會上的東西都不足以影響到我,人始終處在一種比較喜悅的生存狀態中。
我的創作題材,多是日常生活中所見,甚至是一般人不會注意的那些牆角路邊的野花野草。在我眼裡它們每一個都是與眾不同的,夾帶著童年的諸多故事和趣味,充盈著生命的張力,給予我源源不斷的靈感與動力。好的作品不在於氣勢宏大,而在於表現的東西能夠讓自己心喜,觀者悅,而且是真正發自內心的共鳴。所以在畫的過程中我也是由然隨性的,不會太多的拘泥於技法,我只關心能不能把我想要表達的東西如實表現出來。很多人會贊我的畫清雅,寧靜,有趣味云云,其實都是我不同時期不同心境的一種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