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俞德淵翰林墓
- 別稱:俞翰林墓,俞德淵墓
- 地址:寧夏石嘴山市平羅縣頭閘鎮正閘村
- 文保級別:市級,縣級
- 組成:俞德淵墓,俞德淵祠堂
俞德淵生平,俞德淵墓,文保範圍,維修後規模,
俞德淵生平
寧夏平羅籍人俞德淵字原培,號陶泉,默齋主人,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生於平羅縣頭閘俞家莊,逝於道光十五年(1835年)。俞德淵於嘉慶二十二年(1817年)參加選拔庶吉士的朝考進入翰林院,官至兩淮鹽運使。其一生為官嚴正廉潔,剛正不阿,政績顯著,家風嚴謹,是封建時代德才兼備並深得民眾愛戴和朝廷器重的清官。
道光六年(1826年),朝廷決定試辦海運,這在當時是一樁肥缺,許多官吏到處鑽營找門路,激烈爭奪這個職位,但上司卻讓沒有後台、不謀私利的廉吏俞德淵擔當重任。俞德淵上任後,因事屬初創,無所依從,他盡心盡力,夜以繼日籌辦諸事,親自立規建章,使各項工作有章可循。就在他緊張創辦海運之時,母親赫氏突然病故,便遵照制度返回寧夏守制。俞德淵在江蘇為官,曾幾次想回鄉探親,但逢江蘇發生水災,只得以賑災治水為重,將家庭私事置於身後,直至母親去世也沒能見上最後一面。朝廷為了安慰他,特追贈其父俞世隆為儒林郎、晉贈奉政大夫,母唐氏為安人、晉贈宜人,封生母赫氏為太安人、晉封太宜人。
鹽業收入是封建朝廷的財政支柱,兩淮鹽運使在官民人等的眼中可謂“搖錢樹”。俞德淵上任後,嚴格鹽運相關環節的監督管理,使貪官污吏大為失望、非常不滿。俞德淵卻堅持督辦,毫不理會他們的攻擊。當時新任戶部尚書黃鉞的兒子黃中民已經是兩淮鹽大使,還想調換到油水更大的“美差”,黃尚書就親自出面,讓兩江總督陶澍替他說情,因為黃尚書在朝中位高權重,陶澍也不敢駁他的面子,就讓俞德淵關照一下。但是俞德淵不僅沒有給一手栽培自己的恩師和頂頭上司這個面子,反而對陶澍說:“美職是給有功有能力的人幹的,無功無德之人沒有資格擔任。”陶澍說:“我已經答應黃尚書了。”俞德淵答:“我寧願丟官也不循此私情”。他絲毫沒給陶澍面子,但陶澍反而對他“益賢之”,認為他是有德的賢良人才。史書記載他主管鹽政多年,“千里行鹽,稽核價用,瑣屑悉當。每遠恆有餘利,盡以充庫,無私取。”
俞德淵不僅為官清廉,政績顯著,還特別注重家教,留下了數量頗多的家訓文獻。他撰寫的《警言家訓》記載“華國有文章;傳家惟孝友。勤為搖錢樹;勉是聚寶盆。立志大植,品正察理。少科派,勤聽斷。文章喜得江山助,軒冕難忘湖海情。勤補拙,儉養廉,更無暇饋問送迎,來往賓朋須諒我;讓化爭,誠去偽,敬以告父兄耆老,教誨子弟各成人。”
揚州世俗奢靡,可俞德淵在任五年,自己生活儉僕,而且其妻子、兒女生活也簡樸,家人都穿樸素的麻布衣服。俞德淵的母親赫氏,在兒子做官期間並沒有隨他到江南享清福,仍與家人留在平羅過清苦的生活。俞德淵每年都寄薪水贍養母親。他寫信給兄弟們說:家族中親厚和睦,誠懇本分是最重要的。俞德淵兩袖清風,家無餘財,但仍節衣縮食,資助家鄉教育事業。道光五年(1825年)平羅知縣徐保字,正擬興修“又新書院”,俞德淵從江蘇來信,贈銀三百兩,當即動土,近月落成。他還在來信中書示童生“立志大植,品正察理”八個大字,勉勵上學童生努力學習,以求上進。
有史料顯示:在俞德淵的影響和帶動下,俞氏家族在晚清時期就注重尊師重教,聘請家庭塾師教化子弟,僅嘉、道、鹹、同四代皇帝在位時期,從其侄俞思益出生開始的58年間,在存世的87名族人中,先後考取舉人4人、進士3人、實授知府以上官員的有3人,受皇室或朝廷賜封的品級官員多達72人。
道光十五年(1835年)冬,兩江總督陶澍曾向皇帝面奏,極力推薦俞德淵:“才可大用,以循良久在鹽官”。皇帝聽了十分高興,準備提拔重用。就在這時,俞德淵一病不治長逝。他任職過的江南各府、州、縣和家鄉平羅縣的民眾聞之痛哭流涕。陶澍得知俞德淵病故訊息痛言“如喪余之右臂”。林則徐親手撰寫了《兩淮都轉陶泉俞公墓志銘》,稱讚俞德淵“體用兼賅,表里如一”。同時還作輓聯“拯溺舊同心,才德兼資,如此循良曾有幾;籌鹺今盡瘁,設施未竟,畢生懷抱向誰開?”表達崇敬與惋惜之情。朝廷亦誥授他為中議大夫。靈柩運回平羅縣,安葬於平羅頭閘堡南昌潤渠畔之陽,林則徐親自為他撰寫了墓志銘。
俞德淵墓
俞翰林墓位於頭閘鎮正閘村一隊。俞翰林,名俞得淵,字原培,號陶泉,平羅頭閘鎮正閘村人,祖籍安徽無為人。生於乾隆四十三年(1778)六月,嘉慶二十二年(1817)中進士,為翰林院遮吉士,後任江蘇荊溪知縣,徐州同知、常州江寧知府、江南鹽運道和兩淮鹽運使等職。道光十年(1830),被提升為兩淮鹽運使,將混亂的兩淮鹽運整頓。道光十五年(1835)三月二十日,俞德淵因病去世,享年五十七歲。靈柩運回平羅老家,葬於頭閘南昌潤渠畔,並建俞翰林祠堂。俞公生活儉樸,為官清廉,剛直不阿,美名傳訟江南大地。林則徐稱他“體用兼駭,表里如一”。朝廷誥授為中議大夫。著有《墨齋存稿》、《墨齋公牘》二書刊行於世,原版存有關中書院。1966年翰林墓被紅衛兵掘開。此時俞公之遺體仍完好無損,肌肉仍有彈性,身纏絲條,外著清代官服。後被紅衛兵火化,原祠墓在“文革”中被毀,僅剩水井一口,殘墓一座。現祠堂為俞氏後人在20世紀八十年代重建。
文保範圍
保護範圍:以祠堂前文物保護碑為基點,向北50米,向南50米,向西180米,東至沿黃公路。
建設控制地帶:在保護範圍外四向各50米以內。
維修後規模
紀念館規劃占地面積約50畝。主要有修復墓地、整理史料(製作俞翰林蠟像,編制家譜,印製翰林手稿,收集翰林遺物、立碑、塑像)修繕祠墓,修建仿古圍牆、硬化道路和基地、綠化美化周邊環境等,紀念館外圍建仿古圍牆(青瓦白牆),圍牆外為綠化帶,從南向北沿中軸線依次建牌樓、獻殿、石獅、祠堂,兩側建清式配殿,其中紀念堂為五間廊檐式古建築,座北朝南;配殿內陳設翰林家譜、生前用具(仿製、飾物)以及古今名人褒揚題詞、詩詞、輓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