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鎮概況
保義鎮地處壽縣中部,南與安豐鎮接壤,北與堰口鎮相連,西靠安豐塘,東臨瓦埠湖。現轄28個農業村和1個街道,總面積120平方公里,耕地79842畝,人口55915人,2006年工農業總產值14280萬元,其中工業總產值586萬元,農業總產值13694萬元,財政收入150萬元。基層組織健全,共有40個黨支部,176個黨小組,有黨員1551人。
保義歷史悠久,鎮政府駐地保義集約形成於明清時期,
抗日戰爭時期,縣政府曾駐於此。境內多為平原,糧食作物主要為水稻、小麥,經濟作物以油菜、棉花為主。交通便捷,203省道穿境而過。境內有110千伏
變電所1座,電量充足,郵電綜合大樓可提供1000門電話服務。各項社會事業不斷發展,擁有有線電視。現有國小20所,初級中學3所。縣級衛生院1所,村級醫療室26個,
民眾的健康水平不斷提高。
行政區劃
全鎮地貌為江淮丘崗地形,中部魚脊地勢高,東西地勢相對低平,易旱易澇。全鎮最高處位於保義集中部,高程47.5米,沿湖灣區
海拔低於23米,瓦埠湖正常水位18米左右,最高洪水位25.8米。
保義鎮在2004年由原保義鎮和原開荒鄉合併而成,全鎮轄14個
行政村,一個街道,417個村民組,997個自然村莊,總戶數12288戶,總人口56504人,全鎮國土面積136平方公里,耕地面積79842畝,水面8100畝。2006年全鎮農業生產總值1.9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260元,外出務工人員近2萬人。
行政轄村
張羅村 | 811戶 | 4225人 | 保義鎮域東北部 |
後樓村 | 913戶 | 4424人 | 保義鎮域東北部 |
張祠村 | 1207戶 | 5758人 | 保義鎮域東北部 |
開荒村 | 1080戶 | 5039人 | 保義鎮域東部 |
董郢村 | 870戶 | 4029人 | 保義鎮域東部 |
桃園村 | 858戶 | 3868人 | 保義鎮域北部 |
保義村 | 736戶 | 3495人 | 保義鎮域中部 |
陳廟村 | 820戶 | 4004人 | 保義鎮域中部 |
東樓村 | 516戶 | 2686人 | 保義鎮域中部 |
朱樓村 | 774戶 | 3504人 | 保義鎮域西部 |
塘郢村 | 1102戶 | 4605人 | 保義鎮域西部 |
大林村 | 982戶 | 4741人 | 保義鎮域西北部 |
金祠村 | 771戶 | 4258人 | 保義鎮域南部 |
保義街道社區 | 679戶 | 1928人 | 保義鎮域中部 |
社會事業
小城鎮建設全面鋪開,文明創建紮實推進,通過吸引外資和民資,勝利街已經完成建設,6條商業街的開發將全面啟動。2007年鎮政府投入20餘萬元安裝街區至工業園區路燈,亮化形象,騎路集治理成效卓著。教育危房改造爭取投入67萬元,成功舉辦了第二屆“興華杯”籃球邀請賽,社會各項事業欣欣向榮。省道203公路南北穿境而過,北通壽縣、淮南,南接
六安、合肥等城市,縣道開保路東西方向,連線保義、開荒兩個集市。砂石路修到行政村,部分村民組也修通了砂石路,鄉村道路縱橫,交通便利。農民居住房屋經過九十年代康居工程的一輪
規劃和近年來的建設,結構基本上為磚混的一層平房,二層樓房,布點相對較為集中。
郵政和
電信設有分支網點,保義郵政支局為保義鎮提供郵政傳遞、
報刊發行、郵政儲蓄服務;電信業務發展較快,全鎮共有固定電話6000餘部。
中國移動通信、
中國聯通分別建有微波塔,全鎮共有行動電話4000餘部。
為了適應社會經濟發展和新農村建設要求,新農村規劃勢在必行,相信經過科學規劃和全鎮人民共同建設,不久的將來必將有一個嶄新的保義鎮展現在大家面前。
鎮內金融、保險、學校、醫療、供電、供水、郵政、稅務、工商、公安、司法等機構設定齊全,境內有開保路、開堰路2條縣級公路,交通便捷;轄區初級中學3所,分別是保義中學、私立興華中學、開荒中學,國小11所,較均衡地分布在全鎮,截止至2008年底有在校生4000餘人,教職員工300人;鎮衛生院2所在職醫生40餘人,病床50餘張。一所110千伏的變電所座落該鎮,500千伏超高壓線穿境而過。擁有一座日供水200噸自來水廠;金融、郵政、電信網點分布全鎮,基礎設施較為完善。
保義鎮共有初級
中學3所,保義街道有保義中學、私立興華國中,開荒集有開荒國中。共有
國小11所,較均衡地分布在全鎮。現有在校生4000餘人,教職員工300餘人。現有鄉鎮衛生院兩所,分設在保義街道和開荒集。
醫院在職人員40餘人,設病床30餘張,基本滿足當地人民民眾的
醫療需求。一所110千伏的變電所座落我鎮,正在修建的500千伏超高壓線路由北至南穿境而過。鄉鎮供電所兩個,負責全鎮的供電。保義街道建有
自來水廠一座,日供水80噸。縣廣播電視中轉站位於保義鎮,承擔省市縣廣播電視中轉,為全縣乃至淮西北地區轉播廣播電視信號。
保義街道和開荒集分別建有
有線電視站,共有用戶400餘戶,豐富了居民業餘文化生活。設有保義派出所,維護全鎮的社會
治安。農村信用合作社在保義街道和開荒集分別設有
經營網點,方便和支持了農民的生產和生活。
特色產業
鎮黨委政府始終把發展商貿服務業擺上重要位置,緊抓規劃、抓開發、抓服務,充分利用傳統的保義二月二農燈會、開荒三月三廟會為載體,繁榮集鎮商貿,鎮域商貿經濟發展勢頭強勁。
工業建設
由於基礎薄弱,起步遲,
工業發展較為緩慢。全鎮現有工業企業主要以農產品粗加工和
建材加工為主,現有糧貿加工廠11個,小型油料加工作坊10多個。經過大力招商引資,06年鑫磊食品飲料有限公司、天津運峰國際貿易公司壽縣分公司等企業落戶保義鎮,均已投產。由於交通便利,區位較優,保義鎮商貿經濟較為活躍,
第三產業發展較快,全鎮共有個體工商戶260餘戶,民營大戶20餘戶,鎮政府所在地保義集常住人口6000餘人,6條商業街框架已初步形成,
餐飲服務業頗具地方特色。
保義鎮為典型的農業鄉鎮,農業收入為鄉鎮經濟支柱。隨著外出務工人員增多,
勞務經濟收入成為農民收入的重要成份。由於區位、交通優勢,商貿較為活躍,招商引資、
民營經濟為鎮域經濟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農業發展
保義鎮四大農業以水稻、小麥、棉花、油菜為主,庭院經濟發達,廣泛種植葡萄、梨、桃、杏、銀杏;水產豐富,盛產鰱、鱅、鯉魚、銀鯽、黃鱔等。養殖業繁榮,保義鎮素有皖西白鵝“四大基地”的美譽,該鎮實施的“白鵝騰飛”工程成為該鎮經濟亮點。年產白鵝10萬隻左右,白鵝系列產品:鵝肫、鵝爪、鵝胚等類加工產品遠銷上海、江浙等地;鵝紱、鵝毛等羽絨製品原料豐富。
鎮內有糧貿
加工廠11個,小型
油料加工企業10多個,糧油除自給自足外,多數銷往東南沿海等地城市。養殖以西樓村的個體
魚苗養殖為主,規模較大的有無礙寺
水庫、棗樹地水庫的水面養殖、張羅綜合養殖廠、後樓水產養殖廠等。
2000年來,在中央1號檔案及省、市、縣各項涉農政策指引下,農民收入穩步增長,基礎設施建設進一步加強。鎮黨委政府緊緊圍繞農業增產,農民增收和農村穩定三大目標,把“三農”工作緊抓不放。全鎮優質水稻、油菜、小麥種植面積和產量大幅提高,連年豐產豐收,07年糧食總產達6.3萬餘噸;畜牧業以養豬、禽為主,全鎮飼養量每年在3萬頭以上,特色淡水魚蝦年產 1.1 萬噸以上;皖西白鵝年存欄8萬餘只,優質羽絨加工業繁榮,產品遠銷東南來等地區。各種惠農補貼全部打卡發放到農戶手中,使農民得到實惠。
在鎮黨委政府的精心謀劃下,農村基礎設施進一步完善。2007年創新機制,興利治水,疏竣渠道20公里,深挖當家塘近百口,完成土方70餘萬方,新增蓄水能力200萬立方米,極大地緩解了多年來農田灌溉引水難、抽水貴的矛盾,譜寫了“曬網灘”治水歷史新篇章。通村水泥路全面啟動,2007年完成10公里,2008年將完成20公里。開保路項目(瓦埠湖蓄洪建設安全工程)積極爭取,已順利開工。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工作穩步推進,按照中央提出的“20字方針”,2007年完成了全鎮新農村規劃編制工作,金祠村的試點獲得了成功,2008年新農村建設工作的各項新舉措將全面推開。以糧食生產為主,主要糧食作物為水稻、小麥,
經濟作物以油菜、棉花為主,主要種植模式為“一油一稻”、“一麥一稻”。06年糧食作物總面積12萬餘畝,糧食總產達5萬餘噸;經濟作物面積4.4萬餘畝。
畜禽養殖以分戶散養和大戶規模養豬和養禽為主。皖西白鵝飼養是鎮域特色,全年飼養量8萬餘只,養鵝百隻以上共有20餘戶,優質羽絨產品遠銷省內外。
經濟發展
保義鎮注重發揮“能人效應”聚集社會資金參與商貿基礎建設,發揮鎮域優勢,提升發展層次,著力培植特色優質大米、皖西羽絨等專業市場形成產業優勢。
2012年,全鎮實現工農業總產值12.1億元,較上年增長15%;固定資產投資1.9億元,增幅達到40%以上;和諧大道集鎮開發成功掛牌出讓;農民人均純收入6540元,增長20%;各項民生工程紮實開展、強力推進;計畫生育工作平穩推進;耕地保護、水利冬修、扶貧開發、民營經濟、畜牧生產等工作獲上級嘉獎。2012年,全鎮綜合實力明顯提升,經濟發展提高到新水平,集鎮建設全面推開,各項社會事業取得了較快發展。突出表現在:
(一)經濟發展全面提速,綜合實力明顯增強
一是工業經濟得到有效發展。堅持“工業強鎮”戰略不動搖,積極完善和提升保義工業集聚區功能。2012年新增規模企業2家,新引入工業項目2個,續資擴建2個,全鎮各類中小型企業達到30家,其中規模企業4家。全年完成工業總產值2億多元,較上一年度增長20%,其中規模工業產值1.2億元,同比增長25%,解決本地就業200多人。以板材加工、糧食深加工、製衣、農業產業化為主導的工業格局基本形成。
二是招商引資取得了新進展。2012年,共外出招商8次,尋訪客商50多人次,洽談項目8個,成功簽約項目3個,引資續擴建項目3個,其中千萬元項目4個,引資1.2億多元,比上年增長20%,超額完成縣下達任務。
三是財政收入實現新突破。2012年完成各類財政收入1200多萬元,同比增長31%,創歷史最好成績。其中國、地兩稅收入560多萬元,同比增長27%。
(二)現代農業穩步推進,新農村建設成效顯著
積極打造優質糧生產基地建設。以後樓、東樓等千畝優質糧示範片為帶動,完成秋種面積近8萬畝。發展100畝以上土地流轉大戶近20個。成立專業合作社共12家。農業綜合開發和土地整理項目順利實施、有序推進。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加固小一、小二型水庫2座,新修當家塘140多口,水渠清淤20多公里。加強新型農民培訓,開展新型農民培訓10餘場次,發放教材2000多份,參訓民眾達3千多人次。大力推進新農村建設,申報董郢村為第一批美好鄉村建設試點,完成董郢、後樓等村美好鄉村建設規劃。
(三)集鎮建設快速推進,城鎮化進程不斷加快
結合集鎮總體規劃的修編和和諧大道建設,進一步完善政務新區詳細規劃。加快和諧大道等重點項目建設,積極引資開發集鎮,和諧大道項目已正式施工,基礎設施建設正逐步展開,高品味集鎮建設拉開序幕。積極謀劃集鎮配套建設,提升集鎮形象。建立集鎮管理長效機制發揮功能,違法建設得到有效控制,騎路集現象有所改觀,集鎮對外形象進一步提升。
(四)經濟社會統籌發展,社會各項事業全面進步
民生工程齊頭並舉,建成的敬老院和綜合文化站充分發揮作用,農家書屋、廣播電視“村村通”等民生工程發揮作用;無礙寺等水庫除險加固工程全面完成,充分發揮了社會效益;全面完成危房改造任務;惠農補貼資金全年共打卡發放1000多萬元,民眾真正得到了實惠。財政零戶管理得到加強,收支矛盾明顯好轉,機關日常運轉、重點基礎設施建設、基層組織建設等得到了有效保障。計生工作得到加強,全年共完成四項手術1000多例,查辦性別比案件2起,兌現計生獎補近200萬元,加強村為主建設。綜治維穩深入推進,制定了領導接訪日制度,通暢了民眾訴求渠道,全年共接待來訪100多人次,受理信訪件25件,辦結25件,辦結率100%。
招商引資
招商引資力度不斷加大,引資項目建設進展順利,全鎮始終堅持把招商引資工作作為經濟工作的首位,不斷調整招商引資策略,制定一系列優惠政策,強化責任意識,嚴格兌現一票否決制度,不斷最佳化經濟發展環境,創新招商方式,增強服務意識,提供優惠的土地、稅收條件,包辦一切證照手續,真正做到客商與保義雙贏。2000年來,引進500萬元以上項目4個,引進資金7000餘萬元。2007年宏偉鞋業、鑫磊飲料入住園區,工業集聚區已初具規模,2008年新年伊始,謝崗鞋業有限公司、開荒羊毛衫廠、老井木業有限公司、世紀聯華四家外資企業相繼落戶該鎮,2015通過招商引資引進壽縣家豪米業有限公司解決我鎮農民賣糧難賣糧價格低等問題,我鎮重視招商引資發展本鎮強勁特色優勢。
人口數據
(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
總人口
| 25904
|
男
| 13586
|
女
| 12318
|
家庭戶戶數
| 6280
|
家庭戶總人口(總)
| 25871
|
家庭戶男
| 13562
|
家庭戶女
| 12309
|
0-14歲(總)
| 6717
|
0-14歲男
| 3550
|
0-14歲女
| 3167
|
15-64歲(總)
| 17035
|
15-64歲男
| 8940
|
15-64歲女
| 8095
|
65歲及以上(總)
| 2152
|
65歲及以上男
| 1096
|
65歲及以上女
| 1056
|
戶口本地住在本地
| 2549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