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光尊寺,始於唐
天寶二年(743年),由南詔王
皮邏閣創意,以光大茵方尊聖佛法之意名寺。
明嘉靖年間,永昌(保山古稱)地紳出於對黃老的推崇,對原有的佛教設施進行改造,增建玉皇閣、翠微樓等建築,供奉玉皇天尊和太上老君等道教神祇。始成佛道合一的院觀。
清乾隆至嘉慶年間,江西鄱陽鄒光祚出任金騰兵馬備副使,因感佛道二教宣揚創世思想,無助於教化邊地蠻夷。於是又在此倡議擴修廟宇,增孔孟牌位,注重傳播儒家綱常教義,把廣大善男信女的思想納入到正統的封建禮教的範疇。
清朝鹹豐年間,光尊寺大部毀於戰火。
清光緒至宣統年間,經官民多方長期努力方得以大規模重建。
清末實行廟產興學,至民國中期,光尊寺一度被用作板橋國小校和鄉紳聚會活動場所。
抗日戰爭時期,光尊寺曾作為中國遠征軍長官司令部的駐地之一。
抗日戰爭勝利後,為紀念遠征軍抗日御辱,收復國土的歷史功績,地方人士在此創建遠征中學。
民國三十五年(1946年),中共雲南省工委先後派
唐登岷、
孟循時等人到遠征中學,以教書為掩護,開展地下革命活動。
2020年,雲南省下達文化文物事業發展專項資金—光尊寺、滇緬公路惠通橋、騰陽會館、漢莊城址“四有”經費支出44660元。完成光尊寺、滇緬公路惠通橋、騰陽會館、漢莊城址“四有工作”。
建築格局
光尊寺,自明以後,因儒學大興,道教發展,寺漸成儒、釋、道三教合一廟宇。光尊寺坐東向西,依山勢築成七進五院,計有23幢建築物,占地面積9000餘平方米。建築布局以縱向排列為主,橫向排列為輔。縱向由西向東布局山門(大門)、天王殿及兩側二門、玉皇閣、聖母樓(瑤池樓)、觀音殿、大雄寶殿、斗姆閣(藏經閣);橫向分別於玉皇閣出北天門設藥王殿、出南天門設戲樓(反向坐西向東),於觀音殿北延建文昌宮、翠微樓L型合成一院,於大雄寶殿南側前後錯位布局子孫殿和五瘟殿。玉皇閣、聖母(瑤池)樓、戲樓為重檐歇山頂閣式建築,藥王宮、文昌宮、翠微樓、大雄寶殿、斗姆樓(藏經閣)為重檐歇山頂建築,子孫殿為單檐歇山頂建築,天王殿、觀音殿、五瘟殿及其餘附屬建築均為單檐硬山頂建築。
光尊寺的建築布局為典型的漢傳佛寺建築格局,為廊院式群體布局。寺院的四大殿依山順勢,布置在組群的中軸線上,保持了嚴謹對稱的格局,兩廂配以次要殿堂,漸漸地從對稱過渡到不對稱的自由布局。建築之間以曲折迴廊相連,迴廊兩旁配以花木庭石,路線上沿途利用自然條件,布置多個小型園林,種植高樹繁花,和寺院殿宇樓閣交相輝映。
光尊寺建築物,多數用材粗大且不用雕琢粉飾,既給人一高大雄奇的印象,以處處顯示出粗獷古樸的韻味。斗姥閣保持明代木結構形制,具有重要的歷史保護價值。寺的周圍沒有高山大川的依託,也沒有被蔥蔥鬱郁的樹木所掩映,但其歷經千年不衰,並在其發展過程中將原來只供奉佛教諸佛的寺廟裡融入了道教諸神仙和儒教的聖人。三教的融合體現了“和而不同、殊途同歸”的中國傳統文化理念。光尊寺形成前期,只供奉西方佛教諸佛。明嘉靖年間,始成佛道合一的院觀,乾隆至嘉慶年間,又演變成儒釋道三教合一的廟宇,並從此延續下來。
文物遺存
光尊寺現存《告滇西父老書》《立煌營紀》《遠征中學紀念碑》等歷史見證。
文物價值
光尊寺是保山典型的“三教合一”的寺廟群,是見證南詔、大理國輝煌歷史和永昌燦爛文化的歷史文化遺蹟。它體現出中國文化注重和諧、兼容相互滲透、和而不同、多樣統一的特點,更顯現了中原文化與邊地土著文化(
哀牢文化)相互融合而形成的永昌文化地域性的特徵。
光尊寺是隆陽區境內歷史最長、規模最大、保存較好的宗教古建築群,為研究地方宗教發展史和建築發展史提供了重要物證,並具有近現代重要歷史時間紀念意義。
保護措施
旅遊信息
地理位置
保山光尊寺位於雲南省保山市隆陽區板橋鎮
世科村東側山丘上。
交通信息
自駕:自雲南省保山市隆陽區板橋鎮人民政府開車前往保山光尊寺,路程約2千米,用時約5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