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牢文化是哀牢夷各部族及其先民在漫長的歲月中共同創造的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的總和。
哀牢是中國西南幅員遼闊、人戶殷盛、部落龐雜的巨大部族群體和農業國度,其後裔包括了中國現今56個民族中的八九個民族。
哀牢國作為中華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員,保證了哀牢區境人民經濟文化、社會生活的安定發展和快速進步。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哀牢文化
- 外文名:Ailao culture
- 時代:舊石器時代晚末期至鐵器時代早期
- 地區:怒江中游
- 發展:和漢文化融合為永昌文化
- 經濟文化:以農業為主,兼畜牧漁獵和手工業
哀牢文化是哀牢夷各部族及其先民在漫長的歲月中共同創造的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的總和。
哀牢是中國西南幅員遼闊、人戶殷盛、部落龐雜的巨大部族群體和農業國度,其後裔包括了中國現今56個民族中的八九個民族。
哀牢國作為中華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員,保證了哀牢區境人民經濟文化、社會生活的安定發展和快速進步。
哀牢文化是哀牢夷各部族及其先民在漫長的歲月中共同創造的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的總和。哀牢是中國西南幅員遼闊、人戶殷盛、部落龐雜的巨大部族群體和農業國度,其後裔...
“哀牢”,為傣/泰語“哀隆”轉譯。公元前5世紀,瀾滄江、怒江中上游地區的傣族部落小國以“勐掌”(意為“象國”、漢譯“乘象國”)為中心組建聯盟國家,“勐...
爨[cuàn]文化是指分布在中國雲南曲靖陸良地區自東晉經南北朝至唐天寶七年,爨氏統治南中地區長達400餘年間所造就的歷史文明。...
“哀牢文化”便在歷史的漫漫長河中漸次稀釋直至湮滅,以致後人往往只能透過一些古代典籍記載的關於哀牢夷和哀牢國的隻言片語,去想見那個曾風光過的神秘古國的萬般風情...
騰衝火山熱海文化旅遊節於每年10月1日在雲南保山市騰衝縣舉行,歷時4~8天。...... 古哀牢夷在這塊土地上創造出獨具特色的哀牢文化,經歷了數千年洗磨,形成了保山...
瓦渡石林旅遊區位於雲南省保山市隆陽區瓦渡鄉,距市區36公里,總面積3.5平方公里,是我省(雲南省)的第二大石林,在滇西地區名列第一,為典型的喀斯特地貌與哀牢文化...
耿德銘,雲南省保山市博物館副研究員,曾任《保山報》《永昌文化報》副主編,現任保山市民族民間傳統文化保護工程專家委員會副主任等職。出版有專著《哀牢文化研究》...
保山三館:博物館、圖書館、文化館。是保山市的標誌性建築。...... 此外,“史前文化”、“哀牢文化”、永昌文化”、“歷代人物”、“民族文化”、“五十年建設成...
保山博物館於1999年2月1日破土動工,1999年9月底,建國五十周年大慶前夕落成開館。館舍建築仿中國古代南方銅鼓造型,外表以反映保山歷史文化為題材的“九龍傳說”、“...
《彌渡民歌》是雲南省彌渡縣境內漢族、少數民族民歌的總稱。彌渡民歌是一個多元文化複合的系統,是多種文化的匯合和凝聚,其主要的是以古滇的“河蠻文化”、“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