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全族民歌

保全族民歌

保全族是由元明時期一支信仰伊斯蘭教的蒙古人在青海同仁一帶駐軍墾牧,同周圍各民族融合而成。主要分布在甘肅省保全族自治縣。語言屬阿爾泰語系蒙古語族。通用漢文,以漢文為社會交往的工具。保全族人民能歌善舞,擅長吹奏絲竹樂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保全族民歌
  • 分類:花兒與宴席曲
  • 主要分布:甘肅省保全族自治縣
  • 語言:阿爾泰語
詳細解釋,宴席曲,

詳細解釋

保全族的民歌大多採用漢語演唱,分花兒與宴席曲兩大類。在花兒中,保全族有自己特有的曲調“保全令”,它是在對回族、漢族花兒改造的基礎上,吸收蒙古族、藏族民歌的藝術特點而形成的。保全令多屬上下樂句結構,四句歌詞需反覆曲調一次;若是折斷腰式,則在上下樂句間插入一個經過性樂節。節拍大都以三拍及其復拍為主,兼有少量混合拍和四拍。保全族的宴席曲,有《方四姐》、《恭喜曲》、《十二個月》、《高大人領兵上口外》等。獨有的曲調有《八寶元》、《高山上的一盞燈》等,大多為羽調式和商調式。保全族民歌中常出現前短後長的節奏型,這一特點是由語音重音位置決定的,也是阿爾泰語系諸民族民歌的共同因素。
“花兒”多在田野山間演唱。保全人酷愛“花兒”,幾乎人人都能觸景生情,即興而歌。保全“花兒”的歌詞多為6句式,也有4句、8句、12句,甚至48句的。內容包括生產、生活和愛情等諸多方面,語言生動活潑,比喻貼切風趣。多用漢語演唱。但襯詞、借詞也常用藏語等演唱。歌聲高亢嘹亮、自由奔放、婉轉動聽。如:“白瓷的碗子細白的面,熱炕上鋪的棉氈;保全人的生活比蜜甜,黨的恩情似海無邊”。
除“花兒”外,民間小調也頗受歡迎,十分流行。小調一般多在新年或喜慶吉日時演唱。其內容也十分豐富,有控訴封建禮儀的,也有歌頌新社會和愛情生活的。如《四季青》:“春季里什麼花兒香?牡丹花開園中香,花紅柳綠天晴日又暖,小妹妹同哥去散心,年齡才十八,我的大眼睛,哥哥把妹妹領上了行。夏季里什麼水兒清,山泉的流水四季青,花紅柳綠油菜花兒俊,小妹妹同哥去散心,年齡才十八,我的牡丹花,哥哥把妹妹不忘下”。

宴席曲

顧名思義,是保全族人民在婚禮宴席間唱的歌曲。其歌詞動聽,曲調優美,歡快明朗,邊舞邊唱 ,深受保全人的喜愛。保全族婚禮之夜,全村男女老少都要來鬧婚宴。此時,青年們都聚集到男方家院子裡,圍著火堆,由幾十 個能歌善舞的小伙子,手拉手,肩靠肩,邊唱邊跳,觀眾也隨著節拍和之,使本來就喜氣洋洋的婚禮之夜更增添了歡快的氣氛。宴席曲有傳統節目,亦有歌手們即興而唱。如一首傳統宴席曲:“月亮兒上來亮上來,啊呀亮呀上來,今晚的東家是有福的人,擺下的宴席火一樣紅,恭喜呀,恭喜大恭喜,拿上一包茯茶來恭喜,莊子上的青年都到齊,送東家一段宴席曲”。保全族人唱宴席曲不分輩分,在熱鬧的新婚之夜,全村凡能行動的都到新郎家去聽去唱宴席曲,分享主人 家的歡樂和幸福。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