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見新解譯叢:兒童心理學

俗見新解譯叢:兒童心理學

《俗見新解譯叢:兒童心理學》討論了兒童的天性、兒童心理發展的重要時期、兒童的心理障礙、家長和兒童的心理健康等方面的成見,解釋它們存在的理由,揭示隱藏在它們教條主義形式之下的真相,並本著審慎的態度為每一項討論的主題提供一個以現有認識為基礎的分析。

基本介紹

  • 書名:俗見新解譯叢:兒童心理學
  • 譯者:張戈
  • 出版日期:2013年7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7511716598
  • 作者:安妮•夏萊-德布雷 (Anne Charlet-Debray)
  • 出版社:中央編譯出版社
  • 頁數:182頁
  • 開本:32
  • 品牌:中央編譯出版社
基本介紹,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後記,序言,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俗見新解譯叢:兒童心理學》由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出版。

作者簡介

作者:(法)安妮·夏萊—德布雷(Anne Charlet—Debray) 譯者:張戈

安娜·夏萊—德布雷(Anne Charlet—Debray),兒童及成人臨床心理醫生、精神治療專家。她致力於對病人行為的研究。在15年的時間裡,她與內克爾醫院的兒科心理治療機構進行合作。同時,她還為兒童社會救助機構工作,並在臨時護理協會組織了一些專家與患者的交流活動。除此之外,她還為多家雜誌撰寫心理專欄。她在高智商活動信息協會專攻兒童早熟方面的研究。
張戈,中國傳媒大學外國語學院法語教師,講師,法語語言文學及套用語言學專業碩士。主要研究方向為法語教學法。曾經出版譯著《地理觀下全球化》,參與編輯法國拉魯斯出版社出版的《Le chinois》法漢詞典,出版教材《零起點法語》,並發表法語教學法領域的論文若干篇。

圖書目錄

前言
從幼兒到孩子王
“心理學問世前,人們不去照管孩子。”
“孩子生來乖順”
“孩子是小大人”
“孩子是完整的人”
兒童心理發展的重要時期
“從幼稚園起學會社交乃是兒童重要發展階段”
“學習要有趣味性”
“俄狄浦斯情節是不可避免的”
“3歲兒童也會經歷青春期叛逆期”
“懂事的年齡不再有”
兒童的幾個心理障礙
“所有的孩子都精力旺盛”
“語言障礙源於情感”
“嬰兒會得厭食症”
“孩子厭倦時會情緒消沉”
“家庭排行居中兒童會產生心理障礙”
“誦讀困難症源於不良的閱讀方法”
家長和兒童的心理健康
“不要向孩子隱瞞”
“要懂得懲罰和約束孩子”
“受到激勵的孩子成長更快”
“早熟的兒童在學校里是不幸的”
“預防性心理治療對幫助孩子有利”
結論

後記

人類的心理學和精神病理學尚有很多未解決的問題,需要大量的工作、方法和謙虛的研究態度去加以完善。
——皮埃爾德布雷一利藏,
《教育和文盲現象》,尼斯大會,1989年
科學一定會帶來幸福嗎?我不這樣認為。科學能帶來真相,但問題在於:憑藉真相人們是否因而幸福。
——愛彌爾·左拉,《為巴黎學生做的演講》,1893年5月18日
社會的變遷讓我們感覺到兒童也在變化。但如果從神經心理學的前景看,卻並非如此。誠然,兒童要適應家庭的新變化,適應不斷加快的生活節奏,然而,適應變化,歷史上難道不是一直如此嗎?
這本關於兒童心理學的書力求歸納出該領域的知識,作者並未忘記知識是在不斷變化的。
逐漸成熟的神經系統學的影響在上升,為年輕的家長們帶來了積極的支持和樂觀的前景。正是本著這一精神,我們編寫了此書,力求對一些庸觀俗見作出闡釋和闡明。
隨著兒童的發展,個體差異逐漸顯露出來,日益難以泛而概之。像本書中所提到的行為不一定出現在所有兒童身上,而是經過對許多兒童行為的統計所證實的。如果家長沒有遇到本書中所提到的病例,或者相反,家長觀察到一些本書中多沒有列舉出的其他案例,他們就大可放心,不必為此擔憂。
心理療法專家完全明白,儘管在關愛和權威這兩個砝碼之間,父母們不得不在兩者之間進行平衡練習。
人們過於輕率地指責父母的偶爾失職,然而根據其在家庭中的位置和生活境況,對孩子的教育其實有著無盡的不同形式。對此父母不要失去信心,切記不要忘記榜樣的關鍵效用性。如果家長能避免教條武斷態度,建立起對孩子既講情理又講原則的方式,採用直爽和幽默的表達方式,那么,他們的教育方法就已經步入正軌了。

序言

人類最偉大的事業便是使原本不該出現的事情出現,或使原本該出現的事情消失。
——保羅·瓦萊里(Paul Valery),《紀事》第一卷我曾發誓要感動你,用友情或是憤怒。
——喬治·貝納諾斯(Georges Betnanos),《保守者們的大恐慌》
“兒童心理學”一詞,本意是“靈魂的科學”,存在的歷史不過150年。大約15年前,認知心理學被廣泛套用於認識論、生物學、語言學和資訊理論,它與神經科學的出現為我們了解成人和兒童不同的心理機能帶來了新的契機,並取得了顯著的進展。
但是同時,各色人等也都爭先恐後地想推銷這門仍在發展之中的學科知識,編撰了若干不乏庸見或錯觀的普及版叢書。以至到了今天,什麼人都敢以心理學家自居,尤其是在媒體和商家意識到兒童是個潛在的巨大市場之後。
對於許多人來說,心理學仍是一個未知的領域,它充滿神秘感,而在計算機普及後,人們也更容易接觸到大量的奇談怪論和隨意解讀。
在我們生活的時代,各種心理學理論如百貨商品般層出不窮,但在它們光鮮亮麗的外表之下並無內涵,反而暗藏著許多陳舊過時且無益、有時甚至是很危險的不實說法。
報紙上常說我們應當尊重孩子以便他們能夠保持天性,然而與此同時,也有一些人聲稱如果我們不對孩子嚴加管教,他們就會走上歧途。
突然,我們又被告知所有的孩子都可能變得亢奮好動,儘管這在統計學上是根本不可能存在的情況。另外,似乎到處的課堂里都充斥著智商超群的孩子;如何去發現他們呢?要知道,還有一幫人堅持認為所謂智商理論根本不值得信任。 而說到青少年,這一群體似乎已經被與剛進入逆反期的3歲孩童歸於同類了,就好像他們是一種新型幼兒一般。於是到了最終,我們每天耳邊都是關於“迷途”孩子的討論之聲,但卻忽略了一個極為殘酷的問題:他們究竟是如何到了這樣的地步呢?
總之,五花八門的庸見說法開始大量涌人人們的視線中,就像在蒙昧主義那極具煽動性的廣闊天空中交織的模糊不清的星光,它們侵蝕著那些充滿善意,卻在這方面毫無抵抗能力的家長們的認知防線。於是,那些總是擔心自己是否做得稱職,害怕自己不夠資格做一個“好媽媽”的母親們,已經完全不知該如何是好了。她們當中甚至有人受到巨大不安的驅使,在上了年紀之後還想去做心理學的學術研究,以便對這個領域能有更清楚的認識。還有些家長害怕在情感上觸了孩子的逆鱗而壓抑自己,因此無法再袒露自己的真心。
除了精神分析法為我們的研究開闢了一些新的道路,我們在本書中還是本著慎重原則和實驗精神,選取了一些庸見俗觀進行探討,重新為它們定位併力圖給出一些中肯的回答。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