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俄羅斯法西斯黨
- 外文名:Российская фашистская партия(俄文)
- 別名:全俄法西斯黨、俄羅斯法西斯聯盟
俄羅斯法西斯黨,在中國東北地區的白俄僑民於20年代中期形成的一個法西斯政黨,領導人為康斯坦丁·弗拉基米洛維奇·羅扎耶夫斯基,黨員最多時達2萬多人。總部設在哈爾濱。共召開過4次代表大會。該組織的名稱在不同時期分別為:俄羅斯...
二月革命後,俄國存在著三股主要的政治力量:一個是以立憲民主黨為政治代表的資產階級;一個是以幾個小資產階級政黨控制的蘇維埃;另一個是以布爾什維克黨為首的幾個較小的革命派社會主義政黨,十月革命即將進入戰略相持階段。
俄羅斯社會主義運動(俄語: Российское социалистическое движение) 是俄羅斯的一個激進左翼政黨。其思想基礎是社會主義、馬克思主義、托洛茨基主義、生態社會主義和社會主義的女性主義等。它與第...
1918年聯合執政破裂,形成了蘇聯共產黨一黨執政的政黨體制。1990年,隨著蘇聯政局的變化,蘇共中央在二月全會上提出實行多黨制。從此,各種政黨紛紛出現,其中有立憲民主黨、蘇聯自由民主黨、蘇聯社會黨、自由勞動黨、俄羅斯民主黨、俄羅斯聯邦...
在歐洲各國的主要政治團體中,被認為是新法西斯主義者如下:在義大利,有G費尼所領導的國家聯盟(原名為義大利社會運動);在德國,有前武裝黨衛軍成員F.蕭恩伯領導的共和黨;在法國,有勒龐領導的民族陣線;在俄羅斯,有V.日裡諾夫斯基領導的自由...
十月革命的思想繼續在鼓舞著俄羅斯共產黨人為了勞動人民的權利和實現社會主義而鬥爭。它一直是近現代世界歷史上最重要的事件。十月革命的全球意義在於它開創了一個社會主義的時代,給勞動人民帶來了真實的、不可否認的成就,勞動人民以工人和...
[1] 主要從彼得大帝時代起,大俄羅斯主義在歷史演進中逐漸地發展成為一套思想體系,而且它所要提供的不是地域性蠶食思想體系,而是世界性徵服思想體系,它鼓吹俄羅斯民族救世主義和“帝國轉移”理論,聲稱基於安全和意識形態對抗進行的地理擴張...
(月刊)、《俄羅斯民族運動》、《為了祖國》、《亞洲之光》、《根據地》等利用上述刊物進行反蘇和恢復沙俄的君主制度。1945年8月19日,蘇軍解放哈爾濱後,逮捕了全俄法西斯黨的首要分子。黨魁勞得雜也夫斯基於1946年在蘇聯被處決。
實行法西斯一黨制的國家主要有墨索里尼統治下的義大利(國家法西斯黨)、希特勒統治下的德國(國家社會主義工人黨)和弗朗哥統治下的西班牙。1922年10月墨索里尼發動“向羅馬進軍”,建立了法西斯政權,1926年墨索里尼取締了除法西斯政黨以外的一切...
托洛茨基敏捷的思維、過人的精力和優美的文筆很快得到了列寧和其他社會主義勞工黨革命同仁的尊敬和欣賞,列寧寫信給普列漢諾夫,建議讓托洛茨基參加《火星報》編輯部,擔任第七名編委。列寧和普列漢諾夫同是《火星報》的創辦者和俄國社會民主工...
由於當時他們認為像俄國那樣的農業國家要建立社會主義需要歐洲工業化國家的革命政府 (如果有的話)的支持,在這種協助變得不可能的情況下,他們發現自己處於危機之中 。在此以後 國際形勢就再沒有那么接近世界革命了:1930年代法西斯主義—...
國際形勢動盪不安,尤其是納粹黨上台,使蘇聯明顯感受到顛覆的威脅,納粹黨在許多國家培植“第五縱隊”,蘇聯也滲透進不少敵對分子。在俄國歷史上,沙皇專制制度一直保持到二十世紀初,俄國人民若干世紀來一直處於專制和恐怖之中,“民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