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基督教

俄羅斯基督教各派的統稱。俄羅斯總人口約1.47億(2000年),基督徒約7944.7萬,約占總人口54.07%。其中新教有宗派34個,約95萬人,獨立宗派有32個,約215.8萬人,聖公會有宗派1個,約3000人,天主教有宗派1個,約150萬人,東正教有宗派8個,約6062.4萬人,新興宗派有13個,約39.2萬人。有3種語言的足本《聖經》譯本,8種語言的《新約聖經》譯本,40種語言的非足本《聖經》譯本。新教教會有:信義會福音派浸信會聯合會、基督復臨安息日會、獨立浸信會堂會等;新興教派教會有耶和華見證會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俄羅斯基督教
  • 外文名:Christianity in Russia
背景介紹,發展歷史,

背景介紹

10世紀中葉,東正教從拜占庭傳入。公元988年,基輔羅斯大公弗拉基米爾正式宣布東正教為國教。俄羅斯東正教最初幾個世紀受君士坦丁堡牧首管轄。東羅馬帝國滅亡後,俄羅斯東正教會於1589年同君士坦丁堡教會斷絕關係,成為當時東正教五大獨立教會之一。15—16世紀,俄羅斯東正教會成為整個東正教的霸主,並自稱莫斯科為“第三羅馬”。18世紀初,沙皇彼得一世進行教制改革,廢除牧首制,建立由政府直接領導的聖主教最高公會,其首腦由沙皇直接委派,監督教會的一切活動。1917年十月社會主義革命後,恢復牧首制。1918年蘇維埃政府頒布《關於教會同國家分離、學校同教會分離的法令》,打擊東正教會內部反蘇維埃政權勢力,沒收教會用地,取消國家對教會的補助,推行世俗婚姻,禁止對青年人進行宗教教育。1929年,國家頒布《宗教協會法》(Law on Religious Associations)對教會活動規定嚴格的限制條件。1936年新蘇維埃憲法恢復教士的選舉權。至1939年,俄國東正教處於解體的邊緣,信義宗幾乎全被清除,浸禮宗和福音派基督教各宗派也遭破壞。

發展歷史

二戰期間,史達林再次準許教會設立機構,籌集資金,對兒童進行非官方的宗教指導。1945年,俄羅斯東正教會和其他宗教團體重獲合法組織身份,並有權擁有財產和製作生產禮儀用的物品。1943年,蘇聯政府成立俄羅斯東正教會事務協進會(The Council for Affairs of the Russian Orthodox Church),一年後為其他宗教團體成立一類似協進會。此類機構穩定政教關係,起草相關宗教法令,並確保法令得到實施。1953年史達林去世後,俄羅斯東正教強調和平共存,1961年加入世界基督教協進會。1985年,允許教會通過電視傳福音。1991年8月,蘇聯瓦解;12月,蘇聯正式解體,基督教回歸各民族當中。1991年10月,蘇聯政府邀請19位美國福音派基督教領袖前往莫斯科,幫助重建基督教道德價值觀。1992年後,美國和加拿大基督徒教師進入俄羅斯;由基督教福音派興起的校園基督傳道會(Campuse Crusade for Christ)組織在俄羅斯公立學校放映有關耶穌的影片;至少有16所屬於基督教大學聯合會(Christian College Coalition)的學校在俄羅斯開展各種計畫;斯拉夫福音協會出版一本包括《馬可福音》和46篇《聖經》學習課文的教材,從俄羅斯教育部獲得授權在俄羅斯6.5萬所初級、中級公立學校設立小型基督教圖書館。1997年,俄羅斯國會通過聯邦宗教自由法。莫斯科電台以及一些地區性的FM電台為基督教電台。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