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國形式學派

俄國形式學派,20世紀初俄國的一個文學批評流派。

又稱“俄國形式主義”。1915年,莫斯科大學文學史系的7位大學生組成了莫斯科語言小組,其宗旨是“研究語言學、格律學及民間文學等方面的問題”,以後被稱為莫斯科語言學派。它以R.雅柯布遜為首,形成以格·維諾庫爾(1896~1947)、勃里克、鮑·托馬舍夫斯基(1890~1957)等人為代表的群體。與此同時,彼得堡大學的學生也組成了彼得堡文學小組(1916),致力於研究文學,特別是詩歌的風格、節奏、韻律、語言的分類,確定各詩人手法間的相似性及其他詩歌形式問題。在小組的基礎上,成立了“詩歌語言研究會”,簡稱“奧波亞茲”。它以詩人、文學理論家V.B.什克洛夫斯基(1893~1984)為首,著名代表有文學史家B.M.艾亨巴烏姆(1886~1959)、L.雅庫賓斯基(1892~1945)等人。這兩個小組分處兩地,但由於理論傾向基本一致,因而聯繫緊密,相互配合,共研詩藝,特別是在其理論被傳播到西方以後,人們把它們統稱為俄國形式學派。俄國形式學派主張文藝的自主性,強烈反對從政治、歷史、文化等方面來說明文學的演變,認為文學不應該依賴於其他學科的關係來闡明,強調文學有自身的規律。他們稱文學研究的對象不是文學文本,而是文學性;文學性的規則是約定性的,其靈魂是手法,即與科學敘述不同的敘述技巧、方法及篇章結構。他們開拓了研究的新範疇:素材或史料成為情節的方法;情節與同類情節的關係;情節與主題的關係;文學敘述獨有的陌生化方式等。為後來的研究指明了方向。由於來自政治和社會方面的壓力,小組在後來的討論中觀點發生了分化,主張文學研究應該兼顧社會學和政治傾向的觀點逐漸占了上風,迫使什克洛夫斯基公開放棄了自己的初衷。1927年3月,他作了名為《捍衛社會學方法》的報告,導致了俄國形式學派的終結。俄國形式學派經歷了一條從“莫斯科—布拉格—巴黎”的傳播、發展之路。由於雅柯布遜先後移居布拉格、巴黎,使這一學派的學說成為一個國際文論思潮,對結構主義、符號學和敘述學產生了重大影響。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