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盤龍村

侯盤龍村隸屬山東省萊蕪市高新技術開發區鵬泉街道辦事處,位於萊城東南9公里,東界辛莊鎮,汶河上游支流辛莊河西岸,西鄰草溝村,南接前盤龍村,北靠八里溝東部。地勢平坦,部分丘陵,耕地432畝,165戶,560口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侯盤龍村
  • 行政區類別:村
  • 所屬地區:萊城區鳳城街道辦事處
  • 人口:560人(2003年)
村莊名片,人文自然,人物事件,特產展台,地圖信息,

村莊名片

據《段氏譜》記載,明洪武二年(1369年),段姓由河北省棗強縣遷居苗山鎮大漫子村,復遷至此建村。因鄰村多以盤龍取名,址在諸盤龍村東,故名東盤龍。後因侯姓居多,改稱侯盤龍。
建村已有600多年歷史。建村之初,只有段氏。後來,高姓、侯姓、劉姓陸續遷至。族姓之間,團結友善,和睦相處,互助耕耘,世代相傳。
據清康熙《萊蕪縣誌》記載:“汶陽保·東盤龍村”。民國二十四年《續修萊蕪縣誌》記載:“汶陽鄉·東盤龍”。據史志記載:侯盤龍村,1941年春至1942年冬劃歸鵬山區;1942年冬至1946年劃歸礦山區;1946年9月至1950年5月劃歸汶陽區; 1950年5月至1958年3月又屬礦山區;1958年劃歸孝義鄉,1959年又劃歸礦山人民公社;1982年劃歸城關鎮;1992年劃歸城萊城區城市街道辦事處,現為萊城區鳳城街道辦事處。
侯盤龍村,俯看全景,呈長方形,地勢北高南低。村西,一條柏油馬路直達萊城。村中兩條橫向主街,命名為前大街、後大街。三條縱向街均命名康樂街。村內街街暢通,行車方便。村東緊臨一條辛莊河,河水潺潺。世代村民,沿用自然河水,灌溉良田,飼養牲畜,用於生活。因煤礦用沙,沙商外運販賣,嚴重破壞了自然生態,河床急劇下降,先前的便利已不復存在。1976年2月,在自然水域遭到嚴重破壞的情況下,村領導決策,村民共識,在村東北大窪地中心,打大口井一眼,修建大型揚水站一座,徹底解決了全村耕地灌溉的一大難題。揚水站沿用20多年,現雖已成歷史,不再使用,可它那龐大的軀體,仍橫亘在茫茫曠野之中,讓後人欣賞、頌揚。
沿河近百畝耕地,乃沙質地。村東、村北近300畝活土地,以配套的大型水利作後盾,莊稼旱澇保收,村民豐衣足食。村北近100畝高地和200多畝丘陵地,將不受自然條件的制約,二期水利配套工程已在施工之中,通向嶺頂的“大路”也在實施計畫之中。
侯盤龍村歷史悠久,村民世代在這塊沃土上開拓耕作,繁衍生息。族姓之間,不分眾寡、貧富、強弱,均友愛團結,同心協力,互助耕耘,一人有難,四鄰幫忙,以遵紀守法為光榮,以勤勞致富為準則。
侯盤龍村人,從古至今,對詩文書畫頗有愛好。段明孔,宣統末年秀才。民國初年,家族自辦學校,他任教書先生。後因與共產黨軍隊有聯繫,被地方反動勢力發覺,被迫出走,至今杳無音信。他當時的書法水平四鄰八鄉聞名,曾為高氏家族門匾題字“雲發獻祥”,至今仍存。
侯盤龍村人,在長期的革命鬥爭中,為了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做出了很大的貢獻。1939年日寇侵占萊城,侯盤龍村及鄰近村莊同屬敵占區,經常遭到閻團(駐地南冶)和方面軍(駐地辛莊)的燒、殺、擄、掠。再加後來劉伯戈叛變革命,四處搜殺地下黨員,黨組織受到嚴重破壞。侯盤龍村民為保衛家園,英勇抗敵。許多熱血青年踴躍參軍、參戰,有的為革命捐軀。他們是侯盤龍村的光榮和驕傲。
在那艱苦的革命鬥爭年代,村民的支前工作也做得非常出色。上前線抬擔架,做軍鞋送乾糧冒著生命危險送往前線,支前工作熱情高漲。1938年- 1940年間,七縣聯合動委會(魯中南部行署)當時活動在萊蕪東部山區(宅科、郎郡、黑峪等村)開展敵後工作。動委會的萊蕪籍領導有姜莊的李敬芝、李若緒、劉振德、溝里村的李梅華等,他們早就與村民段明孟一家有聯繫,在那艱苦的革命鬥爭日子裡,就以段明孟的三間古老東屋為地下聯絡點為部隊送情報,做乾糧,送糧食、衣物。他們冒死為革命做出了突出貢獻。
近幾年農產品經濟效益顯著提高。侯盤龍村人種地算得上行家,經商意識也很強。早在解放前,就有織布機坊一家,饃饃坊一家,酒店一家,油坊一家,火燒鋪一家,佳肴店一家。
自改革開放以來,精明的侯盤龍村人,把眼光盯上了各行各業。綜合商店、木材加工、養殖業、麵點小吃等各類熟食、製作修理等行業紅紅火火,裝飾、建築、塗料、手工製作等行業湧現出了大批技術人才,經濟收入穩步提高。農業生產之餘,男女勞力紛紛外出打工。近幾年,村民錢袋子讓黨的好政策給鼓脹起來,生活殷實富裕。
侯盤龍村非常重視教育,早在解放前,村里就自辦學校一所(址在村民段倫忠家)。解放後第一所國小在村民高開明家,後來遷至段倫增家、侯明常家。1973年3月,村里籌集資金在村北建起了第一所新學校,結束了借房辦學的歷史。1987年重修校舍,黑屋土牆變成了紅磚瓦房。1992年,南六村(段盤龍、馬盤龍、陳盤龍、前盤龍、侯盤龍、草溝)聯合辦學,侯盤龍村投資2萬多元,同他們一道在陳盤龍村北建起了一所標準化學校——盤龍聯辦國小。1995年村里建成標準化幼稚園一所。
尊師重教的村風,使村民的文化素質不斷提高。1962年,侯明義考入山東師範學院,是村中第一個大學生。自1977年恢復高考制度至2002年,村中先後考取大中專學生16名(其中碩士研究生一名)。侯盤龍村每年獎勵考上的大中專學生300元、200元或100元獎學金,家庭特困生另行照顧。
今天的侯盤龍村,正乘著改革的春風,創造著幸福的生活,侯盤龍村的明天更加輝煌。

人文自然

村東南“廟嶺子”,早年間,建有“魁星樓”一座。始建年月無從考究。明、清、民國重修多次,廟會期陰曆九月九日。 
村西南原有“泰山奶奶廟”一座,多次重修,始建無考,廟會期陰曆二月二十四日。兩座廟宇均在1953年“破除迷信,解放思想”的運動中被徹底拆除,現已無跡可考,2002年陰曆八月,前盤龍侯盤龍村民捐款重修“魁星樓”和“泰山奶奶廟”。
侯盤龍村民間藝術,自古至今實屬稀少,但“皮影戲”卻較有名。民間老藝人段倫景,現仍健在。他早年拜師學藝於南京父子廟皮影社,學藝三年,於1950年藝成歸來。在當時村里收音機少有、電視機罕見、電影也極少下鄉的情況下,這位藝人,把他的絕學藝術奉獻給了村里人。為活躍大家的文化生活,定期為人們表演皮影戲。最擅長的皮影戲劇要數“哪吒鬧海”、“劈山救母”和“三打白骨精”了。也能刻畫人物,演當代生活故事。在當時人們看來,真是太絕妙了。那么形象,那么逼真,就像真人在舞台上表演一樣。四鄰八鄉,外村男女老少,有的好幾十里路趕來一飽眼福,體味其中藝術,領略戲劇內容,學習人物品格。在當時是很有宣傳意義和教育意義的。至今有人提起這位老藝人,談起皮影戲,都說:“那時看的皮影戲,真就是現在看電視。”

人物事件

一、烈士英名錄
段明春 侯學龍 段明文
二、歷任村支書
1955年2月-1961年10月  侯學科
1961年10月-1962年9月 段倫起
1962年9月-1965年10月 高太富
1965年10月-1976年12月 侯明英
1976年I2月-1995年1l月   侯明生
1995年12月一1998年11月侯明新
1998年11月一   侯明金
三、歷任村主任
1955年2月-1961年10月  侯明英
1961年10月-1962年9月  侯明英
1962年9月-1965年10月  侯明英
1965年10月-1976年12月 高太富
1976年12月-1995年11月 侯明芝
1995年12月-1998年11月 高占勝
1999年4月-2001年11月  侯訓嶺
四、副縣級及其以上幹部
侯學聖 甘肅省夏官營地區煙麻廠黨委書記
侯學禮 安徽省同陵市糧食局局長
五、副高級及其以上專業技術人員
侯明義 原萊蕪硫酸廠中學校長,中學高級教師(已故)

特產展台

侯盤龍村人,歷來以農業為主,主要出產小麥、玉米、地瓜。過去也有種“蓮藕”之說。近幾年來,在各級政府“調整種植結構,發展高效農業”的富民政策指引下,村民積極行動,在沙質地上種花生、山藥、藥材等;在墒高地、丘陵地上種植黃煙,發展林果,大面積種植中藥材等。

地圖信息

地址:濟南市萊蕪區

地圖信息

打開百度地圖查看詳情

反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