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寧崮

永寧崮

萊蕪萊城區大王莊鎮境內,華山林場場部東南,兀立一山,名曰永寧崮(當地俗稱“崮子山”),因外形酷似泰山,故被稱之為“萊蕪小泰山”。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永寧崮
  • 位置:萊蕪大王莊鎮
小泰山的傳說,泰山奶奶情節,景觀景色,

小泰山的傳說

從萊城驅車三十分鐘,便來到華山森林公園(華山林場)內。沿著山路拐過幾個彎,一座山躍然出現在眼前。這座山四周平坦,中間突然拔地而起讓人感覺有些突兀。遠遠看上去,其地形山勢及山上一石一樹、一草一物,頗有些泰山的神韻,人們稱之為“小泰山”。
“我的老家就是山下的復寧街村,關於永寧崮的一些傳說故事更是耳濡目染。小時候,我也經常到這裡來爬山,對山上的一景一物非常熟悉,不過我那時僅僅是走馬觀花地欣賞,對上面的一些人文遺蹟沒有做更深入的研究。”魏慶軍說。到達山腳後,魏慶軍向記者介紹了“小泰山”的基本情況,永寧崮是華山森林公園的一個重點景區,海拔320米,由於地勢山形、建築配置酷似泰山,故名“小泰山”。
過去,永寧崮以其優越的地理條件、幽雅的自然環境,吸引著文人墨客、宗教信徒、達官貴人來此遊覽,吟詩題字。因此,永寧崮也留下了較多的遺蹟、遺址和神話故事。魏慶軍說,“相傳泰山奶奶從東海去泰山,行到此處,看到這裡野花團團簇簇,五色小鳥在空中自由飛翔,再加上淙淙的流水,一下就被這裡的風景吸引住了。此時,泰山奶奶也有些累,就坐下來休息。在休息的時候,感覺到鞋裡有土,就脫下鞋倒了出來,這些泰山奶奶倒出的土就形成了永寧崮。後來,人們為了紀念泰山奶奶就在上面修了廟宇。”

泰山奶奶情節

據山下村民講,廟宇建成後,這裡的香火十分興盛。特別是每逢泰山奶奶生日(農曆三月十五)進香者更是絡繹不絕。在萊蕪境內,為泰山奶奶所建廟宇不少,在萊蕪西關、侯盤龍村、前盤龍村、萬福山、香山等都曾建有泰山奶奶廟,不過現在保存下來的不多。境內雲台山、棋山、龍山等風景區,都復建了廟宇,廟會也已恢復。“這裡香火如此興盛,就是因為泰山奶奶在民間生活中有著特殊的意義,泰山奶奶在人們心中已成為一種吉祥、慈愛、聖潔的象徵。”魏慶軍說。
魏慶軍介紹,泰山奶奶是萊蕪民間最信奉的女神之一,又被稱為“泰山娘娘”、“泰山老母”、“泰山聖母”、“泰山玉女”等,後經封建統治者加封全稱變為了“東嶽泰山天仙玉女碧霞元君”。對這位女神的崇拜,人們更多的是一種精神寄託。千百年來,生活在社會最下層的百姓面對天災人禍時,希望有一個集女性溫柔與慈愛於一身的女神來保佑他們,泰山奶奶就擔任了這一角色。
在山下及山上的樹上,記者看到不少紅布條,有的樹杈上還壓著石頭。“這是求子的人弄的,人們認為做完這些後生子的希望會更大些。”魏慶軍說,“據說泰山奶奶大慈大悲,能為眾生造福如願,差不多人間禍福她都能掌握,是無所不能的女神,尤其是她的送生保育功能,民間更是深信不疑。”

景觀景色

永寧崮不僅外觀上像泰山,山上所建門關等也是仿照泰山而建。從南面而上,有“紅門”、“中天門”、“南天門”和“西天門”等門關,名稱與泰山的基本一致,僅僅是規模小點而已,所有建築均為清康熙年間始建和續修。魏慶軍介紹,一樓為泰山行宮,二樓為玉皇大帝廟。第一層保存相對完好,第二層相對破落一些。大門東西石牆上鑲嵌著兩塊建廟石碑,其中一塊為清康熙三十三(1694)年修建,上有碑文曰:此官史已悠久,曾幾經續修,始於年月無考,立於峰巔……由此可見這座廟的歷史已很久了。
在山的中間還有一個“興隆碑”,名字雖為碑,其實是一塊刻有字的大石頭。魏慶軍介紹,從上面的文字記載來看,這應是嘉慶年間弄的,主要是當時的重修情況。站在山頂上,往下一看,只見三面陡峭,一面懸崖 ,山上的石頭多為紅褐色,似雷擊火燒過一般。岩縫多古柏松,有的挺拔,有的橫臥,古藤野花,隨風招搖。山頂石塊大而奇,廟後一塊石高約3丈,奇形怪狀,坑坑窪窪,布滿紅褐、黑色斑紋,似爐渣,像雲石,傳說為流星殘骸,落於此。“早些年的時候,這塊石頭上立有一個三米多高的鐵旗桿,從整體外觀看是玄武的造型。在古代,人們把北方的若干星宿想像為龜蛇形象,謂之玄武真君。玄武的這些神性特徵,不僅贏得了社會各階層的信仰,也為以後玄武演變為大神奠定了基礎。現在旗桿沒了,讓人覺得非常可惜。”魏慶軍說。
在此西側巨石上,有一圓形石盆,常年有水,傳說若患眼疾,洗之則好。另有一石,名曰“探海石”,在晴天的時候,遊人立其上則可觀日出,欣賞山水,自然是心曠神怡。在山頂南天門下面,魏慶軍還發現了一棵古黃連木。他根據樹幹直徑和建廟歷史推算,該樹至少有五六百年歷史。“黃連木又稱楷樹,有楷模之意,孔子墳前據說就有。黃連木能出現在這裡,足以說明人們對這個地方的重視。”“山雖然不大,但處處是景,處處充滿人文氣息,如果加以保護和開發,應該是一處不錯的風景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