侍嶺舞獅

侍嶺舞獅

侍嶺舞獅,又稱”苗莊舞獅““苗莊獅子舞”等,江蘇省宿遷市民間傳統舞蹈,宿遷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侍嶺舞獅是流行於江蘇省宿遷市侍嶺鎮苗莊村(現來龍鎮豫北社區)及其周邊一項傳統民間舞蹈,其在苗莊境內的發展主要源於清朝末期(1911年),侍嶺舞獅結合新疆舞獅的表演形式以及當地人們的審美追求,開創了具有地方特色的民間傳統舞蹈。

2010年12月,侍嶺舞獅入選第二批宿遷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遺產項目編號:SQⅢ-10。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侍嶺舞獅 
  • 批准時間:2010年12月
  • 遺產類別:民間舞蹈
  • 遺產級別:市級
  • 申報地區:宿豫區
  • 項目編號:SQⅢ-10 
歷史淵源,舞蹈特色,表演套路,表演道具,傳承保護,傳承狀況,傳承人物,社會影響,

歷史淵源

中國境內廣為流行的舞獅,為古西域龜茲一帶流行的舞蹈。它是經西涼地區,再傳入中原的。《後漢書·西域傳》記載:87年,安息國王遣使獻獅。第二年,月氏王也向中原獻獅。這是中國有關獅子的最早記載。獅子難以捕捉,中亞各國都視為“國寶”,西域人民也都喜愛獅子勇猛無畏的進取精神。唐代高僧玄奘天竺取經,經過高昌時,高昌王麴文泰鑄金獅子座相贈,以此鼓勵玄奘要勇於進取。由於歷史原因,西域獅已絕跡。但是在新疆的出土文物中,卻留下了西域獅的威武形象。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博物館館藏文物中,有一組出土於吐魯番阿斯塔那古墓葬中的唐代舞樂百戲彩繪俑,如“頂竿倒立木俑”“馬舞泥俑”“踏謠娘泥俑”“大面舞泥俑”等等。其中就有“舞獅泥俑”。它通高13厘米,造型與內地由兩人表演的舞獅非常相似。舞獅頭頂扁平,眼球向外凸,嘴張開,上下兩排牙齒整齊排列;獅頭微微抬起,正在做即興表演;獅身像一副斗篷,把兩位表演者不露痕跡地罩在裡面,但表演者的雙腿仍清晰可見。雕塑者用陰刻的刀法,細緻地刻畫出獅子捲曲鬆軟的長毛。唐代,舞獅在西域地區較為盛行。由於起初到京城長安的“獅子郎”(舞獅人)都是龜茲人,而且表演時所用的音樂具有龜茲特點,所以,唐朝段安節著《樂府雜錄》中就把舞獅列入《龜茲部》。《通典》中說:一個獅子由兩人扮成,蒙上一層獅皮,一人在前,身體直立,手擎獅頭,另一人雙手抱前面人的後腰。
侍嶺舞獅
侍嶺舞獅
唐玄宗時,龜茲舞獅(即五方舞獅)在宮廷里的演出場面很大。皇帝經常組織盛大的舞獅會,並親自做“導演”。當時楊貴妃親自耍獅子取悅皇帝。他們在“五方舞獅”里注入了封建帝王思想,規定舞獅時,黃獅子位於中央,代表中央王朝的權力;四方的獅子為青、紅、白、黑四色,分別代表東、南、西、北四方。10人扮演5頭獅子,連同兩個耍獅人共12人;還有140人組成的樂舞隊用龜茲樂伴奏,圍繞這5頭獅子跳“太平樂”舞。耍獅子的場面壯觀,體現出盛唐的宏偉氣魄。唐朝皇帝在欣賞舞獅的同時,也利用舞獅來宣揚封建倫理。當時,觀看舞黃色獅子,是皇帝的特權。
清朝末期,舞獅這一民間藝術在侍嶺葉淑蘭等藝人的整理下得以發展,他們結合新疆盛行的舞獅表演形式以及本地區人們的審美追求,開創了侍嶺舞獅表演的先河。
解放後,侍嶺的舞獅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在表演風格上逐漸出現“文獅”“武獅”相融合的現象,形成了“以武獅為主,兼容文獅細膩特點”的獨特表演風格。
侍嶺舞獅
侍嶺舞獅

舞蹈特色

表演套路

侍嶺舞獅一般的鬧法是二人合作扮一頭大獅子,俗稱太獅;一人扮一頭小獅,俗稱少獅,另一人扮武士。逗獅人手拿繡球作引導,並先開拳踢打,翻騰跌扑,以誘引獅子起舞。獅子表演前和表演過程中,都要放鞭炮為獅子助威。劈哩啪啦一陣鞭炮響過,煙霧騰騰中獅子隨著鑼鼓點的輕、重、快、慢,忽而翹首仰視,忽而低頭回顧,忽而回首匍伏,忽而搖頭擺尾,忽而又與少獅追逐奔突。還有的模仿獅子的許多動作,如甜毛、擦腳、搔頭、洗耳、朝拜、翻滾等。
此外,侍嶺舞獅還有一種驚險絕妙的鬧法,稱高台獅子。舊日鬧高台獅子一般都在正月,城市裡由商會出面組織,農村由社火會或自系組織。表演前先用特製的長條木凳搭起一座約10米高的方塔,為了保持穩定,凳腳都墊著厚厚的一層麻紙。表演開始,先由舞獅人手執繡球,在塔下空場中翻一串跟頭耍幾樣拳腳,然後引出獅子。鑼鼓鞭炮聲中,舞獅人攀塔而上,邊攀邊舞,以各種動作逗引獅子。獅子昂首縱身,在繡球引導下登木塔,拾級而上,做出各種驚險動作。尤其在攀上塔頂之後,更有一番高難度的精彩表演。表演過後舞獅人翻下塔頂,獅子口銜木凳,逐層拆卸而下,下邊有人手接木凳。
侍嶺舞獅
侍嶺舞獅
跑圓場:四隊獅子分甲、乙從場地兩側上場至前場,集體三次行“禮”,寓意“事事順利”,隨後分兩組繞場地行走一圈,俗稱“打場子”,意思是為下面演出預留下適當場地,跑圓場的範圍可以根據場地大小調整。鑼鼓:急急風上場,主體以七字鑼為主。
走四門:甲組獅在引獅人的帶領下,繞場一周,分別在東、西、南、北四個方面“拜”一次,也稱“拜四門”。鑼鼓:七字鑼為主,獅子行禮時,鑼鼓應有所變化。
四門搶球:甲組獅表演結束後,甲引獅人翻身下場,甲組獅臥場邊休息。乙組獅來到場地中間,分立於乙引獅人兩側,乙引獅人用腳將球高舉過頭,雙獅作尋找狀,通過滾、找、尋動作表現,乙引獅人將球拋出後,一獅將球納入身底,作得意狀,引獅人藏於獅底,隨後乙引獅子翻出,另一獅從該身底“鑽出”追尋斗獅人。鑼鼓:一獅從另一獅身底鑽出時,用啞鑼。
上高台:乙引獅人將雙獅引至場邊作疲勞狀,臥倒在地,雙獅得球,作興奮狀,隨後臥倒休息。甲組獅在引獅人帶領下,來到高台兩側,上至高台,甲引獅人翻身下台,雙獅在台上不知所措,四處張望,最後站立起來,尋找出路,最後雙雙從高台躍下。鑼鼓:以七字鑼為主,獅子上高台時配以《老虎磨牙》套曲。
謝幕:甲、乙兩組獅同時行進到場前,三拜之後,脫帽行禮,然後在引獅人帶領下,下場。鑼鼓:以七字鑼為主,下場以熱烈為好。
侍嶺舞獅
侍嶺舞獅

表演道具

侍嶺舞獅的表演服裝主要有:獅子頭、獅子皮以及繡球等:舞獅的音樂伴奏主要以打擊樂器為主,主要有大鼓小鼓大鑼小鑼鐃鈸等:舞獅在表演中主要採用的套曲主要有:《老虎磨牙》《老鼠娶親》等。

傳承保護

傳承狀況

自20世紀90年代後期,由於年輕人外出打工,侍嶺舞獅出現冷落景象。宿遷市文化主管部門為了保護、搶救這朵民間藝術奇葩,宿豫縣教育局、文化局、文化館於2003年組織人員到侍嶺調研,成立侍嶺中心國小少兒舞獅隊,以侍嶺舞獅為藍本,聘請了苗莊幾位老舞獅藝人前來授教,區文化館定期前來輔導。少兒舞獅隊經過一年多的努力,其繼承了侍嶺舞獅(北獅)的表演套路,還形成了一套完備新穎的表演套路。
侍嶺舞獅
侍嶺舞獅

傳承人物

侍繼學,男,1944年8月生,侍嶺鎮圩東村人(今來龍鎮侍嶺社區)人,侍嶺舞獅傳承人之一。
水清艷,女,1981年12月生,侍嶺中心國小教師,侍嶺舞獅傳承人之一。
徐友,男,1981年5月生,侍嶺中心國小教師,侍嶺舞獅傳承人之一。
侍嶺舞獅
侍嶺獅子舞“跑圓場”

社會影響

侍嶺舞獅常在每年的春節時候演出,其演出能夠吸引許多人駐足觀看,增添了春節期間的喜慶氣氛。
侍嶺舞獅
侍嶺獅子舞的“演員”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