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秦,今區地屬
桂林郡。漢初屬
南越國。漢武帝於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平定南越國,析其地為鬱林、
交趾等郡,今區境屬
鬱林郡。三國時代,為吳國屬地。這時在中溜縣之北、潭中縣之東置五溪縣,區境在中溜、潭中、五溪、臨浦縣之間,為桂林郡轄。晉朝,為潭中縣地的一部分。南北朝為中溜縣地。宋齊梁屬桂林郡,陳屬象郡隋朝,縣境為陽壽、桂林縣地。
唐武德四年(621),在縣地置陽德、歸化、文安三縣,屬昆州。其後改陽德縣為循德縣改文安縣為樂沙縣。乾封二年(667),樂沙縣改為懷義縣。並於縣地置
嚴州,統轄循德、歸化、懷義三縣。天寶二年(743),將懷義縣改為來賓縣,隸嚴州。
五代十國,先屬楚國。天福二年(971),南漢兵至來賓縣,縣歸南漢國。縣境仍設來賓、循德、歸化等縣,為嚴州所轄。
宋開寶四年(971),宋太祖遣潘美滅南漢,縣歸宋。開寶七年(974)撤銷嚴州,將循德、歸化縣地併入來賓縣,隸象州。景定二年(1261),象州於來賓縣地蓬萊洲筑州城,次年移
象州治於蓬萊洲。
元朝,德祐二年(1276),元兵至來賓縣,縣歸元。來賓屬象州路。
明朝,初屬象州,洪武十年(1377)五月,改屬
柳州府。
清康熙以前,仍沿明制。順治八年(1651),清兵至來賓縣城,縣歸清。雍正三年(1725),改屬賓州直隸州。十二年(1734)還屬柳州府。
民國2年(1913),屬柳江道。16年,廢道改區,屬柳江區。19年,屬柳州民團區。23年3月,柳州民團區改為柳州行政監督區。11月,來賓劃歸南寧行政監督區管轄。26年,隸潯州行政監督區。30年(1941),縣屬柳州第四區行政督察專員保全司令公署。31年,來賓屬第三行政督察區。38年,為十三區專署所轄。
1949年12月,屬柳州專區。1952年屬宜山專區。1953年撤遷江縣入來賓縣。1955年,宜山專區改名為柳州專區,專署由宜山縣慶遠鎮遷駐柳州市,來賓屬柳州專區。1970年,屬柳州地區。1981年將北泗公社劃出設立縣級合山市。1999年1月19日,廣西壯族自治區政府同意石陵鄉改為鎮建制,原轄行政區域不變(桂政函[1999]11號)。
2002年9月29日,國務院批准(國函[2002]88號):(1)撤銷
柳州地區和來賓縣,設立地級
來賓市。市人民政府駐新設立的興賓區建設大道。(2)來賓市設立興賓區,以原來賓縣的行政區域為興賓區的行政區域。區人民政府駐來賓鎮前衛路。2002年12月28日正式成立來賓市興賓區。
1997年,來賓縣面積4410平方千米,人口約87.5萬人。轄6個鎮、18個鄉:來賓鎮、鳳凰鎮、小平陽鎮、良江鎮、遷江鎮、平陽鎮、城廂鄉、大灣鄉、高安鄉、正龍鄉、南泗鄉、蒙村鄉、寺山鄉、石牙鄉、五山鄉、三五鄉、陶鄧鄉、石陵鄉、大里鄉、橋鞏鄉、溯社鄉、良塘鄉、七洞鄉、北五鄉。縣政府駐來賓鎮。
1999年1月19日,廣西壯族自治區政府同意石陵鄉改為鎮建制,原轄行政區域不變(桂政函[1999]11號)。調整後,來賓縣轄7個鎮、17個鄉。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來賓縣總人口839790人。其中:來賓鎮108951人,鳳凰鎮62002人,良江鎮41081人,小平陽鎮50837人,遷江鎮47579人,石陵鎮31087人,平陽鎮37521人,北五鄉17156人,三五鄉40587人,五山鄉24797人,陶鄧鄉32085人,橋鞏鄉30449人,良塘鄉28762人,七洞鄉16995人,大里鄉19565人,溯社鄉13451人,城廂鄉30386人,蒙村鄉43961人,寺山鄉43883人,石牙鄉30825人,南泗鄉28208人,高安鄉13215人,大灣鄉28458人,正龍鄉17949人。
2002年9月29日,國務院批准(國函[2002]88號):(1)撤銷柳州地區和來賓縣,設立地級來賓市。市人民政府駐新設立的興賓區建設大道。(2)來賓市設立興賓區,以原來賓縣的行政區域為興賓區的行政區域。區人民政府駐來賓鎮前衛路。
2003年,興賓區轄7個鎮、17個鄉:來賓鎮、鳳凰鎮、良江鎮、小平陽鎮、遷江鎮、石陵鎮、平陽鎮、北五鄉、三五鄉、五山鄉、陶鄧鄉、橋鞏鄉、良塘鄉、七洞鄉、大里鄉、溯社鄉、城廂鄉、蒙村鄉、寺山鄉、石牙鄉、南泗鄉、高安鄉、大灣鄉、正龍鄉。
2005年6月13日,廣西壯族自治區政府(桂政函[2005]167號)同意調整興賓區部分鄉鎮行政區劃:撤銷來賓鎮,分設3個街道辦事處,以原來賓鎮的行政區域為3個街道辦事處的轄區;撤銷北五鄉,整建制併入鳳凰鎮,鳳凰鎮政府駐地不變;撤銷大里鄉,整建制併入遷江鎮,遷江鎮政府駐地不變;撤銷溯社鄉,整建制併入平陽鎮,平陽鎮政府駐地不變。【註:撤銷來賓鎮,設立城北、城東、河西3個街道】
調整後,全區轄3個街道、6個鎮、14個鄉:城東街道、城北街道、河西街道、鳳凰鎮、良江鎮、小平陽鎮、遷江鎮、石陵鎮、平陽鎮、三五鄉、五山鄉、陶鄧鄉、橋鞏鄉、良塘鄉、七洞鄉、城廂鄉、蒙村鄉、寺山鄉、石牙鄉、南泗鄉、高安鄉、大灣鄉、正龍鄉。區政府駐城東街道。
2013年6月29日,蒙村鄉正式撤鄉建鎮。調整後,全區轄3個街道、7個鎮、13個鄉。
行政區劃
2002年12月28日正式設定來賓市興賓區,興賓區轄7個鎮、17個鄉,即:來賓鎮,鳳凰鎮,良江鎮,小平陽鎮,遷江鎮,石陵鎮,平陽鎮,北五鄉,三五鄉,五山鄉,陶鄧鄉,橋鞏鄉,良塘鄉,七洞鄉,大里鄉,溯社鄉,城廂鄉,蒙村鄉,寺山鄉,石牙鄉,南泗鄉,高安鄉,大灣鄉,正龍鄉。
2005年,撤銷來賓鎮,設立城北、城東、河西3個街道辦事處;撤銷北五鄉、大里鄉、溯社鄉,分別整建制併入鳳凰鎮、遷江鎮、平陽鎮。興賓區轄3個街道、6個鎮、14個鄉:城東街道、城北街道、河西街道、鳳凰鎮、良江鎮、小平陽鎮、遷江鎮、石陵鎮、平陽鎮、三五鄉、五山鄉、陶鄧鄉、橋鞏鄉、良塘鄉、七洞鄉、城廂鄉、蒙村鄉、寺山鄉、石牙鄉、南泗鄉、高安鄉、大灣鄉、正龍鄉。
2016年年初,根據自治區人民政府桂政函[2016]21號公文,三五鄉由鄉建制改為鎮建制。2016年5月18日,正式撤鄉改鎮,改為
三五鎮。
2017年來賓市興賓區轄4個街道:城東街道、城北街道、河西街道、來華街道,12個鎮:鳳凰鎮、遷江鎮、小平陽鎮、平陽鎮、良江鎮、石陵鎮、蒙村鎮、橋鞏鎮、大灣鎮、三五鎮、城廂鎮、寺山鎮,8個鄉:南泗鄉、石牙鄉、高安鄉、正龍鄉、陶鄧鄉、五山鄉、良塘鄉、七洞鄉,238個村委會、44個社區居委會,1628個自然村,2191個村民小組。
地理環境
興賓區地處廣西壯族自治區中部、紅水河下游。地理位 置東經108°44′- 109°36′,北緯23°16′- 24°04′。東與象州、武宣縣交界,西與上林縣接壤,南連貴港市、賓陽縣,北鄰忻城、柳江區,西北與合山市毗鄰。南距自治區首府南寧市152公里,北距柳州市69公里。區境南北最大縱距88.6公里,東西最大橫距88.2公里。具有獨特的區位優越,處於珠三角經濟圈,毗鄰桂林、柳州、南寧三大機場,交通便利。地處西南,華中各省與華南沿海的聯結部,是西南出海通道的有機整體,是紅水河經濟帶的重要組成部分,有湘桂鐵路、柳南城際鐵路、桂海高速公路、209國道、322國道和紅水河及橫貫6縣、市的二級公路縱橫的交通幹線網。是水陸聯運,通江達海,連線西南、華南、華中地區的交通樞紐。
北回歸線穿過該區,屬南亞熱帶向中亞熱帶過渡地帶,溫度較高,冬春乾旱,夏秋多大暴雨。2009年平均氣溫21.9℃ ,與常年比較為偏高1.1℃;年平均降雨量水量為991.7毫米,與常年比較偏少3成;日照時數為1532.7小時,與常年相比偏多33.6小時。
自然資源
興賓區土地面積為43.64萬公頃。其中,耕地面積16.07萬公頃,林地16.57萬公頃,牧草地2.36萬公頃。是桂中重要的商品糧基地,盛產優質米、甘蔗、玉米、大豆,蔗糖生產已創全國一流縣(區),肉類生產成為全國百強縣(市、區)。區境內礦藏有煤、鐵、水銀、錳、銅、硫、銻等22個品種。全區水資源總量為753.63億立方米,其中,地表水30.55億立方米,地下水2.76億立方米,過境河外來水720.32億立方米。區內野生動物種類多,列入國家重點保護的有獼猴、穿山甲、林麝、水獺、小靈貓、雉雞、蟒、貓頭鷹、金錢龜等。野生植物有藥用植物、纖維植物、油料植物等。旅遊資源有麒麟山遺址、盤古廟遺址、崑崙關戰役指揮所遺址、蓬萊洲、龍洞山、金峰寺、三山風景區、鰲山、文輝塔、鴛鴦岩、樓梯坳等。
人口民族
全區總人口113.36萬人。其中,城鎮戶籍人口28.51萬人,鄉村戶籍人口84.85萬人;男59.79萬人,女53.57萬人;出生2.58萬人,死亡1.61萬人,省內遷入3430人,省外遷入915人;遷往省內5123人,遷往省外2164人。
全區常住人口96.97萬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47.20萬人,常住人口城鎮化率48.67%;出生率15.19‰,死亡率6.58‰,,自然增長率8.61‰。
人口中有壯、漢、瑤、苗等4個民族,還有水族、回族、仫佬等13個少數民族成份,壯族占絕大部分,其次為漢族,壯族和漢族居住比較集中,其餘均為散居。
經濟概況
來賓市興賓區乘著榮獲自治區2005年度“縣域經濟進步獎”的東風,堅持“壯一產、興二產、強三產”的工作思路,全面科學協調統籌發展縣域經濟。2006年上半年,該區各項經濟指標如“芝麻開花節節高”:完成財政收入1.27億多元,同比增長17.9%;完成農業總產值10.48億多元,同比增長7.9%。
一產壯大。興賓區作為農業大區,堅持把促進農民增收作為發展目標,2005-2006榨季該區甘蔗總產量達到460餘萬噸,甘蔗總產值達13.8億元。該區農業生態產業得到有效發展,水產畜牧、蔬菜、林果等產業相繼成為新的經濟支柱。另外,該區大力發展?>
勞務經濟,上半年農村新增勞務輸出完成1.22萬多人,農業產業已由過去的“一枝獨秀”變成“百花齊放”。
二產興起。興賓區抓住區域內“冶煉、火電、製糖”等工業發達的優勢,2006年以來,該區170家民營或私營企業抓住煤、電、油、水等能源供應比較充足的機遇,開足馬力生產。同時,該區加大企業改造和工業創新的投入,在製糖、製藥、食品等領域中不斷研製開發新產品,工業生產形勢“好歌連連”。上半年,該區累計完成工業總產值48.16億多元,同比增長16.2%。,同時,招商引資取得新突破,新引進了52個項目。
三產強旺。該區繼續做大做強依託來賓市的第三產業“蛋糕”,在城廂、良江、橋鞏、良塘、鳳凰等城鎮周邊大力發展“短、平、快”的蔬菜、禽畜、環保建材等特色城郊型經濟。2006年以來,引進外商開發房地產、餐飲、服務、建材等三產項目23個。
2009年,全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49.49億元,增長13.1%;財政收入5.46億元,增長17.2%;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103.33億元,增長58.6%;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9.58億元,增長19.1%;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143元,增長11.2%;農民人均純收入4554元,增長7.2%;金融機構存款餘額121.34億元,增長42.0%;貸款餘額94.04億元,增長36.7%;新增貸款25.25億元,增長36.7%;城鄉居民儲蓄存款餘額50.60億元,增長22.8%;招商引資到位資金30.5億元,占任務29億元的105.2%。三次產業結構進一步最佳化,由上年的21.54:50.22:28.24調整為20.08:51.37:28.55。這是最為困難的一年取得的極為不易的成績。
2011年全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69.73億元,增長15%,占全市地區生產總值的52.7%,繼續保持廣西地區生產總值第一區(縣)地位。三次產業結構比由2010年的20.06:49.55:30.39調整為18.8:52.87:28.33,二產比重首次超過一產、三產的總和。財政收入8.5億元,增長18.3%。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234.66億元,比上年增加73.54億元,增長45.6%。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1.87億元,增長18.9%。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881元,增長11%,高於全市平均水平648元。農民人均純收入6122元,增長16.7%,高於全市平均水平740元。全區經濟總量持續擴大,被列為廣西首批創建經濟強縣工作重點縣。
2014年,財政收入8.91億元,增長2.17%。初步核算,全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50.39億元,增長3.1%;區屬工業總產值40.87億元,增長6.2%,工業增加值增長7.5%(其中:區屬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26.13億元,增長6.9%,區屬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0.8%);完成農林牧漁業總產值88.67億元,增長3.2%;區屬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101.16億元,增長12.1%(其中:不含農村建房的固定資產投資80.09億元,增長10.8%);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59.68億元,11.02%;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417元,增長8.4%;農民人均純收入8572元,增長9.6%。全年實施了擴大內需項目162個,完成投資23.06億元。
第一產業
加快推進農業產業化進程,全區農業和農村經濟保持平穩增長良好態勢。糧食、甘蔗、蔬菜、林木、水產畜牧、水果、桑蠶等產業競相發展。2011年實現農林牧漁業總產值80.75億元,增長4.6%;實現農林牧漁業增加值50.71億元,增長4.5%。糧食安全得到保障,糧食播種面積101.12萬畝,產量達27.45萬噸。甘蔗種植面積達152.8萬畝,總產量達644萬噸,甘蔗園區成為來賓市第一個國家農業產業化示範基地,連續八年成為全國最大的原料蔗生產縣(區)。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完成確權發證面積195.33萬畝,順利通過了自治區考核驗收。水產畜牧業保持強勁增長勢頭,肉類總產量6.09萬噸,水產品總產量2.53萬噸,連續五年榮獲全國生豬調出大縣獎勵。“菜籃子”工程建設有效推進,蔬菜種植面積31.94萬畝,總產量38.04萬噸,實現產值6億多元。投入15.85億元加快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實施水利項目建設110處,恢復和改善灌溉面積6.6萬畝。農業產業化進程加快,農業綜合機械化水平穩步提高,達到37%,新增年銷售收入500萬元以上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2家,新增農民專業合作社12個、規模養殖場65個。
第二產業
2011年實現工業總產值317.47億元,其中,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292.77億元,增長28.8%,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112.48億元,增長14%。不斷深化拓展“服務企業年”活動,幫扶企業發展壯大,全年新增規模以上企業9家。加大工業投入力度,工業投資保持高速增長,技改步伐加快,完成工業投資69.2億元、技改投資29億元。紮實推進工業園區建設,完成工業園區建設投入1.6億元,引進項目總投資達15.37億元;“園中園”建成標準廠房16萬平方米,有9家企業簽約入駐,總投資達9.3億元,廠房租用率92.9%,是全市標準廠房建設、招商引資、產生效益最快的工業園區之一;完成紅河工業集中區總體規劃和一期控制性詳細規劃,工業經濟強勢發展。按照集群化、集約化、規模化的發展方向,擴大增量,提升存量,工業對經濟發展的支撐和帶動作用進一步增強。新建標準廠房5萬平方米。新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12家,累計達68家。紅河工業集中區和市河南工業園興賓區“園中園”建設初顯成效,進駐項目11個,園區工業總產值6億元。完成技改投資12.7億元,增長108.2%。加快推進國有企業改制步伐,累計改制16家,改制面達50%。全年完成工業總產值252.94億元,增長52.4%;其中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230.94億元,增長56.9%。工業對經濟成長的貢獻率達49.6%,拉動經濟成長9.6個百分點。節能減排初見成效,萬元工業總產值能耗降至1.2噸標準煤,下降32.6%;萬元工業增加值能耗降至3.99噸標準煤,下降16%;14家重點企業綜合能源消耗量降至215.19萬噸標準煤,下降2.36%,節能量達21.52萬噸
標準煤。
第三產業
全面貫徹落實自治區關於進一步加快服務業發展的決定及13個配套檔案精神,第三產業快速發展,2011年實現增加值76.41億元,增長17%,對全區經濟成長的貢獻率為34.4%,拉動全區經濟成長5.2個百分點。批發零售業實現銷售額64.74億元,增長39.4%;住宿和餐飲業實現營業額6.01億元,增長24.2%。“家電下鄉”產品銷售額達1.47億元,累計改造“萬村千鄉市場工程”農家店390個。投資2.71億元加快商貿流通,城鄉流通網路進一步完善,港口貨物吞吐量達到262萬噸,增長51%;公路運輸完成貨運量1140.52萬噸,增長32%。投資7000萬元加快旅遊產業發展,重點打造了
蓬萊洲、鰲山布伢(花婆)文化等旅遊景點和高速公路沿線村莊、北之江流域一帶的鄉村生態旅遊,有效帶動餐飲、住宿、購物、娛樂等相關服務業迅速發展。農業農村經濟全面發展。實現農業總產值64.86億元,增長4.3%。實現農業增加值40.91億元,增長4.1%。大力調整農業結構,糧食生產穩中有增,總產量達28.61萬噸,成為廣西產糧大縣。大力發展甘蔗、蔬菜、養殖、勞務四大支柱產業,全區甘蔗面積達152萬畝,預計2010/2011榨季進廠料蔗550萬噸,料蔗產量居全國縣級第一。蔬菜種植面積擴大到36萬畝,產量38萬噸。出欄生豬57.81萬頭,榮獲全國生豬調出大縣獎勵,草食動物養殖、生豬零排放生態養殖居廣西前列,肉類總產量達6.08萬噸,自治區“節水抗旱保增收”現場會在興賓區召開,興賓區在會上作典型發言。新增轉移農村富餘勞動力1.48萬人,創勞務收入10.63億元。林改工作順利推進,勘界、發證分別完成130.2萬畝、128萬畝,分別占年度任務的106.8%、124.5%。完成3556座農村沼氣池和22個新增沼氣服務網點建設。投入1.76億元實施水利項目建設112處,解決農村8.5萬人飲水困難問題,恢復和改善灌溉面積12.6萬畝。投入1221.8萬元完成小型水利渠道硬化305.22公里,占市下達任務的101.7%。培育農業龍頭企業8家,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到98家。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水平達33.7%,高於廣西區平均水平6.1個百分點,農機化管理水平居全國前列。認真落實強農惠農政策,發放各種補貼6770萬元。紮實推進新農村建設,啟動了20個新農村示範村建設,完成了63個村屯的新村規劃。
社會事業
設施建設
2011年爭取實施擴大內需、災後重建和列入市級重大建設項目127個,完成投資7.75億元,是建區以來實施項目最多、投資規模最大的一年。爭取到農村土地整治重大工程項目72個,項目涉及20個鄉鎮、149個行政村、661個自然屯,項目資金達22.5億元,興賓區被列為廣西桂中農村土地整治示範區,蒙村鄉、良江鎮被列入廣西第一批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鈎試點項目。投入專項資金建設1300平方米政務服務中心辦公大廳,進駐部門23個,審批(服務)事項144項,率先在廣西實現市、區兩級政務服務中心集中辦公。廣泛開展招商引資,大力實施來賓市“對接長珠閩、引企入來賓”百日招商引資大會戰活動,組團參加各類重大節會活動,先後到珠三角、長三角等發達地區舉辦推介會,引進實施招商項目123個(含29個續建項目),到位資金40.81億元,增長33.8%。
城鎮建成區面積擴大到40.18平方公里,城鎮人口增加到36.42萬人,城鎮化率達35%,比上年提高2個百分點。啟動了城南新區整體開發建設,開工建設了寫字樓、奇石商貿城及部分路網等重點建設項目,進一步拉開了城區框架。積極推進村鎮規劃,鄉鎮總體規劃、中心村規劃編制率分別達80%、45%。加快舊城改造步伐,完成了來賓商城品位升級改造,動工建設2箇舊城改造項目,投入資金達4.06億元。農村危房改造成效明顯,投入資金2.54億元引導民眾完成3607戶新房型建設和舊房改造,竣工率達100%。“萬村千鄉市場工程”建設深入推進,全年改造“農家店”50家,累計新建和改造“農家店”183家,覆蓋面達80%。城鄉風貌改造紮實推進,投入2300多萬元完成改造2353戶。全年投入11億元加強交通基礎設施建設,修建農村公路28條169.84公里,全區公路總里程達1746公里,行政村村村通等級公路,60%的行政村通水泥(瀝青)路。配合完成了來賓至馬山、柳南高速公路改建、桂平至來賓高速公路項目建設。投入1161萬元啟動53個村屯的巷道硬化,硬化里程66.8公里。建築施工農村“泥瓦匠”培訓走向常態化,深入實施“城鄉清潔工程”,投入161萬元建設農村公廁41個。
文教衛體
組織30名文藝家到橋鞏鄉
麒麟山和聚隆農莊開展文藝採風暨文學創作研討會活動;由黃剛毅與他人合作創編的壯族蜂鼓《李寧還鄉》參加全國第四屆少數民族曲藝展演獲三等獎,該作品同時還獲得廣西曲藝文學特別獎;漁鼓《夢縈桃花灣》獲廣西曲藝文學創作二等獎;快板劇《逛新市》參加全國首屆農民藝術節文藝節目展演獲精粹獎;短篇小說《柳河上的年畫》、小品《特等貴賓》獲來賓市文藝創作“麒麟獎”;梁兵創作的小說作品專集《雨點上的火焰》被來賓市文聯列為《來賓麒麟山文藝叢書》出版發行;來賓詩詞學會被評為“全國詩詞工作先進單位”。全區有30家農家書屋得到自治區配套價值2萬元圖書及2千多元書架,農家書屋免費借閱圖書5000本。開展非物質文化遺產調查、文物徵集和文物保護管理工作,完成20個鄉鎮200多個村屯普查任務,普查覆蓋率100%,調查登記不可移動文物點128處,完成文物點登記表、文物遺址地理位置圖、平面圖、分布圖繪製工作,收集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1215個。實施電影“2131”工程(21世紀1個月1村放1場電影)。放電影3852場,觀眾133.2萬人次。
教育
有普通中學35所(含高完中6所,九年一貫制1所),在校高中生8906人、國中生35795人;普通國小257所(其中:公辦254所,民辦3所),教學點106個,在校小學生84624人(其中:公辦83788人,民辦836人);公辦幼稚園3所,在園幼兒1320人;民辦幼稚園175所,在園幼兒12362人。教職員工10861人(其中:在職8632人,退休員工2229人)。國小校園面積為3086155平方米,生均36.8平方米;校舍總面積為526389平方米,生均校舍面積6.3平方米;普通中學(含完中)校園面積1769453平方米,生均39.6平方米;校舍總面積493809平方米,生均校舍面積11平方米。另有:民辦國小校園面積29832平方米,生均35.7平方米,校舍總面積為4667平方米,生均校舍面積5.58平方米。國小學齡兒童入學率99.5%,國中毛入學率103%,小學生輟學率0%,普通國中輟學率2.63%,小學生畢業升學率100%,國中畢業升學率87.1%。教育經費總收入46114萬元,比上年多收入5726萬元,增長12.41%;其中財政撥款收入42377萬元,比上年多收入3993萬元,增長9.42%;預算外資金收入1485萬元,比上年多收入204萬元,增長13.73%。教育經費總支出46537萬元,比上年多支出5689萬元,增長12.22%;其中財政撥款支出42261萬元,比上年支出4457萬元,增長10.54%;預算外資金支出1485萬元,比上年多支出204萬元,增長13.73%;總支出中,人員經費支出26308萬元,公用經費支出20229萬元。政府資助家庭經濟困難寄宿生生活費1166.31萬元,資助高中家庭經濟困難學生900人,每人500元,共45萬元。籌措資助大學新生資金99.44萬元(自治區撥款16.3萬元,市本級撥款23.6萬元,興賓區財政撥款19.8萬元,社會團體、個人捐款39.74萬元),資助1290人,資助金92.8萬元。受理生源地信用助學貸款3020人,簽約2847人,貸款金額1684.92萬元。“廣西李寧基金會”資助興賓區高中在校生100人,每人每年600元。中央彩票公益金資助興賓區普通高中家庭經濟困難學生52人,資助金5.2萬元。全區教學質量有新的提高,高考本科上線1638人,比上年增加530人。其中一本59人,二本600人,三本979人。
衛生
基層衛生院有31家,其中二級乙等醫院1家,中心衛生院4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5家,普通衛生院21家,有幹部職工1757人(含編外聘用人員)。其中衛技人員1540人,管理人員49人,勤雜人員168人。取得初級以上技術職稱(含初級)940人,其中中級職稱131人。全區醫療衛生單位占地面積163937.27平方米,擁有業務用房面積為60441.07平方米,共有病床位數為1397張。782139名農民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92.2%,共受理報銷32.16萬人次,兌現補償1.09億元,基金使用率93.1%。新農合總門診統籌已達到100%,新農合的統籌基金最大支付限額3萬元,已達到當地職工平均工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6.59倍。全區結婚登記12179對,參加婚檢10724對,婚檢率達88.1%,比去年同期的48.7%大幅提高;婦幼保健工作穩步推進,農村孕產婦住院分娩全部實施補助,降低孕產婦死亡率和消除新生兒破傷風,新生兒死亡率為4.06‰,嬰兒死亡率為5.55‰,五歲以下兒童死亡率為7.19‰,孕產婦死亡率為7.12/十萬,住院分娩出生缺陷發生率9.16‰,新生兒破傷風發生率為0,兒童系統管理率為74.3%,孕產婦系統管理率為88.17%。農村改廁利用中央和自治區兩級財政補助資金124萬元,完成建設2000座無害化衛生廁所。全區農村累計10.24萬戶使用上衛生廁所,普及率60.8%。B肝疫苗、卡介苗、脊髓灰質炎疫苗、百白破疫苗、麻疹疫苗等常規免疫疫苗接種率均達98%以上。城市居民和農村居民健康檔案累計規範化建檔率分別達43.0%(74836人)和23.0%(207231人),超過任務的40.0%和20.0%。為630例貧困白內障患者免費開展復明手術,完成責任書310例的203.2%。利用中央擴大內需專項資金716萬元、衛生院自籌資金180萬元,完成5個衛生院業務樓3888平米及4箇中心衛生院污水處理和配電房建設,基層衛生設施不斷完善。
風景名勝
鰲山是來賓八大景點之一,每年的三月三、六月六都有七、八萬人到此地旅遊朝拜,並且四季
香客不絕,聲譽在廣西、廣東等地廣為傳播。景區距來賓市城區38公里,廟址距二級公路4.2公里,山上有一穴,長年出水,穴滿不溢,萬人飲用不枯,每個到鰲山旅遊的遊客都取此水飲用。廟的四周環山,連綿起伏,山林植被好,周邊無空氣、水源污染。
盤古文化生態旅遊景區景區緊緊圍繞
盤古文化、生態旅遊兩大主題,展示盤古文化的內涵和底蘊。該景區綠樹成蔭,河中奇石突兀,河兩岸百年以上的
榕樹、龍眼樹遮天蔽日,是名副其實的“桂中生態第一村”。來賓盤古文化生態旅遊景區位於來賓市興賓區良塘鄉北合村清水河畔,河中奇石突兀,河兩岸百年以上榕樹、龍眼等遮天蔽日,還有600多畝楊梅、龍眼和砂糖桔等果樹和1000多畝無公害蔬菜基地,使整個景區呈現樹環河、河繞樹,四季瓜果飄香的美麗景色,蘊藏著豐富的盤古文化,使北合村成為名副其實的“桂中生態第一村”、“新農村建設示範村”、“城鄉清潔工程第一村”。
二溝水庫位於來賓市興賓區城廂鄉三香村西面,距來賓市區15公里,距來賓至大灣公路2.5公里,是興賓區8座中型水庫之一,二溝水庫因攔截紅水河二溝支流上游而成名,水庫四周環山,山林植被率達70%以上,庫中島嶼疊起,是8座水庫中島嶼最多的水庫,周邊無污染源,庫水清澈透明,水質達Ⅲ類標準。
名優特產
橋勒生薑主要以大肉姜為主,分布在6個自然屯。橋勒生薑種植漸成規模,2006年,全村委生薑種植面積達3500畝,最高畝產達8500斤,總產量達到400多萬公斤。
溫州蜜柑廣西國營鳳凰華僑農場自1982年始種植柑桔,以種植溫州蜜柑為主,到1988年全場柑桔種植面積4500畝,最高產量在1994年達750萬公斤,產值達1100萬元,曾獲得廣西優質果品獎(早熟溫州蜜柑二等獎,中熟溫州蜜柑三等獎)。
紅薯冬粉採用來賓本地優質鮮紅薯為原料,經傳統手工製作和現代先進生產工藝相結合精製而成。三箭牌紅薯冬粉經科學提煉把紅薯中大量糖分,脂肪提取走,人們長期食用不會發胖,是一種現代不可多得的純天然食品。
白糖甘蔗是興賓區的支柱產業,遷江糖廠生產的“QT”牌白糖,曾獲國家輕工部產品質量優質獎。
良種牛興賓區良江和良塘等鄉鎮培育的本地良種水牛和黃牛,個大體粗,肌肉豐滿,四肢腕部管狀,驃悍有力,善於役用,均具有適應性強,粗飼放牧,繁殖力強等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