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氏宗堂

來氏宗堂,位於浙江省杭州市濱江區浦沿街道山二村十五間頭18號,始建於清代,因初建時有正屋5間,東、西廂房各5間,故俗稱“十五間頭”。2017年8月25日,公布為杭州市級文物保護點(杭園文〔2017〕56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來氏宗堂 
  • 地理位置:浙江省杭州市濱江區浦沿街道 
  • 所處時代:清朝 
  • 保護級別:杭州市級文物保護點 
來氏由來,歷史沿革,

來氏由來

中國歷史上三次(西晉末、唐末、北宋末)人口南遷對濱江區境域產生很大影響。尤其是規模最大的第三次南遷,無數中原士族尾隨宋室退逃南方,重建家園,史稱“衣冠南渡”,對濱江區境域的影響更為直接、更加深刻。境域內歷史上形成的幾大姓氏,包括來氏,均為宋高宗定都臨安(杭州)後入籍的官宦士族之後裔。明朝建立後復又發跡,到明清時漸成望族。
來氏,當為濱江區境域第一大姓望族,今有1.3萬餘人。據2022年續修的《蕭山來氏家譜》記載,從南宋嘉泰二年(1202),始祖來廷紹出知紹興府起,至今已傳34世。
來廷紹(1150—1202),字繼先,號平山,又號思洛子。原籍河南開封府鄢陵縣鹹平鄉淮安里。北宋刑部侍郎來之邵之曾孫。南宋紹熙四年(1193)進士,歷任朝散郎、直龍圖閣學士、進階宣奉大夫。南宋嘉泰二年(1202)出知紹興府事,在由京城杭州赴紹興途中,渡錢塘江後在西陵病倒,不治而歿於蕭山祇園寺。來廷紹育有三子,長子師安,次子師厚,幼子師周。來廷紹去世後,長子師安留下守墓,後定居夏孝鄉(今長河)。次子師厚去向無考,幼子師周返回河南故里。來師安在長河生有七子,存三:來大德、來大震、來大圭。子孫繁衍擴散,尊來廷紹為蕭山(長河)來氏始祖。宋末時初次形成“六支”,在蕭山已形成一個整體,主要居住在今濱江區境域以及蕭山縣城周邊核心區域。有數十丁口遷居別省而開族,或散居各處。
明清兩朝是長河來氏自發端以來的全盛時期,成為蕭山一大望族。來氏始終秉持耕讀並舉、興學重教之家風。時,來氏有石淙書院、龍潭書屋、眉林書屋、綠香山館。
相傳明天啟年間(1621—1627),長河來氏裔孫來方煒考中進士,後官至吏部員外郎,因為官兩袖清風,一身正氣,時人稱之“真吏部”,鄉里則尊稱其為“來天官”。其府邸尊為“天官第”,府前大道稱“天官路”,此名稱一直沿用至今,天官社區也由此得名。長河來氏官宦、富紳大多居住於此。其中“九廳十三堂”和慎友堂、居之安、小橋弄地方銀行等建築最具影響,已列為杭州市歷史建築予以保護。

歷史沿革

來氏宗堂,始建於清代,因初建時有正屋5間,東、西廂房各5間,故俗稱“十五間頭”。
2017年8月25日,公布為杭州市級文物保護點(杭園文〔2017〕56號)。
由於早年受到颱風、火災等影響,全部東廂房、大部分西廂房被毀。公布為市文保點時,來氏宗堂僅存門樓、正房及西廂房北稍間、南次間等建築。建築因年久失修,整體殘損較為嚴重,部分牆面傾斜坍塌、屋面破損漏雨,存在較大安全隱患,已列入杭州市濱江區D類危房,亟需進行保護性修繕。由於來氏宗堂整體處於危房狀態,在項目建設過程中存在坍塌風險。綜合文物搶救性保護需要、校園封閉性安全管理要求、來氏族人及山二村委希望文物建築作為單獨公共建築進行使用和管理等因素,經各方商議,擬將來氏宗堂由浦沿街道山二村十五間頭18號遷移至學校西南側,與火炬大道相隔約10米,西側與浦炬路相隔約5米。通過遷移保護工程,將修復文物主體建築,恢復其缺失的東、西廂房,確保來氏宗堂完整性,並作為公共建築對社會開放。
為妥善做好來氏宗堂保護利用工作,杭州市政府、市教育局、市園林文物局、市規劃與自然資源局、濱江區政府、區教育局、區規劃資源分局、區文廣旅體局(文物局)、浦沿街道等部門圍繞來氏宗堂遷移事項,多次進行討論研究。杭州市園林文物局文物遺產與歷史建築保護中心等相關部門3次組織專家評審會,對《杭州市市級文物保護點來氏宗堂遷移工程必要性和可行性評估報告》《杭州市市級文物保護點來氏宗堂遷移工程現狀勘察與設計方案》進行評審。經過評審,與會專家一致認為來氏宗堂遷移工程具備必要性和可行性,同意對來氏宗堂實施遷移保護。
2024年4月12日,杭州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濱江)文物局發布《關於濱江區市級文物保護點來氏宗堂遷移工程的公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