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本名:來島通總
- 別稱:幼名牛松丸
- 出生地:瀨戶內海上的來島村上水軍
- 出生時間:1561年
- 去世時間:1597年
父親時代,歷史發展,永祿十年,元龜二年,天正七年,天正十年三月,文祿元年,文祿四年,繼承,
父親時代
在父親通康的時代,由於河野通直無子,有意收女婿村上通康為養子繼承,但是卻受到河野一族重臣的強力反對,因為河野家臣團多是傾向由予州分家當主河野通存之子通政為繼,雙方為此幾近兵戎相向,史稱「來島騷亂」,最後是豐後大名大友義鑒出面調解,通直退讓隱居,由河野通政繼位當主,但是通政不久即病故,遂以其弟通宣繼承,後來通宣娶了伊予高仙城主河野通吉的遺孀,遂以其子牛福丸為繼承人,由於通吉生前為了河野氏宗家和予州分家的和諧多次奔走,同時擅長內政在領民中威信很高,所以河野家的主權至此終於確認。此外根據近年部分日本學者的研究,多年來被認為是河野通存之子通政,很可能是河野通直之子,而來島騷亂其實是掌握兵權的女婿與擁有正統血脈的嫡子間的爭端。
不論如何此一爭端的結果,對村上通康並無益處,家中主權從主家傳到分家,再從分家傳到分家的分家,就是身為河野通直直系血親的自己完全沒份,儘管在通康一代,這股怨氣並未發作,但卻傳承到了其子通總身上,雙方君臣關係自此惡化。
歷史發展
永祿十年
永祿十年,村上通康辭世,通康遺下的三子中,長子通年改繼承得居氏、次子吉清庶出、三男又右衛門早故,因此由年僅七歲的四子通總承繼家督之位,以長子得居通年及一族中的重臣村上吉繼輔佐。永祿十二年,毛利家和大友家在筑前展開攻防戰,基於河野家和毛利家的同盟以及自父親通康以來和毛利家的良好關係,通總率領來島村上水軍加參毛利方,然而同時領軍出戰的能島水軍之主村上武吉卻接受了大友宗麟的寢返,無視毛利方的命令,自行將船開往周防上關,導致來島村上水軍陷入獨戰大友水軍的苦戰困境,造成來島方極大的損失,此後來島村上家與能島村上家徹底反目。
元龜二年
元龜二年,在毛利家的授意下由元就三子小早川隆景率小早川水軍聯合了來島通總和因島村上、乃美、兒玉、白井等各路水軍,圍勦村上武吉的本城能島城,最後村上武吉接受了小早川隆景的說服回歸毛利家,從此忠心不貳。當時制霸畿內的織田信長正領軍籠城圍攻一向宗本山石山本願寺,為了救援盟友本願寺,於天正四年時毛利家組成下令水軍眾對石山本願寺進行物資輸送的工作。由於來島村上多是信奉曹洞宗,通總對救援一向宗並不積極,僅由重臣村上吉繼出戰,毛利家也讓村上武吉任主將,率領三島村上水軍組成的八百艘船隊出發,並在木津川口大敗織田水軍。
織田信長為了壓制毛利方在水上的優勢,信長採用剛柔並濟的手段,一方面讓九鬼嘉隆與瀧川一益著手開發新武器鐵甲船。一方面,其麾下進攻西國的主將羽柴秀吉也對長年有著心結的來島、能島兩家村上水軍施行分化策略,遊說勸誘村上通總。天正六年,三島村上水軍在木津川口為織田水軍的鐵甲船大敗,使毛利方痛失以往在水上的戰鬥優勢。同時,河野家也意圖削減村上通總徵收帆別錢的利益,要求上繳一部份給主家河野氏。至此,村上通總自父輩以來對河野氏長年來的不滿終於爆發。就心理學角度來分析,村上通總對河野氏當主之位有著潛在的渴望,對本有機會卻又不再可能入手的利益有著最大的不甘與野心,對父親本來有機會可繼為河野當主卻不成,有著相當的怨氣,尤其當時通總年紀仍小,所以更容易因為對事情的看法不成熟而有著自我判斷黑白的刻板印象留存,而在心中潛藏了對河野氏的不忿,甚至有意願替父親奪來這家督之位,這樣的心理狀態其實就跟東晉時桓溫逼位不成,後來其幼子桓玄繼而行之的行為相若。
天正七年
村上通總聯合風早郡鹿島城城主二神豐前守和來島村上氏一族的葛籠屑城主村上吉高向河野氏樹起反旗,透過秀吉的使者接觸織田方,並且攻滅靈仙山城的中川氏和幸門城正岡氏,後二神豐前守意圖襲殺野間郡高仙山城主池原通成,但是以失敗告終,於是二神豐前守隨即進攻高仙山城,但是再度兵敗,投入來島城依附通總。當時通總起兵,未得到重臣村上吉繼的認同,於是以吉繼為首,仍有一部份家臣依然留在河野家。翌八年,葛籠\屑城主村上吉高被河野氏攻破,同年九月通總進攻風早郡柳原時也為橫山城主南通師所阻。
天正十年三月
村上通總,正式投向織田家,毛利家為防因島、能島兩家村上水軍有相同行為,於是要求兩家再度重申盟約,後聯合出兵聲討來島村上家,同時以能島村上氏為主攻入越智郡大島、風早郡忽那島和來島村上氏交戰,儘管村上通總和二神重成一度擊退來犯的毛利軍,但是在因島村上氏、河野氏也加入戰局後,在兵力懸殊下村上通總先於惠良山城戰敗,後於當年六月,龍門城、靈仙山城相繼陷落,連居城來島城亦不保,最後村上通總為逃生與兄長得居通年持舟越海至備中上岸,投向羽柴秀吉陣營。後在京都時,羽柴秀吉以「來島」代稱時任秀吉側近的通總,於是通總遂於此改以居地為姓,將姓氏由「村上」易為「來島」改名來島通總。
自織田信長於本能寺之變中橫死後,毛利家與羽柴秀吉再不敵對,而秀吉也在山崎會戰討伐明智光秀、賤岳之戰打敗柴田勝家後成功取代信長的地位,天正十二年時在秀吉的命令下來島通總自村上武吉處取回了失去兩年多的來島城。後於天正十三年秀吉發起四國討伐時,來島通總隨毛利軍進行伊予侵攻,擔任小早川軍的先鋒活躍。戰後來島通總因功領伊予野間郡一萬四千石,其兄得居通年領風早郡三千石,成為秀吉麾下大名之一。後在天正十六年,羽柴秀吉頒布海賊停止令,村上武吉因強烈反對這項律法被秀吉下令流放至長門,而來島通總則作為秀吉家臣,在參加天正十五年的九州征伐參加毛利軍攻下豐前宇留津城、十八年的小田原征伐時與九鬼嘉隆、加藤嘉明組成水軍自海上對小田原城進攻,建立戰功。
文祿元年
豐臣秀吉起兵侵略朝鮮,來島通總攜兄長得居通年和長子康親率七百水軍與同為四國大名的福島正則、蜂須賀家政、生駒親正組成兩萬四千的第五隊大軍越過對馬海峽,主要負責人馬和兵糧的輸送。同年五月七日,李氏朝鮮的全羅左道水軍節度使李舜臣在玉浦衝擊破藤堂高虎的船隊,自此開始日本水軍完全為其所制,補給線被斷,種下了日後陸軍失敗的要因。
文祿四年
來島通總在秀吉的奏請下敘任從四位出雲守。慶長二年,日朝之間的和談破裂,來島通總於八月下旬率六百人和藤堂高虎、中川秀成、菅達長組成水軍再度侵朝攻打南原城,後呼應陸軍沿全羅道的南海岸行進,於九月六日在蘭浦一帶與李舜臣率領的朝鮮水軍遭遇,朝鮮軍伺機退向鳴梁渡,十四日移進右水營沖,藤堂高虎遂於九月十六日發動全軍衝擊朝鮮水軍,但是卻被熟悉當地海域的李舜臣利用逆流時遊走炮擊,擊沉日軍三十艘戰船,日軍大敗,史稱「鳴梁海戰」,是役之中來島通總與兄長得居通年身中流矢陣亡,享年三十七歲,也成為整個文祿、慶長之役中唯一戰死的大名。
繼承
通總戰死後,領地由長子康親繼承,後於關原之戰中因為和毛利家的關係加入西軍,戰後被除封,最後透過妻子的伯父福島正則請德川家康側近本多正信斡旋加上片桐且元的緩頰方於慶長六年在豐後得到玖珠、日田、速見三郡一萬四千石的領地,是為森藩,並於二代通春時將名字由「來島」改為「久留島」,在明治維新後被列為子爵,昭和時期的名童話作家久留島武彥就是其後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