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命召喚:黑色行動4(使命召喚15:黑色行動4)

使命召喚:黑色行動4

使命召喚15:黑色行動4一般指本詞條

《使命召喚:黑色行動4》(Call of Duty: Black Ops 4)是一款Treyarch開發的第一人稱射擊遊戲,是《使命召喚》遊戲系列的第15部作品。

該作由動視於2018年10月12日發售,登入PS4XboxOne、PC等平台,其中PC版由戰網獨占(不包含中國區),由Treyarch本社以及Beenox分部聯合製作。

《使命召喚 黑色行動4》是系列首個拋棄 Steam,登入暴雪戰網的遊戲。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使命召喚:黑色行動4
  • 原版名稱:Call of Duty: Black Ops 4
  • 別名:使命召喚15:黑色行動4、使命召喚15
  • 遊戲類型:第一人稱射擊
  • 遊戲平台:PS4、XboxOne、PC
  • 所屬系列:使命召喚:黑色行動 (Call of Duty:Black Ops)
  • 開發商:Treyarch 
  • 發行公司:動視暴雪 
  • 發行日期:2018年10月12日 
  • 內容主題:近未來戰爭
  • 玩家人數:10 至 50 人
  • 遊戲畫面:3D
背景設定,角色設定,物品道具,武器,器材,裝備,場景地圖,遊戲系統,遊戲模式,作業系統,遊戲配置,遊戲評測,

背景設定

二戰後期,納粹德國意識到戰敗已成定局,於是開始研究“非常規方案”,之後代號為“諾娃六號” 的研究計畫啟動,由生化博士弗里德里希·斯坦納帶隊的納粹科學家(其中有一位叫克拉克的化學工程師)成功研製出一種毀滅性的大規模殺傷性毒氣,納粹甚至已經計畫好通過V2飛彈和毒氣對盟國發動襲擊,準備先對華盛頓和莫斯科下手。
幸運的是,在這千鈞一髮的時刻,運載毒氣的貨輪在北極圈附近遭到英軍轟炸而擱淺了,更倒霉的是,德軍還沒來得及回收毒氣,盟軍就已經攻陷了柏林,元首希特勒自殺,德國投降了,這樣一來毒氣已經沒有了存在的必要。德軍曾暗中派遣一支黨衛軍部隊隨艦保護,並準備萬一貨輪遭到襲擊就銷毀毒氣。但是斯坦納博士是個有野心的人,不甘心就這么結束,於是暗中聯繫了蘇聯軍官尼基塔·德拉格維奇(遊戲頭號Boss)。於是,蘇軍計畫了一次“奧林匹斯行動”。
使命召喚:黑色行動4
使命召喚:黑色行動4
該作劇情跨越時間為1961年~1968年,另外有一關雷澤諾夫的回憶,控制雷澤諾夫與迪米特里並肩作戰,時間是1945年(二戰關卡) 。主角為亞歷克斯·梅森,在阿拉斯加出生、長大。由於梅森家鄉阿拉斯加州與蘇聯靠得很近,導致梅森比大多數美國人更早的感受到冷戰的威脅。這是擁有強烈反戰理想並最終加入USMC的原因。
使命召喚:黑色行動4
亞歷克斯·梅森
阿歷克斯·梅森(遊戲主角)
1961-1963,這一時間段內梅森進行的是暗殺卡斯楚的行動,以及沃庫塔勞改營的越獄,以及最引人注目的刺殺甘迺迪之舉。相對來說這一時間段內並無太大伏筆更多的是交代各個角色,為以後的劇情做鋪墊。
使命召喚:黑色行動4
使命召喚:黑色行動4畫面
1964-1968,梅森參加了SOG到了越南,遇見了“雷澤諾夫”。不得不說treyarch對細節處理得很到位。這裡有個有趣的地方,因為這個雷澤諾夫本身並不存在,他只是梅森的幻覺而已。正因為如此,梅森與雷澤諾夫重逢後,伍茲與波曼卻對這個突然出現的俄羅斯人不聞不問,仿佛雷澤諾夫不存在一般。
使命召喚:黑色行動4
使命召喚:黑色行動4畫面
雷澤諾夫(重要人物)
而梅森潛入越南寮國邊境的村莊時,遇到襲擊直升機被擊落雷澤諾夫幫助梅森打開艙門此後如果玩家仔細觀察雷澤諾夫和伍茲,會發現雷澤諾夫在水下游泳時不會呼吸,不會產生氣泡玩家也可以用子彈給他臉上打上馬賽克,並且這樣做不會出現傳統的誤擊友軍的提示。而作戰時,敵人也不會去攻擊雷澤諾夫。只會挑主角梅森下手,這個情況在復活點上尤為突出。這些細節都暗示了雷澤諾夫實際上並不存在。
使命召喚:黑色行動4
使命召喚:黑色行動4畫面
在一代最後梅森等人突入輪船內部後發現了廣播站,但並沒有發現德拉格維奇的蹤影。哈德森確認無誤後召喚海軍在15分鐘之內前來摧毀發射源,但是梅森堅持要繼續搜尋並親手殺死德拉格維奇(被雷澤諾夫洗腦的後果,同時也是為了防止德拉格維奇逃走後再次引起災難)。之後哈德森叫威夫爾先上去,然後和梅森潛入水中,發現了一座德拉格維奇修建的水下基地,最後兩人在水下基地將德拉格維奇溺死,然後安全返回海面。不過遊戲結束後又出來一段過場,那個開頭就出現播放數字的女人仍在那裡念那些數字,而最後在甘迺迪遇刺前的一段畫面上,背景人群里竟然出現了梅森的身影。由此也映射出德拉格維奇可能已經成功的實現了當初為梅森洗腦的目的。
使命召喚:黑色行動4(使命召喚15:黑色行動4)
使命召喚:黑色行動4畫面
遊戲主要圍繞著兩個重要的作戰行動,即“刺殺甘迺迪”與“越戰”行動展開。其中不乏穿插著回憶、暗線的插入;以及諜戰,越戰等各式各樣的戰鬥類型。而劇情的複雜性與遺留的迷惑性也為下面的作品《黑色行動2》埋下伏筆。

角色設定

玩家角色
該作打法和歷代完全不一樣,甚至更像moba。英雄根據技能特性可以籠統分為3類:輔助英雄,遊獵英雄,團戰英雄。詳細如下:
1.輔助類英雄
先說下容錯率比較高的輔助類英雄,該類英雄需要對於隊友打法、英雄特點和地圖點位,具備比較好的理解能力,例如大夫的彈藥包放在哪個位置才能讓隊友更方便的獲得,透視的眼位插在哪個位置什麼時候開大招,熾天使的復活棒要放在什麼位置,這些都是需要輔助熟記於心,在比賽中不斷套用到的遊戲知識儲備。
2.團戰類英雄
團戰英雄的使用關鍵在於卡好點位,如果對面人數較多,就有什麼技能或道具,直接扔出去就好,如果扔中了的話,開大烏拉一波直接進行收割,選擇英雄時,除了考慮隊友補位的位置選擇,還要考慮各個地圖的位置,對比賽帶來的影響。比如比賽地圖為靶場這種高低差分明的地圖,大力哥的勾索對於遊獵的效果,就比先知和狗男明顯多了,但是如果被分配到摩洛哥這種面積大、地勢平緩的地圖,大力哥很難有效利用勾索,進行快速突擊和逃逸,狗男的地雷卻可以在全圖中的大部分道路進行鋪設。
3.遊獵類英雄
遊獵英雄在比賽中適合“單帶”打法,消耗對方卡點位的人數,同時要做好“反野”工作,解決掉對面的單帶英雄。先知的電車作用類似於狗,在對面忙於對槍或是提前架點防禦時,讓對面分神,而暴風則可以有效反開團,為隊友的支援提供充裕的時間。狗男的地雷要連線成功,才能夠觸發正常的起爆,狗也不能輕易放出來咬人,儘可能在對面準備開團或者開團過程中,放狗出來讓對面分心,才能將價值發揮到最大。儘可能的利用遊獵類英雄的機動性,來占據制高點和優勢點,持續抓對面的單英雄來吸引仇恨,也可以利用拐角或機動優勢,在敵人反應過來之前,發動重力尖刺打亂他們的節奏。
角色列表如下:
背景
特長
圖片
埃阿斯
戰術性的使用防爆盾和閃彈攻破敵人的陣地,為隊伍開路
使命召喚:黑色行動4(使命召喚15:黑色行動4)
埃阿斯
炮手
使用爆炸性的火力降下地獄之雨,並結合戰爭機器和集束炸彈衝擊敵方要塞
使命召喚:黑色行動4(使命召喚15:黑色行動4)
炮手
迅雷
利用立即性的生命增益效果和彈藥補給來支援你的隊伍,以更快的速度獲取積分獎勵,在正確時機使用這些可以逆轉戰鬥局勢
使命召喚:黑色行動4(使命召喚15:黑色行動4)
迅雷
火障
透過反應堆核心的毀滅性輻射或淨化者火焰噴射器的強大火焰,進行區域拒止的戰術掃蕩戰略地點。
使命召喚:黑色行動4(使命召喚15:黑色行動4)
火障
浪人
放置網狀戰術性地雷,利用環境來對付敵人,派遣你最信賴的K9軍犬獵殺避開陷阱的敵人
使命召喚:黑色行動4(使命召喚15:黑色行動4)
浪人
先知
自動型搜尋者會追殺無防備的敵人,而暴風雨步槍的電流爆發讓你消滅一整隊敵人
使命召喚:黑色行動4(使命召喚15:黑色行動4)
先知
斥候
知彼知已,百戰百勝,發揮感應飛鏢和視覺脈衝強大的情報收集能力,將敵人的動靜曝露給隊友
使命召喚:黑色行動4(使命召喚15:黑色行動4)
斥候
廢墟
運用抓鉤槍提供的超絕靈活性與機動能力衝鋒。發揮重力猛擊的毀滅性力量摧毀敵人
使命召喚:黑色行動4(使命召喚15:黑色行動4)
廢墟
薩拉佛
運用戰術部屬信標來控制戰鬥節奏,讓你的隊友持續戰鬥,用殲滅者手槍精準射擊解決敵人
使命召喚:黑色行動4(使命召喚15:黑色行動4)
薩拉佛
乾坤
建造路障可強化隊形,而部署刺刃鐵絲網可限制敵人的移動,迫使敵人走進隊友的交戰範圍
使命召喚:黑色行動4(使命召喚15:黑色行動4)
乾坤

物品道具

武器

遊戲中的武器以現代槍械為基礎,分為突擊步槍、手槍、衝鋒鎗等多種類型。每種類型均有多個不同的型號,性能也各不相同。
種類
威力
彈匣
子彈/彈匣
突擊步槍
ICR-7:靠降低后座力來提髙準確度。
3
35
RAMPART 17:傷害龐大但射速緩慢。
3
30
KN-57:在短距離下有高傷害及中等后座力
3
35
VAPR-XKG:機動性優越且射速高.
3
35
MADDOX RFB:同級武器中由最高射速且較大的彈藥容量。
3
40
戰術步槍
AUGER DMR:同級武器破壞力最大且射程內有可靠的準
3
20
ABR 223:致命性高但射程有限。
3
30
SWORDFISH:快速循環射擊,后座力小
3
36
衝鋒鎗
MX9:射速平均,后座力中等
3
35
GKS:低后座力且射程內精準度高.
3
38
SPITFIRE:同級武器中擁有最高的射速且后座力高
4
34
CORDITE:面面俱到且彈藥容量大
3
60
SAUG 9MM:操控性優越且射速快、彈藥容量較小。
3
36
輕機槍
TITAN:可靠的火力,帶著大量的彈藥空間。
3
75
HADES:同級武器中擁有最高的射速,並具備中等后座力
3
65
VKM 750:同級武器破壞力最大但機動性低。
3
50
狙擊步槍
PALADIN HB5O:傷害力高,命中胸腔、頭、肩一槍斃命。瞄準時按住 LSHIFT可保持穩定。
3
5
OUTLAW:快速填彈、爆頭一槍斃命。瞄凖時按住LSHIFT可保持穩定。
3
9
SDM:半自動式。射速快且彈藥容量大。能可靠地在兩發內殲滅敵人。瞄準時按住LSHIFT可保持穩定。
3
10
KOSHKA:手動槍機式。操控性快、爆頭一槍斃命。瞄準時按住LSHIFT可保持穩定。
3
5
手槍
STRIFE:平衡的殺傷力、后座力低。
3
12
RK 7 GARRISON:快速循環射擊,后座力中等。
3
15
MOZU:同級武器傷害最大且能遠距射擊。
3
6
散彈槍
MOG 12:兩發大多可造成擊殺,短距離甚至可一發擊殺
4
4
SG12:傷害擴散高,機動性絕佳。
4
6
發射器
HELLION SALVO:具備反人員能力的可靠反載具武器
3
1

器材

裝備充能
裝備和專家武器充能加快。
興奮劑注射
在操控武器的同時提供更快和頻繁的治療。
通訊保全裝置
可以用折扣費用取得積分獎勵
防彈背心
提高對第一發子彈的防護能力。裝備時降低移動速度
聲音感應器
更容易聽到敵人的移動

裝備

9閃彈
具閃光和昏迷效果的戰術榴彈。可以延遲擲出來觸發多次引爆。
主動防禦系統
摧毀10公尺內的敵方致命和戰術裝備,以及爆裂彈。高速飛彈有機會穿透系統
戰斧
可回收的斧頭,命中時一擊必殺。
破片手榴彈
點燃短引信後引爆,可以按住E延遲投擲。
汽油彈
在撞擊時引爆,將小範圍化為火海。
震撼彈
讓敵人昏頭轉向、移動變慢

場景地圖

樓梯:地下層
直升機:直升機產生
箱子:裝備箱子,神秘箱子產生
袋子:道具袋產生
單房:3~4個建築
多數房:5個以上的建築
使命召喚:黑色行動4(使命召喚15:黑色行動4)
場景地圖

遊戲系統

遊戲模式

多人模式:集合了系列的所有優點,遊戲增強了移動射擊機制,疾跑的時候可以射擊,跳躍的時候依然可以射擊,幾乎所有的移動都可以射擊。遊戲採用了150血量標準,玩家操控任何武器都可以玩出自己的風格,比如爆頭以及其他擊殺策略。除此之外,遊戲的回血功能將不再自動化,玩家必須手動回血。
殭屍模式:玩家將穿越多個不同時期,採用不同玩法大戰各種變異怪獸,比如古羅馬競技場,教皇的殭屍武器讓戰士化為恐怖的生化武器,主角將採用各種冷兵器拯救世界。遊戲發售的本體將會包含三張殭屍地圖,包括全新主角穿越泰坦尼克的“深淵之旅”、原作主角全新戰役的“亡靈之血”、全新主角穿越羅馬競技場採用冷兵器作戰的“IX”。
大逃殺模式:正式名稱為“Black Out”,遊戲地圖規模為1500倍的“核爆鎮”,將加入《黑色行動》系列單機戰役、殭屍模式的所有著名角色、武器、地圖、而且支持載具作戰。

作業系統

按鍵
說明
前進
W
左移
A
後退
S
右移
D
發射
滑鼠左鍵
瞄準
按住滑鼠右鍵
裝填
R
下一把武器
1/滑鼠滾輪上
上一把武器
2/滑鼠滾輪下
裝備
E
急救包
X
特殊技能
Q
連結
F
跳躍/站立/翻越
空格鍵
變更姿勢/滑行
C
臥倒
左Ctrl
穩定瞄準/衝刺(單方向)
左Shift
近戰/縮放鏡頭
V/滑鼠中鍵

遊戲配置

最低配置:
系統: Windows 7 64-Bit或更高
CPU: Intel Core i5 2500k 或 AMD 同等CPU
記憶體: 8GB
硬碟容量: 25GB
顯示卡: Nvidia GeForce GTX 660 2 GB / GTX 1050 2GB 或 AMD Radeon HD 7850
DirectX: 兼容11.0版本的音效卡
網路: 需要連線寬頻
音效卡: DirectX Compatible
推薦配置:
系統: Windows 10 64 Bit
CPU: Intel Core i7 4770k 或 AMD 同等CPU
記憶體: 12GB
硬碟容量: 25GB
顯示卡: Nvidia GeForce GTX 970 / GTX 1060 6GB 或 AMD Radeon R9 390 / AMD RX 580
DirectX: 兼容11.0版本的音效卡
網路: 需要連線寬頻
音效卡: 兼容DirectX

遊戲評測

《使命召喚15》依然是當今最優秀的射擊遊戲。它的多人對戰模式成熟而穩重,殭屍模式集系列之大成,大逃殺模式在正面對抗的觀賞性上做出了有益探索。不過與此同時,它給我帶來的幾乎所有美好體驗,都在一個“理所當然”的範疇之內,遊戲也沒有哪怕一處足以讓我拍案叫絕、或者激動得跳起來的閃光點--遊民星空》評
《使命召喚15》的每個方面都引入了一些新創意。多人模式中的主動治療手段讓玩家能夠更好地掌控遊戲,再與“專家”結合,帶來了頗具戰術性的遊戲體驗。該作的技術問題的確拖了它的後腿,但那些問題沒來找你麻煩的時候,三大模式中的任何一個都能讓你享受到獨特而個性化的射擊遊戲體驗--《IGN》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