佤族婚俗

佤族家庭屬下父系制,女子一般從夫居。佤族青年男女結婚前,男子要為女方家乾一段時間的活,少則幾個月,多則一兩年,以作為對娶走女方姑娘的補償。這種形式帶有從妻居到從夫居過渡的痕跡。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佤族婚俗
  • 儀式:比較簡單
  • 婚期:三天
  • 時間:農曆四月
佤族婚俗介紹,民族信,

佤族婚俗介紹

青年男女結婚一般都選擇在農閒季節:一是在農曆四月,即佤族舉行砍牛尾巴祭祀活動到蓋木鼓房前這個月內;二是九月至十二月之間,從修完房屋曬台到祭祀水鬼這段時間內。佤族姑娘出嫁,父母要為她準備嫁妝。嫁妝主械有衣服、被蓋、紡織工具和生產工具。姑娘出嫁時所戴的銀器飾品一律不陪嫁,而是採取借戴的形式,借戴一兩年後歸還娘家,要不就由新郎家出錢購買。
佤族的結婚儀式比較簡單,婚期共三天。第一天,男女雙方各自請本寨的鄉親們來吃一餐酒飯。第二天,男方給女方家送去聘禮,聘禮中含有部分現金、部分結婚用品和送給女方家的禮物。第三天,父母牽著姑娘的手歡歡喜喜同迎親隊伍一起送到男方家。新娘來到男方家後,由魔巴殺雞看卦,並對新婚夫婦祝福。
歷史上,佤族部分地方保留有搶婚的習俗:男方乘姑娘在外勞動之機,邀約夥伴把姑娘搶回自己家裡,然後再舉行婚禮。這種習俗現已鮮見。佤族實行一夫一妻制,歷史上也有多妻的現象,在一夫多妻家庭里,大老婆在家庭中沒有特殊地位,小老婆也不受歧視。
過去,佤族也有轉房的習俗。丈夫去世妻子可以轉房給弟弟,如弟弟已婚,經嫂嫂和弟媳同意,亦可轉為弟的小老婆。如女方不願意轉房,也可另嫁,但必須由新夫家付聘禮給亡夫之弟或同姓家族。夫妻不和,也可以離婚,但若為男方主動提出,則不退聘禮;若女方提出,則要退回聘禮。
佤族婚俗介紹2
殺雞看卦和背對側臥談戀愛
在芒堆的佤族青年訂婚要經過飛玉(串姑娘)、地亞(搶姑娘殺雞看卦)、都帕(送定親禮)三個階段。
在飛玉(串姑娘)中,主要有唱情歌和“散海”(梳頭)兩種形式,其中尤以“散海”(梳頭)最為有趣。“散海”是由女青年中年紀較大的自願作為代表,輪流給小伙子們梳頭。凡是參加“飛玉”的小伙子都要接受姑娘的梳頭。在梳頭中,姑娘小伙竊竊私語,相互試探對方對自己有無愛意。如果雙方比較投緣,那么姑娘的動作就顯得柔和多情,故意拖長梳頭的時間,即使其他人有意見,他們也是不會在乎的。
“地亞”是男女雙方經過一段時間的交往,時機已經成熟,考慮婚嫁了,但必須讓偉大的“梅神”知道和同意這件事,所舉行的搶姑娘殺雞看卦活動。“地亞”這天晚上,小伙子和他的媒人約上幾位同伴,假裝到姑娘家“串”。到夜深人靜時,人們都已熟睡了,媒人示意姑娘走出房門,姑娘一跟出來,未婚夫就將她的搶了跑。姑娘追上去要未婚夫還她包頭,小伙子說:“你的包頭已經是我的了。”然後又向前走,如果姑娘不走,其他人就推著她走。這時是姑娘選擇自己終身大事的關鍵時刻,如果不同意或臨時變卦,她就必須大聲喊叫父母親友將小伙子們趕走。如果同意,她就會假意要包頭,一路跟著未婚夫到男方家。
到了男方之後,人們殺雞祭神,求神讓婚姻順利成功,接著大家高高興興吃雞粥。到了第三天,未婚夫就可以帶上媒人和禮物去女方家中說親了。
定親之後,還要經過三次“都帕”,每次都有嚴格要求和標準。第一次要送“百來惹”(氏族酒),要6瓶,給女方父親氏族的男掌家人吃;第二次要送“百來孟”(鄰居酒),也是6瓶,給村寨中人吃;第三次要送“百來拔西歪”(開門酒),只要一瓶,給姑娘的母親吃。
在雲南滄源一帶的佤族,還有一種獨特的男女戀愛方式:男女青年背靠背躺在地上談情說愛。小伙子向姑娘贈送東西表示求愛之後,就可以到姑娘家去幽會。不論什麼時候,是否有人在旁,小伙子一進姑娘家,就側躺在院子中間,這等於告訴姑娘家人,求婚的小伙子來了。遇到這種情況,姑娘的家人會無動於衷,繼續做自己的事。而姑娘無論是否同意,都要從竹樓中走出來,躺在小伙子身邊,兩人在眾目睽睽下背靠背地竊竊私語、情意綿綿。如果姑娘同意小伙子的求婚,她會慢慢轉過身來,和小伙子面對面地談話對歌,一直到海誓山盟,才從地上站起來。小伙子在姑娘和家中成員的歡送下,高高興興地離去。如果姑娘無意,那么她雖然也躺在地上,但對小伙子的情話會閉口不答,小伙子講得口乾舌燥,眼見無望,也會知趣地爬起來,另外再找對象。
佤族婚俗介紹
同姓不婚
同姓不婚是佤族締結婚姻關係中最嚴格的戒律。同姓,是指出於同一祖先,具有血緣關係的佤族群體。為了制止同姓婚姻,佤族不僅用非常嚴厲的民族習慣法進行防範,而且還藉助於鬼神來加于禁止,並世世代代的沿襲下來。除了必須恪守同姓不婚之外,佤族男女婚戀是相對自由的,少有外界干預或父母包辦的現象。到了男當婚,女當嫁的時候,青年男女就要進行談情說愛的社交活動,開始“串姑娘”了,那是一段充滿詩情畫意和浪漫色彩的時光。
串姑娘
“串姑娘”的場所是非常質樸而又浪漫的園地。愛神在這裡顯現,感情在這裡交融。 一個個涉入愛河的青年男女在這裡尺情互吐心曲,編織愛的故事。通過 “串姑娘”,男女互相產生感情。有了愛意之後,一對對男女在“串姑娘”處互相摟抱並睡到一起進行夢卜。夢到果實纍纍的芭蕉、栽竹子、牧牛、是吉兆 ,認為愛情可以發展,直到結為夫妻;如果夢見樹倒、太陽、星星、月亮下落,則是凶兆,認為只能終斷愛情,另找有情人。
夢卜
佤族男女青年睡在一起進行夢卜,是一種習以為常的風俗,但絕不允許發生性關係 ,若有違反要受到寨人懲罰。青年男女確定愛情關係後,男的不能再去串其他姑娘,女的也不能再接受其他的小伙子求愛了。男的要到女方家裡勞動一段時間,接受女方父母對其為人、勞動技能 、是否勤勞等等方面的考察。通過考察,女方父母同意,姑娘也同意,婚事就能辦成。父母不同意,女兒同意,婚事也能辦成。父母同意,姑娘反悔,婚事就辦不成了。

民族信

仰雲南佤族的宗教信仰、風俗習慣和重要節日
佤族的傳統服飾以西盟地區最為典型。男子多穿黑、青布無領短上衣,下穿大腳褲。女子多上穿貫頭、V形領無袖緊身短衣,下穿紅、黑色橫條紋筒裙。多披髮,以銀箍或竹藤圈勒額束髮,耳戴銀環,頸戴銀項圈或料珠項鍊。
發箍是佤族婦女最具特色的頭飾。它呈半月形,中間寬,兩頭窄,長約30多厘米。中間寬約10厘米左右。多用銀片或鋁片製成。佤族婦女一般都留長髮,但又不梳辮子,頭髮多披肩灑向臉頰兩側及肩背。用發箍從前額到腦後把頭髮攏住,這樣即可保證頭髮不散落眼前影響視線,又顯得美觀大方,使用起來還極為簡單方便。這種發箍,在我國各民族中只有佤族使用,所以,它已成為識別佤族的最簡單明了的標誌之一。
佤族婦女傳統服飾的另一個鮮明標誌,是頸、臂、腰、腿上都戴數個、數十個竹篾圈或藤圈。未成年女子,每增加一歲即加一腳圈,故有“欲知年齡數腳圈 ”之說。這種特徵,是佤族竹文化在服飾上的體現。佤族自古以來就繁衍生息於雲南西南部氣候溫暖、翠竹成林的阿佤山區。他們住的是竹樓,吃的是竹筍,用的是竹碗筷、竹勺,坐的是竹凳,睡的是竹床。竹,在佤族的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表現在服飾習俗上,便是用竹篾做成大大小小的圈圈,飾掛於身體各部位。
佤族的婚姻,大都是通過自由戀愛締結的。結婚的年齡一般在20歲左右,多男大女小。但青年男女從十五六歲便可開始參加談情說愛的社交娛樂活動。這種戀愛活動,俗稱“串姑娘”。“串姑娘”是以群體方式進行的。在正式確定戀愛關係之前,單獨活動的較少。在此活動中,男子始終處於主動地位。
串姑娘主要在晚間進行。沒有特定的場所,多在姑娘家中進行。每當夜幕降臨,青年男女們便會三五成群地聚集在一起,小伙子們彈著三弦、吹著笛子,到等候他們的姑娘家裡去。大家一起唱歌、跳舞,互贈菸草、檳榔,男女相互梳頭,嘻笑打鬧,送秋波,訴衷腸。經過若干次串姑娘,小伙子看中某位姑娘後,就會送些手鐲、項鍊、梳子、頭巾等禮物給她。如果幾天或一段時間內不見姑娘退還禮物,便可以認定她已對自己情有獨鐘,願意作為自己的戀人了。而姑娘則來者不拒,不管誰送的禮物都會一一收下。因為他們認為,送禮物的小伙子越多,說明自己的相貌、人品等條件越好,越感到光彩。姑娘的父母也會為串女兒的人多而高興和自豪。但對不想繼續發展關係的小伙子,禮物會很快退還給他的。也有的是在串姑娘的過程中,小伙子若看中了某位姑娘,便會趁機搶去她的首飾、頭巾等物,表示向她求婚。此時,姑娘不管願意與否,都會大嚷大叫,佯裝反抗。如果兩三天內不去索取的話,就表示接受了小伙子的求愛。確定了戀人關係的青年男女,便會脫離群體,開始單獨交往。進而正式托媒求婚,訂婚、結婚,喜結連理了。
佤族人喜飲酒、嚼檳榔。嚼檳榔使許多人染成黑齒赤唇,以此為美。飲酒的酒具多用竹筒,凡節慶、婚喪、待客、議事時,都要按傳統禮儀敬酒,因而有“無酒不成禮”之說。佤族待客敬酒習俗多樣。其一是敬酒主人首先自飲一口,以打消客人的各種戒意,然後依次遞給客人飲。 敬給客人的酒,客人一定要喝,而且要盡力喝乾,以表示心地坦誠,否則被認為對主人不敬;另一形式是主客均蹲在地上,主人用右手把酒遞給客人,客人用右手接過後先倒在地上一點或右手把酒彈在地上一點,意為敬祖。然後主人和客人一起喝乾。佤族民間有不知心,不善良者不敬酒的習慣。
每逢兒子出門,客人離去,主人還要打“送親禮”。即給親人或客人敬酒,屆時主人用葫蘆(盛酒器)盛滿酒,先喝一口,然後送到客人或遠離的親人嘴邊,客人需要喝到葫蘆見底,以表示親情、友誼永遠不忘。 佤族男女普遍皆紋身,男子多在頸下、胸前、脊背和四肢繪刺花鳥、牛虎圖案,婦女則在頸下、胳臂和腿上繪刺各種形狀的花草。
佤族有以下禁忌:不能騎馬進寨,須在寨門口下馬;忌別人摸頭和耳朵;忌送人辣椒和雞蛋;忌任意進入木鼓房;忌諱送給少女裝飾品;忌諱客人在家裡坐婦女坐的鼓墩或數鈔票;若門前放一木桿,說明家裡有病人,忌外人進入。
過去,佤族篤信原始宗教,每年都要照例舉行多次大型的“祭鬼”儀式。於是木鼓就成了一種獨特的祭祀工具。木鼓,佤語稱“克羅克”,是佤族的傳統祭祀工具、樂器和報警器具。一般以紅毛樹、花桃樹或麻栗樹樹段為原料,將其腹部按一定形狀掏空製成。大小不一,一般長約2米,直徑0.5至1米之間。分公鼓、母鼓兩種。公鼓的音節偏低,音色粗重。母鼓音節較高,音色清脆。多成對存放在村寨中的木鼓房中。
木鼓房是佤寨重要的、也是標誌性的建築物。每個村寨都有一至數個。它是用6根柱子、3根橫樑及竹片或茅草搭建而成的、四周沒有牆壁的小棚子。木鼓房雖然面積不大,結構簡單,但由於是存放木鼓的地方,固此相當神聖,具有其他民族廟宇的功能與地位。
木鼓是佤族的象徵,是佤族人民崇拜的神聖之物。他們認為,木鼓是 “通神之器”、“通天之鼓”。“生命靠水,興旺靠木鼓”。因此,平時不能亂動,只有祭祀報警和節日喜慶等重大集體活動時才能敲打。由於木鼓的這種神聖地位與作用,“拉木鼓”便成為佤族極為隆重、盛大的宗教祭祀活動。
所謂“拉木鼓”,就是從寨子外森林中砍伐樹木,拉入寨中,製作新鼓,更換舊鼓的活動。多於農曆十一月(佤歷一月)進行。屆時,首先由村寨頭人會議確定拉木鼓的時間及主祭人(出牛,承擔活動費用的人),準備好要剽殺的水牛數頭、取肝看卦黃牛一頭,及水酒食物等。拉木鼓的當天,白天剽牛祭神,晚上由男性青壯年上山砍伐已事先選好的樹木,準備制鼓的材料。第二天一大早,全寨的男女老少(有的女性不能參加)均身著節日盛裝,前來拉鼓,大家邊歌邊舞,用繩索將木鼓拖拉向寨子。但木鼓當天不能進寨,要停放在寨外,需殺雞祭 祀之後,另擇吉日進寨。 新鼓進寨之日,舉寨歡騰。鄰寨的人們也敲鑼打鼓,前來祝賀,大家載歌載舞,剽牛、殺豬、飲酒娛樂。
新木鼓的製作大約需要20餘天。摳鑿完成之日,要立即敲響,向全寨報喜,並舉行新木鼓安放儀式。晚上,全寨人齊聚木鼓房周圍,再次歡歌共舞,慶祝新木鼓的順利製成。至此,整個“拉木鼓”祭祀活動方告結束。
據說,佤族拉木鼓是為了祭祀“莫偉”神的。佤族人認為,“莫偉”是人類祖先的化身,他平時住在天宮,不問人間之事。只有聽到木鼓之聲,他才會下凡為人類解危救難或共享歡樂。
古往今來,佤族人民把木鼓當作靈物崇拜,認為敲木鼓可以通神靈,驅邪魔,降吉祥。當時,遇有戰爭等緊急事態。用木鼓示警集眾;獵手捕獲虎豹等野獸,也要擊鼓表示敬意。逢年過節或宗教祭祀之時,木鼓更是振奮人心的樂器。當人們用大木棒敲打鼓身時,可以發出四種不同音響,(多為一人敲打,也可數人合擊)鏗鏘有力,節奏交錯,形成了一種特定的“鼓語”。20世紀70年代以後,木鼓經過改制,成為佤族最具有代表性的一種樂器,登上了新時代的文藝舞台。
佤族是一個農業民族,過去生產力水平低下,抵禦自然災害的能力比較弱。因此,圍繞農業生產形成了很多敬神祈福的祭祀性活動,有的還漸漸形成定製,發展成為節日。“新米節”便是其中之一。
“新米節”是稻穀成熟,喜慶豐收,品嘗新米的日子。由於氣候的差異,各地穀物成熟的時間不同,因而各地區、各村寨,甚至每家每戶過節的時間也不一樣,但過去一般多在農曆七八月份(佤歷九十月間)進行。日期的確定,一是根據各自糧食的成熟情況選擇吉日。二是以父母或祖父母去世的屬相之日為最佳。意在請先祖的靈魂回來,與家人一起同嘗新米,共享歡樂。並請他們在天之靈保佑子孫後代家庭幸福,風調雨順,糧食豐收。為了讓各地佤族同胞能夠共同歡度“新米節”,1991年,滄源佤族自治縣和西盟佤族自治縣聯合決定,把每年的農曆八月十四日定為佤族的“新米節”。
傳統的新米節多各家各戶獨自進行。節日這天,主人早早起床,準備好過節的酒肉佳肴。然後到田裡去采割新谷。割回來的穀子一束掛在門上,表示招谷魂進家。其餘的搓下穀粒,用鐵鍋微火焙乾,舂出新米,做成米飯。接著舉行家祭儀式:盛一碗新米飯,與各種菜餚一起擺於神台之上,請巫師念咒語,祭祀穀神,敬獻祖先。儀式結束後,以巫師和老人為首,全家人喜嘗新米。之後,主人才打開家門,把自家過節的訊息告知鄰里鄉親們。於是人們紛紛攜帶各種禮物前來祝賀。主人則殺雞、宰豬,甚至剽牛待客,大家歡歌笑語,同享豐收的喜悅。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