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佛陀應跡
- 地理位置:印度,尼泊爾
- 氣候條件:亞熱帶季風氣候
謂應化垂跡。即佛菩薩應眾生之機緣而自其本體示現種種身以濟度眾生。觀音玄義卷上(大三四·八八○中):‘上地為真為本,下地為應為跡。’[勝鬘寶窟卷中本](參閱‘本跡二門’1965)一生若能夠到佛陀的聖地,就表示能尋到根。一生...
本門與跡門並稱。又雲本地垂跡,略雲本跡。本謂久成之本地;跡謂近成之垂跡。即指實體與影現!本門,謂如來於久遠往昔即已成道(久遠實成之本佛),以顯示佛陀之本地、根源、本體說,故謂實體;跡門,指新近示現之佛陀(伽耶始成),以顯示本佛為教化眾生,而自本地應化垂跡之說,故謂應跡、影現。內...
《圖解釋迦牟尼:認識佛陀的大智慧》是由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社編寫,2008年8月1日出版的一本書籍。內容簡介 《圖解釋迦牟尼:認識佛陀的大智慧》還收錄了一些佛本生故事,講述釋迦牟尼成佛前在轉世輪迴中發生的一些因緣故事,其中很多道理對現代人也會很有啟發。除此之外,《圖解釋迦牟尼:認識佛陀的大智慧》還對佛教的...
《佛陀紀事:告訴你一位真實的釋迦牟尼》是2007年吉林出版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出版的書籍,作者是朱岩。內容簡介 釋迦牟尼生於母親的右肋,剛出生就能獨立邁出七步。從容地觀察各方。他踏過的足印,立即幻化出美麗的蓮花。繼而,他一手指天,一手指地,做獅子吼道:“天上地下唯我獨尊!”——這就是廣為人知的佛教典故...
菩提迦耶(Bodhgaya)是佛教的誕生地。Bodh是印地語中智慧的意思,菩提迦耶便是迦耶的智慧之地,它源於佛陀釋迦牟尼在當地的一棵菩提樹下悟道成佛而得名,因此,菩提迦耶也有了字面上的迦耶城的菩提樹之意。簡介 菩提伽耶為佛教四大聖地之一,其它三處為釋迦牟尼的誕生地藍毗尼園(Lumbini)、第一次跟五比丘宣講...
佛陀一代弘化,多住在舍衛城祇園精舍與王舍城竹林精舍中,其中舍衛城是中印度大國憍薩羅國都城,波斯匿王為城主,佛為法王,二主應住一處。佛於城內教化二十五年,其中祇園精舍為祇陀太子與須達長者共建而成。佛住王舍城時,摩揭陀國瓶沙王已證初果,護持佛教,外道四事供養漸漸斷絕,比丘證果者甚眾,魔王波旬...
1、出 生——藍毗尼園:2500多年前佛陀出生時的腳印和沐浴的聖池;2、成 長——佛陀祖國迦毗羅衛國的遺址和佛陀舍利塔;3、出家——拘屍那羅森林南丹格爾 4、成道——菩提伽耶:娑婆世界的中心,最堅硬的地方。苦行林,尼連禪河,賢劫千佛成道的金剛座、菩提樹,正覺塔和佛陀親自開光的25歲等身像,480多座...
只是他年歲已老,沒有想頭了,只望客死他鄉,與佛陀為伴了。拘屍那迦 庫耶那迦(Kushinagar) 是印度的佛教聖地,佛祖釋迦牟尼圓寂之地,位於印度與尼泊爾邊界附近。佛在80歲時自知已得重病,便同弟子從毗舍離城向西北走。從方向上看是想回家鄉(今尼泊爾的藍毗尼)。但走到拘屍那羯羅,病情加重。涅盤的那天...
佛教創始人釋迦牟尼,姓喬達摩,名悉達多,足古印度釋迦族人,釋迦牟尼是對他的尊稱,意思是釋迦族的聖人。成道後,人們稱他為佛陀,略稱為佛。意思是“覺悟者”。釋迦牟尼佛是堪稱領悟宇宙人生真諦的佛學者。本書所插彩插為成華二十二年刊印的彩色圖文版《釋迦牟尼應化事跡》,而國內出版的《釋迦牟尼應化事跡》...
曾為阿育王作偈:”三寶值遇難,王應常供奉,世尊付法藏,於王及我等,當守護佛法,為攝客群生。“並告之佛陀諸舊跡。指示起塔供養,並建舍利弗、目犍連、大迦葉、阿難等諸大弟子之塔以供養之。據傳,阿育王因此於世尊經歷諸聖地建塔,共造八萬四千塔,弘揚佛法。人物作品 主要成就 據《阿育王傳》卷三載...
中國台灣地區:佛陀誕辰紀念日 越南:Lễ Phật đản(禮佛誕)韓國:석가탄신일(釋迦誕辰日)日本:灌仏會(灌佛會)活動內容 有些寺院的浴佛方法還是與它的規定有所不同,大致說來這些寺院浴佛更側重於法會的儀規,具體分為四個步驟來進行。第一,恭迎佛像。佛誕之日,僧眾搭衣持具上殿...
除了佛陀的骨舍利大都為金剛舍利,砸擊不碎.其餘如菩薩及諸阿羅漢舍利皆可擊碎.天降舍利,屬法身舍利,感應舍利.意為本體法身清淨,因緣而感,化現舍利.。都說佛舍利金剛不破,其實是喻意佛陀的教法是金剛不破,是虛空永恆的真理,不可壞滅。真的舍利是內透靈光,外表呈自然的油潤感.假的舍利一般為亮光,文物界稱...
此次“心愿節”為國內百萬參與活動的信眾點亮125萬盞心愿燈,活動是想讓更多的人能夠在遙遠的他鄉感受到佛陀故里的美好祝願。我們點亮的是聖燈,許下的是虔誠的心愿。2019年行走活動全部結束之後,團隊一直在思考,如何更有意義的為中國的文化復興、文化自信盡綿薄之力,更進一步提高自身的修行?一路上經過的很多佛教...
《佛祖來了》是2011年華文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王孺童。內容簡介 《釋迦佛出世圖》,乃記佛陀一生化儀之書畫圖冊。該圖冊仿明、清佛傳圖文並茂之例,選取佛陀本生事跡三十六則,配圖三十六幅、尾圖一幅。其中文字皆摘編自佛教各經典史傳,取捨多有失當,而使句義難通費解,今佛學名家王孺童將傳文句讀註譯,以...
(二) 應供(梵arhant ),音譯阿羅漢。名應供,意指應受人天之供養。應供謂萬行圓成,福慧具足,應受天上人間供養,故號應供。(三) 正遍知(梵samyak -sambuddha ),音譯三藐三佛陀,知法界名正遍知,能正遍了知一切之法。正遍知(亦名正等覺),謂具一切智,於一切法無不了知,故號正遍知。以...
□試舉三則佛陀弟子教化眾生的事跡。□試述佛陀出生、成道至示現涅盤的過程。□試舉一則佛陀本生。□本書有何特色與價值?□試述一則王女事跡。□試述一則信士男精進修道的事跡。□試述一則信士女精進修道的事跡。□說明佛教的世界觀。內容摘要 如來應跡投緣。隨機闡教。兼被龍鬼。匪直天人。化啟憍陳。道終須...
本書記述佛陀過去世行菩薩道之事跡,並解釋其法義。全書內容分前後兩部,前部四卷記述投身飼虎、屍毗王救鴿命、如來分衛、最勝神化、如來不為毒所害、兔王捨身供養梵志、慈心龍王消除怨害、慈力王刺身血施五夜叉、開示少施正因功德、如來具智不嫉他善、佛為病比丘灌頂獲安、稱念三寶功德、造塔勝報、出家功德...
佛陀象雄文的對應文字是“阿德”,藏文譯成“桑吉”,在中文被音譯為佛陀或佛頭,其意為覺悟或現證法性。藏文中所謂的“桑吉”,有徹底消除罪障,圓滿福慧資糧,或者徹底遠離無明,獲得無上智慧之意。其消除二障有兩個含義,其一為消除二障本身,其二為消除二障之習氣。圓滿資糧有三種含義,即獲福德資糧、智慧資糧和...
王舍城(Rajgir),是印度次大陸的佛陀時代(公元前6-前4世紀)十六大國之一的摩揭陀國早期的都城。公元前684年,摩揭陀國定都在舊王舍城,此城因毀於火災,向北遷移到4千米外的新城。之後,摩揭陀國為了適應國家擴張的需要,再次遷都至華氏城。定都華氏城後,王舍城逐漸荒廢。新王舍城的遺址,今在印度國比哈爾邦...
肩寬28米,才是亞洲和世界的最大佛像)。大佛蓮坐四周有門,人可進入佛身,內部其實是一座六層樓。樓的底層是小佛堂;二樓至四樓展覽佛陀一生事跡的圖畫和雕塑模型;五樓為藏書室,藏佛經與佛教典籍;最頂層是盼望室,實際上即大佛的頸部。瞭望室有七面小窗,從視窗眺望外景,別有風味。
在《實踐佛陀遺教, 廣作福利事業》一文中, 他指出:“佛教和其他宗教的不同之處, 不僅在於它為人們指示了解脫生死的涅槃大道, 而且還教導人們要以出世精神作入世事業, 廣作福利事業以嘉惠群生。而在佛教教義中, 廣作資生福利事業是一個極為重要的方面。”他在《佛教資生福利事業與精神文明》一文中說:“佛教...
《出山釋迦圖》突破前人繪製佛陀的樣式,運用了強烈的幾何形構圖。左方厚重的倒三角形山岩,給人一種強烈的壓抑感,勾勒出釋迦牟尼佛由生滅無常的苦難世界走入有餘涅槃的境界之中。這樣的構圖也是宋代“馬一角”、“夏半邊”構圖方式的一種體現。技法 梁楷的繪畫以“減筆”著稱,而《出山釋迦圖》線條稠密,用筆沉穩...
7月, 獲得印度首相賈瓦哈拉爾·尼赫魯贈與的佛陀真身舍利 1954(70) 4月,花岡山佛舍利塔落成慶典。受邀參加“世界和平者日本會議”,其海外代表在內的十萬大眾 出席了花岡山佛舍利塔落成慶典。在日本各地舉行和平集會 1955(71) 返回印度,巡禮王舍城、靈鷲山等佛跡 於花岡山建立“日本山妙法寺”道場 出席日本...
廣義是指佛經中的一個部類,包括所有講述釋迦牟尼前生事跡的作品;狹義指南傳巴利文佛典小部中的一部佛經,它將一些講述佛陀前生事跡的故事編輯在一起,共有547個。它不僅是一部宗教典籍,而且是一部時間古老、規模龐大、流傳極廣的民間故事集。故事文學有人類集體創作和普遍流傳的特點,其中既蘊含著人類的“集體無...
2015年3月28日至5月10日,應台灣佛光山開山宗長星雲大師及佛光山佛陀紀念館的邀請,月照上人專程赴佛光山,在佛陀紀念館舉辦為期45天的“月照上人禪畫世界巡展·台灣佛光山展”。2017年5月5日至11日,“香風時雨──月照上人禪畫世界巡展(澳門展) ”,在澳門教科文中心展覽廳及多功能廳舉辦。本次展覽共展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