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釋
佛教的教理。
佛教教理概述
上面是從詞源學的角度來分析的。在經典中,佛陀通常這樣解釋“苦”:
什麼是苦聖諦呢?生是苦,老是苦,死是苦,愁慮、悲哀、痛苦、憂傷、煩惱是苦,與所討厭的在一起是苦,與所喜愛的分開、別離是苦,不能實現追求、願望是苦。簡而言之:執取身心即是苦。
佛教雖然強調“苦”,但並不否認生命有快樂和幸福的存在。佛陀曾經說過,假如作為欲樂目標的顏色、聲音、氣味、味道、觸覺等完全是苦,完全沒有快樂可言,那么,人們就不可能從中獲得快樂。正是因為這些對象有讓人產生快樂的特性,人們可以從中得到快樂和享受,所以才會去追求它們、執著它們。由於追求、執著它們,從而使自己被污染。
生命,在佛陀的教法中是一個很重要的課題。佛教要分析生命的構成,認知生命的真相,研究生命的本質,最終目標是為了解脫生命的諸苦。
佛教把構成生命的因素分為五類,稱為五蘊:
1.色——物質身體;
2.受——苦、樂等的感受;
3.想——辨認、記憶作用;
4.行——意志或各種心理作用;
5.識——識別、認知。
我們這個具有眼睛、耳朵、鼻子、嘴巴、軀幹、四肢的身體稱為“色蘊”或“色法”。色,在這裡並不是指顏色,更不是指女色、情慾,而是一切物質現象的統稱。物質現象包括看得見的和看不見的。看得見的有顏色、光等,看不見的有聲音、氣味、味道、軟硬、輕重、冷暖等等。
為什麼將物質現象稱為“色”呢?
色,巴利語råpa,源於動詞ruppati,意為變壞、破壞、壓迫、逼迫。所以佛陀說:以變壞故,稱為色。即是說,一切物質都具有變壞的本質,叫做色法。
除了稱為色蘊的物質現象以外,受、想、行、識四種心理現象合稱為“名蘊”或“名法”。名,在這裡的意思並非指名字或名稱,而是對一切心理現象的統稱。
為什麼要將心理現象稱為“名”呢?
名,巴利語nàma,源於動詞詞根√nam,意為朝向,傾向。因為能朝向目標以識知它,或者能導致朝向目標,所以稱為名。
根據佛教,所有的名法(心理現象)都必須有目標,而且總是在執行認知目標的作用。同時,這些名法並非只是單獨地出現的,它們一產生則成組成組地產生,並且各自對目標執行其各別的作用。比如說“看”的動作,就包含了8個名法在同時參與執行作用。
名法又可以分為兩類——心和心所。
心 (citta)——識知目標的心理活動。
心所 (cetasika)——伴隨著心一起產生並能協助心全面地識知目標的各種心理作用,例如感受、想、思、作意、喜悅等等。
在識知目標的過程中,心起著主導的作用,猶如國王;心所起著輔助的作用,猶如執行各自職責的大臣。心所不能離開心單獨生起,因為諸心所必須依靠心才能協助識知目標。同時,心的產生也必定伴隨著諸心所的產生。心只有得到了諸心所的協助,才能完成其識知目標的作用。
名色法包攝了我們所處的這個世間所有的物質現象和心理現象,有時也特指身心現象。
五蘊又叫做名色法,包括物質身體和各種心理現象,這就構成了所謂的生命。只要有了名色、有了生命,眾生就會執著這一堆名色為“我”和“我的”,佛教稱為“我見”、“我執”。
由於這一堆名色法是作為被自他執取的對象,所以稱為“五取蘊”。只要有了被執取的五蘊,聖者們說這即是苦。
佛教強調:正如生病可以找出病因,生命也必然是有因的。然而,生命並非由所謂的上帝、生主、大梵天、大自在天所創造的,也不是由佛菩薩的創造的。佛教並不承認有所謂的上帝、造物主。
那生命的起源是什麼呢?
所謂的生命,只是一個從生到死的過程,這個過程稱為“輪迴”(saüsàra)或“生死輪迴”。導致生死輪迴的原因就是煩惱。有了煩惱,就會造作各種各樣的行為,這些行為在道德上稱為“業”(kamma,行為,造作)。善的行為稱為善業,壞的行為稱為不善業或惡業。當善業或不善業遇到因緣成熟的時候,就必然會帶來相應的果報(vipàka)。
我們的這副身心、每天所遭遇的境遇,就是自己行為的結果。亦即是說,命運的好壞是靠我們自己創造的,我們是自己行為的承擔者。同時,我們也必須對自己的行為負責。
有果必有因。生命,就是在煩惱的支助下,由所造作的業(行為)帶來的結果。
沒有了因,就不會有果。沒有了煩惱,就不會有生死輪迴,就不會再有苦。
佛教的目的在於滅苦——讓苦完全地止息。要滅苦,要解脫生死,就要致力於斷除煩惱。因此,修學佛教的目的在於斷除煩惱!
佛教教理的實踐
概論
應該怎樣去除這些煩惱呢?
佛教將斷除煩惱的方法叫做修行。
修行,又叫禪修,巴利語bhàvanà。
bhàvanà是什麼意思呢?
是培育!
培育什麼呢?
培育戒、定、慧!
戒定慧合稱為三學,即三項訓練。
其中,戒是指道德、品行;
定是指心的平靜;
慧,是智慧。
大家認為道德品行是好還是不好啊?大家喜歡道德敗壞,還是喜歡品德高尚呢?
內心的平靜是好還是不好啊?大家喜歡煩躁,還是喜歡內心平靜呢?
有智慧好還是不好啊?大家喜歡智慧,還是喜歡愚痴呢?
佛陀教導我們要培育的就是這三學:
1. 修戒——完善道德品行;
2. 修定——致力於內心平靜;
3. 修慧——培育智慧。
戒定慧三學是次第的關係,即循序漸進的關係。先要完善自己的品德;有了品德,就應嘗試讓自己的心平靜;內心平靜了,應進一步提升智慧。
有些經典也將戒定慧三學分為八個部分,稱為“八支聖道”: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和正定。其中,正見和正思惟屬於慧學,正語、正業和正命屬於戒學,正精進、正念與正定屬於定學。也就是說:修習八支聖道即是在培育戒定慧。
不要認為修行就是枯坐蒲團、不吃人間煙火。所謂的修行,就是修習戒、定、慧,培育品德、平靜和智慧。
煩惱根深蒂固,想要斷除煩惱不是件輕而易舉、想斷就斷的事,它是一個漫長的過程。
煩惱由粗到細分三個層次,修行也是由低到高分三個階段。修行的三個階段分別可以去除三個層次的煩惱,即:
1. 通過持戒去除違犯性煩惱;
2. 通過修定去除困擾性煩惱;
3. 通過修慧去除潛伏性煩惱。
佛教常見修持方法
入出息念
在這裡將為大家介紹三種簡易可行的修行方法,讓我們的心通過專注於特定的目標來培育平靜與智慧。
第一種方法叫入出息念,即通過專注呼吸培育定力的方法。
當您回到家之後,如果沒有其他的雜事,可以抽一個時間段,半個小時、四十五分鐘或者一個小時都可以。在這個時間段里,不要看電視,不要開電腦,把手機、電話都關掉,找個安靜的地方,例如自己的房間、書房坐下來。找一個舒適的坐墊坐著,墊大約高四指,或者更高一點,把臀部墊高一點,這樣的話可以保持身體重心平衡,容易坐得久。然後保持上身正直,不要彎腰、駝背,也不要繃得太直,要自然地平直。
輕輕地閉上眼睛,然後全身放鬆,讓身體處於輕鬆、自然、舒服、適合禪修的狀態。這個時候,應當暫時放下工作的事務,放下生活的煩擾,放下家庭的瑣事,把妄念紛飛的心收回來,不要追憶過去,也不要計畫未來,把所有跟禪修無關的東西、外緣都統統放下,決意回到當下,回到這一刻屬於自己的時間和空間。當身心都處於自然、輕鬆、舒適的狀態之後,再把心念確立在鼻頭、人中或嘴唇上方這一帶區域,嘗試去覺知自己的呼吸。
不要跟著呼吸進到體內,也不要跟著呼吸出到體外;不要注意呼吸的柔軟、細滑、輕盈、流動、熱、冷、推動等感覺,也不要用眼睛去“看”呼吸,只是讓心覺知進出於鼻端、人中這一帶區域的呼吸就行了。
在覺知呼吸的過程中,如果發現妄想很多,心仍然沒辦法平靜下來,建議大家這時可以用數息的方法來克服。
數息的方法是:在吸氣的時候,知道入的息;呼氣的時候,知道出的息;在入出息的末端心中默念“一”;然後,吸氣的時候知道入的息,呼氣的時候知道出的息,在入出息的末端心中默念“二”……如此默念著數息。
在數數的時候,可以從五到十之間任選一個數字。例如:選擇從一數到八。這樣,則在每一次呼吸的末端數:入、出、一;入、出、二;入、出、三;入、出、四;入、出、五;入、出、六;入、出、七;入、出、八。如果想選擇在入息的末端數息也可以,即出、入、一;出、入、二……出、入、八。也可以選擇數到十。無論如何,在數息的時候,心應該放在呼吸上,數字只是一種工具、一種方便,不應當把心放在數字上。
如果這樣數息,心還是有妄想的話,就應當下定決心:“讓我從一數到八的時候,心不飄走!”用數息的方法來設定一個時間段。假如我們數息從一數到八需要兩分鐘的話,那么,在這兩分鐘的時間段里心就不會飄走。如此一個數息來回是兩分鐘,兩個來回就有四分鐘,三個來回就有六分鐘……用這種方法來逐漸增加我們專注的時間。
在數息的過程中,一旦發覺心飄走了,被妄想中斷了,就應當重來。比如數到六的時候,發覺心飄走了,就不應當再繼續數下去,重新回到一!假如仍然繼續數下去的話,心將會對數息變得麻木,以後可能養成一邊數數一邊打妄想的壞習慣,那么數息就不能發揮作用。所以,一旦察覺到在數息的過程中心飄走,就回到一!一定要讓自己在從一數到八這段時間內心保持清淨無染。
能夠用這樣的方法持續地專注呼吸大概十五分鐘、二十分鐘,乃至半個小時,如果心平靜了,妄想也減少了,就可以不用再數息,只是將心安住在鼻頭、人中這一帶區域持續地覺知呼吸就行。
覺知呼吸其實是很簡單、很單純的一件事情。為什麼呢?因為我們無時無刻都在呼吸,呼吸無時無刻都在,只是我們一直以來都忽略它的存在而已。要覺知呼吸,無須造作,無須刻意,只須嘗試去知道、去關心一直都存在的呼吸就行了。
這是通過專注呼吸來使內心平靜的方法,叫做入出息念。只要能經常學習關注呼吸,你將會發現:你的情緒更容易控制了,你的內心更容易平靜了。
散播慈愛
接著再為大家簡單地講一講散播慈愛的方法。
什麼叫做散播慈愛呢?就是學會祝福他人,祝願他人開心、快樂。
在散播慈愛的時候,閉上眼睛,先祝福自己,希望自己開心,希望自己快樂。你可以默念:“願我快樂、開心!”同時要用心感受自己真正地開心、真正地快樂。如果感受自己的快樂有點困難,那可以回想自己過去曾經做過的一件令你很開心的事情,例如幫助他人、樂善好施等,然後感受當時的快樂,並把這種快樂維持下去。
這樣做大概幾分鐘之後,再選一位你很恭敬、很尊重的人作為散播慈愛的對象,例如你的老師、對你有恩的人等,但必須是同性,異性是不適合的。將你的祝福發出去,用心去祝願這位善人快樂、幸福。你可以默念:“願這位善人快樂、幸福!願這位善人快樂、幸福!”同時要用心去感受對方真的很快樂、很幸福!可以將慈愛散播出去後,就這樣儘可能持續地維持下去。
能夠對恭敬的人散播慈愛後,可以繼續祝福其他恭敬的人,然後祝福你的家人,祝福你的朋友,祝福公司的同事,祝福所有的人,包括認識的人、不認識的人,乃至一切有情。這就是慈愛!
在散播慈愛的時候,你的心必定是快樂的、喜悅的、平靜的、柔軟的、寬廣的。她可以很有效地消除煩躁、不安、憂愁、怨恨、不滿等情緒。要經常地學習散播慈愛,經常地學會祝福他人。當你擁有了慈愛,當慈愛成為你內心的素質之後,你將會發現:不但你的心情改變了,你的性格改變了,連你身邊的人、周圍的世界也都改變了!
無論是覺知呼吸,還是散播慈愛都不難做到,大家應該嘗試去做。不僅在特定的時間段可以練習,在平時有空時也可以練習。例如回到公司後,如果離上班的時間還早,可以坐在自己的座位上,閉上眼睛,先放鬆一下身心,接著覺知自己的呼吸……
還有其他很多種業處,雖然專注的目標有所不同,但方法都大同小異,在這裡就不一一列舉了。
正念正知
在佛教中還有一種很重要、很實用的修行方法——保持正念正知。
正念——讓心穩固地沉入所專注的目標,不散亂、不飄浮。
正知——對當下所做的每一件事時刻保持清明、覺醒。
在巴利藏經中有一部很重要的經文叫《大念處經》。在這部經文中,佛陀曾這種教導:
“諸比庫,比庫在行走時,了知:‘我行走。’在站立時,了知:‘我站立。’在坐著時,了知:‘我坐著。’在躺臥時,了知:‘我躺臥。’無論身體處於何種狀態,他只是如實地了知。……
再者,諸比庫,比庫在前進、返回時保持正知,向前看、向旁看時保持正知,屈、伸[手足]時保持正知,穿衣持衣時保持正知,食、飲、嚼、嘗時保持正知,大、小便利時保持正知,行走、站立、坐著、睡眠、覺醒、說話、沉默時保持正知。”
培育正念正知的方法並不需要限定在特定的時間段、特定的地方,以及採用特定的姿勢,在日常生活當中的每時每刻,只要生起正念,就可以進行這種練習:以正知來做一切事情,對所有的事情只是保持正知。
在這裡,我們以行走為例子來說明保持正念正知的實際操作方法。
有四種正知:
1.有益正知(sàtthakasampaja¤¤a)——在想要行走之前,先考慮所去的地方是否有益,選擇有益的而行,無益則不去。
2.適宜正知(sappàyasampaja¤¤a)——在行走之前,先考慮現在前往是否適宜,選擇適宜的而行,在不適宜的時間則不去,等待時機合適才去。
3.行處正知(gocarasampaja¤¤a)——這裡的“行處”是指修定所專注的目標,即業處。在選擇有益以及適宜的之後,將禪修的業處放在心中的第一位,在行走時持續地覺知它。例如在行走時也保持覺知自己的呼吸,而不是在走路時胡思亂想。
4.無痴正知(asammohasampaja¤¤a)——在行走時持續地修觀,觀照只是一堆名色法在行走,並沒有所謂的“我在行走”、“有人在行走”等。
將心放在行走發生的動作本身,就是正念;清楚地了知行走,就是正知。
當一個人想到要走時,不假思索地動身行走,就是沒有正念正知。
在行走時,保持持續地覺知禪修業處,這是在修止;持續地觀照行走的名色法,或觀照名色法的無常、苦、無我,這是在修觀。
對於站立、坐著、躺臥、向前看、向旁看等,也同樣以此四種正知來理解。
對於身體的姿勢、動作是這樣,對於感受、心念也是這樣。當你感到快樂時,是否清楚地知道現在生起了快樂的心?當你感到不滿時,是否清楚地知道現在生起了不滿的心?當你貪戀一種東西時,是否清楚地知道現在生起了貪心?當你對一件東西生氣時,是否清楚地知道現在在生氣?當你感到緊張時,是否清楚地知道現在很緊張?……
當一個人沉迷外境時,他的心很可能處於迷惑的狀態——追逐外境、患得患失。將心抽離外境,這就是覺醒;當你清楚地覺知自己當下的身心狀態時,這就是正念正知。
例如:當你對一個人的言行感到生氣時,那是因為你在意他的言行,此時你的心已經被他的言行套住了。如果你能將心從他的言行中抽離出來,反觀自己的心,你將會發現:生氣只是將自己的心緊緊地綁在對方的言行上;而且,生氣的心也是一樣的醜陋,也好不到哪裡去。將心抽離外緣,清醒地覺知當下的身心狀態,這就是正念正知!
只要你懂得了培育正念正知的方法,你就懂得修行。懂得修行的人,並不只是正經八百地坐在蒲團上、坐在禪堂里才叫修行。掌握修行真諦的人,走路、站立、坐著、穿衣、吃飯、喝水,乃至上廁所,哪個時候不能修行?哪個地方不能修行?
將心安住於當下的身心狀態,這就是正念正知!這就是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