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為阿支羅迦葉自化作苦經

佛為阿支羅迦葉自化作苦經

佛為阿支羅迦葉自化作苦經,全一卷,譯者佚名。又作自化作苦經、佛為阿支羅迦葉自化作苦經。收於大正藏第十四冊。

基本介紹

  • 書名:佛為阿支羅迦葉自化作苦經
  • 又名:The Buddha for the ROM kasyapa since become bitter
  • 原版名稱:自化作苦經
  • 譯者:佚名
  • 類別:佛經
佛經正文,簡要解釋,引相關詞,

佛經正文

佛為阿支羅迦葉自化作苦經
一時,佛住王舍城耆 崛山,爾時世尊,晨朝著衣持缽,出耆崛山,入王舍城乞食,時有阿支羅迦葉為營小事,出王舍城,向耆崛山,遙見世尊,見已詣佛所,白佛言:「瞿曇欲有所問,寧有閒暇見答與不?」
佛告迦葉:「今非論時,我今入城乞食,來還則是其時,當為汝說。」
第二亦如是說,第三復問:「瞿曇何為我作留難?瞿曇云何有異?我今欲有所問,為我解說。」
佛告阿支羅迦葉:「隨汝所問。」
阿支羅迦葉白佛言:「云何瞿曇,苦自作耶?」
佛告迦葉:「苦自作者,此是無記。」
迦葉復問:「苦他作耶?」
佛告迦葉:「苦他作者,此亦無記。」
迦葉復問:「苦自他作耶?」
佛告迦葉:「苦自他作,此亦無記。」
迦葉復問:「云何瞿曇,苦非自非他無自因作耶?」
佛告迦葉:「苦非自非他無自因作者,此亦無記。」
迦葉復問:「瞿曇所問苦自作耶?答言無記。他作耶?自他作耶?非自非他無自因作耶?答言無記。今無此苦耶?」
佛告迦葉:「非無此苦,然有此苦。」
迦葉白佛言:「善哉瞿曇!說有此苦,為我說法,令我知苦見苦。」
佛告迦葉:「若受即自受者,我應說苦自作,若他受他即受者,是則他作若受自受受他受,復與苦者如是者自他作,我亦不說,若不因自他無因而生苦者,我亦不說,離此諸邊,說其中道,如來說法,此有故 彼有,此起故彼起,謂緣無明行乃至純大苦聚集,無明滅則行滅,乃至純大苦聚滅。」
佛說此經已,阿支羅迦葉遠塵離垢,得法眼淨,時阿支羅迦葉,見法得法,知法入法,度諸狐疑,不由他知,不因他度,於正法律,心得無畏,合掌白佛言:「世尊!我今已度,我從今日,歸依佛歸依法歸依僧,盡形壽作優婆塞,證知我。」阿支羅迦葉聞佛所說,歡喜隨喜,作禮而去,阿支羅迦葉辭世尊去,不久為護犢 牛所觸殺,於命終時,諸根清淨 ,顏色鮮白。爾時世尊,入城乞食,時有眾多比丘,亦入王舍城乞食,聞有傳說,阿支羅迦葉從世尊聞法,辭去不久,為牛所觸殺,於命終時,諸根清淨,顏色鮮白。諸比丘乞食已還出舉衣缽洗足,詣世尊所,稽首禮足,退坐一面,白佛言:「世尊!我今晨朝,眾多比丘,入城乞食,聞阿支羅迦葉從世尊聞法律,辭去不久,為護犢牛所觸殺,於命終時,諸根清淨,顏色鮮白,世尊!彼生何趣?何處受生?彼何所得?」佛告諸比丘:「彼已見法知法,次法不受於法,已般涅盤,汝等當往供養其身。」
爾時世尊為阿支羅迦葉受第一記。
願以此功德 莊嚴佛淨土 上報四重恩 下濟三塗苦
普願盡法界 沈溺諸有情 悉發菩提心 盡此一報身
同生極樂國

簡要解釋

本經內容為阿支羅迦葉問佛陀‘苦’系自作、他作、自他作,或無因作,佛陀以十二因緣法答之,謂諸法乃至‘苦’之生起,皆由‘此有故彼有,此起故彼起’而來,既了知緣‘無明’而有‘行’,即知滅除‘無明’則可滅除‘行’,若離此諸邊,即為中道。阿支羅迦葉聞法後遂得道,然不久觸牛而死。於命終時,諸根清淨,顏色鮮白,佛陀說此乃因其已見法、知法而般涅盤之故。又本經雖稱自化作苦經,然由其內容視之,可稱為自他作苦經。於雜阿含經卷十二亦載有本經內容所記之事。

引相關詞

佛世
佛喪花
佛為優填王說經
佛為娑伽羅龍王所說大乘經
佛為年少比丘說經
佛為勝光天子說經
佛為首迦長者說業報差別經
佛為黃竹園老說經
佛乘戒
佛書出版界
佛以一音演說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