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考古》是2014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李崇峰。
《佛教考古》是2014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李崇峰。
中國佛教石窟,世界文化遺產 展開7個同名詞條收藏 查看我的收藏 0有用+1 0 莫高窟,坐落於河西走廊的西部盡頭的敦煌。它的開鑿從十六國時期至元代,前後延續約1000年,這在中國石窟中絕無僅有。它既是中國古代文明的一個璀璨的藝術寶庫,也是古代絲綢之路上曾經發生過的不同文明之間對話和交流的重要見證。莫高窟現有洞...
帕哈爾普爾的毗訶羅遺址是一座佛教寺廟遺址,位於孟加拉國瑙岡地區東北角,以索馬普拉寺廟為主要遺址,該廟占地9公頃,是一座帶有圍牆的大型磚制寺廟。據考證,這座名叫“索馬普拉”的寺廟是公元8世紀達馬帕拉國王在位時期修建的。1985年根據文化遺產遴選依據標準C(i)(ii)(vi),帕哈爾普爾的佛教毗訶羅遺址被聯合國...
《佛教考古》是2014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李崇峰。基本資料 佛教考古 內容簡介 本書稿以天竺佛教史跡開端,從西到東,分別研究了絲綢之路上的天竺、新疆、北方、南方佛教史跡中的有關佛教考古的問題,以佛教石窟寺壁畫、塑像等具體考古發現,結合佛典展開研究,考察佛典和石窟之間的內在聯繫。在此基礎上...
撰寫了《大唐西域記》,記錄了古印度歷史文化和那爛陀寺輝煌的佛學成就。12世紀末,穆斯林軍隊入侵印度建立穆斯林國家,那爛陀寺為穆斯林焚毀。19世紀末,考古學家在印度比哈爾邦發現了佛教遺址,出土許多精美佛教石雕、銅像、銅盤和印章等,經與《大唐西域記》核對,證明是那爛陀寺舊址,那爛陀寺 遺址重現。
絲綢之路留下了眾多的佛教遺蹟,最著名的是敦煌莫高窟。絲綢之路佛教遺蹟 作為絲綢之路東段北道重要驛站,涇川地區留下了眾多的佛教遺蹟,保存到至今的有王母宮石窟、南石窟寺、羅漢洞石窟等。吳葒介紹,考古發掘和研究表明,涇川在古代佛教寺院眾多,已知的有北魏嵩顯寺、北周寶寧寺、隋水泉禪寺和大興國寺、唐大雲寺...
《續佛教考古:從印度到中國》是2023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圖書。內容簡介 2014年初,《佛教考古 從印度到中國》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續佛教考古:從印度到中國》輯存的文章,系2014年迄今陸續寫就,時空範圍及內容接續前書,故以此為書名。《續佛教考古:從印度到中國》共輯文章12篇,其中2篇以英文表述,1篇...
《佛教考古:從印度到中國(修訂本)》是2020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李崇峰。內容簡介 本書作者曾在中國、印度和巴基斯坦實地調查了許多佛教遺蹟,並收集到了大量第一手資料。本專題論文集,就是對地面佛寺與石窟寺在印度的發生與發展,和它在中國的流布與演化所做的初步探索。目錄 前言 1 一、印度寺...
亦取材自民間藝術,風格古樸,且不直接表現佛的形象。凡此,表明此時佛教藝術尤屬初創。遺址意義 帕盧德佛塔石刻代表性作品,如《鹿王本生故事》欄楯浮雕和《因陀羅極樂園》欄柱浮雕,構圖合理,善於刻畫故事情節、草木禽獸一級城池樓閣,從中可以看到印度佛教藝術之淵源,對歷史考古研究皆有重大意義。
北魏青州龍興寺佛教造像窖藏的發現,是20世紀中國最激動人心的考古發現之一,500餘尊精美的北朝佛教造像深埋地下,得以跨越千年,為我們開啟了來自遙遠歷史的神秘之門。簡介 2003年2月,伴隨著波音777飛機巨大的轟鳴聲,山東青州博物館的王華慶館長從中國北京首都機場出發,飛往遙遠的大洋彼岸——美國的華盛頓,和他同行的...
從錫爾凱波(公元前200年)到錫爾孫凱的防禦工事可以從遠古的新石器時代瑟賴蓋拉的墳墓中看出,從公元一世紀起,塔克希拉成為印度河畔的一座城市,為發展提供了不同的舞台,波斯、希臘,和中亞從公元前五世紀到公元二世紀,交替對其產生影響,逐漸成為了佛教中心。簡介 中文名稱: 塔克希拉考古遺址 英文名稱: Taxila 國...
七個星佛寺遺址,位於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焉耆回族自治縣七個星鎮西南部、霍拉山東麓,是一處佛塔、佛殿和石窟並存的佛教建築群遺址。七個星佛寺遺址始建於晉代,一直延續到宋元,總面積約8萬平方米,以遺址中部的泉溝為界,寺院遺址分南、北兩大部分。遺址殘存佛塔、僧房、大小殿堂等建築93處。是...
鄴城佛像埋葬坑,位於河北省臨漳縣鄴城遺址東部北吳莊,佛像埋葬坑出土的佛教造像有題記的超過百件,絕大多數是漢白玉造像,少數為青石造像。2012年春節期間,中國社科院考古研究所與河北省文物研究所聯合組成的鄴城考古隊,在鄴城遺址東部5米厚的流沙層,發現了一處不規則的埋葬坑,內部驚現佛教造像近3000件(塊)。...
吐峪溝石窟寺遺址的考古發掘揭露出十分豐富的寺院遺蹟,出土遺物的種類及數量龐大,是中國佛教考古的一次重大發現。這些發現既對深入探討吐峪溝石窟的創建年代、原始外觀、洞窟組合、題材布局、造像特徵及塑繪技法等有重要的學術價值,也為進一步研究古代佛教藝術從南向北、自西而東的傳播,尤其是高昌石窟寺與龜茲石窟寺...
考古價值 雲岡石窟窟頂北魏遼金佛教寺院遺址中出土的建築構件、器物、塔基和磚瓦窯等,印證了《水經注》描述雲岡石窟當年“山堂水殿、煙寺相望”的雄渾氣象。特別是遺址中出土的遼金時代鑄造井台、30座熔鐵爐、水井,詮釋了“中國17世紀的工藝百科全書”《天工開物》中宋遼金時代對冶金鑄造景象的記載,為了解宋遼金鑄造...
達瑪溝佛寺遺址,位於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和田地區策勒縣約30千米處,是南北朝時期的古遺址。·2000年3月,發現達瑪溝佛寺遺址,是考古已發現的世界上最小的古代佛寺,約1500~1800年歷史,表現出典型的犍陀羅雕塑藝術特徵,是典型的西域佛教藝術風格,佛寺周圍是一個龐大的佛寺群。2002年9~10月,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
這是繼半坡、秦兵馬俑之後我國又一次重大考古新發現,是世界文化史上一件幸事2001年博物館又新建成四大陳列“法門寺歷史文化陳列”、“法門寺佛教文化陳列”、“法門寺唐密曼茶羅文化陳列”、“法門寺大唐珍寶陳列”和“法門寺唐代茶文化陳列”。法門寺文化景區已成為陝西西線旅遊的龍頭單位和世界佛教朝拜中心、佛教文化研究...
該佛殿遺址為塔克拉瑪乾地區迄今發現規模最大的回字形殿堂式佛教建築。殘牆保存最高遺蹟為1.6米,最低矮處僅餘0.1米。保存牆壁壁畫面積約16平方米,採集遺址地層出土殘損壁畫約4平方米。和田(于闐)自古便被稱為西域佛國。也是佛教傳入中原、東亞等地區第一站。于闐佛教文化不僅深遠地影響到中原佛教、西藏佛教,以及...
法門寺地宮遺址是唐法門寺塔基中心建築遺址。法門寺是歷史悠久的佛教名剎,位於扶風縣北10公里的法門鎮。寺院因藏有佛指舍利而在唐代盛行一時。寺院在明代築有13級磚塔,後往歷代重修。遺址簡介 至1981年秋,真身寶塔因連日陰雨倒塌,塔內所藏的造像和經卷跌落。經過清理,發現有宋刻《毗盧藏》20殘卷,元刻《晉寧藏...
後來有些高棉人獵戶進入森林打獵,無意中發現宏偉的廟宇,也有一些當地的佛教徒在廟旁邊搭蓋屋寮居住,以便到廟宇中朝拜,但吳哥遺蹟多不為世人所知。 1586年,方濟各會修士和旅行家安東尼奧·達·馬格達連那遊歷吳哥,並向葡萄牙歷史學家蒂歐格·都·科托報告其遊歷吳哥的見聞:“城為方形,有四門有護城河環繞……建築...
作為歷代史料和茶文化典籍中從未揭示過的歷史文物,為20世紀茶文化考古最為重要的發現。它的出土,標明了博大精深大唐茶文化的歷史源頭、最高層次,填補了茶文化史研究的空白。3、法門寺地宮中發現的長達196厘米的鎏金四股十二環迎真身銀錫杖,是目前世界上發現體形最大、等級最高、製作最精美的佛教法器。4、法門寺...
舍利塔的套裝層數達五重之多,與法門寺地宮出土的安放真身舍利容器重數相同;寶塔上有多處釋迦牟尼的涅槃圖;銀鎏金塔與金塔包裹以銀絲串綴珍珠的“天網”或“因陀羅網”,這是佛教考古史上填補空白的重大發現;五重塔身之上的佛像與紋飾融合顯密二宗,表明舍利供奉之日,漢傳、南傳、大乘小乘、顯宗密宗的四眾僧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