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個星佛寺遺址地處古絲綢之路北道,位於焉耆縣七個星鎮西南部的一道低矮的山樑和坡地上,是佛教文化東傳的一個重要樞紐,也是焉耆國的佛教中心。
七個星千年佛寺遺址,距今已有1700多年的歷史,是新疆僅有的佛塔、佛殿、講經堂和僧房生活區並存的建築群遺址,曾是晉唐時期焉耆國的佛教中心。整個佛寺遺址占地面積逾4萬平方米,寺院遺址分南、北兩大部分,以遺址中部的泉溝為界,由地面寺院建築和洞窟建築兩部分組成。寺院殘存大小建築93處,洞窟殘存11窟。殘存佛像基座,窟內有樂伎、朵雲紋、飛天等壁畫遺存,出土泥塑佛、菩薩、天王,供養人等頭像。
遺址1961年被確定為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2001年由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公布名稱為七個星佛寺遺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七個星佛寺遺址
- 位於:古絲綢之路北道
- 公布名:七個星佛寺遺址
- 組成:地面寺院建築和洞窟建築
- 批次: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批准單位:國務院
- 批准時間:2001年6月
- 編號:139
- 地理位置: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焉耆回族自治縣
- 所屬時代:晉至宋
文物遺存,遺址破壞,遺址保護,歷史意義,
文物遺存
七個星佛寺遺址,由地面寺院建築和洞窟建築兩部分組成。地面寺院遺址分布於山樑和坡地上,一條自然泉溝將建築群分為南北兩大區(即今所命名的南大寺和北大寺),寺院殘存大小建築93處,總面積約40300平方米。
該遺址是新疆僅存的、同時保有佛塔、佛殿、石窟的珍貴遺址群。洞窟的形制大致與克孜爾一期洞窟相似,壁畫比較精美,佛像造型豐滿和祥,具有犍陀羅和中原的風格。對於研究古代焉耆史乃至西域社會發展史、佛教史、戲劇史等具有著重要的價值。
七個星佛寺遺址中11處洞窟位於寺院西北部約一公里的霍拉山低矮的山腰處,大部分坐東朝西,門朝西開。洞窟內佛像無存,只殘存佛像基座;2、3、5、7號窟內有少量的樂伎、朵雲紋、飛天等壁畫遺存,曾出土泥塑佛、菩薩、天王,供養人等頭像。
有的洞窟里殘存中心柱、基座,洞窟頂上隱約能看到曾經色彩豐富的壁畫。樂伎、飛天、纏枝蓮花紋的線條依稀可辨。最美的雕塑多為木骨泥塑,有佛、菩薩、比丘、武士、婆羅門、供養人像等,他們大多都形態典雅,面龐圓潤,細眉高鼻、小嘴厚唇、略露微笑。
焉耆佛教藝術早期受健陀羅影響,晚期的彩繪泥塑,表現出強烈的東方審美情趣。佛寺雕塑多為木骨泥塑,有佛、菩薩、比丘、武士、婆羅門、供養人等。雕塑人物形象與彩繪壁畫相結合是焉耆佛教藝術的一大特點。
遺址破壞
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歐美和日本各國探險家紛紛進入新疆,尋找古蹟、挖掘遺址,拿走文物,先後來到七個星佛寺遺址的有斯文·赫定、格倫威德爾、斯坦因、奧登堡等人,他們拿走大量可移動文物,並切割壁畫,使該佛寺遭受嚴重破壞。
該遺址建築工藝主要為土坯壘築,部分為夯築,由於遭到淘蝕、沖溝、裂隙、裂縫、剝蝕、生物破壞和人為破壞等,每個遺址都不同程度的遭到破壞,其中一些標誌性建築如殿堂、僧房等文物本體及載體瀕臨倒塌。
遺址保護
由於風雨侵蝕,1991年至1996年,巴州文管所、焉耆縣文管所三次對七個星佛寺遺址進行了保護圍牆的修建。
2001年,七個星佛寺遺址被中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005年,該遺址被列入絲綢之路新疆段保護工程。
2006年,該遺址被列入絲綢之路新疆段保護工程。同年7月,由北京建築工程學院承擔編制的《焉耆七個星佛寺遺址文物保護規劃》通過了省級專家論證。
2012年9月18日,這個1961年就被國家文物局定為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的古遺址,正式開始最大規模的保護工程。先後投資2400餘萬元人民幣對該遺址進行防雨蝕、風蝕、防坍塌、裂縫、沖溝、排水處理等主體加固工程,並修建看護房、壁畫展示廳、監控室等設施。
2016年5月1日,新疆焉耆縣在七個星佛寺遺址舉行文化旅遊推介會,七個星佛寺遺址在歷經多年修復,再安裝防護設施後將向公眾開放。
歷史意義
該遺址中,出土了吐火羅文書寫的紙質文書——《彌勒會見記》等一批罕見文物,對於研究古代焉耆史乃至西域社會發展史、佛教史、戲劇史等具有重要價值。 其中吐火羅文《彌勒會見記》,見證了古焉耆國佛教的興盛,以及焉耆古國在佛教傳播過程中扮演的重要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