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年畫

佛山年畫

佛山年畫是廣東佛山漢族民間工藝品之一。是中國漢族特有的一種繪畫體裁,也是中國農村老百姓喜聞樂見的藝術形式。佛山年畫始創於明永樂年間,有五百多年歷史,《辭海》記:“佛山木版年畫是我國民間年畫之一,是華南地區著名的民間木版年畫,因在廣東佛山鎮生產而得名。”佛山民間木版年畫,包括門畫(俗稱鬥神)、年畫與神像畫,統稱為年畫。明清兩代,木版年畫進入巔峰時期,並逐步形成了天津楊柳青、蘇州桃花塢、山東濰坊、廣東佛山“四大木版年畫”。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佛山年畫
  • 所屬地區:廣東佛山
  • 所屬民族:漢族
  • 起源時期:清代乾嘉年間
  • 題材分類:門畫、神像畫和歲時風俗畫
概述,起源,題材,特色,技法,危機,

概述

廣東佛山曾與天津的楊柳青、山東濰坊的楊家埠、蘇州的桃花塢並稱"中國四大木版年畫"。佛山在宋代就已經被列為全國四大名鎮之一,經濟文化發達,造紙業、染紙業也有很大的發展,已經具備了一定的條件。 在宋元時期,廣州、佛山一帶已流行刻繪鬥神的習俗。這類鬥神早期直接在門板上手繪刻畫,後來另置木板繪刻,大量複印,製成木版年畫行銷於市,供人張貼。

起源

早在漢代,中國就有貼門畫的習俗,人們把傳說中的鬥神貼在門上,以示驅邪避災,這是年畫的前身。兩宋時稱作"紙畫",其題材也擴大到表現美好生活、吉祥歡樂及歷史人物題材。明代叫"畫貼",清代道光年間始稱為"年畫"。民間年畫隨著歷史的發展幾經演變,各地年畫形成了自己的獨特風格。
佛山木版年畫的生產興盛於清代乾嘉年間,從清乾隆到抗日戰爭前期為佛山年畫生產的鼎盛時期,店鋪作坊多達200多家,從業者數千人,鼎盛時單鬥神就日產1萬多對,"家家點染,戶戶丹青"的火紅場面是當時佛山年畫手工業繁盛的寫照,成為佛山重要手工行業。20世紀30年代後漸次蕭條。

題材

佛山木版年畫有原畫、木印、工印工筆三種,包括鬥神、年畫、神像畫,以鬥神為主,內容多是“神荼鬱壘”、“秦叔寶、尉遲恭”、“福祿壽全”、“五子登科”、“加官進爵”、“天姬送子”、“和合二仙”、“金錢童子”以及各種神像和歷史人物、戲曲故事等。題材廣泛,表現人民的希望和理想。還有吉祥圖案、辟邪迎祥、民俗民風、戲曲故事、歷史演義故事等。佛山木版門畫內容豐富,根據不同省份和地區、地域特點、習俗和喜好而印製題材和顏色各別的門畫。民眾則按大門、房門等不同地方而張貼不同類型題材的門畫,抒發人們對真善美的追求。
以題材劃分,則有門畫、神像畫和歲時風俗畫三種類型,其主要功用為祭祀、祈福和裝飾環境,體現了人們驅邪納福的願望。佛山木版年畫的題材過去多是"神荼鬱壘"、"秦叔保"、"尉遲恭"、"福祿壽全"、"金錢童子"、"和合二仙"、"天姬送子"、"關公"、"包公"及其他神像、歷史人物、戲曲故事等,內容廣泛,產銷盛極一時。上世紀五六十年代,佛山木版年畫曾隨時代變化,創作了一大批現代題材的新年畫,如"三面紅旗"、"婦女半邊天"等,也很受當時人們的歡迎。
在功能上,主要用於新年或歲時節令裝點環境、渲染氣氛、寄託人們辭舊迎新、接福納祥願望的必備用品。佛山年畫受嶺南傳統文化影響,並迎合佛山人的審美情趣和生活習慣,以民間信仰神像畫、歲時節令應景畫、禮俗畫居多,為百姓喜聞樂見。

特色

佛山木版年畫為當地活動中的一種特殊的形式,反映著佛山本地漢族文化的歷史根源以及佛山傳統民間繪畫和印刷工藝的一些基本情況。其他各地年畫相比,佛山木版年畫吸收了佛山剪紙、銅鑿金花、金漆木雕等傳統工藝的精髓,以紅、綠、黃、黑四色木版套印。用工筆繪彩、勾金粉等技法表現,使畫面更顯富麗堂皇、熠熠生輝。其形象精細、飽滿,線條粗獷、有力,紅彤彤的色彩熱烈艷麗、寓意吉祥,因而,佛山木版年畫又有"萬年紅"的美譽。
梅花童子梅花童子
佛山年畫使用紅丹、金銀色加強畫面的裝飾效果,紅色表示喜慶和吉利,而紅丹又是佛山著名的地方特產。年畫以紅、桔紅、黃、綠等色來套印,在人物盔甲、袍帶上飾繪金銀圖案紋樣,使神象畫更顯金碧輝煌。佛山年畫線條粗獷,簡練有力,構圖飽滿,富於裝飾,形成獨特的地方風格。
春節張貼年畫的風俗由來已久。在明以前,人們多用石刻虎、獅放於門前左右,以示驅邪示威。自年畫興起後,人們在臘月廿四以後,便開始張貼春聯、揮春和門畫,民間俗稱貼鬥神,以作驅邪納福。
佛山門畫生產過去年產100多萬時,城鄉都喜用。1966年後,佛山年畫被斥為“封建迷信品”停止生產。1975年後恢復生產,主要供出口。而今,城市居民貼門畫之俗漸少,而市郊及各縣農村仍存貼門畫俗。

技法

佛山年畫有手繪、木板套印、木印填色三種,以線條粗獷、色彩絢麗、造型簡練、構圖飽滿、裝飾性強為特色。人物衣飾上的花紋用線條流暢的寫金描銀渲染,俗稱"寫花",極富民間畫的韻味,為其他地區民間年畫所罕見,成為佛山年畫的顯著特徵;在表現手法上,善於結合當地風俗民情,具有濃郁的地方風格。佛山年畫線上條處理、造型格調、設色技巧、題材選擇上都具有廣府文化的細膩藝術特徵。
工具工具

危機

由於佛山年畫過去一直被誤認是“市井俗物”,不登大雅之堂,所以從沒被“正史”重視,幾乎一無所載。因此本次面世的《中國木版年畫集成·佛山卷》,是第一次對該非物質文化的系統文字整理。首發式上,馮錦強向記者透露,其父馮炳棠(佛山年畫現今唯一傳承人),近日打破了“傳男不傳女”的傳承傳統,首度收下兩名藝術學院的女大學生,作為“閉門弟子”。
“去年,各級政府部門對佛山年畫的扶持,總共不超3萬元,這是遠遠不夠的。”馮錦強說,佛山年畫要活下去,就要靠不斷的創新設計;而創新設計的動力,來源於有人喜歡,有購買市場。“我實在不敢、也不好意思告訴你佛山年畫的銷售量,因為真的少得可憐。”馮錦強坦言,為了生計,他現都改行貿易生意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