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生平 佛使比丘(Achaan Buddhad^asa 1906~1993)或許是當代泰國最有名的法師。他除了是一位佛教傳統和經典的大學者之外,也博學許多知識領域。他用泰文及英文寫了很多關於禪定、比較宗教學和在日常生活套用佛法的書。在佛使比丘一本巨著《出入息念》(^An^ap^anasati)中,他詳盡解說練習正統的呼吸法,從最初級到最後的覺悟,雖然這個方法是他自己修行的重心,但近年來他更傾向以很開放的方式來教授如何把禪定套用於日常活動。他是一位很有包容性的教師,強調所有宗教的核心或真理都是一樣的,所以經常引用所有宗教的形象和說法。經由佛使比丘的甚多法義的短論及絕妙的簡單談話,他成為泰國佛教的領袖之一,把泰國佛教從簡單的宗教儀式提升到透過不執著而得到和平。進入「解脫自在園」(Wat Suan Moke),會感覺人與自然之間有禪宗式的和平與和諧。「解脫自在園」是一座居住少許尼眾和三十至五十位比丘及在家眾的寺院,它被一個很大而且寧靜的池塘和數十畝泰國南部的森林所環繞著,山丘里散布著小茅屋。佛使比丘建立一座大的博物館,蒐集很多佛教國家及其它國家的圖像、雕像,透過它們來展示佛法。博物館中有很多佳作是出自一位從日本禪寺來親近佛使比丘的西方人,他後來在泰國南部海邊的一個洞窟坐禪時死亡,該洞窟和他的筆記充滿優美的圖畫和讚嘆覺悟的喜悅。
佛使比丘 跟佛使比丘居住在一起的人可以自由練習各種修行法,他可以獨自靜坐,修煉嚴格的呼吸法,如密集的正統練習法,或在佛使比丘的指導下研讀典籍。而更普遍的是住在「解脫自在園」的比丘和尼眾在寺院中做各種工作時,練習一種動中禪,這是佛使比丘教法的主要焦點──經由每日的活動練習自然禪法,雖然他不否定其它上座部教師所宣傳的嚴格密集禪修法也可獲得內觀及解脫,但他警告我們,若黏著於任何修煉、禪定法或任何心的特別狀態是危險的。
佛使比丘弘揚自然發展的內觀,他不自認為是指導人家修煉的老師,他祇認為是提供舒適居住地方,及提供一些如何允許自然智慧型開展的良方的好朋友。他的大部分自然修法,是鼓勵人們去看清楚,任何欲望如何使他們痛苦。禪修可以幫忙消除錯誤的知見,讓我們愈能看清在不停變動的世界裡,追逐身外的個人利益或快樂是無意義的,並且看清實現內心的和平來自無求。這種對正道與道德自然開展的方法、清晰的知見及無私是佛使比丘接近真理的方法。它是一條清晰、簡單和沒有神秘性,導致智慧之樂及熄滅痛苦的方法。
殊勝特色 佛使比丘 著
香光書鄉編譯組 譯
所有同處於生、老、死的同修們:
由於演講時間只有短短一小時,以下我就擇取上座部佛教的某些殊勝特色做個重點報告。
上座部佛教保存原始佛教教法
一、由於禁止對原始教法做任何廢除或修改,只容許添加能令原始佛教更精確的說法,上座部佛教成了唯一成功保存古老純正佛教教法的部派。
談到上座部佛教的第一項特色之前,我們必須先認知,不論佛教有多少宗派,各派都有從初期到後期的經典,而這些經典是由不同的經論權威因應環境漸漸添增而成。這是很明顯的事實,毋需證明。
至於上座部佛教,有一項值得注意的特點:那就是我們無權刪除或修改佛陀在經典中所說的任何教法,雖然佛陀於將入滅時曾允許在僧團同意下,可以舍小小戒,但上座部認為不論多么微細的刪改都不可以。上座部這種嚴禁刪改的作法,源於大迦葉尊者主持的第一次結集時,僧眾們所建立連非常微細的經律都禁止廢除的共識。
至於上座部經典的增添(一般認為上座部也增添了一些經典),這些添加的經律必須極度嚴謹地保存原始教法的原則,或者根據原始經典加以闡釋。增添經律必須與原始經典意義相符!這種作法與其他部派不同,其他部派的增添方法在某種程度上已改變了佛法的方向。
我們無權增添經律,而使佛法在不同時空因緣或任何外在環境的影響下發展,以致喪失原始教義。這樣的增添,直接或間接地導致佛法墮落成有神論或自我論,或更嚴重地退化回古老的神秘主義。我們害怕做這樣的事,所以樂於接受我們是懦夫的指控。由於這種保守的作風,上座部佛教得以保留佛法的原貌。但願我們永遠保持這樣的態度,若對經典有所增添,不論是巨大或微細,都必須與原始佛法相輔相成,使原始教義能達到顛撲不破的程度。
若有非正統的說法,由於任何影響而與原始教義混合,都會自行顯現出來,因為這些異說不可能與原始教義融合在一起。為了在教義受到疑難時,能指出正確的教法,世尊曾宣說了二章的四大教法,其中一章有關戒律,另一章則與經有關。而那些滲雜進來的因素在四大教法的原則檢定下,就會顯示出其本質上的謬誤,而自動地剔除;或者,如果這些異說仍然存留在神聖的經典中,因為自身的矛盾,也引不起任何人的興趣。
由於前面所說上座部不可更改教法的制度和四大教法,上座部佛教的教法從一開始就以純正的形式延續至今。
這就是上座部佛教第一項主要的特色,它堅固地奠基於佛陀的教法,一如《大般涅盤經》所說:“比丘!只要比丘永不廢除已立之法,不另增添未曾有法,並敬謹奉行已立之法。如是,比丘!和合僧眾必昌盛,不傾頹!”
八正道是趣向涅盤之道
以八正道為根本教義。八正道直接與生命實相有關,若不依止八正道,任何世間眾生不能安住於世,也無法解脫,因此,八正道是世間、出世間的唯一途徑。
希望每個人都毫不遲疑地堅信八正道是佛法──尤其是上座部佛教──的本質。佛陀如是說:「八正道,我說即是梵行」,即是佛法。
八正道就是正確修行或嘗試修行八種正確的法門。也就是在每一種生活方式中都能具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和正定,並使之成為生活的藝術,其實八正道是唯一可稱為佛教修行法的巧妙法門。
任何具有自然智力的人都可能證悟八正道,所以世尊說八正道是人人「應當可證見的」,或待發覺並待證悟的,世尊稱它為「自然趣向涅盤之道」或「流」。它使眾生自然趣向涅盤,使每位奉行八正道者必然且奇蹟地證得涅盤。因此,對眾生而言,八正道正是證得涅盤之道。
[正見是眾善之始]
八正道的第一項是修習正確的知見,簡稱為正見。正見包括各種智慧或究竟了悟。如:徹悟直接說明苦及苦的止息的四聖諦、一切現象的緣起、一切存在的本質──無常、苦、無我及整個因果律的範圍。證悟以上任何一種法都會有相同的結果──涅盤,脫離俗世生活;另一方面,正見也間接包含所有世間正確的看法,這些看法是獲致世間祥和與利益的方法。
佛陀稱正見為「眾善的開端」和「洞察四聖諦的開始」。它是涅盤──苦的止息──必然來臨的徵兆,就好像晨曦象徵一天的開始。
大家也許知道,正見一旦現前,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和正定都會同時自動產生,當時機成熟時,我們就會從苦中解脫。《增支部》說:「人靠著正見的徹底實踐,以克服所有的苦」,於是佛陀稱正見為「解脫的開端」,這帶給我們很大的希望,我們應該熱切而且心存感激地儘快奉行八正道第一項的正見。
[正見是正定的基礎]
奉行八正道最大的希望是,每當我們向內觀照(實際上就是正見)時,自然同時會獲得與正見成正比增長的正定。
其實,人心念紛亂時根本無法修習,自然地修習所獲得的也是自然的定;如果按照技術化、規則化的方法修習,則所獲得的也是與該方法相應的定。一旦修習正見,自然就可獲得更深的定力,而這份定力又積聚成幫助正見自然湧現的資糧。
缺乏正見,我們就不知如何修習,一個人先前所獲得的正見會時時刻刻激發出正定的力量,而這新激發出來的正定力也會反過來促使正見成正比增長。關於這點,佛陀曾經如是說:「沒有慧,就沒有定;沒有定,也不會有慧;定慧具足,則近於涅盤。」定、慧是彼此存在的必備條件。因此,沒有慧,不能生定,反之亦然,定、慧是互相激發而成的。
我們可以射箭的例子來說明上述的現象。當一個人手持弓箭瞄準目標時,無須以意志來集中精神,這種集中的精神會自然而然地與瞄準同步產生。如果射箭的人想射中目標的認知堅定,那么他的精神集中也會很堅定,認知時時刻刻都強化精神的集中(定)。同理可知,正確了解解脫的價值,必然會引生正定的力量,並且完全和佛陀上述所說「無慧就無定」的說法一致。因此,把重點放在修習正見上,就會自然產生適當且足以徹悟真理的正定。一般說來,一個健康、智慧的人可以從事這種修行,且獲得滿意的結果。
佛陀曾在《增支部》以四種方式中描述定:
(一)預知此生幸福的定,這是四色定的修行。
(二)獲得智見的定(一種不平凡的領悟力)。這是作意光明想、住晝想的修行。
(三)獲得正念正知(意識的專注與純淨)的定。這是為了達到自我控制,而觀照內心活動的修行,也是為了能洞見受、想、行之生、住、滅的修行。
(四)獲得息滅四種有漏(欲漏、有漏、見漏、無明漏)的定,這是觀照五取蘊(色、受、想、行、識)生滅的修行。
由上述可知,第四種的定就是可獲得如經典上所說的智慧或正見的修行,修習這種定主要是為了培養智慧,事實證明「修習正定」這字義,比我們平常所知修四色定的範圍廣得多。因此,定的修行不能離開慧或正見,上座部佛法的定在解脫的目標上絕對直接或間接地與慧並存,並不是如多數人所認為的只要安靜持續地打坐而已。
至於八正道之一的正定,佛陀在許多經典中是以四色定來說明,而且在《中部·大四十經》中,佛陀也解釋正定具有能分辨善惡的正見,且是能制心一處的心理狀態。因此,正定因具有正見而稱之為「正」,否則修習四色定會落入外道,如佛陀證悟前的老師阿羅邏迦藍、優陀羅羅摩子所修的苦行與其他外道的信仰,那樣的定不屬於八正道,不能通往佛法的目的──涅盤。因此,正見和正定必須片刻不離地並進,這就是上座部佛教的特色。
[正見是八正道的指導綱目]
不僅如此,只要正見現前,八正道的其他六要素──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與正念也就可以順利增長。正見的本質可以明辨是非、可行與不可行、有益與有害,同時也知道修行的方法。更甚者,它有很強的覺悟力,常常趨使人們依據正確的認知處世。因此,透過正見,一個人必然有正確的目標、說正確的話、行為正當、正確地生活、正精進,並且能正思惟,由於正見的力量,這六項德目變得較易達到。
從另一個思考的角度看,為了達到八正道中屬於「戒」的正語、正業和正命的目標,必須有慚與愧兩種力量的支持,也需要收攝六根(根律儀)。同樣地,因為具足正見,這些支持的力量可以很奇妙地獲得。甚至八正道中的正定,它形成的因素有正精進、正念和正定本身,它們相依共存,互相支撐,如心輕安、身輕安也可以經由正見的力量,而很容易獲得。因此,正見是八正道的關鍵,也是其他項目的指導綱目,所以佛陀稱它為八正道的「先鋒」。八正道中屬於「慧」的正思惟和正見也是如此,當它們在正見的引導下時,就可得到適度的增長。
尤其,具足出世的正見時,可以解決前述六項的實際困難,甚至包括正定本身等七項困難,也可以解決。由出世正見的四個層次所獲致的智慧可以用一句話說明:「對我們而言,凡事不執取,則不受後有。」一旦人的內心充滿「不執取」等的正見,邪見、邪思惟、邪語、邪行、邪命、邪精進、邪念、邪定等就不會滯留心中。更確切地說,內心就會自動地「改邪歸正」,臻至圓滿。因為對世間的一切不執著,最終將達到滅──涅盤,也就是痛苦及其起因的究竟滅除。只有靠「凡事不執著,則不受後有」的正見,這種可能才會發生。
[八正道使世間不缺少阿羅漢]
最奧妙的一點是八正道使世間不至於缺少阿羅漢。佛陀在入滅的那天說:「喬陳如!如果比丘正確地生活,世間就不會缺少阿羅漢。」其中「正確」指的就是八正道。佛陀當時也說:沒有八正道的宗教,就沒有四果位的聖者──須陀洹、斯陀含、阿那含和阿羅漢。那一個宗教沒有八正道,就沒有四果位的聖者,而佛教中是有八正道的。
為什麼八正道能使世間不缺少阿羅漢呢?這一點也不難明白。當一個人依循以正見為導、正定居後的八正道生活時,他的生活就自然地不讓煩惱有可乘之機,煩惱一旦缺乏來自眼、耳、鼻、舌、身、意的滋養品,就會日漸消弱,終至死亡。假如每個人都根據八正道的原則過正確的生活,那么所有的煩惱將必然消失殆盡。若煩惱消耗到可以證得聖果的第一個標準時,這人就證得須陀洹(◆入流的狀態),最終的阿羅漢果也必然可經由八正道證得,而趣向涅盤。因此,這對每個人而言,都是很大的希望,因為證初果須具足的毅力是人人可及的。
我們內心持續修持定,以證悟「不執著樂,不執取一物,則不受後有」,會使我們的內心遠離對世間事物或有情眾生的執著,並且使內心趨向「息滅一切苦──不留任何受苦之因」,這是因為他已沒有任何束縛。
當我們的內心一直持續集中在這種不執著的真理上,最終的正見會自然產生,自然趨向涅盤。因此,言語、行為、生活方式、努力、注意力和專注力就不會趨向邪惡,善良自動持續地充塞身心,而成為完美究竟的八正道。同時,由於缺乏滋長煩惱的必需品,煩惱最後也漸漸萎縮,直到證得某一沙門果,甚至證得阿羅漢果。
以上所說就是可使世間不缺少阿羅漢的八正道的奧妙,對眾生而言,這方法是實際可行的。這就是上座部佛教令我們深感驕傲的第二項特色。
涅盤是至高無上的法
不生、不有、不滅的涅盤超越任何事物,包括任何宗教所信仰具有創造、控制與毀滅等三種力量的上帝,這是至高無上的上座部佛法。
[能創造、控制與毀滅的上帝]
在任何宗教經典上所說的「上帝」可從佛教的角度加以理解,並歸納成三種意義:創造神、控制神與毀滅神。創造神是創造萬物的神,控制(主宰)神職司控制,毀滅神負責周期性的世界毀滅。
只要人心存有或承認上述三種力量,人就會被創造、控制與毀滅。在某些宗教,這三種力量由上帝所掌管,而其他的宗教則分別由三個或更多的神負責。但不論是一個至高無上的神或多個神,人的責任同樣都是向他或他們禮拜、祈禱。
佛教徒認為陷入上述所謂神的三種主宰力量或置身天堂,那既不是值得驕傲的事,也不是能證得自在、究竟解脫或苦的止息的涅盤。人仍是無常變化的輪迴漩渦中的主體者,也仍然受制於外在因素,仍在祈求希望的國度或企望永遠生活在上帝的天堂,這是尚未解脫,未具足「不生」之清淨心的狀況。
[佛教徒追求究竟的自在]
佛教徒認為只追求天堂太過簡單、平淡,不夠怡人,他們努力追求的是超脫永無止盡的創造、控制與毀滅的影響。佛教徒尋求究竟的自在、解脫和滅除包括永遠生活在天堂的所有束縛,因為究竟滅除所有的束縛才能為今生帶來究竟的安樂,創造、控制與毀滅的力量對於想解脫天、人束縛的心沒有任何作用。身為佛教徒的我們,在佛陀的引導之下,發現上述三種力量的事實。謹述如下:
(一)自然的創造力被稱為創造神,其實是無明(無知或對苦、苦的起因認識不清)。它的功能是「行」(造作),因此創造了不同的有為法。經典上說:「無明緣行,行緣識等」,直到充滿煩惱的眾生出現,並為世界帶來各種危機。
(二)自然的控制力被稱為控制神,其實是業力或因果律。在因果律中,人們由於無明,受善惡業的支配,而系縛自己。
(三)自然的毀滅力被稱為毀滅神,其實是無明,它以三種渴愛的形式出現,使人陷入種種渴愛,且使欲望到達頂點,以致沈溺於財富、權勢等世間欲樂,至死而不知道德、羞恥和畏懼。
上座部佛法有一套修行系統,根據這套系統就可以了解:這一切只是由無明產生,它以各種不同形式,而產生創造、控制和毀滅的力量。所有生命都在無明的掌控之下,並產生永恆相續的苦,而這苦就如水的漩渦,輪迴不已。
上座部佛教也明白所有眾生必須努力奮鬥,以消除創造、控制與毀滅力量的真正源頭──無明。我們必須透過自己的能力,產生智慧,以對抗無明,我們不能將自己置身於「上帝」──永久的創造神、控制神和毀滅神的控制下。事實上,所謂的上帝,就是無明,而三種神則是行、業力和愛欲。
[八正道是無明的終結者]
奉行佛陀所指示的八正道可以去除無明,獲得智慧。這使我們明白諸法實相,以致證得究竟智慧且明白究竟真理。不執取世間任何事物,甚至天堂也不執取,不「生」,也不「有」。不「有」,是因為「我」只不過是無明所造成的自我幻相而已,而不「生」則是不生為任何生命型態,包括天堂的天神。
「我」或「自我」只不過是內心妄見的產物,當心中沒有妄見時,「我」就消失了,只剩下不受神力左右的清淨心,清淨心不執取任何事物,它不生、不有,沒有束縛,也沒有需要撐持的「我」,因此不需要依賴任何人或受制於任何人。
清淨心超越所有神力的控制和毀壞,它才是今生今世究竟自由、解脫與所有煩惱的止息處,無須等待希望國土(淨土)或上帝天堂,這就是涅盤或人類的至善。一如聖典所說:「一切佛都說涅盤是至高無上的」,它超越迷信的宗教信徒理解的範圍。
上座部佛教沒有作為誘餌的希望國土(淨土)和天堂,也沒有讓人們執著的人格神或事,純潔、清淨與寧靜的真心三寶取代上述的神,並且協助人們證悟,因此上座部佛教絕不能與迷信視為同類。
上座部佛教的弘法工作不需要任何軍隊、誘餌、報酬,甚至不需要多彩多姿的宗教儀式和物質化的典禮,就可以傳到全世界。這是因為人們事先從教法修行中得到極大的喜悅,甚至一開始只是抱著嘗試接觸上座部佛教的心態,也會得到極大的喜悅,佛教史中有許多這種例子。以上是上座部佛教與迷信不同的第三項特色。
[佛教三寶的真義]
把人所具足的三寶當作開啟智慧的目標,取代依賴有神教信仰中的外在上帝,因此這是「智慧之神」,而非「信仰之神」。
上座部佛教的三寶可取代有神教諸神,這具有二層意義。
就適合初學者理解的通俗意義來說,三寶是指:(一)佛:靠自力覺悟並弘揚所悟之法的人。(二)法:佛陀證悟並弘揚的究竟真理,是為了讓每個如法修行者都能學習、修持並證悟而達到解脫。(三)僧:聽聞、體解、修持並證悟「法」的人。
簡單地說,「佛」是證悟並弘揚「法」的人;「法」是以文字呈現說明有關修行和證悟的種種方法;「僧」是所作所為都依據佛陀教誨的人。這種三寶在通俗意義上可稱為「佛教的三位一體」──上帝所化現的三種相。根據佛教說法,其意義如下:「上帝」(即通俗意義的佛性);使人成為「上帝」,並使人與「上帝」合而為一的事物(也是佛性);已經或有能力與「上帝」合而為一的人(具有佛性的人)。
但從針對深入了解者說的奧妙意義而言,本質上只有一寶,就是純潔、清淨與寧靜的究竟安樂的本質。當心淨化到某種程度時,它就會在心上顯示出來。它是真正的寶,或所有寶中之寶,也是使人成為佛、成為僧的寶,這是永恆的「法」。
我為什麼會說只有一寶呢?這是因為當我們去研究那位體解並教導「法」的人(佛陀)時,我們知道他是證得並教導我們認知寧靜、清淨與純潔的究竟安樂的本質。就他本人而言,他心中恆常具有這三個特質,而且這是他全部的本質,就因為常駐他心中的是清淨等特質,所以他被稱為佛陀,如果心中沒有這些特質,他就不再是佛陀了。這究竟安樂的本質就是佛陀,而非凡夫,作為基礎的身和心只是這究竟安樂的外殼。
至於佛所證悟並弘揚的「法」,那就是寧靜、清淨與純潔的究竟安樂的本質,這些本質時時刻刻都存在他的心中,換句話說,這有三層意義:(一)就理論而言,是得到究竟安樂的道理或方法;(二)就修行而言,是到達究竟安樂的行持過程;(三)最後,就證悟而言,所教導的就是「究竟安樂的本質」,這是我對它最佳的稱呼。因此,佛陀所追尋、發現、證悟並教導的就是究竟安樂的本質。事實上這就是法寶,理論是它的地圖,修行是遵循地圖的旅行,而證悟就是所要抵達的目的地。
至於那些和佛陀一樣已經體解、修行並證悟相同真理(法)的人,他們明白如何得到究竟安樂,也已經修得並證悟究竟安樂。一旦證悟,究竟安樂永遠成為他們心靈的本質。這種存在心中的本質,才是僧伽的真義,作為基礎的身心,只是究竟安樂的外殼。
根據上述說法,究竟安樂的本質才是佛、法、僧三寶的真義。任何人若能自然證入這種安樂的本質,實質上就能獲得三寶,因為他本身就是三寶,而三寶永遠屬於證悟它的人。
如上所說,不論是通俗意義的三寶或奧妙意義的一寶,對所有佛教徒而言,其地位就像上帝在有神教中的地位一樣,獲得三寶的人就與「上帝」──佛教的真正上帝──合而為一,而不需要任何創造、控制與毀滅的作用。如果我們需要一個屬於上座部佛教的上帝,我們可經由道路、方法去證悟智慧之神,而非只是讓人信仰的上帝。
這就是上座部佛教的第四項殊勝的特質。
結論
我演講的時間快要結束了,讓我利用這個機會做個結論。貴國與我國必須珍惜上座部佛教的純正佛法和彼此間的友誼,世界上的學者都承認上座部的佛法仍然保有純正的原始佛教,因此我們應尊重、護持它。
八正道是佛法的核心,它使得世界不缺乏阿羅漢,八正道並非遙不可及,只要遵循正確的方法,任何人都可以像一個輕的物體飄浮在海上般,輕而易舉地修行。八正道是可用來追求世間和出世間利益的法則,我們決定超脫由煩惱所造成的創造、控制與毀滅的神秘力量,我們希望透過上座部佛教來證入不生、不有、不滅、究竟安樂的涅盤,也希望排除對自我或世間任何上帝的執著,使內心擁有純潔、清淨與寧靜的純正三寶,而沒有任何的煩惱。我們所要保持和追求的就是這份理想,而不是其他信仰的任何神(上帝)。
上座部佛教認為我們自己的所作所為才能幫助我們,這非常合乎理性並有益於生命,因此,它不是我前面所說的社會大眾所沈溺的迷信信仰。我們的宗教有能力對抗並摧毀物質主義的影響,我們正處於去認識、體解、修持並證悟這種修行法,並且可以有效地指導別人,這是因為我們具有崇高的心力,可以了解心靈或意識的秘密,甚至超世俗的智慧。
我要強調的是我們不要做犀牛,(這是泰文的習慣用語,我這么說是因為不曉得其他國家的說法。)犀牛無法享受笛子吹奏出的美妙曲子,而出世的真理時時刻刻都在演奏美妙的音樂,如果我們是犀牛就聽不到這些音樂。大約西元前五○○年,在哲學家輩出的希臘,哲學家赫拉克利特曾經對犀牛吹笛子,但犀牛卻不理睬。赫氏與佛陀同一時代出生,只比佛陀晚幾年,他所提出的 Panta Rhei 理論是:「世事流動,所謂的世間只不過是連續的流動,沒有任何真正存在的東西,只有變化,就好像燃燒的火焰是由連續的燃燒與熄滅所組成一般。」這種說法就是佛陀的「諸行無常」。但希臘人無法明白這種道理,並稱赫氏是「晦澀難懂的人」。這件事說明了一個事實──即當初希臘是犀牛居住的地方,是一物質主義哲學盛行的地方。儘管時至今日希臘仍為世人推崇為哲學家的國土,但那些犀牛仍無法了解有關超越世間的陳述。
我們必須為我們了解並珍惜佛陀超越世間的真理感到驕傲,我們拒絕做迷信信仰的犀牛,因為我們真的不喜歡物質主義的人天福報。
上座部佛教屬於心靈層次,所以我們的目的指向涅盤。涅盤解脫所有可能造成幻覺的力量,這些幻覺讓我們永無止盡,一次又一次地被創造、控制和毀滅。
泰國到處可見閃亮的黃色僧袍,這表示有很多人超越創造、控制和毀滅的力量,也表示光或智慧的存在,這光與智慧顯示永不再受苦的清淨。
這些的確就是上座部佛教殊勝、高貴的教義,我們必須永遠地保持這些高貴的品質,就像鹽保存鹹的味道一樣。
【編者按:本篇節錄自佛使比丘於一九五○年十二月六日,在緬甸仰光舉行的第六次結集會議的演講稿。文內標題為編者所加。】
【錄自:香光莊嚴季刊】
一問一答一智慧
作者:佛使比丘(泰國)
志同道合的學佛朋友們:
今天演講的主題是給學習者的法義原則。
在此我想先向大家說明,今天的演講只談佛法重要的基本原則,所以主要是針對學生,也可以說是針對知識份子而說的。我將採用問答方式來討論這些法義原則,也就是先提出一個問題問你們,再提供答案,如果你先聽過問題,就會發現比較容易了解並記住答案。我認為對學生或知識分子說法,這是最恰當的方式。在佛世時,知識分子除了問及佛法的基本觀點和重要原則,不會再問其他事情,因為他們不想要冗長迂迴的解釋,以便能節省時間。
因此,今天我會這么做:先提出問題當成主題,然後從基本法義原則的觀點回答這個問題。用這種方式會幫助你掌握論題的要點,並且能建立良好的基礎。擁有這些基礎知識,將來會蘊育出美好的果實,方便各位日後自行閱讀或聽其他人演講。再者,我演講的另一個目的是,以後如果有其他國家或宗教人士問你問題時,這些問答內容能幫助你回答,而且不會引發對教義的誤解。
佛陀主題 好好記住這些主題或主要內容,如果你能把它背下來,那是最好不過了!而且,我相信這樣對你們會有很大的益處。現在我們依次來討論這些主題。
“佛陀教導什麼?”
這個問題最好引用佛陀所說的話回答:“比丘們!現在和從前一樣,我只有教導苦(dukkha)和苦的止息。”(泰本巴利藏第12冊,278頁)。
不管這回答是否符合你原來的想法,請好好思惟它。我們當然也可用其他方式回答,但是在這段話中,佛陀確實已將自己的教導歸納得相當簡潔了。
佛陀只教導“苦”和“苦的止息”,所有和止息苦沒有直接相關的問題就不回答,例如“死後會再投生嗎?”、“是什麼去投生呢?”這些問題可以日後再思考。
所以,若有西方人問起這個問題,我們應依照這個準則回答:佛陀除了教導“苦”和“苦的止息”之外,再也沒有其他的了。
“佛陀有什麼特別的教導?”
如果有人問起這問題,我們可以由許多不同角度來回答:
(一)首先我們可以說:佛陀教導我們踐行不松不緊、不偏不倚的中道。一方面避免修禁慾的苦行,因為它只能帶來無謂的困擾和麻煩;另一方面也避免縱容感官的滿足,對於只愛享受感官樂趣的人,有一個相當貼切的反諷:“明天可能就要死了,好好地吃喝玩樂吧!”
相反地,中道則主張不自我折磨,同時強調不耽溺在感官的滿足上。踐行中道能使生活、學習、修行和滅苦各方面都恰到好處,它可廣泛地套用在許多不同的情況,而且讓你不會誤入歧途。踐行中道與“七知”——知因、知果、知己、知節、知時、知人、知眾,是並行不悖的,“七知”讓我們懂得踐行中道。這是一種回答方式。
(二)我們也可採用另一種回答:佛陀教導“自助”(self-help)。“自助”的意思你們可能都懂,似乎不必再作解釋。簡單地說,就是我們別想依賴運氣或命運,也不應該依賴天神和所謂的“上帝”,我們必須自己皈依自己,這在巴利文藏經中有記載。甚至有神論者也這么說:“上帝只幫助願意幫助自己的人”。其他的宗教里或多或少存在著“自助”的教義,但在佛教中則要完全“自助”,例如當一個人在悲慘、迷惑的處境中,身心遭痛苦時,他必須“自助”。佛陀說:“諸佛只指出道路,用功則需要靠自己。”換句話說,佛陀教導“自助”。我們應謹記在心!
(三)另一種回答是:佛陀教導一切是緣起,隨因緣而改變,有其自然的法則。這種敘述很像舍利弗出家前,由一位比丘那裡所得到的答案:“佛陀教導一切事物由因生起,必須認識現象的因和現象因的息滅。”這個教義在本質上相當科學,可以說符合科學原則。佛教是主張“依法不依人”的理性宗教。
(四)還有另一種可被用來實修的準則,佛陀如此教導:“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這三個在一起被稱為“別解脫教誡”,意指“教誡總綱”(summary of all exhortations)。“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在此不需要詮釋,但是“自淨其意”的意義就不是那么一目了然了。人一旦執著任何事(甚至善事),他的心就會混亂:害怕得不到善報或擔憂善報會消失,並執取一切為“我所有”,而這一切都會招致痛苦。所以,即使已成功地避免作惡事,也作了許多善事,仍必須知道如何放下。別執著任何事為“我”或“我所有”,否則它會帶來悲慘的結果,成為沉重的負擔和痛苦,就像背負或執著某種東西,一定會感到沉重或受苦一樣。換句話說,執著善或惡和背負珍寶或岩石是一樣的,雖然珍寶很有價值,但背在肩上或放在頭上,是同樣沉重的。因此不要背著岩石,也不要背著鑽石,別把岩石或鑽石放在自己的頭上(譯者註:在此意指心中)!不論善或惡都不要執著,就是所謂的“自淨其意”。所以,“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即是佛陀的教導。
(五)另外,還有一種重要的教導提醒我們:一切因緣和合的事物都在不停地流轉遷變,這就是“諸行無常”。各位同學雖然還年輕,但我希望你們能仔細聆聽,佛陀的教誨適合各年齡層的人,甚至不分性別,這是各位必須要明白的。希望大家不要放逸,所謂“不放逸”就是不與因緣假合的事物遊戲,而沉迷其中,不然它將會咬你、打你,把你綁得緊緊的,你會不由自主地痛苦一場,甚至可能自殺而白白送掉生命。
總結上面各種不同的回答方式,若有人問:“佛陀有那些特別的教導?”我們可以有下列的答案:
他教導踐行中道;
他教導自助;
他教導正確認識因果法——有因有緣世間集,有因有緣集世間。我們正確認識它的因,才能獲取想得到的結果;
他教導“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的實修原則;
他提醒我們:一切事物都是無常的、變遷的,應自精勤,不可放逸!
這個問題有這幾種不同的回答方式,若有人問起,可任選其中一種回答。
“佛教中最簡要的根本思想是什麼?”
我們可以引用佛陀最簡短的一句話來回答:“一切都不要執著!”這句話是佛陀親口宣說的簡明格言。我們不必花時間到浩翰的三藏(Tipitaka)中去尋找答案,因為佛陀已用這句話,把佛教教義描述得相當清楚。
若把佛陀所有的教誨,乃至八萬四千法門歸結起來,就是這么一句話——“一切都不要執著!”這句話提醒我們:執著只會帶來痛苦。當我們了悟這道理時,可以說已經明了了佛說的八萬四千法門;當我們實踐這句話時,也可以說已實踐了一切法門。
為什麼人會犯戒?因為他有所執著,如果沒有任何喜歡或討厭的執著,就不會犯戒。為什麼人的心會散亂不定?因為執著某些事物。為什麼人會沒有智慧?因為他愚痴而執著某些事物。如果一個能修證到“一切都不執著”的地步,他當下便能悟道、證果,得到究竟涅盤。
佛陀是個完完全全沒有執著的人,佛法教導“不執著”的“行”和“證”,僧伽是一群正在修行或已經修證“不執著”的出家眾。
當有人問佛陀:“可否將你的全部教導歸納成最簡短的一句話?”佛陀回答:“可以!”接著說:“一切都不要執著!”
“如何修習不執著?”
如果有外國人問起:“如何才能修習佛教的精髓——不執著?”我們可以再度引用佛陀的話,不必以自己的觀點回答。佛陀會簡潔又完整地解釋如何修習:眼睛看到可見的對象時,只是看;耳朵聽到聲音時,只是聽;鼻子聞到氣味時,只是聞;舌頭嘗到味道時,只是嘗;身體有所接觸時,只是觸;當心中生起念頭,例如情緒等時,只是清楚知道它。
我為不曾聽過的人再說一遍:看只是看,聽只是聽,聞只是聞,嘗只是嘗,觸只是觸,起念只是覺察,這表示不要造作出“自我”。佛陀教導我們:如果這樣修習,“自我”就不會存在,當“自我”不存在,苦也就止息了。
“看只是看”這句話需要解釋:當所看的對象和眼睛接觸時,只要認清對象,知道應該如何去處理就好了,千萬別讓喜歡和討厭的念頭趁虛而入。如果你生起喜歡的念頭,就會想擁有它;如果生起討厭的念頭,就會厭棄它。如此一來,我們自己就成為那“喜歡的人”和“討厭的人”,這就是所謂的“自我”,走向“自我”就是走向痛苦和錯誤。所以當看東西時,保持了了分明,要有智慧遠離煩惱,清楚什麼動作是正確、適當的,如果是沒有必要的動作,就保持冷靜,不要去做它。如果想獲得某種成就,就得完全套用了了分明的心念去做,不讓“自我”產生,使用這種方法,你就能得到想要的結果,而且心中沒有苦惱。
這是一個最好又簡潔的修行原則:看只是看,聽只是聽,嘗只是嘗,嗅只是嗅,觸只是觸,起念只是覺察。讓一切只停留在這個層次,當下就能產生智慧,可以正確又恰當地處理一切,不會產生愛、恨的“自我”。如果隨著喜歡或討厭的欲望去做,“自我”就會生起,讓心不能自主,也就無法具足智慧了。以上是佛陀為某比丘所作的開示。
接下來,可能有人會問:“為什麼我們討論最易證果的修行方法時,沒有提及戒、定、慧、行善、布施等呢?”實際上,這些都是輔行,而不是佛法的核心。行善、布施、持戒、修定和修慧,終究都是為了使我們成為“如如不動”的人,而修習“看只是看、聽只是聽”等等,就足以使我們成為“如如不動”的人——當接觸任何外境時,都不會產生“自我”,能保持平常心,而不被境轉。
行善和布施是為了拔除“自我”,持戒和修定是為了調御“自我”,修慧則為破除“自我”。在此我不想多談,而只討論每天最迫切的事情——眼睛要看、耳朵要聽、鼻子要聞……等等,只要守護六根就是已控制一切,修行圓滿了,這正是修習佛法的核心。如果有外國人問你修行的問題,就這樣回答他。
“可以去哪兒學習?可以到哪兒研究?”
我們再一次引用佛陀的話來回答這個問題:“就在這結合心、想[譯註一]的六尺之軀內學習”(泰本巴利藏第21冊,62頁),也就是在這結合“心”、“想”的身體中學習。這六尺之軀要隨著“心”、“想”活動才成為活生生的“人”,“心”存在就能思考、認知,“想”存在就能醒覺。
如來(Tathagata)曾開示世間(world)[譯註二]、世間的起因、世間的滅盡,以及到達世間滅盡的修行之道。當他說到世間、世間的起因、世間的滅盡,以及到達世間滅盡的修行之道,就是指:一切法存在於結合“心”、“想”的活生生的六尺之軀中。就在這兒學習,而不是在學校、洞窟、森林、山上或寺院中學習,那些地方都是外在的!
要把學校建在心裡,把大學設在身中,而後去學習、研究、分析、探索,去發現世間的實相:世間如何生起?世間如何引生痛苦?什麼是世間的滅盡?怎樣的修行道路能讓世間滅盡?這就是所謂的“四聖諦”。其中,佛陀有時用“世間”(world)這個字,有時用“苦”(dukkha)這個字。
“世間”或“苦”是什麼?“集”——苦的起因是什麼?“滅”——不苦,什麼是沒有動亂的世間?“道”——如何修行?這一切都得從身體中發現,不在其他地方。如果在書本、傳聞、文字等地方發現它,那是虛幻不實的。相反的,一旦在這結合“心”、“想”的六尺之軀中尋找、發現到它,那才是真實不虛的。
所以,若被問及在那兒學習,應說:“就在這結合‘心’、‘想’的六尺之軀中學習”。
[譯註一]依照佛使尊者著,曦比丘等譯《人類手冊》第五章<五蘊>:“‘想’是一種自覺,有如在醒覺中的感覺,稱為有著良好的記憶和有覺知,不會有迷醉入睡的情形。‘想’是一種在覺知中去認識‘什麼是什麼’,‘想’有著良好的覺醒使我們不迷醉、不昏沉。”
[譯註二]“世間”依本節第三段,通“苦”之意。
“可以用什麼比喻‘法’?”
佛陀說:“‘法’可比喻為筏”,他用“筏”這個字是因為當時普遍用筏渡河,以筏喻“法”很容易了解,這個比喻具有非常重大的意義,因為它提醒我們,不應該去黏著“法”,以致忘了自己,而自高自大地以為我是老師、學者或是哲學家。如果忘記“法”只是筏,將會引生以上的危機。
“法”是筏,是載我們渡彼岸的工具,一旦到了彼岸,並且上了陸,我們就不可能還愚蠢地背著筏。這在教導我們要以正確的方法使用它,而不要因執著它,以致忘了自己。如果不理解筏的用處,我們就會用它互相誇耀、爭執,有時或許還用它來競賽呢!這一切毫無是處,只是徒然耗損精力罷了!“法”如筏,它應該被正確地套用於渡過河流。
“法”比喻為筏,“法”的智慧應該用來渡過苦海,不應該以它為唇槍舌劍而相互傷害;不可執著它,甚至已到岸、登入了,還背著筏,不願與它分手。“法”比喻為筏,還意味著不論在家人或出家人都一樣可以套用它。
“在家人應該學習什麼?”
我們不必浪費時間自己去想答案。若有人要有自己的想法也可以,沒人會阻止他。但如果依據佛陀所教的回答,我們必須說:“在家人應該學習所有如來(Tathagate)宣說有關‘空’(Sunnata)的教示(suttantas)”。“素旦答”(suttanta)是佛陀所有教誨的核心,是經系統化且完整、妥善地結集而成,這就稱為“素旦答”。
sutta指的是經典,anta的意思是究竟,因此“素旦答”(suttanta)是完整又系統化,將最精華的部分結集而成的經典。它就像“吠檀多”(vedanta)這個字,“吠陀”(Veda)的意思是知識,“吠檀多”是知識中的精華,是將知識作最完整而有系統化的結集。
請記住“素旦答”這個字!所有“素旦答”都是如來所說,是如來所教,而且都與“空”相應。關於這點,有人問佛陀要如何修法,才能獲得永恆安樂的利益,佛陀回答:“所有‘素旦答’是如來所說,與‘空’相應,義理奧妙深遠,超越世間。”這句話的重點在於“與空相應”。
“空”(sunnata)這個字,你聽起來也許會覺得有些奇怪,但先不要退縮[譯註一],因為它正是佛教最重要的字眼。請注意聽:“空”字或可譯為“空無一物”,它有好幾個用法與意義,佛陀所說的“空”,不是指什麼東西都沒有的“物質空”。這裡的“空”,是指智慧的“空”,因為所有事物仍然存在,也許會多到充塞整個世界,但佛陀說它們是“空”或“空性”,因為所有的一切都不是“我”、“我所有”。我再說一次,這些都是為了教我們不要去執取任何事物。
在家人尤其應該學習佛陀所說“空”的教示。一般說來,普通的人都誤解“空”,以為它對在家人而言是太過高遠的理論,究其原因,是因他們沒有聽聞過佛陀對“空”的教示。所以請好好記在心裡,不只是出家人,即使是在家人也必須學習“空”、理解“空”、踐行“空”[譯註二]。
佛陀開示過這句話:“在家人應該學習與‘空’相應的事”(泰本巴利藏19冊,512頁),期望你們不要再害怕“空”或與“空”關的事。
請跨出你的腳步,多去了解“空”。若要深入、詳盡地解釋“空”,那會花相當多的時間,在此,我們只討論它的核心及實質,也就是空掉“我”及“我所有”的感覺——空性,這樣就足夠了。心若沒有任何“我”、“我所有”的感覺,這心就是“空”的,“世間空”就是這個意思。
[譯註一]泰國佛教界對“空”誤解極深,說到“空”都無法理解。泰國的高僧從來多談苦、無常、無我,少談到“空”,直到佛使比丘發現經典多說“空”,佛陀甚至說:“ 一切教誨不與‘空’相應,則非佛說。”佛使尊者四十多歲就開始宣說“空”是佛陀最高的教誨,當時 一般人以為他瘋了,或有人以為他不過是位“佛教學者”,只會說不會做。直到今日泰國佛教談及“空”的著作,還是多為佛使尊者所撰,少部份弘揚空理的人,也多是曾在其門下修學的法師。
[譯註二]泰國在家人以為“空”高深莫測,是根本做不到的事,甚至說:“‘空’是出家人的事。”
“什麼是‘不死之法’?”
“阿馬答”(amata)的意思是“不死”,“阿馬答達磨”(amatadhamma)則為“不死之法”。那是什麼呢?有次佛陀說“貪、瞋、痴止息是不死之法、不死之境。”內心一生起貪、瞋、痴,就是“有死之境”(mortai state)就痛苦,有“自我”就會有生、老、病、死苦。當貪、瞋、痴止息,不再因感覺有“我”而起惑,就不會死亡,因為沒有了“我”,那有什麼將會死亡呢?所以人如果要追求不死之境——不死之法,就必須尋求貪、瞋、痴止息的境界。這是佛陀所教導的“不死之法”,是我們經常聽到的佛陀最究竟、無上的教誡。其他的“不死”(undying)與這“不死”(amata)是不同的,如前所說,無上的“不死之法”是貪、瞋、痴的止息。
最高、最深奧的“法”,有各種名稱,假使有人提出這個問題:“至高至深,能超越世間與死亡的法稱為什麼?”佛陀稱它為“空相應法”(sunnatappatisamyutta)或“空”(sunnata),“空相應法”至高至深,它能超越世間和死亡,也就是“不死之法”。
“後期革新的”法“是什麼呢?”
佛陀說:“詩人、學者所作的詩偈或論文,縱使辭藻華麗、音韻和諧,若脫離“空”的軌道,就與‘空’不相應。”(泰本巴利藏第22冊,132頁),請記住其中重要的字句:脫離“空”的軌道、與“空”不相應,這就是指後期弟子革新的說法,不是如來的說法,它是劣等的。
如來的說法必定與“空”相應,若是後期佛弟子革新的說法,就與“空”不相應,脫離“空”的軌道。如果我們期望找到佛陀所教示最原始、無上的法,除透過“空相應法”或“空”之外,就沒有其他的方法了。
“根據巴利經典所載,佛陀最常強調的教示是什麼?”
我再次引用佛陀的話回答:“五蘊(khandha)無常、無我(anatta)”,每個個體都是由五種積聚——五蘊組成。身的積聚稱為“色”(rupa),樂、苦等感受的積聚稱為“受”(vedana),記憶與醒覺稱為“想”(sann),造作思考稱為“行”(sankhara),能透過六根而認知稱為“識”(vinnana)。如此而已,色、受、想、行、識被稱為五聚或五蘊。
五蘊無常、無我,這是在所有教義中,佛陀最常強調的部分。五蘊無常,因它們持續地流動、變遷著;五蘊無我,因它們始終遷流變化 ,任何人都不能將它們執取為“我”或“我所有”。
我再歸納一次,請各位把這主題的要點銘記在心:佛陀最常強調——所有事物都是無常的,而且沒有任何一物可以當作是“我”、“我所有”。
“佛陀教我們應該相信誰?”
假如有人問你這個問題,那么你可在以噶拉瑪經(Kalama Sutta)里找到佛陀所說的答案——要相信親自所“看清楚”的是什麼[譯註一]。現在我們有必要了解“看清楚”的意義,“看清楚”意思是不需推論、不需思索、不需假設,如同我們將眼前的物體看清楚一樣,只要這樣做,就有效果了,這就是“看清楚”的定義,它不需要依靠任何理由或想像。
佛教教導我們除非已親自“看清楚”,否則不要相信任何人、任何事。我們可以由下面的問題知道這個定義,為什麼不要相信三藏經典(Tipitaka)、不要相信導師、不要相信研究報告或傳說、不要相信常識、不要相信邏輯推理?這是幫助我們建立正見的原則,因為所有盲目的相信是迷信,例如我們翻開三藏經典,閱讀了幾頁,沒有經過思考,沒有經過試驗,沒有經過任何評論,便相信它,那就是對三藏經典的迷信,這是佛陀所喝止的。
“相信導師”是指盲目地相信導師的每一句話,而沒有經過思考、試驗,親自去“看清楚”,這就是所謂的“相信導師”。
以此類推,“相信邏輯推理”是指學習使用前提,或熟練地運用前提作正確的推理,並且從這前提推論出結論。但這還是不夠的,也不可倚賴這類的推論。
請聽清楚這一點:以上的說法不是禁止我們去閱讀三藏經典,去嚮導師求教,去聽研究報告和傳說,或去運用邏輯的推理。它的意思是:雖然我們會閱讀、會聽,但不要輕易接受以這些方式所提供的一切訊息,除非我們已深入地探討、思惟它,而有所領悟,直到親自“看清楚”它真的是如此為止。
舉例來說,佛陀教導貪、瞋、痴是引起痛苦的原因,假如我們自己不熟悉貪、瞋、痴,就不能相信這個說法,如果我們相信,那就是迷信。但是當我們親自體驗貪、瞋、痴是怎么一回事——當它在心中生起,我們就會像被火燒灼一樣痛苦,這就是所謂親自“看清楚”的“相信”。
結論 在三藏經典中,不論佛陀教導什麼,當讀到或聽到時,我們必須要研究、思考,直到“看清楚”為止。假如我們還沒有“看清楚”,就勢必會重新回到推論,如果這樣,則不妨暫時放下,先相信和踐行已“看清楚”的部份,那就足夠了。不必害怕,逐漸地,我們就會愈來愈相信,且愈看愈清楚,這是佛陀所說非常盛行的噶拉瑪經教法。
如果你需要對外國人演講,請務必正確地解釋“不要相信”這句話,假如你解釋錯誤,就是冒犯了佛陀。不可相信三藏經典,不可相信他是導師,不可相信研究報告或傳說,不可相信邏輯,隱藏其中的深義,我們必須去發現它。
立即相信就是迷信,佛陀曾如此堅定而明確地喝止,甚至縱使是如來所說的也不要相信,必須經過思考、試驗,直到“看清楚”時,我們才可相信。立即相信就是迷信,“看清楚”後再相信才是正信,這是佛教徒的“相信”。不要愚蠢地相信人、經典、推測或推論,而是要相信親自所“看清楚”的是什麼,這就是佛教所說的正信,身為佛教徒的我們也要這樣相信。
[譯註一]在噶拉瑪經(Kalama Sutta)里佛陀說:“不可因為口口相傳就信以為真;不可因為奉行傳統就信以為真;不可因為轟動一時,流傳廣遠就信以為真;不可因為引經據典就信以為真;不可因為合乎邏輯就信以為真;不可因為符合先入為主的觀念就信以為真;不可因為說者的威信就信以為真;不可因為他是導師就信以為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