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錫渠

余錫渠

余錫渠,20世紀30年代參加革命。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歷任澄海縣縣長、中共澄海縣委副書記、粵東行政公署農業處副處長、汕頭專員公署副專員、中共汕頭地委書記處書記。1966年調任廣東省農業廳副廳長。在澄海工作期間,每年有2/3時間下鄉,走遍每個村落,故有“赤腳縣長”之譽。著有《余錦渠戲劇詩歌選》。1968年6月16日,被迫害含冤逝世,終年51歲。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余錫渠
  • 國籍:中國
  • 出生地:澄海縣蓮上鎮永平鄉
  • 出生日期:1917年1月23日
  • 逝世日期:1968年
  • 性別:男
革命,入黨,抗日,變“閒間”為教育陣地,組織全鄉農民聯合守洲,發起“讀書會”團結青年,解放,興修,救人,救糧,清廉,文藝,悲逝,評價,

革命

余錫渠,出生於澄海縣蓮陽上社永平鄉(今蓮上鎮永新村)一個貧農家庭,小時候入私塾讀了幾年書,接受啟蒙教育。大革命時期,他參加該鄉農會領導的童子團,守柵門、管土劣,受到革命的薰陶。1937年“七·七”盧溝橋事變,全國各地掀起了抗日高潮。余錫渠投身於抗日救亡運動,1938年參加第九區民眾抗日自衛團分隊長教導隊的訓練,得到共產黨員陳銳志等的教育和幫助,從此,他“把出路寄托在共產黨身上”。

入黨

1939年2月,余錫渠由余仰韓介紹,參加中國共產黨。他入黨不久即擔任了中共永平鄉(現永新村)支部書記。他在上級黨組織的領導下,堅持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巧妙地同各種反動勢力作鬥爭,以灰色的面目出現,聯合組織守菁隊,掌握鄉里的武裝。組織民眾興修水利、生產渡荒、互濟互助,使農民得到實惠,同時,也使黨組織得到鞏固和發展。黨在民眾中的影響日益擴大,革命活動陣地不斷鞏固,使永平鄉黨支部成為潮澄饒平原革命活動的一個重要轉動點。

抗日

抗日戰爭時期,余錫渠在永平鄉艱難的環境中堅持革命鬥爭,保護民眾的利益,使革命活動陣地不斷鞏固。

變“閒間”為教育陣地

抗日戰爭爆發後,余錫渠積極投身抗日救國行列,於1938年秋參加了第九區民眾抗日自衛團分隊長教導隊的訓練。1939年2月擔任中共永平鄉黨支部書記、總支書記。余錫渠所擔負的工作區域,處在一個敵偽、反動豪紳、特務漢奸以及土匪等各路政治勢力活動猖獗的地方,是一個從國統區向緩衝區、敵占區變化的地區。中共黨組織的活動也經歷了從公開的、半公開的、秘密的,到完全隱蔽的急劇轉變。在上級黨組織的領導下,余錫渠堅持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巧妙地同各種反動勢力作鬥爭。
針對變化無窮錯綜複雜的政治形勢,余錫渠帶領永平支部從實際出發,抓住民眾切身需求,處處講究鬥爭策略。在潮汕農村每個村寨,都有老百姓自然形成的農閒時常在一起談天憩息的房子寮舍,人們稱為“閒間”。余錫渠運用組織民間“閒間”——“福德祠”的方式,聯合全鄉17個“閒間”,團結教育廣大民眾,不露鋒芒地進行隱蔽鬥爭。
面對既官又盜,既同情抗日又怕損耗實力、既同國民黨當局勾結又怕實力被吃掉的余福坤土匪武裝,余錫渠進行機智的周旋,設法將軍統特務趕跑,粉碎了他們在永平鄉設特務點活動的陰謀。此外,他還以保衛家鄉為由,從余福坤手裡弄到槍枝,建立農民武裝隊伍,參加抗日游擊活動。

組織全鄉農民聯合守洲

由於戰爭破壞,農業生產出現災荒。澄城淪陷後,蓮陽到處出現搶劫,社會治安十分混亂,農作物尚未成熟便被偷劫,迫使許多農民稻穀只七成熟就搶割,番薯只種了兩個多月就挖,損失嚴重,人心憂忡。1942年,余錫渠為了保護農民的利益,和其他的幾個黨員商量後便提出組織全鄉農民聯合守洲,並徵得鄉長餘澤如的同意和支持。是年冬,永平守洲委員會成立,委員會由全鄉上中下三個股每股推選三個“閒間”派人擔任,主任是余錫渠。守洲經費按田畝平均負擔,田主出錢,佃戶出人,在內洲三個路口搭寮鎮守。自此,農作物再也無人敢偷了。
1943年春,潮汕大旱,赤地千里,出現了歷史罕見的大災年。當時永平鄉的二千多畝稻田都出現不同程度的龜裂。在這緊急情形下,余錫渠挺身而出,提出聯合全鄉,開展抗旱鬥爭,深挖溝渠,規劃挖渠位置,新開東洲堤外的引水溝,啟用“龍舌涵”,引進韓江水進行灌溉。余錫渠請了幾位有經驗的老農當參謀,自己動手測量水位,指揮全鄉1000多名農民參加這場鬥爭,經過三個回合的深入鬥爭,終於把韓江水引進內澤溝渠,搶救了全鄉旱園作物和部分水稻。

發起“讀書會”團結青年

1943年冬天,日軍占領蘇南,余錫渠以一名共產黨員的優良品德,歷盡千辛萬苦,領導著蘇南的武裝小組,採用各種鬥爭藝術,進行生產和生活鬥爭,團結教育了一大批農民民眾和進步青年,使武裝隊伍不斷壯大,成為潮、澄、饒地下武裝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永平鄉也成為地下武裝活動基地之一。
革命鬥爭中,余錫渠還根據各人不同的情況,分配其不同的任務。1944年冬,在永平鄉由余錫渠吸收參加抗日游擊小組有幾個學生出身的人,他就根據這幾個學生各人的特點、經歷、家庭社會關係等情況分配他們的工作。有的安排做永平鄉上層人物的統戰工作,了解敵情社情,作為黨和游擊隊決策的參考,掩護黨和游擊隊的活動;有的則分配去搞團結青少年學生和待業青年的工作,發起組織黑濤讀書會,團結永平鄉的青少年學生,進行了抗日救國的進步活動,配合了黨和游擊隊的革命鬥爭。

解放

1948年8月,余錫渠擔任中共潮澄饒平原縣委副書記。這一時期,他努力恢復發展黨的文教陣地,建立新的革命轉動點,發展地下民兵組織,打通了平原和山區的交通線,積極發動民眾參軍、借槍、募糧,為山地主力部隊輸送兵員、武裝、給養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經他的努力爭取,閩粵邊著名海盜烏森舊部楊英勇棄暗投明,投奔革命。汕頭市警察局警察訓練所中隊長卓積基率隊(87人槍)起義,震撼了潮汕全境,敵人十分震驚,一片混亂,民眾則受到很大鼓舞。
1949年5月,余錫渠任中共韓江地委委員兼組織部副部長,同年7月改任中共潮汕地委潮澄饒分委委員兼組織部長。在南下大軍壓境、潮汕面臨解放前夕,余錫渠受命以邊縱代表的身份出面,同國民黨廣東綏靖公署第一縱隊司令兼第一團團長陳漢英進行談判。經過幾次接洽,終於在10月21日夜談判成功。23日,陳漢英公開登報,宣布率部起義。這次談判成功,為我軍解放澄海減少了阻力。10月24日,澄海縣全境解放,余錫渠率隊入城做好接管工作。10月25日,奉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潮梅行政委員會命令,成立澄海縣人民政府,余錫渠被任命為澄海縣行政委員會主任委員兼縣長。1953年10月任中共澄海縣委副書記兼縣長。
在解放戰爭中,余錫渠同志堅定信仰,對黨忠誠,在艱難的環境中堅持革命鬥爭,為發展壯大黨的組織,為澄海乃至潮汕的解放事業作出了重大的貢獻。同時,由於長期在複雜鬥爭中創造性地開展工作,經受了特殊的考驗和鍛鍊,其革命鬥爭藝術和領導才能得到全面提高,為解放後卓有成效的領導工作奠定了基礎。

興修

澄海剛解放,滿目瘡荑,百廢待興。作為第一任縣長,余錫渠秉著“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宗旨,始終把人民民眾的根本利益放在首位。為了消除澄海和潮汕地區的旱澇禍患,改變貧窮落後的面貌,他幾乎把全部精力都傾注在平整改土、興修水利、建設穩產高產農田的工程上。治水——從根本上改變農業生產條件,這是余錫渠給澄海人民,也是給潮汕人民的最大貢獻。
澄海地處韓江下游出海處。韓江分為十七道支流穿過澄海縣境內(解放初期轄區),把澄海縣分為一個個孤立的小洲,其水、旱、風、潮,災害之嚴重,為粵東各縣之冠。正如余錫渠在治水歌中寫道:“暮春苦旱田斷水,枯苗葉上飛螟蛾;初夏長夜風吹雨,荒土洋中浸稻禾;秋潮冬涸鹽滿地,洲中人民災難多”。為了消除水旱災害,他“下鄉訪農叟,懇切問溫寒”;“朝涉蓮峰水,暮登程洋崗”。每逢下雨,他就雨衣一披,騎著腳踏車,從縣城到海濱,從韓江上游到各支流下游,觀察地勢,了解水情。哪裡高,哪裡低,哪裡積水,哪裡可以泄洪,哪裡怕旱,哪裡可以引水灌溉,廣泛蒐集水文資料。他還拜訪經歷豐富的老人,吸取防洪御旱經驗。經年累月,他的足跡遍及全縣各個角落,對全縣的水流、土壤、地勢,作了深入的調查,日間深入農村,夜間鑽研水利書籍,經多方徵求意見,制訂出澄海縣興水利、除水害的藍圖。按著這個藍圖,他帶領澄海人民埋頭苦幹,“南斷牛溪口,北截鯉魚洲西灘洞河,東移沙壩頭”,以“敢笑大禹無先例”的氣概,把韓江流入縣境的17條支流縮減為6條,興修了許多排澇、灌溉、拒鹹、防潮等工程,對海邊十幾萬畝沙(鹹)田進行了犁冬曬白,引淡洗鹹,加沙改土,水旱輪栽,平整改良,綜合利用,基本改變了澄海農田水利的落後面貌,一躍成為汕頭地區水利先進縣,確保旱澇保收。加上執行一系列的農業增產措施,1955年大旱之年,農業生產卻獲得了大豐收,澄海成為全國第一批雙季水稻千斤縣,1957年糧食單產甲全國。余錫渠在擔任澄海縣長期間,為改變澄海“春旱、夏澇、秋潮、冬涸”自然災害頻繁的落後面貌,建設穩產高產農田,確實嘔心瀝血。他的功績有口皆碑,永遠銘刻在人民的心中。
余錫渠於1954年6月以後,調任粵東行署農業處副處長、汕頭專署副專員,1961年冬擔任中共汕頭地委書記處書記。他到地區機關工作,地位變了,但仍保持和發揚在基層工作時的優良思想作風和工作作風。他分工主管農、林、水方面工作,為了完成黨交給的任務,他堅持深入實際,調查研究,親臨生產第一線,認真蹲點,以點帶面。為了充分利用土地,發展農業生產,解決潮汕地區人多地少的矛盾,1958年春他帶領專署工作組到澄海冠山蹲點,發動民眾,進行大規模的平整改土,綜合治理耕地。冠山平整改土的經驗轟動全國,前來參觀學習的有22個省、市代表團,中央一些領導同志也來到冠山視察。1959年冬和1960年冬又先後在冠山搞作物間套種18種形式和擴大冬種作物的樣榜。此外,還在外砂、蘇南等地搞耕地園林化、種植區域化,進行現場示範推廣,對發展全專區農業起著推動作用。
1958年至1959年冬春,為了徹底解決灌溉和交通問題,余錫渠帶領澄海人民投入興建“三橋”的大型建設工程。首仗建設外砂大橋(閘),他憑著多年治水改土積累的經驗,創造性地運用土辦法,在沙質河床上用沙把基礎平整之後,用貝灰沙土夯實聯合橋基,將澄海的舊城牆拆來砌橋墩;港澳同胞和華僑聽說要建外砂大橋,捐贈了大量的水泥;當時鋼筋奇缺,只能利用“抗旱”存下的大小長短不一的鋼材,由鐵匠鍛打接成橋面鋼筋。大家群策群力,這座長620米、106孔的橋閘,經過奮戰三十個晝夜就奇蹟般地建成起來。緊接著,又按照建設外砂橋閘的經驗,相繼建成了蓮陽大橋(閘)和東里大橋(閘)。“一年飛架三長虹”,“從此江水遂人願,不向東去向西朝”,使澄海提早實現水利排灌自流化,同時也改變了汕樟公路的交通狀況。

救人

余錫渠一貫堅持求真務實,勤奮實幹的作風,堅持不懈地帶領民眾艱苦創業,紮實工作,真正做到“為官一任,造福一方”。
在領導農業生產、同各種自然災害和困難作鬥爭中,他總是身先士卒,親臨現場指揮,果斷解決問題。1955年3月乾旱的時候,他到澄海縣外砂領導封鎖韓江工作。快要合龍的時候,已是下半夜,合龍口的一艘木船翻了,木船上有十二個人。余錫渠看到這個情景,說了一聲“下水救人”,連衣服都沒有脫,就帶頭跳入江中,把落水的農民一個個救上岸來。1956年夏天,韓江水暴漲。潮安庵埠的小長橋涵閘出險,眼看韓江東面澄海縣的大片田地就要受淹。在這千鈞一髮的時候,他親自跳進韓江的激流中,摸清出險的所在,對症下藥,採取了搶險措施,使涵閘轉危為安。這一天,他一直堅守在現場,從上午一直工作到晚上十一點,連飯都沒有吃上一口。1960年5月,揭陽縣龍頸水庫遭到七百多毫米暴雨的襲擊,上壩的涵管口出險,附近的內坡一股勁的往下塌,有些地方下塌了十多米,大壩受到嚴重的威脅。在這種情況下,余錫渠仍然堅守在大壩上,七天七夜不下火線,更沒有好好地睡上一覺。涵管頭出險時,他還親自上前視察險情,研究對策。當地的幹部和民工一再要把他拉回來,但都被他拒絕了。事後大家都批評他:“你是指揮員,不應該到那么危險的地方去。”他說;“指揮員不能光靠一把嘴,哪裡最危險,就要到哪裡去。光靠嘴巴喊沖啊,搶險啊,誰聽你的!”
1961年秋刮11級以上強颱風,席捲海潮,澄海全縣海堤一百三十多處決口,十一萬多畝水稻受淹。鴻溝大隊受災最重,海堤75處決口,一萬多畝糧食作物僅30%有收成的希望。正當民眾出現悲觀消極情緒的時候,余錫渠趕到那裡,幫助民眾開展生產自救,帶領幹部和民眾修復海堤,引淡洗鹹,建議種上耐鹹耐旱的地瓜;並提出用抗災的幹勁、繡花的功夫種好管好作物。余錫渠的意見切實可行,得到廣大民眾的擁護,生產很快得到恢復。結果,鴻溝大隊受災沒荒情,而且還有大批地瓜出售,成為全專區生產自救的一面旗幟。
1963年春,全區發生大旱,很多地方秧苗插不下,春種難完成。余錫渠帶領工作組到一些旱情最嚴重的社隊去,親臨現場,同當地幹部民眾共商克服困難和解決抗旱爭水矛盾的辦法,因地制宜地幫助解決問題,既保證春種作物能適時種好管好,又促進民眾內部的團結。

救糧

“大躍進”那年,余錫渠對瞎指揮進行了積極而又巧妙的抵制。當時各地推廣了“並禾”、“滿天星”、“雙龍出海”等“高產”措施,放高產衛星。省里組織到某縣參觀。該縣自報水稻畝產平均達到3000斤,還放了一顆畝產六萬斤的“高產衛星”。當然,現場免不了做些手腳,矇騙了不少人,但明眼人是可以看出來的。省里一位負責同志問余錫渠:“你看畝產3000斤沒有問題吧?”余錫渠默思良久,回答說:“我看畝產3000斤以下。”這妙語一出,引起了在場的人會心的微笑。會後,余錫渠對澄海的幹部說:“全省學潮汕的經驗,潮汕大面積種植每造才五、六百斤,高產田也不過八、九百斤。這些‘衛星’田,畝產不會超過四、五百斤。明知是假,還去學他?”他為了讓民眾了解“滿天星”和“並禾”的做法不行,那年秋,搞了個很有意思的現場“示範”:一小片是“並禾”現場,幾天后稻葉變質,還發出了霉臭味;一片是高密度植扶苗,同樣幾天后出現一些苗死了,一些苗葉子抽得很長,跟“並禾”同樣糟糕。這一“示範”使各級領導的頭腦清醒了,從而避免了不應有的損失。

清廉

余錫渠擔任領導職務以來,始終做到清正廉明,永葆共產黨員的浩然正氣,正確行使手中的權力,時刻關心民眾疾苦。把“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作為人生的信條,真正做到關心民眾比關心自己更重。
余錫渠常說:“一個幹部職位的高低,不能說明一個幹部的優劣。重要的標準是看你能否領導民眾過好日子。”因此,他常用這個標準衡量自己,對民眾生活、民眾疾苦,總是關懷備至。在三年經濟困難時期,他深入基層,為解決民眾的生活困難問題日夜操勞。他把自己節衣縮食省下來的錢,贊助給民眾的公共福利事業,自己因營養不足發生水腫,也顧不得醫治。地委領導送他住院治療,他卻偷偷跑到農村,同民眾共艱苦,創造出很多生產渡荒的辦法,幫助民眾闖過難關。1961年12月,余錫渠回到家裡,大隊幹部看見他身體又病又弱,弄來兩條魚給他吃,被他婉言謝絕。他說:“現在正是大災之後,民眾生活很困難,我不能鬧特殊呵!”那年春節後,余錫渠在溪南蹲點,一個寒冷的夜晚,管水員在海頭放水網魚,意外地捕到一條28斤重的大鰻魚。大家高興地準備改善一下生活,告訴余錫渠:“中午一起吃,嘗一嘗烏耳鰻。”余錫渠聽了十分高興地說:“烏耳鰻煮蒜,好!”接著又補充說:“把它切成五十七塊。”大家聽了納悶。他才說:“前幾天不是查出有水腫病人57人嗎?讓公社幹部挨家挨戶送去,我們就不要留了。”大家領會他的意思,一一照辦。
余錫渠調到行署以後,仍然保持當“赤腳縣長”時那種艱苦樸素的生活作風。他到行署任農業處副處長時,身上一條水布,腳下一雙水陸兩用拖鞋。當上行署副專員、地委書記處書記時,還是儉樸過日子。住的房子不大,陳設非常簡單,一張睡床、一張桌子、一把椅子、一個書櫥、一個皮箱。睡的木板床上,只有一張草蓆、一領薄薄的被子,一頂土改發的單人蚊帳。有一次,地委的負責同志到他的住房看望他,發現他蓋的被子太薄,床上又沒有東西墊,要給他拿一張棉被來,可是他堅持不肯要。他半開玩笑半認真地說:“在家裡住得太舒服了,就會不想下鄉了。”他下鄉短途常常蹬腳踏車,穿是布衣,吃是淡飯。他自己艱苦樸素,不搞特殊,要求家屬也這樣做。解放以來,雖然他工作在城市,可是他一直讓自己的妻子兒女留在農村,參加勞動。余錫渠在長期的地下鬥爭和游擊戰爭中,積勞成疾,患了腎臟炎、胃潰瘍等慢性病。有的同志建議他把家屬接到城裡來住,這樣可以在生活上對他有所照顧。可是余錫渠不以為然。他認為自己的妻子兒女留在農村參加生產勞動,能為國家創造財富,要是在城市閒住,就變成一個消費者,增加國家和人民的負擔。他家人口多勞動力少,他就讓國小還沒畢業的大兒子,回家參加農業生產了。他每次回家,總要幫助家裡計畫一下開支,絕不讓生產隊給他家庭有任何特殊照顧。他經常囑咐妻子兒女:“你們是幹部家屬,社員和隊幹部很容易另眼看待,所以要更加謹慎。隊里有困難,我們要走在前頭,分東西卻要退在後頭。”他自己處處為他們樹立這樣的榜樣。1957年初,村里辦高級社缺乏資金,他將三百多元積蓄交給妻子投到社裡。大隊發電站發電時,先為一百多戶社員裝電燈,要給他家裝兩盞。他知道了,卻對大隊幹部說:“我們村裡有一千五百多戶,等大家都有電燈了,再為我們家安吧。我們幹部的生活不能超過一般民眾啊!”在他的影響下,他的一家不僅以勤儉持家聞名,而且個個熱愛勞動,熱愛集體。他的妻子被評為“五好”社員,大兒子每月出全勤,從不拈輕怕重;女兒從學校回來,也參加輔助勞動,幹活總是踏踏實實,後來大哥參軍了,她就拿起哥哥的鋤頭,參加農業勞動。

文藝

余錫渠雖出身農民,文化程度不高,但他從小就喜愛《水滸傳》、《三國演義》等古今小說,常跟鄉親談古論今。他喜愛文藝,富有藝術天賦,善於結合現實生活,運用文化藝術形式,開展宣傳教育活動。早在民主革命期間,他就運用文藝這個武器去揭露敵人,教育人民,創作出了《鰲魚詞》、《賣炭歌》等好多民歌,在民間廣為流傳。又通過組織燈謎會猜、擺“神前彩景”、游鰲魚舞等娛樂活動來達到團結人民、打擊敵人的目的。解放後,他高度重視地方文化建設,關心和扶掖文藝人才,為澄海的文化事業打下了堅實基礎。他自己更是身體力行,創作了《阿姆半夜想前情》、《治水歌》等一批詩歌、小演唱,很受民眾的喜愛和好評,他創作的“專員戲”更貼近生活、貼近民眾,成為當時一道絢麗的文藝風景線。
1960年,正當我國遇到經濟困難時期,余錫渠帶領地委工作組到冠山蹲點,幫助民眾渡荒。為了鼓舞鬥志,堅定信心,開展社會主義教育,余錫渠親自創作了潮劇《龍舌涵》,到澄海各地演出,受到觀眾的好評,取得明顯的教育效果。接著,他又創作了《韓江水》和《濱海風潮》,均獲得巨大成功。《濱海風潮》赴廣州演出後得到廣泛好評,《羊城晚報》、《南方日報》先後發表了一批評論文章。該劇本由廣東人民出版社出版,國家文化部又將其發給全國各劇種,有潮劇、漢劇、山歌劇、花劇、越劇等10多個劇團進行改編演出,影響甚廣。他先後創作的大型現代潮劇劇本共有8部,其中7個被專業劇團搬上舞台。他的戲劇作品取材於農村生活,有濃郁的生活氣息和鄉土色彩,具有生動的藝術語言,豐富的思想內容和強烈的時代特點,使人看了深受教益,起著良好的作用,被民眾譽為“專員戲”。更為難能可貴的是這些劇本,不是脫產寫作,而是他在工作繁忙之餘,利用公餘休息時間寫出來的。
為了總結和介紹農業生產的成就和經驗,普及農業科學知識,余錫渠創作了一大批農業科普詩歌,有的還配了畫,刊於《南方日報》、《作品》、《汕頭日報》等報刊。1962年,又組織舉辦了一場獨具特色、頗具規模的《田間文藝》展覽。展覽會把科學與文藝巧妙地結合起來,採用了詩、書、畫、文以及抽紗、嵌瓷、紗丁、彩燈、剪紙、香末塑、盆景等多種藝術手法,既形象地突出了展覽效果,又弘揚了優秀傳統文化,參觀展覽會達數萬人,觀眾不僅來自廣東各地,福建等地也專門組織農業、宣傳文化部門人員前來參觀。有“農藝文藝,並蒂花開”之稱譽。
余錫渠對黨的事業無限忠誠,為人民服務全心全意,得到了中央、省、地區各級黨組織的充分肯定。1963年春,中共廣東省委樹立余錫渠同志為模範黨員,並向全省黨組織發出通知,號召全省黨員和幹部向余錫渠同志學習。《南方日報》也在同年3月31日頭版上作了報導。《紅旗》雜誌、《汕頭日報》也先後刊登了余錫渠模範事跡的文章。1963年余錫渠當選為廣東省第三屆人民代表大會代表;1964年又被選為第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

悲逝

1965年,余錫渠調任廣東省農業廳副廳長。正當他年富力強,能更好發揮才能為黨為人民辦更多事情的時候,面臨著“文化大革命”風暴的到來。他在“文革”這場浩劫中,受到誣陷和摧殘,於1968年6月16日,被迫害含冤逝世,終年51歲。

評價

余錫渠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艱苦奮鬥的一生,無私奉獻的一生。他對黨的事業忠心耿耿,為人民謀利益鞠躬盡瘁。他對自己和家屬要求嚴格,對民眾疾苦關懷備至。他始終保持勞動人民和人民公僕的本色,同人民民眾血肉相連。他艱苦樸素,廉潔奉公,模範地遵紀守法,不謀個人私利,嘔心瀝血為公為民。他的崇高風範,永遠值得我們懷念;他的高尚品德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精神,永遠值得我們學習!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