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惠(革命烈士)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4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余惠,原名紹矱,又名愛生,1897年6月2日生於湖南省慈利縣甘堰鄉平溪峪。他7歲開始讀書,國小畢業後考入慈利縣立初級中學。因學校錯誤處分一個同學,余惠強烈不滿,氣憤地撕毀學校的布告,並砸爛學校的記過牌。他的這種反抗行為觸怒了校方,將其開除。此後余惠先後在長沙明德中學和上海大學讀書。從上海大學畢業後,他又轉到廣州國民黨中央黨部學術院學習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余惠
  • 別名:原名紹矱,又名愛生
  • 國籍:中國
  • 出生地:湖南省慈利縣
  • 出生日期:1897年6月2日
  • 逝世日期:1932年
  • 畢業院校:上海大學
  • 信仰:中國共產黨
南昌起義後,余惠隨起義部隊撤至撫州,不期突然生病,行動困難,組織決定他去上海治療。他在上海治好病後,卻與黨組織失去聯繫,只好回到老家,到一學校當教員。然而,環境一天天惡化,慈利也掀起“清黨反共”的惡浪,余惠在家待不下去,於1928年2月離鄉外出。他如一葉孤舟飄泊到天津,應同學陳先章之邀,到新編教導第五師政治部任秘書。5月,他轉到開封,又經同學介紹到《河南民報》當編輯。
1929年7月,余惠離開開封前往上海尋找黨的組織,被派往南寧廣西省綏靖司令部做兵運工作。他受同情革命的綏靖司令李明瑞和廣西省主席俞作柏委派,擔任教導總隊政治教官。在教導總隊負責人張雲逸領導下,他在連隊秘密發展黨員,建立黨組織,使教導隊所有營連主要幹部都由共產黨員擔任,為黨組織掌握這支部隊打下了組織基礎。
9月底,余惠受李明瑞和俞作柏之託,起草了討蔣通電。他帶領一個營於1927年秋到達百色,歸紙重立創辦了石印小報《右江紅旗》(一說稱《右江日報》)。經過緊張的準備,12月11日,鄧小平、張雲逸、雷經天等領導部隊在百色正式宣布起義,成立了中國工農紅軍第七軍和右江工農民主政府。張雲逸任紅七軍軍長,余惠被任命為軍政治部秘書處長和代理第籃雄危一縱隊政治部主任。在那些日子裡,他為起義部隊起草了《中國工農紅軍第七軍目前實施政綱》以及起義軍布告和告民眾書,協助一縱隊進行整頓和改造舊軍隊的工作。
1930年2月,余惠和孫醒儂結婚。婚後,夫妻倆分別隨軍赴隆安作戰。余惠負責傷員的搶救工作,帶領政工人員深入前沿陣地,一面宣傳鼓動,一面搶救傷員。他把傷員從陣地上背下來,送到船甩擔達上,然後奉命和孫醒儂護送這些傷員去平馬,再往亭泗(現屬巴馬)一帶山區撤退。這一路翻山越嶺,天公也不作美,雨水連綿,路面滑溜溜的,他帶領隊伍艱難地跋涉。在路過苗族地區時,為了不侵犯苗胞利益,余惠對幹部、戰士做了許多工作,講黨對少數民族的政策,講黨和人民民眾的血肉關係,講紅軍是人民軍隊的道理,講紅軍的民眾紀律。由於民族工作做得好,很快打消了苗胞對紅軍的疑懼,得到苗胞的熱情支持,使部隊得以順利通過苗區。
1930年10月初,余惠奉命率部參加執行攻打柳州、桂林的作戰計畫。這時,他的妻子已經懷孕。他回到住處,將組織上安排孫醒儂去上海隱蔽的計畫告訴她,囑咐她要作好克服困難的思想準備。還說閥盛棗埋,生下孩子,如果實在無法扶養,可以送給別人。
余惠送別妻子埋紙後,隨軍於1931年1月開少煮糠赴江華休整,任第五十五團政治委員。隨後,他與部隊轉戰桂北、湘南和粵北一帶。3月,部隊到達江西崇義,紅七軍前委改為團黨委,由鄧小平任團黨委書記。不久,鄧小平去黨中央匯報工作,團黨委書記由余惠繼任。不久,部隊在崇義遭到蔣光鼐、何鍵等部的合圍。他率兩個連作後衛,乘著細雨濃霧的天氣,掩護大部隊從前往蓮花的小路撤退,順利地甩開了敵人。在第二次反“圍剿”戰鬥中,余惠率部在安福等處打了一些勝仗。1931年7月,紅七軍擴大編制,他被任命為紅三軍團第七軍第二十師政治部主任。
1931年秋,紅七軍參加第三次反“圍剿”取得勝利後,奉命開到會昌縣小密鎮一帶從事發動民眾打土豪、分田地的工少歸備作。
1932年初,受王明“左”傾錯誤領導的影響,蘇區“肅反”嚴重擴大化。李明瑞等起義將領和紅七軍許多幹部,多因莫須有的“改組派”、“AB團”而遭誤殺。不久,余惠也因與李明瑞等的關係密切而受到株連,含冤被害。
1945年,中共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為余惠等進行平反昭雪,並追認為革命烈士。
1931年秋,紅七軍參加第三次反“圍剿”取得勝利後,奉命開到會昌縣小密鎮一帶從事發動民眾打土豪、分田地的工作。
1932年初,受王明“左”傾錯誤領導的影響,蘇區“肅反”嚴重擴大化。李明瑞等起義將領和紅七軍許多幹部,多因莫須有的“改組派”、“AB團”而遭誤殺。不久,余惠也因與李明瑞等的關係密切而受到株連,含冤被害。
1945年,中共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為余惠等進行平反昭雪,並追認為革命烈士。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