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百明

何百明

何百明,1957年生,江蘇無錫人,畢業於上海大學美術學院中國畫研究生班。現為《人民畫報》書畫院顧問,長三角收藏研究會副會長、上海美術家協會會員、上海外國語大學兼職教授、大地藝術空間館長。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何百明
  • 出生地:江蘇無錫
  • 出生日期:1957年
  • 畢業院校:上海大學
生平,藝術履歷,個人藝術,名家點評,韓天衡,余秋雨,陳燮君,徐建融,媒體評論,

生平

何百明,1957年生,江蘇無錫人,別署承啟齋主,畢業於上海大學美術學院中國畫研究生班,擅長中國畫花鳥,並善山水畫。作品曾先後多次發表各類報刊、雜誌,還多次參加各種展覽並獲獎。作品入選《祖國當代名家書畫集》、《華夏書畫院作品集》、《當代書畫名家作品集》、《當代書畫名家精英大典》、《中國藝術大家》、《翰墨豐碑——中國當代歷屆書畫展最具影響的名家名作》、《永載中華》畫集、並獲第四屆《紫荊花杯》中華青少年書法繪畫藝術展《銀紫荊輔導教師獎》、人民畫報專題報導《清新而麗 平極而奇》,著有《何百明畫集》、《何百明作品集》,現為人民畫報書畫院顧問,長三角收藏研究會副會長、上海美術家協會會員、上海外國語大學兼職教授、大地藝術館館長。

藝術履歷

1986年5月,作品入選上海青年畫展
1987年10月,作品《萬紫千山總是春》入選加拿大溫哥華畫展
1996年9月,由上海電視台和上海美術館聯合主辦的何百明畫展在上海美術館舉辦
1997年3月,作品《春光明媚》參加紀念國畫大師潘天壽誕辰一百周年展
1997年7月,《何百明水墨畫展》在日本廣島舉辦
1997年10月,作品《秋園》等參加首屆“97年上海藝術博覽會
1997年12月,作品《春意盎然》參加上海圖書館全面建成暨開館一周年《名家捐贈書畫展》,作品藏於中國名人手稿館
1998年11月,作品《根深葉茂》等參加“98年第二屆上海藝術博覽會”
1999年10月,作品《秋風》被特邀參加“海內外中國書畫篆刻精品展”
1999年11月,作品《秋韻》等參加“99年第三屆上海藝術博覽會”
何百明
2000年,作品《風和日麗》參加2000年第四屆上海藝術博覽會
2006年10月,由上海圖書館、上海劉海粟美術館聯合主辦的《何百明繪畫作品展》在上海圖書館舉辦
2007年6月,由財團法人和成文教基金會、太平洋時報、陽門畫廊等聯合主辦的《何百明繪畫作品展》在台北舉辦
2010年11,《鳥語花香丹青行—何百明現代中國工筆畫展》在上海新天地壹號會所舉辦
2012年11月,《何百明書畫藝術展》在上海外國語大學國際交流中心舉辦

個人藝術

工筆畫

名家點評

韓天衡

何君百明是我接觸較多的畫友,斯文而沉靜,他的畫格是很典麗而又饒有文氣的,單從師承一點上考察,他攻畫藝三十餘載,師承過鄧懷農,受到過程十髮、趙冷月先生的悉心指授。鄧先生的淡逸、程先生的奇嶇,趙先生的稚拙,都典型且強烈,然而,皆未能令百明君亦步亦趨,作表面的再現和廉價的重複。僅此即可看出他的獨立個性和不輕易為人左右的定力。這一點是出色畫家必備的條件,而百明是具備的。
我從百明君近日的創作中,有幾點可喜的發現,一是他十分強調色彩的絢麗和明媚,力求把傳統的敷色與現代色感相結合,二是他注重於將花鳥畫的格局與山水景物相糅合,力求把花鳥的明快與山水渾朦氣息相結合,三是他還辯證地注意在明麗的色彩間滲入墨色,明麗因墨色的有機調度而拒輕佻、拒俚俗,進而獲得雍容華貴的氣格。

余秋雨

何百明先生始終以一個高品位畫家的標準修煉自己,在早年,他認認真真地拜著名畫家鄧懷農先生為師,並受到著名書畫家程十髮、趙冷月先生的指教,打下了堅實的筆墨功底,然後揣摩學習八大、石濤、揚州八怪的畫風,在此基礎上集中研習近代海派繪畫,尤其著迷於任頤虛谷。這一路數,既符合習藝的基礎程式,又體現他個人對自身的發現。
他的筆下漸漸出現了具有裝飾性的現代構成,出現了合理的變形,但這一切又統一在一種清新明麗、純真寧靜的氣氛中,力求賞心悅目,雅俗共賞。我認為,這種藝術風範是頗得海派繪畫要領

陳燮君

畫家何百明是成功的探索者,他的工筆花鳥畫在這方面成為一景。他早年求教於海上鄧懷農,後又上溯探究宋元畫論和明清畫風,在對海派畫脈的梳理中,他尤喜任伯年和虛谷。何百明的工筆花鳥畫吸納經典,訴說和諧,凸顯坦誠,拒絕浮躁,逐步形成自己的清新明麗並帶有書卷氣的風格。他不僅考究畫中藝術之功夫,而且呈現其文人之感想,可謂清新而麗,平極而奇。

徐建融

如果說,十年前的百明畫品,表現的為“杏花春雨江南”般的清雅淡宕,那么,他今天的畫品,更表現為“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般的華滋濃酣。
尋繹百明君的藝術歷程,很自然地使人聯想到王安石在《游褒禪山記》中的一段話:“古人之觀於天地、山川、草木、蟲魚、鳥獸,往往有得,以求其思之深而無不在也。夫夷以近,則游者眾,險以遠,則至者少。而世之奇偉瑰怪,非常之觀,常在於險遠,而人之所罕至焉。”顯然,對於藝術世界的尋幽探勝,百明不僅不滿足於“夷以近”,也不滿足於停留在一個景點流連忘返,他要不斷地向“險以遠”邁進,以探索更加“奇偉瑰怪”的“非常之觀”。以這樣的進取精神,又正當盛年,來日方長,我相信不久的將來,他的藝術所呈現在我們面前的,又將是一個新的境界。

媒體評論

歸納何百明的畫風,神取傳統文人畫想像,質取中國畫的堅挺,韻取書畫的筆意,採取隨類,生資生氣生韻是在情理中之事,而自成清新明麗之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