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生根,男,1965年8月出生,湖南永興人。博士,教授 ,博士生導師。
研究方向:觀賞植物生物學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何生根
- 出生地:湖南永興
- 出生日期:1965年8月
- 畢業院校:中山大學
簡介,獲得成就,
簡介
1983年9月~1987年6月:湖南農業大學,大學本科(獲農學學士學位)
1987年9月~1990年6月:華南農業大學,碩士研究生(獲理學碩士學位)
1995年9月~1998年6月:中山大學,博士研究生(獲理學博士學位)
2004年7月~2005年7月:澳大利亞昆士蘭大學,訪問學者(國家公派留學)
2002年晉升為植物生理學教授,2011年被遴選為中國科學院華南植物園博士導師。現為仲愷生命科學學院副院長和生物技術研究所副所長,也是廣東省“千百十工程”省級培養對象和校級重點學科“生物學”學術帶頭人,併兼任廣東省教育廳熱帶亞熱帶花卉與園林植物重點實驗室副主任、廣東省植物生理學會理事、廣東省植物生長調節劑分會副秘書長、廣東省重點扶持學科“園林植物與觀賞園藝”觀賞植物生物學方向學術帶頭人等。
獲得成就
何教授作為廣東省重點建設課程和校級“精品課程”《植物生理學》的項目負責人,積極開展該課程的教學內容、教學手段、教學模式等改革,曾負責研發《植物生理學多媒體教學軟體》,主持創建“植物生理學精品課程網站”,並自2005年起在全校率先全程採用該平台進行網路環境下的課堂教學和課後輔導。主持完成廣東省高校現代教育技術“151工程”項目1項,有關成果榮獲2005年廣東省教學成果獎二等獎和校級教學成果一等獎(第2完成人),創建的《植物生理學精品課程》被評為2005年廣東省計算機教育軟體高等教育組網路課程優秀獎(第1完成人,廣東省教育廳)和學校第二屆多媒體軟體和網路課程大賽二等獎(第1完成人,2007年7月)。先後被授予 “南粵教壇新秀”(1996年)、“第二屆校級教學名師”(2007年)和“仲園第四屆我最喜愛的老師”(2011年)等榮譽稱號。
何教授主要從事植物發育生理及分子機理、觀賞植物生物學及套用技術研發(參見表一),曾被國家公派到澳大利亞昆士蘭大學(The University of Queensland,Australia)做訪問學者1年。先後主持承擔和完成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廣東省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等各級科研項目20餘項,並以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在《Plant Science》、《Postharvest Biology and Technology》、《Journal of Horticultural Science and Biotechnology》、《Acta Horticulturae》、《Hortscience》、《Journal of Food, Agriculture and Environment》和《Australian Flower Industry》及《生物化學與生物物理進展》、《園藝學報》等國內外重要刊物發表80多篇研究論文(其中SCI收錄14篇,累積影響因子IF總 = 19.6),同時也是《Postharvest Biology and Technology》、《Journal of Horticultural Science and Biotechnology》和《園藝學報》等本領域國內外重要期刊的審稿人。另外,還以第一作者編著出版《切花生產與保鮮》、《植物生長調節劑在觀賞植物上的套用》等4本著作,已申請發明專利2項(已有1項授權),獲得第八屆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優秀科技圖書獎一等獎(排名1)和2008年度廣東省農業技術推廣獎二等獎(排名1),主持完成的科研成果“鮮切花貯運保鮮關鍵技術的研發”於2010年通過鑑定和獲得科技成果登記證書(第一完成人)。(參見表二、表三、表四)。
何教授在青年教師和學生培養方面甘做人梯,通過“傳幫帶”熱心扶持青年教師儘快成長。曾為全校師生作題為“堅持著就會有收穫——我的一些科研體會”的講座,結合自己科研、教學的切身體會,鼓勵青年教師做學問要從細處做起,持之以恆就會有收穫。何教授指導博士研究生1人、碩士生9人,其中2位07級碩士研究生直接考取中國農業大學和中山大學博士研究生。何教授還熱心指導多位大學生和碩士研究生開展創新基金研究項目(參見表五)。
何教授作為廣東省第九、十屆政協委員和民進廣東省委委員、民進仲愷總支主任,積極參政議政,先後提交《關於重視和加強我省農業領域的人才培養和使用的建議》(2004年)、《我省高等農業院校人才培養與就業中面臨的突出問題與對策》(2007年)和《關於制定我省大學畢業生到基層農村工作鼓勵政策的建議》(2008年)、《關於積極推進我省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建設的建議》(2009年)和《關於重視和推進廣州鐘落潭高校園區建設的建議》(2011年)等一系列政協提案,積極為廣東省農業發展、高等教育特別是高等農業教育及人才培養與就業等問題建言獻策,受到有關部門的高度重視。其中,何教授提出的《關於制定我省大學畢業生到基層農村工作鼓勵政策的建議》的提案被評為“2008年度廣東省政協優秀提案”。
何教授主要從事植物發育生理及分子機理、觀賞植物生物學及套用技術研發(參見表一),曾被國家公派到澳大利亞昆士蘭大學(The University of Queensland,Australia)做訪問學者1年。先後主持承擔和完成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廣東省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等各級科研項目20餘項,並以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在《Plant Science》、《Postharvest Biology and Technology》、《Journal of Horticultural Science and Biotechnology》、《Acta Horticulturae》、《Hortscience》、《Journal of Food, Agriculture and Environment》和《Australian Flower Industry》及《生物化學與生物物理進展》、《園藝學報》等國內外重要刊物發表80多篇研究論文(其中SCI收錄14篇,累積影響因子IF總 = 19.6),同時也是《Postharvest Biology and Technology》、《Journal of Horticultural Science and Biotechnology》和《園藝學報》等本領域國內外重要期刊的審稿人。另外,還以第一作者編著出版《切花生產與保鮮》、《植物生長調節劑在觀賞植物上的套用》等4本著作,已申請發明專利2項(已有1項授權),獲得第八屆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優秀科技圖書獎一等獎(排名1)和2008年度廣東省農業技術推廣獎二等獎(排名1),主持完成的科研成果“鮮切花貯運保鮮關鍵技術的研發”於2010年通過鑑定和獲得科技成果登記證書(第一完成人)。(參見表二、表三、表四)。
何教授在青年教師和學生培養方面甘做人梯,通過“傳幫帶”熱心扶持青年教師儘快成長。曾為全校師生作題為“堅持著就會有收穫——我的一些科研體會”的講座,結合自己科研、教學的切身體會,鼓勵青年教師做學問要從細處做起,持之以恆就會有收穫。何教授指導博士研究生1人、碩士生9人,其中2位07級碩士研究生直接考取中國農業大學和中山大學博士研究生。何教授還熱心指導多位大學生和碩士研究生開展創新基金研究項目(參見表五)。
何教授作為廣東省第九、十屆政協委員和民進廣東省委委員、民進仲愷總支主任,積極參政議政,先後提交《關於重視和加強我省農業領域的人才培養和使用的建議》(2004年)、《我省高等農業院校人才培養與就業中面臨的突出問題與對策》(2007年)和《關於制定我省大學畢業生到基層農村工作鼓勵政策的建議》(2008年)、《關於積極推進我省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建設的建議》(2009年)和《關於重視和推進廣州鐘落潭高校園區建設的建議》(2011年)等一系列政協提案,積極為廣東省農業發展、高等教育特別是高等農業教育及人才培養與就業等問題建言獻策,受到有關部門的高度重視。其中,何教授提出的《關於制定我省大學畢業生到基層農村工作鼓勵政策的建議》的提案被評為“2008年度廣東省政協優秀提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