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浩莊

何浩莊

何浩莊,非物質文化遺產《北宋官瓷燒制技藝》 傳承人。曾獲得輕工部科技進步獎、中國工藝美術百花獎、全國民間工藝美術大展一等獎等多項大獎。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何浩莊
  • 籍貫:河南 開封
  • 出生地:河南
  • 性別:男
  • 民族:漢族
  • 國籍:中國
  • 出生年月:1942年5月
  • 職業:陶瓷藝術大師
人物簡介,人物經歷,藝術特色,目前現狀,個人榮譽,

人物簡介

何浩莊,男,漢族,1942年5月生,大專學歷,開封市何氏官瓷藝術有限公司陶瓷藝術大師。在父輩的影響下燒制北宋官瓷。所研製的產品先後獲中國工藝美術百花獎優秀設計一等獎,輕工部科學進步三等獎,第三屆中國國際博覽會金獎,河南民間文藝金鼎獎、成就獎等。曾參加德國柏林亞太節中國河南文化展、台北展等。

人物經歷

出身世家 自幼愛瓷

曾因一件喜愛的紫紅瓶,何浩莊被紅衛兵打得皮開肉綻。
“這就是我仿製的北宋官瓷!”在何浩莊的博古架上,記者見到了一件件精美絕倫的瓷器,鼎爐、投壺、貫耳尊、琮式瓶、螭耳瓶、菊花花觚、貫耳花觚……天青、翠青、粉青、大綠、月下白,瑩潤內含,瑩如美玉,潤若凝脂。
為什麼我的眼中常含淚水,因為我對官窯青瓷愛得深沉!”愛瓷如命的何浩莊,與官瓷的緣分仿佛是命中注定的。
1965年前的一天,古城開封大黃家胡同19號院,何浩莊出生。爺爺喜好收藏,家中祭紅瓶、粉彩、小茶壺等瓷器數百件。在名窯佳器之中長大的何浩莊,也是愛瓷如命。何浩莊剛滿20歲時,家中所藏瓷器被洗劫一空。為了與紅衛兵爭奪一個最為喜愛的紫紅瓶,何浩莊招來棍棒、皮鞭抽打,被打得皮開肉綻…… “緣未盡,夢未了。”1980年,國家經委下達恢復北宋官窯的重大科研項目。不知是天意還是機遇,這個歷史使命竟鬼使神差地落到了何浩莊肩上。他擔起了北宋官瓷試驗組組長的重任。
找尋資料 恢復官瓷

所尋資料一鱗半爪,南下求藝被拒門外,何浩莊受盡磨難。
宋代是中國陶瓷史上的黃金時代,“官、汝、哥、定、鈞”五大名窯製品斐聲世界。官瓷專供皇家使用,其製作工藝複雜,燒造難度極大,成品率極低。一件精美器物常常要燒造幾窯甚至十幾窯才能獲得。官瓷燒造技術當時屬於絕密,封於大內,絕不外傳。燒造的成品專供皇室,次品全部銷毀。
北宋官窯毀於宣和七年,僅存世19年,失傳已有近千年。幾經水難,當年的汴京早已被黃河的泥沙深埋在幾米厚的黃土之下,官窯舊址難尋。加之官瓷傳世品極少,複製特別困難。
到1980年為止,宋代“官、汝、哥、定、鈞”五大名窯,有四窯已相繼恢復,唯有官瓷難以恢復。
官瓷燒造技術失傳,要想恢復官瓷,第一步就是尋找官窯的歷史資料,給仿製找到依據。何浩莊和同事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找到幾本現代陶瓷著作。但著作對官瓷的介紹僅限於外部特徵的描述,沒有原材料、製作方法等方面的資料。
“北方找不著,就到南方去!”何浩莊了解到,與北宋官瓷相呼應的,歷史上還有南宋官瓷。南宋官瓷雖然不及北宋官瓷精好,但外觀十分近似。得知南宋官瓷已由杭州某瓷廠恢復生產,何浩莊當即和同事下江南,希望得到從原材料到製作技藝等多方面的教益。哪知該廠以官窯技術屬絕密,將何浩莊等人拒之門外。
苦尋不輟 柳暗花明

景德鎮80歲老人與何浩莊同“痴”相憐,相贈祖傳官瓷秘方。 “山窮水盡!”20多年後的今天,當何浩莊向記者講述當時的困境時,依然是一聲長嘆。“不能放棄!”何浩莊等人儘管沮喪之極,仍然不肯回頭。
在當時的杭州美院,何浩莊等人找到了鄧白教授。鄧教授向何浩莊介紹了一些官瓷歷史傳承的情況和知識,並建議他們到景德鎮去找找。“景德鎮可能有仿宋官窯!”這個訊息讓何浩莊十分振奮,當即前往。
在景德鎮,何浩莊幾乎把制瓷大廠訪問遍了,也未能找到生產仿官瓷的資料和遺蹟。一位老師傅被何浩莊千里尋瓷的精神所感動,便告訴他市郊曾有一家人仿官窯,但只知道一個大概的方位,不知道地點。
何浩莊在“大概方位”找了十幾天,找得口乾舌燥也沒有結果。“先找口水喝吧!”何浩莊走進了一家沒有圍牆的農舍。農舍里生活著一名80歲的孤身老人,一貧如洗,但是老人床前小桌上一個清仿官窯瓶讓何浩莊驚喜萬分,幾近暈倒。經詢問,老人叫吳昌明,生於制瓷世家,其祖父吳明官曾任明代景德鎮御窯廠的督窯官。吳家仿官、汝、哥三種窯瓷器。吳昌明是吳家第九代制瓷傳人,原本有一個幸福的家,但在“文革”中家破人亡,妻子和兒子為護瓷器被斗至死。得知何浩莊千里迢迢為恢復北宋官窯而來,老人十分動情。接連兩天,老人給何浩莊講了許多官窯知識。第三天,何浩莊告別時,老人拉住了他的手:“孩子,我看你也是個‘瓷痴’。咱倆投緣,你願意拜我為師嗎?”何浩莊大喜過望,跪地拜師。老人撕開上衣胸前的補丁,掏出一頁發黃的信紙,鄭重地交到何浩莊的手中:“孩子,這張祖傳官窯秘方,是你師娘和師哥用命保下來的。今天交給你,讓官窯回故鄉吧!”
研製官瓷 嘔心瀝血

260次試驗,1000多個日日夜夜,何浩莊累得接近死亡邊緣。
揣著珍貴的官瓷秘方回到開封,何浩莊與試驗組的同事投入到了實際研製中。
為找燒瓷原料,何浩莊等人遠赴禹州,在深山狹谷中採集礦石。將原料運回開封后,何浩莊等人加緊進行釉料配方研製。要燒出官瓷的裂紋,必須找出胎、釉膨脹係數的最佳差異。何浩莊等人試驗了260個配方,每天連續工作30多個小時。 轉眼到了1984年,經過260次的試驗,官瓷燒造取得了滿意的成果。有關方面決定邀請國內陶瓷權威對仿製品進行鑑定。在為鑑定會撰寫實驗報告時,何浩莊兩眼一黑便失去知覺……
醒來後已在病床上,看到醫生臉上的汗珠、家人含淚的眼睛,何浩莊感覺到自己是剛從死亡線上回來。
“我感到人生之路對我來說也許不會太長了。突然間,我覺得有許多事情要給愛人交代一下,可又不知道要說些什麼。”
“千頭萬緒,有一件事最讓我掛念,那是唯一的財富——1000多個日日夜夜血與汗的結晶。我要愛人快把家中所有官瓷資料整理一下,打電話讓試驗組來人,取走這批關係官瓷研究成敗的重要資料。”
官瓷研製 驚世奇蹟

仿官瓷釉色如玉,可與故官博物院、上海博物館的藏品相媲美。
1984年6月,北宋官瓷鑑定會如期在開封舉行。當專家步入展廳,看到一件件如脂似玉、精美絕倫的官瓷仿製品時,驚嘆開封人創造了一個奇蹟。
中國古陶瓷學會會長馮先銘代表鑑定委員會宣讀鑑定證書:“仿製產品釉色如玉,風格逼真,可與故官博物院、上海博物館收藏的宋代官窯作品相媲美,仿製品是成功的!”
北宋官瓷仿製成功的訊息通過新華社傳遍海內外,世界為之轟動。
何浩莊因設計了北宋官瓷胎釉配方、燒成曲線和工藝流程,先後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授予“一級工藝美術家”榮譽稱號。
1984年以後,由於種種原因,官瓷燒造技術研究擱置……
1996年,何浩莊自動離職,借款幾十萬元在北郊租了場地豎起了窯,繼續自己的官瓷研究事業。何浩莊帶著兒子、兒媳不懈努力,研製出20多種官瓷的器型,豐富了官瓷的種類。燒制的官瓷作品獲得中國民間藝術博覽會“山花獎”、河南民間工藝美術金鼎獎等多種獎項。

藝術特色

何氏北宋官瓷以造型古樸、釉質如玉、紋片飄逸、紫口鐵足著稱於世。它精光內蘊、質樸無華,既無精美雕飾以譁眾,又無艷彩塗繪以媚人,給欣賞者展示出一個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冰清玉潔、神韻天成的美學境界,一股返璞歸真之氣撲人眉宇。

目前現狀

中國民間工藝美術大師何浩莊、河南省陶瓷藝術大師何世忠父子從事中國陶瓷研究數十年,嘔心瀝血,碩果纍纍。20 世紀70 年代末何浩莊主持北宋官瓷的恢復研究工作,歷時4 年研製成功,製作出一批令專家拍案叫絕的仿北宋官瓷作品。在由輕工部主持召開的國家級鑑定會上,馮光銘、傅振倫、李知宴、葉喜民等36 位國內著名古陶瓷專家認定:“仿製品釉色如玉,風格逼真,可與故宮博物院、上海博物館收藏的北宋官窯傳世品媲美。”
鑒於仿製品和傳世品逼真的相似,收藏界和古陶瓷專家稱其為“何氏北宋官瓷”。
65歲的何浩莊躊躇滿志,正加緊籌建北宋官瓷傳承基地,準備出兩本官瓷研究的專著,還想在開封舉辦一次北宋官瓷國際學術研討會,把官瓷藝術發揚光大。
讓何浩莊深感欣慰的是,兒子何世忠、兒媳胡利民已經把官瓷藝術繼承了下來,兩人已是“河南省民間工藝美術大師”。9歲的小孫子也對官瓷很感興趣,已可以分清哪是官瓷哪是鈞瓷,還燒制了一個官瓷馬放在書桌上。

個人榮譽

為表彰何浩莊在研究北宋官瓷工作中作出的卓著貢獻,開封市政府 1985 年授予他“開封市重大科技成果一等獎”。何氏北宋官瓷還曾獲得輕工部科技進步獎、中國工藝美術百花獎、全國民間工藝美術大展一等獎等多項大獎。何氏父子為弘揚民族文化,深化官瓷研究,創建了“何氏北宋官瓷研究中心”,力爭在學術上有新的建樹,在實踐上創作出更為精美的作品。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