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求老人詩稿

何求老人詩稿

何求老人,即呂留良呂留良(公元1629年——1683年),字莊生,一字用晦,號晚村,別號恥齋老人、呂醫山人、東海夫子、南陽布衣。晚年削髮為僧,更名耐可,字不昧,號何求老人,浙江崇德(今浙江桐鄉縣崇福鎮)人。是明末清初的思想家和著名學者,又是詩人和出版家。《何求老人詩稿》共七卷,分《萬感集》、《倀倀集》、《夢覺集》、《真臘凝寒集》、《零星稿》、《東將詩》、《氣集》,共收詩四百六十首。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何求老人詩稿
  • 創作年代:康熙二十二年(公元1683年)六月
  • 文學體裁:近體詩
  • 作者:呂留良
簡介,作品,家庭,科舉,辭官,晚年,詩人,事件,特色,體裁,

簡介

呂留良是一位思想家和學者,同時也是一位詩人,他一生寫了不少具有強烈民族精神的優秀詩篇。《何求老人詩稿》是呂留良於康熙二十二年(公元1683年)六月,即去世前兩個月自己編定的。其門人嚴鴻逵在《何求老人殘稿·後記》中說:“有《何求老人殘稿》七卷,總為詩四百六十二首。記癸亥(康熙二十二年)六月,子歸自妙山,病轉劇,……乃取平生所作詩刪定卷帙,命三兄無黨總錄為一冊,而自書‘何求老人詩稿’六大字於冊端,其餘悉焚棄。”

作品

《?氣集》,共收詩四百六十首。其餘作品雖被焚棄,但呂留良在自編詩集之前,其詩作已在親朋好友之間流傳抄錄,呂死後,其門人嚴鴻逵將自己收錄的呂氏佚詩另編一卷,題為《集外詩》,附於《詩稿》之後。

家庭

呂留良出身於封建仕宦家庭,其祖在明朝世代為官。留良幼時即“穎悟絕人,讀書三遍輒不忘”,八歲能賦詩作文,表現不同凡響。留良父早逝,三兄願良是他的啟蒙老師。呂願良是一位頗具影響的社壇領袖,曾主持澄社,盛極一時。澄社的活動給寒遙只幼年的呂留良以很深的影響。順治二年(公元1645年),清兵渡長江,“揚州十日”、“嘉定三屠”是江南人民抗清最為慘痛的經歷。呂留良時年僅十七歲,參加了太湖抗清義軍,並“散萬金之家以結客”,用家產支援義師。順治三年,太湖義軍兵敗,留良侄宣忠被捕遇害,使留良身心受到沉重打擊。其後留良返回家鄉,國讎家恨,使其痛心疾首,百感交集,後來他把這一時期的詩作結集稱為《萬感集》。

科舉

此後一段時期,呂留良至親的幾位兄友相繼去世。在孤立無援、歧途彷徨之下,為求一苟全計,留良竟誤入科場。順治十年,他易名為光輪,赴清廷的科舉考試,為秀才。後來雍正因此在《大義覺迷錄》中指責他“於順治年間應試,得為諸生,嗣經歲科屢試,以其浮薄之才,每居高等,盜竊虛名,夸榮鄉里……按其歲月,呂留良身為本朝諸生十餘年之久矣,乃始幡然易慮,忽號為明之遺民。
千古悖逆反覆之人……”對於這段經歷,呂留良在其後的詩文中多次表示了深深的反悔與自責。順治十二年後,呂留良開始從事時文評選,既作為一種謀生的手段,又藉此擴大了他的社會影響力。順治十六年後,呂留良先後結識了一批明末遺民和抗清志士,如黃宗羲黃宗炎高斗魁黃周星等。這些人都有著強烈的民族氣節和拒不仕清的鮮明態度,對呂留良產生了積極的影響。這段時間是呂留良詩歌創作的豐收時期,後結詩為《悵悵集》。

辭官

黃宗羲等友人的交往,使呂留良從十多年的苦悶彷徨中解脫出來,最終選擇了與清政府徹底決裂的道路。他決心脫離科場,歸耕田園,效法古人過自食其力的生活。這時留良牛陵遷已近四十歲,從此開始了他著書講學的壯年時期。他創立南陽講習堂,設館授徒,並邀請張履祥等理學大儒前來講學,“共力發明洛閩之學”。另一方面他又編輯刻印程朱遺書,“以嘉惠學者”。此時他繼續從事時文評選工作。他開“天蓋樓”刻局,自選自刻,自己經營發行,一時之間“天蓋樓”束連廈選本風行全國。
呂留良通過評選八股文發泄了自己對清廷殘暴統治的憤懣,宣傳了他嚴“夷夏之防”和恢復“井田”、“封建”制的政治主張。這也就是《行略》中所說的“其議論無所發泄,一寄之於時文評語,大聲疾呼,不顧世所諱忌。”因此呂留良“身益隱,名益高”。此時呂留良曾頻頻出遊,寫了相當數量的記游詩。康熙八年,他約友人同游南北湖,即景賦詩,許多詩篇都富有強烈的反清意識。這三十多首紀游詩,成集時題為《真臘凝寒集》。另外呂留良還結交了黃虞稷周在浚等一批新友,寫了許多唱和詩,全都收在《零星稿》中。

晚年

呂留良的晚年,正值清政府對文人進行軟蘭洪循鑽硬並施、加強專制統治的時期。康熙十七年清廷開博學鴻詞科,企圖籠絡當時的一批名士。浙江當事首薦呂留良,留良固辭乃始得免。過了兩年,清廷為了進一步拉攏和軟化明遺民,徵聘天下山林隱逸,嘉興郡守復薦留良。
呂留良在被逼無奈之下,只好削髮為僧,以避免災禍。康熙二十一年秋,呂留良與門人子侄三游南北湖,按出遊日程寫了一組紀游詩,編成詩集名為《東將詩》。這時大清江山日益穩固,呂留良時刻惦記的抗清復明基本上已成泡影,這愈發增加了他的憤世嫉俗之感。康熙二十二年,呂留良重遊杭州,所寫詩篇收入《?氣集》中。是年八月,呂留良因病與世長辭,終年五十五歲。

詩人

呂留良是一位堅持民臘姜譽族氣節、深懷亡國之痛的愛國詩人。《何求老人詩稿》芝戲是他一生經歷、交遊、思想諸方面的真實記錄。從這些詩作的主要內容來看,基本上都反映了他強烈的民族思想和深刻的亡國之痛。
表現在《何求老人詩稿》中的一個重要主題是堅持民族大義,關心國家興亡。呂留良早期的詩歌較多地抒發了他追懷明朝的故國之思。他在中年時與清廷徹底決裂後,反清立場更加堅定,“嚴夷夏之防”的民族思想也在其詩作中表現得更加強烈與突出。他所作的長詩《錢墓松歌》就曾給後人以巨大影煮朽立全響。雍正《大義覺迷錄》所載曾靜供詞說:“呂留良《錢墓松歌》上有云:“其中雖有數十年,天荒地塌非人間”。彼時聞得此說,如墜深谷。語雖為元朝而發,而引例未嘗不通於本朝,始而疑,既而信。”在《悵悵集》中的長詩《題如此江山圖》里,呂留良懷古傷今,以南宋江山的易色比喻清廷的統治,發出了“以今視昔昔猶今,吞聲不用枚銜嘴”的悲嘆。此詩感慨自宋至清江山屢易異族之手,漢人屢遭國破之厄,表現了深沉的亡國之痛。
當元末朱元璋推翻蒙古建立明朝時,他稱讚說:“山川開霽故壁完,登臨何處不狂喜!”在詩的末尾,他表明了此番請朋友重作《如此江山圖》的真實意圖是“為我潑墨重作圖,收拾殘山與剩水”。《何求老人詩稿》中表現故國之思的詩篇觸目皆是,如《季臣兄臥病欲荒園》、《甲辰一日》等,“十年台榭渾春夢,三月風花抵太平。夾道曉星懷北闕,橫江兩夜想南京。”等詩句都是直抒胸臆,表明呂留良時刻關心著國家的興亡,民族的安危。他晚年所作的詩句仍然一如既往地表現了自己堅貞不屈的情懷。在臨終前兩年,呂留良眼看復明無望,自己一生的抱負將成泡影,內心充滿了極度失望的感覺,遂作《祈死詩》六首,中有句云:“便令百歲徒增憾,行及重泉稍自寬。一事無成空手去,先人垂問對應難。”深刻表現了自己的悲憤之感。

事件

何求老人詩稿》中的第二個重要內容是記錄清兵南下時血腥屠殺的暴行,表現戰亂帶給人民的深重災難。如《亂後過嘉興》第三首:間有生還者,無從問故宮。殘魂明夜火,老眼濕秋風。粉黛青苔里,親朋向骨中。親來鄰里別,只說破城功。此詩描寫了清兵屠城後,繁華的嘉興變成一片廢墟的慘狀。由於呂留良親自經歷過明末清初的抗清武裝鬥爭,目睹過清兵屠殺百姓的暴行,因此他表現這方面內容的詩篇寫得異常真實而又悲壯激烈、動人心魄。如《登句曲毗盧閣》、《重過內家問范鄰音疾》等作品,都直接反映了兵亂後的農村荒涼破敗、民不聊生的現實,從而揭露了清王朝的罪惡。
何求老人詩稿》中收有數量眾多的紀游詩,這些作品多數是呂留良與清廷徹底決裂、歸隱田園後所寫的,寄託著他熱愛祖國、熱愛大自然的坦蕩胸懷。這些詩作描繪了浙江等地的秀麗山川,如杭嘉湖等名勝古蹟。許多紀游詩同樣也表現了他的故國之思,如《澉湖夜泛》、《八日承招集湖舫雨雪竟日》、《舟次看武康山溪》、《雲遊蠡山》等。

特色

呂留良一生交遊廣泛,他與友人之間所作的唱和詩數量很多。其中收在《詩稿》中的作品都不是一般的應酬之作,而是或歌頌純正的友情,或帶有鮮明的政治傾向,都能反映出呂留良一貫的為人與抱負,如他寫給黃宗羲的《次韻答太沖見寄》等。
呂留良的詩歌具有鮮明的藝術特色。其詩作受宋詩影響很大,表現了“宗宋者,反流俗、尚奇崛,喜發議論,鋪排典故”的特點。如長詩《題如此江山圖》,抒發個人感慨,洋洋千字,議論色彩很濃。再如《黃九煙以奇才吟見贈歌以答之》一詩議論成分多,句子長短不一,散文化傾向非常突出。另外,呂留良詩歌語言淺顯易懂,又常用方言土語,許多詩寫得平易自然、幽默詼諧。因此清詩人徐豫貞說他“故應此老扶疏筆,學得誠齋朴妙詞。”(《題呂晚村〈東莊詩鈔〉後》)。確實,從《耦耕詩》、《東莊雜詩》等作品中都可以看出“誠齋體”的風格。呂留良寫詩又善於情景交融地表現自己的思想,他的許多詠物詩和寫景詩,托物詠懷,借景抒情,很好地表現了他的故國之思與身世之感。

體裁

《詩稿》中的作品,以詩體而論,近體詩數量較多,古風、歌行和雜言詩次之。其中數量最多的是七律,也寫得最好,他的許多代表作即以七律寫成。清雍正以後,呂留良的著作被列為禁書,幾度焚毀,但清政府的文網雖為苛密,究竟無法將其禁絕。呂留良詩集版本保存的有好幾種。《何求老人詩稿》有海昌古夾谷徐氏用拙齋藏本。其他還有題為《何求老人殘稿》、《天蓋樓詩集》、《東莊詩存》、《晚村詩鈔》等數種。
呂留良通過評選八股文發泄了自己對清廷殘暴統治的憤懣,宣傳了他嚴“夷夏之防”和恢復“井田”、“封建”制的政治主張。這也就是《行略》中所說的“其議論無所發泄,一寄之於時文評語,大聲疾呼,不顧世所諱忌。”因此呂留良“身益隱,名益高”。此時呂留良曾頻頻出遊,寫了相當數量的記游詩。康熙八年,他約友人同游南北湖,即景賦詩,許多詩篇都富有強烈的反清意識。這三十多首紀游詩,成集時題為《真臘凝寒集》。另外呂留良還結交了黃虞稷周在浚等一批新友,寫了許多唱和詩,全都收在《零星稿》中。

晚年

呂留良的晚年,正值清政府對文人進行軟硬並施、加強專制統治的時期。康熙十七年清廷開博學鴻詞科,企圖籠絡當時的一批名士。浙江當事首薦呂留良,留良固辭乃始得免。過了兩年,清廷為了進一步拉攏和軟化明遺民,徵聘天下山林隱逸,嘉興郡守復薦留良。
呂留良在被逼無奈之下,只好削髮為僧,以避免災禍。康熙二十一年秋,呂留良與門人子侄三游南北湖,按出遊日程寫了一組紀游詩,編成詩集名為《東將詩》。這時大清江山日益穩固,呂留良時刻惦記的抗清復明基本上已成泡影,這愈發增加了他的憤世嫉俗之感。康熙二十二年,呂留良重遊杭州,所寫詩篇收入《?氣集》中。是年八月,呂留良因病與世長辭,終年五十五歲。

詩人

呂留良是一位堅持民族氣節、深懷亡國之痛的愛國詩人。《何求老人詩稿》是他一生經歷、交遊、思想諸方面的真實記錄。從這些詩作的主要內容來看,基本上都反映了他強烈的民族思想和深刻的亡國之痛。
表現在《何求老人詩稿》中的一個重要主題是堅持民族大義,關心國家興亡。呂留良早期的詩歌較多地抒發了他追懷明朝的故國之思。他在中年時與清廷徹底決裂後,反清立場更加堅定,“嚴夷夏之防”的民族思想也在其詩作中表現得更加強烈與突出。他所作的長詩《錢墓松歌》就曾給後人以巨大影響。雍正《大義覺迷錄》所載曾靜供詞說:“呂留良《錢墓松歌》上有云:“其中雖有數十年,天荒地塌非人間”。彼時聞得此說,如墜深谷。語雖為元朝而發,而引例未嘗不通於本朝,始而疑,既而信。”在《悵悵集》中的長詩《題如此江山圖》里,呂留良懷古傷今,以南宋江山的易色比喻清廷的統治,發出了“以今視昔昔猶今,吞聲不用枚銜嘴”的悲嘆。此詩感慨自宋至清江山屢易異族之手,漢人屢遭國破之厄,表現了深沉的亡國之痛。
當元末朱元璋推翻蒙古建立明朝時,他稱讚說:“山川開霽故壁完,登臨何處不狂喜!”在詩的末尾,他表明了此番請朋友重作《如此江山圖》的真實意圖是“為我潑墨重作圖,收拾殘山與剩水”。《何求老人詩稿》中表現故國之思的詩篇觸目皆是,如《季臣兄臥病欲荒園》、《甲辰一日》等,“十年台榭渾春夢,三月風花抵太平。夾道曉星懷北闕,橫江兩夜想南京。”等詩句都是直抒胸臆,表明呂留良時刻關心著國家的興亡,民族的安危。他晚年所作的詩句仍然一如既往地表現了自己堅貞不屈的情懷。在臨終前兩年,呂留良眼看復明無望,自己一生的抱負將成泡影,內心充滿了極度失望的感覺,遂作《祈死詩》六首,中有句云:“便令百歲徒增憾,行及重泉稍自寬。一事無成空手去,先人垂問對應難。”深刻表現了自己的悲憤之感。

事件

何求老人詩稿》中的第二個重要內容是記錄清兵南下時血腥屠殺的暴行,表現戰亂帶給人民的深重災難。如《亂後過嘉興》第三首:間有生還者,無從問故宮。殘魂明夜火,老眼濕秋風。粉黛青苔里,親朋向骨中。親來鄰里別,只說破城功。此詩描寫了清兵屠城後,繁華的嘉興變成一片廢墟的慘狀。由於呂留良親自經歷過明末清初的抗清武裝鬥爭,目睹過清兵屠殺百姓的暴行,因此他表現這方面內容的詩篇寫得異常真實而又悲壯激烈、動人心魄。如《登句曲毗盧閣》、《重過內家問范鄰音疾》等作品,都直接反映了兵亂後的農村荒涼破敗、民不聊生的現實,從而揭露了清王朝的罪惡。
何求老人詩稿》中收有數量眾多的紀游詩,這些作品多數是呂留良與清廷徹底決裂、歸隱田園後所寫的,寄託著他熱愛祖國、熱愛大自然的坦蕩胸懷。這些詩作描繪了浙江等地的秀麗山川,如杭嘉湖等名勝古蹟。許多紀游詩同樣也表現了他的故國之思,如《澉湖夜泛》、《八日承招集湖舫雨雪竟日》、《舟次看武康山溪》、《雲遊蠡山》等。

特色

呂留良一生交遊廣泛,他與友人之間所作的唱和詩數量很多。其中收在《詩稿》中的作品都不是一般的應酬之作,而是或歌頌純正的友情,或帶有鮮明的政治傾向,都能反映出呂留良一貫的為人與抱負,如他寫給黃宗羲的《次韻答太沖見寄》等。
呂留良的詩歌具有鮮明的藝術特色。其詩作受宋詩影響很大,表現了“宗宋者,反流俗、尚奇崛,喜發議論,鋪排典故”的特點。如長詩《題如此江山圖》,抒發個人感慨,洋洋千字,議論色彩很濃。再如《黃九煙以奇才吟見贈歌以答之》一詩議論成分多,句子長短不一,散文化傾向非常突出。另外,呂留良詩歌語言淺顯易懂,又常用方言土語,許多詩寫得平易自然、幽默詼諧。因此清詩人徐豫貞說他“故應此老扶疏筆,學得誠齋朴妙詞。”(《題呂晚村〈東莊詩鈔〉後》)。確實,從《耦耕詩》、《東莊雜詩》等作品中都可以看出“誠齋體”的風格。呂留良寫詩又善於情景交融地表現自己的思想,他的許多詠物詩和寫景詩,托物詠懷,借景抒情,很好地表現了他的故國之思與身世之感。

體裁

《詩稿》中的作品,以詩體而論,近體詩數量較多,古風、歌行和雜言詩次之。其中數量最多的是七律,也寫得最好,他的許多代表作即以七律寫成。清雍正以後,呂留良的著作被列為禁書,幾度焚毀,但清政府的文網雖為苛密,究竟無法將其禁絕。呂留良詩集版本保存的有好幾種。《何求老人詩稿》有海昌古夾谷徐氏用拙齋藏本。其他還有題為《何求老人殘稿》、《天蓋樓詩集》、《東莊詩存》、《晚村詩鈔》等數種。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