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山

妙山

寧海縣城南7公裏白溪之畔的妙山,在一片古木掩映中,高不過20米的山丘猶如巨象伏獅在溪邊守護。因山靠一座貌不驚人的小廟,故原稱廟山,源於梁皇山的梁皇溪、源於大灣山的里溪都在妙山腳下與源自天台山的白溪交匯,此地原來地廣人稀、山光水色融漾,昔日,也曾稱為“剡溪”。

兩火一把刀的“剡”,曾是秦始皇時代至唐代浙江嵊縣的舊稱。據《寧海縣地名志》記載,唐末五代時,原隱居剡縣烏來村(今新昌長潭)的後唐大理寺評事卿王縉,為避兵災,攜家族遷至寧海前童村東5里的竹林村定居,出於不忘剡地祖業之意,將村南妙山下的水口白溪,更名曰“剡溪”,又將村後的山岙改稱“剡岙”,並在妙山麓建一座祖廟,即保存至今的五保南宮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妙山
  • 地理位置:浙江省寧海縣
  • 氣候類型:亞熱帶季風氣候
  • 原名:廟山
妙山歷史,妙山特點,

妙山歷史

南宮廟原是紀念金陵朱雀橋烏衣巷王氏的祖廟,唐人劉禹錫《烏衣巷》詩中寫道:“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原來,王縉祖上為六朝重臣,曾封“定南王”,唐代時已風光不再。王縉遷居剡縣隱居時名村“烏來”,再遷寧海以後仍以“剡”名溪。溪邊的南宮廟是二楹單檐硬山式梁架結構古廟,廟中4條圓形石柱和6株古柏都是800年前的遺物。妙山巍然,三溪東流,默默傾訴王氏家族的滄桑興衰。
妙山
出廟門就是一座初看平淡無奇的單孔石拱橋(見圖)。橋跨4米寬的清溪荷花塘,整橋長8米,寬2.3米,東西各5級石階,橋額刻有“宏濟橋”,嘉慶十七年(1812年)造。待走近細看之後,方知是一座浙東罕見的肋拱橫系梁承重的石砌拱橋,其構築原理採用中國木構的梁架榫接,與人體肋骨構造相似,即以肋拱為整橋的主體,因此具有良好的防震、耐壓和經受流水衝擊的功能。伸出南北橋牆上的4隻龍首,就是兩條石制的橫系梁,與5節連貫的主拱券榫接和聯鎖。旅遊者可從橋底構造中發現透空構造的精妙,它如同現代建築的框架結構。

妙山特點

妙山之妙,在於坐落在平靜寬敞的白溪平原中游,水豐土肥,交通方便。故在南宋中期(1161年),張姓自安徽和州遷此定居;南宋淳佑年間(1250年)鄭氏從寧海東鄉長亭遷入,逐漸形成了千人聚族的妙山村。
古村、古樹、古橋、古廟溶入三水一山的妙山,如今,它已列入寧海縣南線的一處新開拓的旅遊名勝,如果有興到前童古村和竹林村參觀樟樹王時,可順道品味寧靜的妙山。。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