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正璋,紡織科技和管理專家,我國當代紡織科學技術進步的組織領導者之一。長期從事紡織工藝技術、產品創新的組織、領導工作,推動紡織新工藝、新技術的發展。倡導發展服裝、裝飾和產業用三大類紡織品;組織研究和推廣“八大重中之重”紡織設備;以高新技術改造傳統紡織產業,推動了紡織工業的技術進步。大力加強中國紡織工程學會的建設,積極開展各項學術活動。在深圳創建華聯集團,發揮對外“視窗”作用,為推動我國紡織工業走向世界做出了貢獻。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何正璋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地:上海市
- 畢業院校:上海南通學院
- 信仰:共產主義
個人履歷,人物生平,成就及榮譽,倡導採用高新技術推動紡織工業的技術進步,倡導開發三大領域紡織新產品,重視科研機構、學術團體的建設,創建華聯,發揮“視窗”作用,個人簡歷,
個人履歷
何正璋,上海市人。1945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48年畢業於上海南通學院紡織系。曾任 中共華東區委一分區口岸交通站負責人、上海市委組織二部幹事。建國後,歷任上海國棉二廠副總工程師,上海市紡織工業局處長、副局長,上海市經委副秘書長,紡織工業部副部長,中國紡織工程學會第四屆理事長,《中國大百科全書·紡織》編委會副主任。
人物生平
何正璋,曾用名何致昌、何正樟。1927年12月9日出生於上海。祖父何心川,曾與晚清著名的愛國將領鄧世昌、劉步蟾等一起,被清政府保送到英國學習海軍,回國後被任命為“南洋水師”振遠號軍艦四品“管帶”(即艦長)。及至父輩,家道中落。何正璋於1941年在上海市立吳淞中學就學,1944年考入南通學院紡織工程系(當時設在上海)。在學期間,受到進步思想影響,積極投身愛國學生運動,與校內反動勢力進行鬥爭,1945年8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48年7月大學畢業,經中共地下黨組織安排,擔任學委交通工作,先後將上海、南京兩地撤退的進步學生、職工以及空軍起義人員共165人安全轉移到解放區。
上海解放時,何正璋隨軍南下,參加對中國紡織建設總公司第三紡織廠的接管工作。1950年9月,經組織報送到中國人民大學學習,學成回廠任計畫科副科長、技術監督科科長、副總工程師。1954年調上海紡織工業管理局任技術處、染織處、生產技術處副處長、處長、局黨組成員。1963年調上海市人民政府趕超國際先進水平辦公室任處長,1972年6月回到上海紡織工業局任生產組負責人、局黨委委員。1977年9月,任上海市紡織工業局副局長,分管科技工作。1981年4月調到上海市經濟委員會任副秘書長,兼任上海市生產技術局副局長、黨組副書記。1982年3月調任紡織工業部副部長。
何正璋曾任上海紡織工程學會副理事長、理事長,中國紡織工程學會理事長,中國科學技術協會第四屆全國委員會委員,中國經濟協會副會長。1991年9月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64歲。
成就及榮譽
倡導採用高新技術推動紡織工業的技術進步
何正璋在擔任上海市紡織工業局技術處處長和分管技術的副局長期間,一直把老廠改造作為促進上海紡織工業煥發青春的重要途徑。他主持實施的一批重大技術改造工程,都取得了顯著成效。如在棉紡行業,配套推廣套用軸承錠子、錐面鋼領,促進了細紗機的高速高效;研製和推廣半自動絡筒機,減輕了工人的勞動強度,提高了棉紗質量和生產效率。
在狠抓老廠技術改造的同時,何正璋積極組織力量探索和研究紡織、染整的高新技術。他強調,沒有科技新成果,老廠技術改造就是無源之水。在他的倡導和組織實施下,上海紡織工業在新型紡紗和新型織布技術方面,都取得了突破性的進展。
靜電紡紗新技術的科研攻關,何正璋始終給予積極有力的支持。1978年,上海第九棉紡織廠建成2000錠的中試車間。1984年,靜電紡紗新技術獲國家發明三等獎。
轉杯紡紗的研究,在何正璋的倡導下,1975年,上海第十四棉紡織廠建成中試車間。1982年,上海第二十二棉紡織廠採用國產設備建成7200頭轉杯紡紗機的實驗工場。何正璋親自抓實驗工場的建設,從工程設計、設備選型到土建施工,做到精心組織、精心施工。這條生產線獲國家科技進步三等獎,為國家“七五”科技攻關“新型轉杯紡紗工藝及設備”項目的完成及CR2 型轉杯紡紗機的設計成功奠定了基礎。
新型織布在何正璋支持下也取得了成就。上海織布科學技術研究所研製的P75-Z型噴氣織機獲紡織工業部重大科研成果一等獎。上海第六織布廠改建成了全國最早全部採用噴氣織機的織布廠,此後又對全廠240台噴氣織機採用電子計算機監測系統,對提高管理水平、提高生產效率、預防疵布產生,發揮了很好的作用。
何正璋擔任紡織工業部副部長以後,於1985年10月主持召開全國紡織工業科技工作會議,明確提出“爭取在‘七五’或更長一些時間內,基本奠定具有中國特色的紡織科技體制和紡織工藝技術,為後十年紡織振興打下良好的基礎”。他還要求“創出一套符合我國國情、高質量、多品種、低消耗、勞動生產率高及工人勞動強度低的適用技術,走出一條符合我國國情、具有中國特色的紡織工藝技術路子”。根據這個要求,紡織部重大科研計畫中列入了“紡織工藝技術路線的研究”這一軟科學課題。課題組經過調查和分析研究,編寫出了九個行業的工藝技術路線綜合報告,彙編成書,印發全國,為科研攻關、生產建設指明了方向,也為紡機新設備的設計製造提供了工藝依據。
何正璋認為:最佳化紡織工藝技術必須依靠先進的技術裝備。為了搞出我國自己製造的、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紡織技術裝備,他把科技司、生產司和機械局等業務司局的力量組織起來,並請來上海等紡織工業老基地的一批知名專家,組成紡織工業部新技術辦公室,負責新技術裝備的開發研製,要求在吸收消化引進技術和總結自己實踐經驗的基礎上,有所創新。何正璋對這項工作十分重視,親自到國家經委爭取立項,獲得國家的支持。經過幾年努力,棉紡以金州紡織廠引進的瑞士設備為主,印染以青島四印引進的德國設備為主,毛紡以南京幾個廠引進的法國和義大利設備為主,吸收各種先進設備的長處,據以改進國產設備的設計和製造,都取得一定的成效,為以後新型設備的開發打下了基礎。
何正璋還圍繞重點產品,提出了開發滌綸短纖維成套設備,滌綸長絲高速紡絲設備,轉杯紡紗機,細紗機搖架,無梭織機,1511型、1515型有梭織機改造,平網印花機和圓網印花機等八個項目(即後來為全行業熟知的“八大重中之重”),它和發展“三大領域”產品,開發20項重大科研項目以及建立一批具有較強開發能力的科研基地和一批對外具有競爭能力的紡織工業基地等奮鬥目標一起被概括為“三、八、二○、二”主攻目標,後來被列為紡織工業“七五”科技規劃的核心內容,有力地推動了紡織工業的技術進步。
倡導開發三大領域紡織新產品
在擔任紡織工業部副部長以後,何正璋更是殫精竭慮抓產品開發。1982年,紡織品的供求狀況已經出現買方市場的端倪。中央領導批示紡織部門要切實抓好品種質量,以開拓市場。紡織工業部及時召開了全國新產品會議,研究大類產品的發展方向、目標和措施。何正璋在會上提出:要抓住品種質量這箇中心環節,帶動技術改造,改進經營管理和生產管理,加強科學研究。何正璋同時指出,隨著化纖在紡織原料中的比重逐步增長,今後紡織品能否更好發展,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化纖原料的開發,要求化纖行業加大科研開發力度,研製具有更好服用性能和更大經濟價值的化學纖維。在他的大力倡導下,我國的有色改性滌綸、複合纖維、高收縮纖維、超細纖維、阻燃纖維等均有較大的發展。另外,在他的積極支持下,紡織工業部在生產司下設產品室以加強對產品開發工作的組織領導,在搞好國內市場調研的基礎上,加強國際市場調研,除充實駐港調研小組力量外,還定期參加德國法蘭克福的面料博覽會,收集國外紡織新產品,舉辦展覽,編印樣本,組織觀摩,發布信息,開辦講座,從而在全國逐步培養了一支市場調研和產品設計的骨幹隊伍,把產品開發的方向和路子搞對頭。
改革開放後,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民眾喜愛的紡織新產品、新品種、新花色、新款式供不應求;“買衣難、做衣難”是民眾比較集中的意見;賓館使用的裝飾用紡織品,國內供應不足,還在大量進口。面對這樣的新情況,1984年6月,何正璋在全國紡織工業技術進步工作會議上大聲疾呼:紡織工業要適應形勢變化,依靠技術進步,實現粗加工產品向精加工產品轉變,淺加工產品向深加工產品轉變。要開拓服裝、裝飾和產業用“三大領域”紡織品。這一方針的提出,為紡織工業調整產品結構指出了明確的方向。隨後,國務院決定把服裝和絲綢行業劃歸紡織工業部管理。在此後的幾年裡,國內市場的商品成衣率和服裝出口創匯大幅度提高。到何正璋退居二線時,人民的衣著已經進入了絢麗多彩、款式多樣的時代。紡織裝飾用品也由單項到成套,由零星到系列,形成了鋪、蓋、掛、墊、貼、家具布、衛生用品七大品類;絕緣材料、過濾材料、包裝材料、醫療衛生材料、土工布等產業用紡織品,也得到了高速發展。
重視科研機構、學術團體的建設
何正璋在推進紡織高新技術發展中,重視建立和加強科學研究機構,組織學術團體,出版學術刊物,精心打造技術進步的基礎。他在上海工作期間,就大力抓科研機構的建設,使上海紡織工業形成了以上海紡織科學研究院為核心,包括各個專業的研究所,以及一些大廠的科研小組的科研系統,培育了一支有相當水平的科研隊伍,並取得了一批很有價值的科技成果,有力地保證了上海紡織工業的技術進步。他擔任紡織工業部副部長以後,又主抓了部屬紡織科學研究院的恢復和發展。這個研究院在文化大革命中被撤銷,研究人員離散。1978年3月,紡織工業部黨組決定在原址恢復重建,恢復工作中遇到了不少困難。何正璋親自幫助解決。此後又督促和幫助確定科研課題,充實骨幹力量,解決科研經費及必要的試驗設備等,使紡織科學研究院的科研工作能夠順利開展並取得實際成效。
何正璋深知,尊重知識,首先要尊重人才。他身體力行地貫徹落實黨的知識分子政策,以飽滿的熱情、誠摯的態度和知識分子交朋友,做知識分子的工作,提高他們的覺悟和認識,支持他們的科技實踐。特別是對於有些受到不公正待遇或遇到困難的專家、學者,他敢於挺身而出,主持正義,講公道話,所以在紡織界的工程技術人員中,受到廣泛的愛戴,不少人都把何正璋看做是自己的良師益友。20世紀80年代中期,紡織工業部有一大批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前後參加工作、閱歷豐富、知識淵博、工作中多有建樹的老專家,由於年齡關係,要從現任的工作崗位上退下來。紡織工業部決定成立科學技術委員會,把這些專家集中起來,組織他們從事巨觀決策方面的研究,作為部領導的參謀。何正璋主抓這項工作,親自兼任這個委員會的主任,很快把這個機構建立起來,開展工作。
中國紡織工程學會是組織紡織工程技術人員開展科技學術交流的民眾性團體。何正璋在上海工作期間,就十分支持學會工作;粉碎“四人幫”後,在何正璋的推動下,上海紡織工程學會於1977年冬開始整頓組織,開展學術活動,為全國紡織工程學會恢復活動帶了一個好頭。1983年底,何正璋擔任中國紡織工程學會理事長。1984年初,我國紡織界德高望重的老前輩、原紡織工業部副部長、中國紡織工程學會前任理事長陳維稷逝世。何正璋提出建立陳維稷基金的構想,獲得普遍的贊同和回響。經過他的積極爭取,很快籌劃到了一筆基金。他用這筆基金建立了陳維稷優秀論文獎、陳維稷獎學金,並支持《紡織學報》、 《紡織科普》 報的出版發行。1988年下半年,何正璋退居二線後,即把主要精力用於抓中國紡織工程學會和紡織工業部科技委的工作,學會一周一次辦公會,一月一次理事會。他在身患癌症的情況下,仍堅持逢會必到並親自主持。
由陳維稷主編的 《中國古代紡織科技史》 出版後,在國內外引起很大反響。編寫此書時,何正璋正在上海紡織工業局任職,為該書的編輯出版做了大量的組織協調工作。但此書敘述的只是古代部分;而從鴉片戰爭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110年,正是中國機器紡織工業開始大發展的時期,卻沒有一本紡織史書。陳維稷晚年曾計畫對這段歷史編寫一本史冊,上聯古代紡織科技史,下接由錢之光主編的以敘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中國紡織工業大發展的《當代中國的紡織工業》,但是未能實現。何正璋退居二線以後,主動向部黨組請纓,擔起這項重任。此書定名為《中國近代紡織史》。何正璋親自組織和落實編寫人員,主持編委會議,研究確定全書的框架結構,並及時解決編寫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初稿寫成後,又親自主持會議,重點研究、討論“總論”部分,提出了許多重要的修改意見。經過全體編寫人員的共同努力, 《中國近代紡織史》 於1997年面世,1998年被國家紡織工業局評為全國紡織系統優秀圖書一等獎。何正璋雖未能看到這本書的出版,但他為編修紡織史嘔心瀝血做出的巨大貢獻是不可磨滅的。
創建華聯,發揮“視窗”作用
20世紀80年代初,深圳特區建設逐步形成高潮。在中央的鼓勵和支持下,國務院一些工業主管部門紛紛籌劃到深圳特區開辦“視窗”。紡織工業部決定在深圳創辦華聯紡織有限公司,籌建工作由何正璋分工領導和組織。他組織了專門班子到深圳調研,並且親自赴深圳實地考察,聽取各方面的意見和建議,形成了明確的指導思想:既要為深圳特區建設做貢獻,更要通過華聯公司發揮“視窗”作用,吸引外資,引進先進技術、管理和裝備,以推動全國紡織工業的進步和發展。他對華聯公司的籌建班子一再囑咐:公司一定要著眼於全國紡織工業的進步和發展。要在四個方面起“視窗”作用:一是引進先進技術;二是擴大對外貿易;三是提升企業管理;四是培養現代化人才。他還強調:“視窗”作用要輻射到全國。為此,他建議華聯的領導兩年輪換一次,好讓更多的機關幹部到這裡來開闊眼界,逐步適應市場經濟的環境。為了發揮好輻射作用,華聯的投資由紡織工業部、中國國際信託投資公司和上海、江蘇等18個省市的紡織工業主管廳、局共同籌集,目的是使各省、市紡織廳局都來關心這個“視窗”,通過這個“視窗”了解世界紡織工業的發展動向,學習先進的技術和管理。在何正璋的倡議下,華聯公司每年都要花費大量資金在國際市場上蒐集紡織新產品、新材料、新款式,到全國各地去巡迴展出;定期出版刊物,向國內同行提供國際紡織市場的各種信息;經常舉辦各種專業培訓班,聘請海外專家講課,組織各地派人去學習。透過華聯這個視窗,即使各地紡織工業的領導和技術管理幹部更多地了解世界,也讓世界更多地了解中國的紡織工業。
為了探索在深圳特區建設紡織工業的經驗,也為了更深入地了解海外紡織企業的經營管理模式,1984年,在何正璋主持下,華聯公司出資兼併了深圳第一家外商獨資企業新南新印染廠,改組為中冠印染有限公司。公司改組後,一面從上海抽調8名經驗豐富的技術、管理人員充實力量,一面放手使用原來外方聘用的技術、管理人員,強調互相學習,取長補短,密切配合,優勢互補。中冠公司成立後,生產蒸蒸日上,一年的贏利就相當於公司資金總值的兩倍,很快成為全國印染行業的排頭兵。中冠公司的成功,既為華聯公司自身發展創造了有利條件,也為深圳特區發展紡織工業和招商引資創辦紡織印染工廠起到了示範作用。很快,由全國各地紡織廳、局牽頭到深圳創辦的紡織企業達二十多個,涉及棉紡、印染、針織、絲綢、化纖、紡器等行業。也有不少外商在深圳辦起了多個技術先進、頗具規模的印染廠,使深圳成為全國較有影響的印染工業基地。華聯公司是深圳特區辦得比較早的大型企業之一,是深圳特區發展初期的利稅、創匯大戶。它對發展深圳特區紡織工業以及深圳特區的經濟建設做出了較大的貢獻。
何正璋熱愛祖國,忠誠黨的事業,實事求是,嚴謹治學,勇於開拓,敢於創新,把畢生精力奉獻給了中國紡織工業,為黨的“科教興國”戰略在紡織行業的實施,為中國紡織工業的生產發展、技術進步與擴大出口做出了重要的貢獻。他作風正派,生活儉樸,待人誠懇熱情,深受大家的愛戴和崇敬。
個人簡歷
1927年12月9日 出生於上海。
1944年夏-1948年7月 南通學院紡織工程系學習。
1948年秋 參加中國共產黨上海地下黨組織的工作,後去蘇北高郵中國共產黨黨校學習。
1949年5月 隨中國人民解放軍渡江南下,到上海參加接管工作。
1949年9月 上海國棉三廠軍管會工作。
1950年9月-1951年夏 由組織報送,赴北京參加中國人民大學專修科計畫經濟系學習一年。
1951年夏-1953年12月 上海國棉三廠計畫科副科長、技術監督科科長、副總工程師。
1954年1月-1963年 上海市紡織工業局生產技術處副處長、處長。
1963-1972年5月 上海市趕超國際先進水平辦公室處長。
1972年6月-1981年3月 上海市紡織工業局革委會生產組負責人、革委會副主任、副局長。
1981年4月-1982年2月 上海市經濟委員會副秘書長、上海市生產技術局副局長。
1982年3月-1988年4月 紡織工業部副部長。
1983年12月-1991年9月 中國紡織工程學會理事長。
1984年9月 華聯紡織有限公司董事長。
1987年2月-1991年9月 紡織部科學技術委員會主任。
1991年9月9日 病逝於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