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恐

何恐

原名步孔,字楚珍,號毅生,出生於一個開明紳士家庭。1915年,考入縣立高等學堂。1917年,以優異成績從縣高等學校畢業,次年,考入湖北省外國語專門學校。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何恐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日期:1900年
  • 逝世日期:1930年09月07日
  • 職業:革命者
  • 畢業院校:湖北省外國語專門學校
  • 信仰:中國共產黨
  • 主要成就:湖北早期共產黨人之一
  • :楚珍
  • :毅生
人物經歷,個人生活,人物事跡,人物紀念,

人物經歷

1919年“五四”運動中,他積極參加反帝反封建鬥爭,被選為學生代表團成員,向武漢當局提出正義要求,反對“二十一條”。1920年秋,加入社會主義青年團,次年,參加馬克思學說研究會。
1922年冬,由陳潭秋介紹,加入中國共產黨。曾多次在《星期評論》、《江申日報》、《正義報》上發表文章,宣傳革命。1923年,任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武昌地方執行委員會委員長。同年3月,代表武漢學生赴鄭州參加京漢鐵路總工會成立大會,回漢後,帶領學生前往江岸慰問罷工工人。“二七”慘案發生後,參與起草武漢學聯聲援京漢鐵路工人的《告全國同胞書》。7月,出席全國學聯會議,為湖北理事。10月,任社會主義青年團武昌地方執行委員會委員兼宣傳部長。1925年6月4日,帶領武漢各校學生高舉“願流血以灌溉正義人道之苗,願流血以傾倒帝國主義之根”的大旗,舉行了聲勢浩大的示威遊行,聲援“五卅”運動,反對英帝國主義。年底,由共產黨組織派赴日本留學。曾以《中國青年們努力奮鬥,不做東亞病夫,來救中國之危亡》為題發表演講,受旅日愛國華僑讚揚。1926年10月10日,由日本回國,任國民黨青年部秘書,主管青運工作。1927年9月,他被捕。12月底,率領200餘名難友越獄脫險。1928年1月,他在應山縣與共產黨員盧玉成一起組織農民隊伍數百人進行暴動。1928年12月16日晚,他再次回到竹溪進行革命活動。1929年2月,為免遭逮捕,逃離竹山,返回武漢時,再次被捕。1930年9月7日,在漢口和記蛋廠前英勇就義。

個人生活

喜讀魯迅著作,兼有踢足球、唱京戲等愛好,遂很快成為校內外活動家,被選為該校學生自治會總幹事。

人物事跡

何恐,原名何步孔,字楚珍,號毅生。1900年2月25日生於湖北省竹谿縣什字街一個開明紳士家裡。
他自幼性格獨特,善於思考,勇於行動。其父何常甫略通文墨,見子有膽有識,便一面嚴教他勤於勞動,一面延請具有愛國思想的塾師李壽田教他讀書。
在此期間,何恐不但打下了紮實的文學基礎,而且朦朧地懂得了一些做人的道理。尤其是岳飛、辛棄疾、文天祥等華夏英雄的報國宏志和民族氣節更使他激動不已。
1925年,何恐考入了縣立高等學堂。何恐在蔡文淵、肖湘甫、周寅三等幾位愛國教師的教導下,逐漸認識到清政府的腐敗和帝國主義瓜分中國領土帶來的恥辱。他曾憤怒而沉痛地對同學們說:“中國將有亡國之慘,如果中國亡了,亡國奴真是不好當的啊!印度亡了,英國人把印度人當馬蹬踩著上馬,你們看亡國奴多可憐。我們如不自強,也會落到這種地步,到那時,國沒有了,哪裡還有家呀!”
為了民族自強、拯救民眾,他在奮發讀書的同時,還積極地搜尋當時宣傳新思想、新文化的進步書刊。《新青年》、《湘江評論》、《覺悟》以及《晨報》副刊都是他愛不釋手的讀物。他常和要好的同學一起討論國家大事,分析世界局勢。他還組織同學們踢足球、練拳術,研習輕功,立志練就一副強健的體魄,等候來日報效祖國。
1917年12月底,十月革命的訊息傳到中國。何恐和所有中國人一樣,受到極大鼓舞和啟示,他毅然離別了新婚的妻子余向賢,拋棄了富有的家業,懷著一顆熾熱的心,從千里之遙的竹溪來到武昌,考上了湖北省外國語專科學校。
在外國語專科學校,何恐除學好規定的課程外,還千方百計地利用節假日走出社會,廣交進步人士和師長,如饑似渴地尋求真理。寒署假期間,他偕同竹溪旅漢同鄉會同學,逗留於董必武、陳潭秋創辦的私立武漢中學,聆聽董必武、陳潭秋的教誨,更新自己的思想觀念。何恐還擅長繪畫、書法、詩文,曾在武漢《江申日報》等報刊上發表文章,進行革命的宣傳鼓動工作。他同時還以“足球大王”的美稱,參加武昌大中學校校際足球聯賽。不久,何恐被推舉為外國語專科學校學生聯合會總幹事。他十分珍視這個工作,常常省吃儉用,購買進步書籍,從中尋求知識,探索道路,決心擔負起“孕育青春中國之再生”的重任。
1919年,五四愛國運動在全國興起,武漢的反動軍閥王占元急忙召開各大中學校校長會議,強行規定,嚴禁學生結隊出校遊行。外語學校封建衛道士金崇鼎遵照主子旨意,訂立了森嚴的校規,全面加重學生功課負擔,迫使學生們忙於作業和應付考試。何恐以學生會總幹事身份,帶頭頂住重壓,走出課堂,領導學生參加武漢反帝大同盟活動。
為了把五四運動推向高潮,武漢各大中學校學生,紛紛衝破校方阻力,自動推選學生代表,組成代表團。代表團率領學生走上街頭,向反動當局提出了正義要求,開展了反對二十一條、抵制日貨以及反封建的宣傳活動。何恐是代表團成員之一,向同學們說:“日本強行占領青島,舉國同憤,有熱血的青年豈能埋頭讀書而不顧國家安危”。在他的帶領下,外語學校的200餘名愛國青年打破校方的阻撓,面對反動當局斷絕一伙食、不準學生寄宿、提前放假的陰謀詭計,決定參加武漢學生聯合會組織的遊行示威活動。
1919年6月1日,由惲代英、陳潭秋、林育南組織的武漢三鎮各大中學校的6000餘名學生冒著滂沱大雨舉行遊行示威,沿街演講,揭露帝國主義罪行,最後來到省督署門前請願。作惡多端的王占元看到浩浩蕩蕩的遊行隊伍包圍了督署,命令其部下準備用武力鎮壓。當學生們與軍警發生衝突,軍警打傷了部分學生時,何恐隨著遊行隊伍的領導者惲代英、林育南等一起,帶領遊行隊伍向前猛衝。兇狠狡詐的王占元眼見不好收場,不得不提出讓學生派代表進行談判。經大家一致推薦,何恐等八位青年組成談判小組,與反動政府進行交涉,提出了嚴正的要求,迫使王占元不得不讓步,取得了罷課遊行的勝利。6月16日,何恐帶著武漢廣大青年的信任,受武漢學生聯合會的重託,出席了在上海召開的全國學聯成立大會。
1920年8月,董必武、陳潭秋等在武昌成立了武漢共產主義小組。同年11月,共產主義小組負責人為了團結教育廣大青年,在發展黨組織的同時,建立了半公開性的社會主義青年團。何恐主動向黨團組織靠攏,經常向董必武、陳潭秋匯報自己的思想和工作,爭取黨團組織的領導與指導。1922年3月,何恐根據黨的指示和團組織的意見,利用武漢部分工人在漢口德國球場開會之機,帶領同學參與會議。會中,何恐走上講台,公開號召工人階級團結起來,為反對帝國主義、封建主義而奮鬥。同時,他又號召廣大青年要振奮精神,同廣大工人一起挽救祖國於危難之中,做祖國的主人,世界的巨人。何恐鏗鏘激昂的演講,給工人和青年學生以極大的鼓舞。1922年7月23日,何恐加入了武漢社會主義青年團。何恐入團後,十分注意自身的修養和鍛鍊。為壯大團的隊伍,他根據團組織的安排,經常奔走於武昌各大中學校,深入了解、廣泛團結各階層青年,動員鼓勵他們參加反帝反封建的革命鬥爭,並注意在進步青年中發展團員。10月,由陳潭秋介紹,何恐加入了中國共產黨。12月,何恐任共青團湖北區下轄的武昌地方委員會委員長。1923年1月,共青團湖北臨時區執行委員會改組為共青團武昌地方執行委員會,何恐任委員長。
1923年2月1日,何恐代表武昌青年團與施洋先生一起,到鄭州參加了京漢鐵路總工會成立大會。4日,京漢鐵路工人總同盟會大罷工開始後,何恐又隨施洋律師一起,帶領武漢學聯隊伍,高舉“支援京漢鐵路工人兄弟”的大旗,聲援罷工鬥爭。2月7日,軍閥吳佩孚命令其部下對罷工工人進行血腥鎮壓,林祥謙、施洋及大批工人運動的領袖慘遭殺害。而對敵人的暴行,何恐悲憤交加,寫了一篇悼念施伯高(施洋號)、痛罵吳佩孚的專函。
二七罷工失敗後,武漢地區公開活動的黨團負責人遭到通緝,黨團組織遭到極大的破壞。為了重建團的組織,號召人民繼續鬥爭,何恐、劉愚真、張紹康三人代表武漢學聯,發表了《告全國同胞書》,並提出了援助京漢鐵路工人的五項具體辦法。《告全國同胞書》公開發表後,武漢地區的廣大青年受到極大鼓舞,他們又重新集結在一起,繼續投入戰鬥。1923年5月,何恐到上海出席了全國學生代表大會。7月,何恐調任全國學聯總會湖北理事。
1924年,何恐為避難第一次回到故鄉,不久返回武漢,得知當時形勢稍有好轉,隨即又活躍在武漢三鎮。9月12日,共青團武昌地委召開執行委員會,會議根據當時任務和面臨的鬥爭形勢,對所屬組織進行了整頓,並決定改選基層團組織,何恐被選為共青團武昌地委組織委員兼會計,繼續領導全省共青團工作。
1925年3月8日,團武昌地委根據青年團第三次全國代表大會決議,更名為共產主義青年團武昌地方執行委員會,何恐任團地委學運委員。5月,英帝國主義在上海製造了震驚中外的五卅慘案。6月1日,何恐在武昌商科大學召開了武漢學聯緊急會議,宣讀了上海學生會的來電,決定組織武漢工商界一致行動,聲援五卅運動。6月4日,何恐帶領武漢各校學生一萬餘人,高舉“願流露以灌溉正義人道之苗,願流血以傾倒帝國主義之根”的大旗,舉行了聲勢浩大的示威遊行。何恐在講演中揭露帝國主義掠奪中國經濟、文化的罪行,號召工人罷工、學生罷課、市民罷市,鼓勵愛國商民將英貨、日貨送交商會燒毀。隨後,武漢掀起了聲勢浩大的反帝怒潮,沉重地打擊了帝國主義勢力,提高了人民爭取自由的覺悟。
1925年,中共武漢地方執委會決定選派一批在校共產黨員和青年同志出國,一方面學習外國的革命鬥爭經驗,另一方面在國際上宣傳中國革命形勢。是年底,何恐被派往日本留學。
何恐到日本後,很快與留日學生中的黨組織取得聯繫,並積極參加了在日舉行的各項革命活動。為了擴大中國革命在日本的影響,他積極向黨組織建議,把黨的活動引入華僑之中,舉行大規模的華人遊行,反對帝國主義在中國槍殺工人領袖顧正紅。他不顧個人安危,經常走街串巷,深入到華人居住區,號召華僑更努力奮鬥,幫助祖國人民,同心協力地拯救祖國的危亡。
何恐在日的革命活動很快被日本當局覺察,並派人對其嚴密監視。一次日本警察將何恐帶到警察所,盤問他對日本持何政見?他義正辭嚴地回答說:“貴國步美國之後塵,侵略別國,想實行大陸主義,但恐怕貴國很難做到。”寥寥數語,揭穿了日本帝國主義的侵略野心,大長了中國人民的志氣。
1926年10月10日,北伐軍攻克武昌,武漢成了革命的中心。此時,在日本學習的何恐根據黨的工作需要,從日本返回武漢,被中共湖北區執行委員會派到國民黨湖北省黨部任青年秘書,主管青運工作。
1927年7月15日,汪精衛集團在武漢公開叛變革命,大肆逮捕和屠殺共產黨人,何恐於9月底不幸被捕,關押在武昌北首巷警察看守所。在獄中,他聯契約監難友與反動當局進行說理鬥爭,同時與獄中共產黨員張金保等人積極行動,利用國民黨湘桂軍閥內訌、武漢三鎮一片混亂之機,領導200多被捕同志於11月下旬越獄脫險。
何恐越獄後,隻身赴滬尋找黨中央。此時上海黨組織已知道何恐亦在特務搜捕名單之內,要他迅速離滬。何恐返回武漢後找不到黨組織,卻意外的遇見了在外專讀書時的同學、後來又一塊赴日留學、同屬中共東京支部成員的盧玉成和雲夢縣赴省尋找黨組織的秦孝芬。何、秦應盧玉成之邀請,商定同去應山開闢工作。他們三人趁亂弄到幾支手槍和一些子彈,結伴走小路,避開敵軍盤查,步行300餘里,順利到達應山東鄉方家店,以盧玉成家為秘密活動據點,建立了京漢特委路東聯絡站。其主要任務是:恢復地下農會,宣傳土地革命,與黃陂、黃安互通信息,接待過往革命同志。當時,鄧雅聲任京漢特委書記,常到鐵路以東活動,何恐等協助鄧雅聲編輯刻印特委刊物《川報》,供革命同志傳閱。同時還協助盧玉成夫婦秘密建立路東應山、孝感邊界鄉村共產黨支部,發展了盧泰、劉正啟、高孝坤、鄭華豐等貧僱農積極分子入黨。
1928年1月,中共應山具委和京漢路區特委回響中共湖北省委開展“赤色革命宣傳周”的號召,提出了組建“工農鐵血軍”,乘農曆年關攻取應山縣城的武裝暴動計畫。農曆臘月廿三日夜,何恐等冒著大雪,參加了“工農鐵血軍”應山攻城之役。戰鬥失利後,何恐等又隨京漢特委和應山縣委轉移到廣水南鄉之柴家崗。農曆大年除夕,何恐等參加了由京漢特委領導的應山、孝感、安陸三縣邊界數百農軍圍攻太平鎮左家河封建地主土圍子的戰鬥,給了鄉村豪紳復辟勢力以極大威懾。
2月,京漢特委根據湖北省委指示,迅速擴大農民武裝,在應山、孝感邊界造成鄉村割據局面。縣委機關設在宣傳部長柴凌閣家裡,何恐分工搞宣傳工作。他們在應山東鄉七里沖辦起一所“鄉村改良學校”,白天以教書為掩護,利用課餘時間寫標語、印發傳單,夜間深入到窮鄉僻壤發動貧僱農參加游擊隊。經過努力,應山東南鄉和東北鄉的農軍司令部秘密組成,並決定聯合攻打廣水以北的東篁店火車站。
3月初,何恐等隨柴凌閣一起,率領東南鄉農民敢死隊員上百人,以“看會”為名,身帶暗器,繞道廣水以東,到達納水河畔,與東北鄉農民游擊隊葉吉甫等匯合,組成三四百人的隊伍,手執大刀長矛和土銃、竹槍,連夜奔襲東篁店火車站。半路與反動“黃學”遭遇,雙方展開混戰,葉吉甫遭敵暗算,當場陣亡。農軍缺乏實戰訓練,指揮戰鬥的柴凌閣又不熟悉地形,為避免更大損失,只得命令農軍撤出戰鬥。
農軍回到柴家崗後,特委和縣委分析了當時的形勢,總結了經驗,制定了新的“春暴”計畫,決定成立“三縣執行委員會”,約定農曆閏二月初十(公曆3月31日),應(山)、安(陸)、孝(感)三縣邊界同時舉行暴動,以造成赤色割據局面。為實現這一計畫,何恐、秦孝芬、盧玉成等回到路東方家店,以應、孝邊界鄉村支部成員為骨幹,秘密組織暗殺隊,並進行必要的訓練。盧玉成則利用他北伐時期在武漢國民政府任商務部長的聲望,從國民黨雜牌軍里搞到一些彈藥武器,積極投入三縣“春暴”準備工作。孰料機密泄露,敵人提前兩天動了手,太平鎮左家河團防頭目左畏可勾結應、安、孝三縣邊界反動“黃學”,配合駐楊家寨火車站之國民黨桂系第十九軍李紀才部,於農曆閏二月初八(公曆3月29日)拂曉向路西撲來,血洗柴家崗,火焚家畈,製造了震驚應山東鄉的“七里沖慘案”。訊息傳到路東,盧玉成、何恐等滿腔悲憤,決心為死難同鄉和受害農友報仇。農曆閏二月初十深夜,他們出動暗殺隊,處死了惡霸盧德滿,另一惡霸盧申威聞訊逃脫,報告了廣水商團,接著當地反動團隊開始了“清鄉”活動。
4月1日,京漢特委、應山縣委部分成員秘密轉移至路東方家店盧玉成家,將黨內檔案,名冊、關防印信進行銷毀或深埋。次日晚,何恐、秦孝芬化裝成商販,由盧玉成派村支部文書盧泰護送到孝感王店搭火車赴漢口。
何恐自應山來到武漢,得知武漢形勢更加惡化,無法留在武漢繼續開展革命活動,乃決定再次返回家鄉。1928年12月16日晚,何恐又一次回到家鄉竹谿縣。
為了把革命鬥爭引入家鄉,早在1926年11月,何恐即派共產黨員何立人(何恐五弟)和進步青年陸樹聲、楊明智回到竹溪開展農民運動,發展農民武裝。1927年四一二政變後,他又動員在漢的竹溪籍學生王慎五、尹積庵等人回到竹溪,開展革命活動。
何恐回到竹溪後,立即與他們匯合,多次在甘家嶺子開會,分析竹溪革命鬥爭形勢,研究對策,決定發動農民打擊土豪劣紳,建立蘇維埃政權,組建農民武裝。
何恐回到竹溪不久,竹谿縣政府即接省里電示:注意何恐行動,伺機逮捕。何恐在竹溪城鄉的活動,引起了當地反動政府的察覺,他們根據偵察到的情況,擬定了逮捕計畫。1929年1月的一天下午,何恐同五弟何立人、四弟何芙生(團員)等在家裡商量事情,被縣保全隊探知。隊長鄒次澎帶領隊員數名,衝進何家,妄圖將他們一併抓獲。在危急的情形下,何立人、何芙生為救何恐躲避不及被逮捕,何恐乘機溜進後院,藉助花台躍上房頂躲了起來。次日清晨,鄒次澎再次率領隊員,將何家團團圍住,他帶著隊員以找槍枝彈藥為名進宅搜查。鄒乘人不備,將自帶的子彈偷放在何家瓷瓶里,被何恐六弟何楚銘發現制止。鄒見栽髒不成,惱羞成怒,以異黨分子為名,將何楚銘捆了起來,責令其交待何恐去向。之後,隔三岔五不斷搜查。為了安全起見,何恐與父親何常甫一起在堂屋樓上後門的右側做了一條隧道,上面堆上穀子。何恐白天進隧道隱蔽,晚上出來進行革命活動,以此相持20餘天。這期間,竹谿縣的反動勢力日趨囂張,搜捕何恐的行動有增無減,並不斷揚言要搜捕何恐餘黨,逮盡所謂異黨分子。在這種情況下,何恐在農會積極分子的幫助下,化裝出城,於1929年2月7日晚離開竹溪。
何恐離開竹溪後,輾轉安康、西安來到武漢。何恐在武漢剛一露面,便被叛徒萬家佛發現,遭敵逮捕,關押在武漢警備司令部軍法處。叛徒萬家佛以敘舊情為由,誘逼何恐叛黨,供出黨組織情況,遭何恐嚴厲斥責。
1929年5月,反動當局將何恐從軍法處轉押到武昌湖北省高等法院看守所。到這裡不久,何恐即按照上級黨秘密指示,把看守所當作新的戰場,組織獄內鬥爭。他根據看守所條件差的情況,和難友們一起提出了提高生活待遇的幾點要求:一是延長放風時間;二是允許家人探監;三是給難友們提供洗澡設施,減少疾病的發生。在他們的共同鬥爭下,看守所被迫答應了條件,鬥爭取得了初步勝利。
何恐的行動,激怒了國民黨反動派,在無任何證據的情況下,勉強宣判何恐兩年徒刑。
1930年6月,李立三主持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通過了《新的革命高潮與一省或幾省的首先勝利》的決議,隨後又制定了以武漢為中心的組織全國總暴動和集中全國紅軍攻打中心城市的冒險計畫,企圖“會師武漢,飲馬長江”。在上級指示下,何恐等在獄中舉行政治示威,集體喊政治口號,高唱國際歌,還從監外購進木屐80雙,準備作獄中暴動的武器。但終因時機不成熟,加之敵人防範嚴密,導致暴動失敗,促成反動派提前進行血腥屠殺。
1930年9月7日凌晨,國民黨武漢保全隊第二大隊三區隊將何恐、王自強等16位同志帶出軍法處,強行扒下他們的外衣,用繩子捆綁起來,押往刑場。
面對死亡,何恐泰然自若,他以無限信賴的目光望著和他同生死、共患難的戰友,帶頭高呼“中國共產黨萬歲”的口號,英勇就義。

人物紀念

1930年9月7日,國民黨反動當局對何恐等下毒手。面對死亡,何恐泰然自若。在赴刑場的路上,他振臂高呼: “中國共產黨萬歲!打倒蔣介石!最後勝利屬於紅軍!”口號聲震撼武漢三鎮……
70多年過去了,何恐為之獻身的革命事業已結出豐碩的果實,他所追求的理想也早已成為現實。黨和人民沒有忘記他,生前的戰友、同志,已故的、健在的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先後發表文章紀念他,湖北青運史編寫組還出版了何恐的專輯。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