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德輝(樂安縣農民協會籌備委員會委員)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何德輝,字飛鯤,號陰如,又名金生。1903年11月20日出生在樂安縣招攜鎮杭村黃香排的一富豪人家。何德輝於1930年4月22日,因病與世長辭,年僅26歲。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何德輝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日期:1903年11月20日
  • 逝世日期:1930年4月22日
  • 畢業院校:江西省立第三師範學校
  • 出生地:樂安縣招攜鎮杭村黃香排
人物生平,

人物生平

何德輝,字飛鯤,號陰如,又名金生。1903年11月20日出生在樂安縣招攜鎮杭村黃香排的一富豪人家。父親何常士是當地的大山主,擁有大片竹木山林,開辦了2個毛邊紙棚,雇用40多名造紙工人。何德輝有兄弟4人,他居長,自幼讀書。1921年考入省立第三師範學校(簡稱“臨川三師”)。在校學習期間,正值“五四”運動,他積極參加學校組織的各項活動,深受革命思想的影響。1924年畢業回鄉後,他目睹了北洋軍閥政府的黑暗統治,社會的腐敗,於1925年春,毅然與張書錫一起離家出走,到廣州投考某軍事訓練班,並加入了中國共產黨。1926年參加北伐戰爭,在國民革命軍第6軍程潛部任下級軍官。1926年冬,因作戰負傷,派回樂安從事農民運動。
回縣後,何德輝得悉當時的縣知事吳定邦和警察鐘志博與地方豪紳沆瀣一氣,魚肉鄉民,劣跡斑斑。他忍無可忍,與共產黨員曾友顏、譚倫明、張書錫、易道明等共同商議,發動了一場震驚全縣的反貪官污吏的鬥爭,捉拿吳定邦、鐘志博戴高帽遊街示眾,迫其交出官印,驅逐出境。
1927年初,共產黨員、贛東特派員鐘赤心到樂安視察黨的工作和農民運動,察知當時的國民黨樂安縣黨部為右派操縱,決定重新改組縣黨部。在國民黨樂安縣黨員代表大會上,何德輝以東區代表身份出席會議。會議期間,始終站在鬥爭前列,與國民黨右派黃繼安、李香池作針鋒相對的鬥爭。經過會議選舉,共產黨員占絕對優勢,他被當選為國共合作的縣黨部監察委員。春夏之交,江西省農民協會又委任何德輝為樂安縣農民協會籌備委員會委員。此後,他工作更加積極,與共產黨員易道明和進步青年詹世泰,在縣城敖溪尚義公祠創辦了樂安農民運動講習所,招收學員50餘人,並親自擔任教員,向學員講授馬列主義,講授軍事知識,主持軍事訓練,鼓動工農革命,號召工農民眾組織起來,打倒土豪劣紳,推翻國民黨反動統治。
“七·一五”汪精衛叛變革命後。工農運動遭受扼殺,農民講習所被迫解散。何德輝隱蔽在自己的家鄉招攜街從事黨的秘密活動。仙收買了一家即將倒閉的茶館,以開茶館作攤擴進行革命串連,專門為過往的革命同志提供食宿和活動場所。1928年冬和1929年春,贛西特派員袁振亞同志多次到招攜與他接頭,由他安排食宿。
1929年2月下旬,毛澤東、朱德率領紅四軍從永豐藤田來到招攜。他組織貧苦農民歡迎和慰勞紅軍,並積極協助紅軍打土豪籌款,父親何常士是當地的財主,他主動替父親寫捐款銀圓800元,其父氣得臥床不起,罵他是“敗家子”,但他立志革命,毫不介意。同年冬,樂安縣革命委員會在大金竹成立,各地農民協會活動逐步公開,何德輝受組織委派,負責東區農民運動。他與周啟明親自到湛元等地進行宣傳動員,並通過親友進行串連活動,迅速在湛元、杭村等地建立了農民協會,成立了農民暴動隊,領導貧苦農民打土豪、廢契約,開展抗租、抗債、抗糧鬥爭。
1930年,樂安土地革命出觀新的高潮,紅色區域不斷擴大,並正式成立了中共樂安縣執行委員會。這時,何德輝因在戰鬥中負傷,加之為革命積勞成疾,於1930年4月22日,因病與世長辭,年僅26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